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统一的声音在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对于文化发展未必就是好事。诚然,在国内就可以享受到美国文化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新鲜娱乐感,但这种模式的侵蚀也正蚕食着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根,改变着我们传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不切己的娱乐文化并不能满足当下各阶层民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这种全球化趋势下的统一不仅使民族文化独特的精华失色,而且是在大地上往外拔一个民族生存的根。
这里我们并非有反对文化全球化之意,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与结构,是世界文化多元格局和多样性的充分存在和地位肯定,这样世界文化才能多姿多彩。但在全球化这个必然走向中,博物馆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地,因我们陈列设计者的盲目跟从而丧失了本国文化的身份和地位,文化全球化也就失去了民族文化这一制衡因素。
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课堂和大众的终身受教文化活动场所。所谓越是民族的越可能是世界的说法,就是说文化的民族性是不可以消弱和消解的。在多元文化充斥市场之际,只有使大众看懂陈列或对博物馆的陈列有兴趣,才能吸引大众走进博物馆,去了解、发扬、光大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本民族的文化地位。观众因与博物馆有专业距离而看不懂陈列或不感兴趣其不等于虚设?
那种追求名词意义的博物馆和盲目效仿国外博物馆的陈列方式或许是容易和国际“接轨”,但因为国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实很难从中受到教益,其遭遇冷落,当是情理中事。
这种“养在深宫无人识”、“曲高和寡”状况继续的后果,必是我们自己阻挡大众迈向博物馆。而博物馆失去观众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对社会的作为以及存在于社会的价值。试想,一个对社会没有作为的机构,国家和政府又怎么会支持你而拨给你经费?实践证明,文化越是面向市场,国家就越能把财政和精力面向需要政府和社会资助的文化事业上来,就越能够保护民族文化之根,使民族精英文化这片水草得到滋润和涵养,进而更加茂盛和灿烂。
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先那种等级性封闭的文化格局已被市场原则消解。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娱乐文化的关系不再是泾渭分明的等级分布,而是在市场中遵循游戏规则的平行并列关系。各种文化只有在市场的公平竞争中才能达到有序、和谐。而大众娱乐文化更以其自身实绩和实践加速了当前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进程,推进文化向大众层面全方位渗透和辐射,并成为主流文化有益的补充扩大着民众对文化消费的选择。尤其十六大报告对文化的区分,为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开拓了宽容的发展空间后,博物馆若还不以最大张力涵摄不同层面消费需求的文化,无视观众的感受和需求,就不能具有凝聚民心、情感,以及整和矛盾的力量,也不能保障广大民众应有的文化选择和消费自由,这一点博物馆人必须要看得很清楚。
博物馆要想积极建构、提升国家、民族、文化形象,为博物馆文化的发展开辟较为广阔的空间,就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特点,基于现实国情,充分尊重广大民众的文化鉴赏力,认真审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博物馆之间已经发生的新变化,树立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者或观众的观念,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提升国家文化形象的同时,借助大众娱乐文化的运作模式,采取切近现实的方式,参与大众文化的某些实践,给观众带来寓教于乐的文化享受等切身实惠,以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理想整合多元文化形态,通过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来发展、壮大既属社会主流文化又属精英文化的博物馆阵地,以增强人们对博物馆这一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与凝聚力,这是热爱博物馆事业的每个陈列设计者当下必须清醒认识到的大势所趋。
四、二十一世纪的陈列趋势
市场经济是一所巨大的学校,它在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在按照现代社会的要求塑造着具有独立人格、主体价值和自我选择能力的“现代人”,这意味在市场经济中,公民的个体具有不依附于任何共同体的独立自主的特性。他们能够自由地行使选择权和决定权,并与其他主体平等竞争。从而使中国公民人之为人的本质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他们不再是全能主义体制下那种具有依附性人格的传统“臣民”,而是可以独立追求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追求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人格的自由自觉的“公民”。广大民众的社会道德风尚也随之变革,其中最深刻的变化即: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言谈由假向真、由封闭向开放、由寡欲静心到绝对自由追求,特别是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人们更看重自己的权利、自由、平等,崇尚目标以及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这完全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条件要求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要具有一种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强烈的个人成就感造成的。由此便导致整个社会秩序结构和人内在的心灵秩序结构世俗化,即:工商精神气质战胜并取代了超越性价值取向的精神价值。表现在文化心理层面,就是感性化。在当代中国,跟着感觉走在二十一世纪已表现的非常明显。
