书城社会科学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47250200000012

第12章 试论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陈列理念-刘洁(1)

博物馆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已经提高、变化了的精神生活需求,这是博物馆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是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民众服务之要求。偏离这一轨道,博物馆就将失去社会的支持、信任,而被社会冷落,最终无法生存。回顾世界博物馆的发端,由最初只具单纯的收藏功能,发展为后来收藏、研究、教育三种功能,再发展至兼具休闲娱乐等功能,就是博物馆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改变自身而得以生存、发展的有力证据。从上述变化轨迹不难看出,博物馆正朝着越来越与大众广泛而紧密接触的方向发展。这一方面说明社会对博物馆的了解、认识以及需求在不断普及、深化和上涨,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已把博物馆文化与他们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消费融为一体。由此我们认为:在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服务意识和大众意识将是影响和决定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兹分四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陈列是博物馆实用性服务的首要体现

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以藏品展示为基本手段和以藏品为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是博物馆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总体实践。博物馆的服务强调博物馆的实用性,也强调着博物馆这一文化现象与社会大文化氛围的适应性。因此它表明博物馆的收藏、研究不象科研机构的纯粹研究,而是为博物馆陈列展示所需进行的收藏、研究,最终目的是把研究的成果用陈列展示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正确传播藏品蕴涵的历史、艺术、科学、工艺等包含华夏先哲们无穷智慧的民族文化精粹,弘扬祖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和灿烂的古代文明,激励人们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育人们做一个无愧于祖国、无愧于先人、无愧于时代的人。这便是博物馆的历史使命,也是博物馆存在于社会的价值体现。

由此看出,博物馆在举办展览中,与社会大众进行交流最常用、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即为“陈列”了。它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博物馆向观众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博物馆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强弱的试金石。

1991年在瑞士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年会上即提出:“博物馆的陈列是与观众进行交流的语言”。

并把陈列定义为:“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博物馆观众之间进行交流活动中最富有特色的媒介”。说它有特色,是因为陈列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不像讲解员用语言跟观众的对话式交流,而是通过陈列中的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变化,在观众参观过程中引导、启发、帮助观众从视觉的色彩变化、灯光刺激和角度转换对展览产生联想,以达到观众理解展品和展出内容。

简而言之,它是一种不用语言表达就能反映出陈列设计者的思想、观点、情感,使观众产生与设计者共鸣的图像语言。就如同我们经常见到的其他非语言表达:如音乐家的音乐语言,使人听后能产生欢快或悲伤;舞蹈家的肢体语言,使人看后,明白她传达的是一种思念或仇恨;聋哑人的手势语言,使人能明白他表达的思想等。

一个陈列展览推出后,观众如果无须讲解员讲解,通过自己的视觉就能与设计者的陈列发生感情上的共鸣,了解到陈列展出的主旨,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陈列的内容与形式设计达到完美统一而产生了与观众沟通的语言交流效果,属于成功的陈列设计,反之则属于失败。这里尽管存在陈列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问题,但笔者认为设计人员本身有没有把自己溶入到观众的感受之中,有没有把博物馆的陈列当成向观众传播知识的“信息工具”,有没有为观众服务的意识和把观众放在第一位的思想,是最终决定陈列能否达到与观众“语言交流”效果的关键。

1997年我国开始在全国开展精品陈列评比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因此,陈列工作可以说是直接影响一个博物馆业务水平高低、服务形象好坏、社会效应大小的关键。而国际博物馆协会把陈列设计看成是在展出中与观众交流的特殊语言,让我们更加认识到陈列在体现博物馆社会价值和传播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大众对博物馆文化需求的变化

回顾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实践的发展轨迹,大致呈现出:通史型———参与型———欣赏型几个阶段。即从陈列设计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单纯教育型———到陈列设计无顺序无情节,纯粹为观众提供愉快参与的休闲娱乐型———再发展到追求精品和设计形式的新颖别致,展示效果唯美型。可以说,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者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充分体现博物馆社会价值,一直在不断努力创新、发展、完善着陈列设计理念,其成绩有目共睹。

但上世纪90年代以欣赏为主,淡化教育的唯美型陈列虽然使一些观众曾因其装饰风格别具、形式变化新颖而眼球为之亮过。可也使绝大多数群体因他过分追求形式美,惜字如金、释惑不足、断疑差强,或顿足门前或敬而远之。以致90年代末,当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了农耕文明迥然不同的新的文明———一种不断满足着人们感情欲望和自然倾向、适应人的精神消费和闲暇需要的现代文化形态———大众娱乐性文化出现并受到人们的普遍追逐时,不少人便义无反顾地远离了博物馆。

为何人们热衷于轻松、自由、休闲的娱乐文化而不愿选择博物馆文化?除了因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使得人们变得过于追求享受、刺激、潇洒、简单、轻松且被大量渗入的西方文化搅得眼花缭乱外,大部分人认为博物馆的展览还是太过专业化,让人不太容易看懂。人们一年忙碌到头利用长假旅行,本是来放松自己的,可花钱买看不懂,给自己增加压力,那还有什么意思?所以选择放弃。

如此毫不在乎却又极具真诚的解释,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人们不愿参观博物馆,从表面上看博物馆只是门票收入减少而已,但实质上博物馆丢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收入问题,而是把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主流文化阵地丢失了。所谓主流文化,是指特定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文化。它带有鲜明革命色彩和现代品格,肩负着启蒙、弘道和守护理想之职志。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想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博物馆的陈列对观众的影响和教育过程就是通过博物馆内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审美功能帮助人们唤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的过程,博物馆陈列具有的实物性、直观性的教育效果正是培养社会大众良好道德观最理想的终生场所。观众来博物馆参观学习,不仅仅是观众个人的心理因素决定的,还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气候和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有关,博物馆文化理念的辐射是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的航标。博物馆在对观众产生影响和教育的同时也在实现着自己存在于社会的价值。观众对博物馆的陈列如果没有了兴趣而持拒绝态度,或把博物馆看成只是存放“古董”的场所,长而久之,博物馆必然失去存在于社会的必要性,而沦落成被人遗忘的社会边缘性单位,就博物馆本身来说不是等于放弃了这一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的阵地而自己走向消亡吗?

然而,悲哀的是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忽视普通大众的需求,与其他旅游景点和文化娱乐相比专业性很强,却是很多博物馆人不愿承认、也不想改变的。可事实确实如此。走进历史展厅,博物馆的陈列为了突出欣赏、强调高雅、远古、艺术,往往追求文字越少越好,以区别一般性的宣传展览和商业性的展览。文物展品就那么往展柜中一摆,在旁边的说明牌上将名称一注,至于那些生僻字、繁体字观众认不认识,展出的效果观众看不看得懂,就不去管了,认为那是观众的水平问题,与博物馆无关。这种释惑不足、欣赏有余,活泼欠缺、严肃过之,盲目跟进国外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做法和举办陈列展览只对学术负责、对专业负责、对上级负责,只注重听取同行、专家的评价和上级的意见,完全不顾社会大众的求知审美需求以及我国目前国民文化实际水平的做法,在市场经济使绝大多数人思维重建之际,对博物馆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三、陈列设计者要尊重大众的文化鉴赏力

形势发展表明,文化的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它不仅在不断地扩张着它的内容和疆域,还使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也超越原来狭隘的单纯所指,而必须用一种全球性的眼光和视野去正视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世界发展趋势,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在市场作为与国际接轨和中外文化交流平台的全球化语境下,我们还要清醒的洞察到文化正日益受到一种声音(模式)的主导,这种声音就是美国模式,甚至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