这就是“人改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的辩证命题,就是人格结构与社会结构在实践活动中的历史性互动关系。
就社会而言,社会的变迁要通过人格转型来体现,就个人而言,在社会变迁的同时,如不能实现人格的转型,个人就无法与社会融合和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就是一个分化的时代。
什么都在变。尤其由伦理人格向法制人格的转变(传统人变为现代人),是改革开放我国在人权思想方面的可喜进步,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保证。
生活环境的宽松必然使人们谈论“休闲”话题越来越多,尤其2005年“五一”黄金周后,由旅游引出的休闲话题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媒体关注,这是中国居民生活正在不断变化、提高的反映。由此看出,进入二十一世纪,利用闲暇时间或自由时间向旅游活动渗透的休闲意识在国民头脑中已越来越成为主导。从旅游需求由前几年的从众游变为个性游、感性游变为理性游、集中时段游变为全年分散游,且可按自己的经济条件、审美需求、兴趣爱好自由进行点菜式选择线路而不是按商家硬性安排的行程和节目实施旅游的发展现状看,人性化和人权思想以及休闲意识在二十一世纪已被社会普遍认知,那么博物馆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观众的意愿和支持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旅游业持续高涨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消费日趋个性以及休闲需求急速上升的二十一世纪,博物馆要想发展文博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要靠陈列设计者准确把握观众的审美需求以及强化为观众服务的意识来实现。首先要调整陈列设计思路,树立“以人为本”的陈列设计理念,将过去陈列设计以单向传输或仅强调欣赏而忽视释惑的手法,改变为与观众双向平等的交流型陈列设计,把沉闷、严肃有余,活泼、轻松不足的形式设计改为“寓教于乐”式。其次把外地人的旅游活动与本地人的休闲娱乐结合起来,将为观众服务的意识视同于博物馆的生命意识以及各项工作的目标,经常不断深入了解和研究观众的体验和感受,用尊重观众的心态去定位每一个陈列设计思路,使陈列方式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贴近时代、雅俗共赏,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由伦理型人格转变为法制型人格的现代公民心理需求,体现博物馆与观众的新关系和人文精神。这是当今多元文化对博物馆形成竞争重围局势下,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唯一正确出路。
反思九十年代末出现的盲目跟从国外唯美型陈列设计,致观众对博物馆失去兴趣的根源,就是博物馆的陈列理念脱离国情,缺乏观众是第一位的思想以及忽略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与观众之间的极其重要的“情感”这一纽带因素。法国伟大的雕塑艺术家罗丹曾坦言“艺术就是情感”。博物馆的陈列展示作为与观众交流思想情感的艺术媒介,要想吸引观众,首先陈列设计人员自身要投入真挚的情感去深刻领会和把握陈列的主题思想与内容,有了情感经验在陈列设计中才能投入真情实感,而设计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否则,仅靠色彩斑斓和装修豪华,事实证明是起不到任何教育意义的。
因此,陈列设计者必须努力培植自己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因子,充分利用博物馆自身固有的文化魅力和优越条件,最大限度地去挖掘能够吸引观众、满足观众各种需求的陈列艺术设计方式和手段,通过陈列设计的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和审美性来达到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目的。那种无视观众感受和需求的陈列做法,既不能保障广大民众应有的文化选择和消费自由,也与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极不适应,对此博物馆人应是有着深刻体会的。
市场经济的理论已不可阻挡地反映到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了,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理念自然要适应当代社会客观要求。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充分尊重社会受众的审美需求,充分了解现代人的心理秩序结构以及市场经济的特点,让观众从我们的陈列中深深感受到博物馆陈列里充满了人文关怀以及与他们平等双向交流和谦虚诚恳的相互探讨意识,享受到博物馆富有人情味和亲和力的人性化服务,那么二十一世纪的博物馆必将会获得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良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