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在陕西省文物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法门寺博物馆隆重推出了“大唐神采东方慧光———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2003年8月,该陈列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填补了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精品陈列的空白。该展览的成功举办,正是法门寺博物馆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突出时代精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笔者曾有幸参与了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的内容设计、方案论证和陈列制作过程,本文仅就其陈列的主要特色进行粗浅分析,以求教于各位大家。
陈列是博物馆的灵魂,陈列能否吸引观众,事关博物馆事业的成败。因此,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展示在特色上大做文章。所谓特色,应该是指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所表现出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色彩风格。整个陈列坚持博物馆“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宗旨,以“创国内一流设计,达到国际水准,争创精品”的思想为指导,倡导“内容科普化与形式艺术化”的陈列理念,以法门寺地宫文物为载体,强调文物的科学价值及其现实的社会教育意义,大胆突破传统模式,勇于探索,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现代化表现手法,集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突出陈列本身的观赏性、故事性与趣味性。在遵循严谨的学术性的前提下,力求使陈列内容丰富,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陈列形式新颖,美观大方,经久耐看。通过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精心设计,加之精心的制作,在追求总体艺术效果方面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一、陈列内容博大精深
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设计之谋篇布局,意在重回大唐、翻演故事。以点带面、以小见大,通过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及所反映出的佛教文化,构筑出壮阔的场面和宏大的气势,充分展示了法门寺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大唐社会生活壮丽辉煌的历史画卷,体现出大唐社会雍容大度、雄浑豪迈的时代特征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1.陈列大纲体现地方特色
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以法门寺文物为依托,以唐代社会为背景,因地制宜编写出艺术品位高、信息量大的陈列大纲,堪称近年来法门寺文化研究的结晶。整个陈列纲目清晰,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在表现法门寺历史文化方面有新突破,凝聚成法门寺博物馆的新特色。陈列内容的编排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结构调整,增加了法门寺地宫发掘、唐代法门寺“瑰琳宫二十四院”、唐代八帝六迎佛骨、万国衣冠拜冕旒等专题部分,既相互连贯,又能相对独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展示效果,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同。
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采用主题单元式,把展品统率起来,做到文物展品和辅助展品各居其位,主次分明,协调统一。法门寺历史文化(西厅)以历史沿革为主线,串联各时代文物精品和有关资料,着力展现其鲜明的地域个性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再现了唐代帝王迎奉法门寺佛骨的辉煌历史和法门寺地宫的重大发现。佛教文化(珍宝阁)以供奉炼经百火、能藏之千载的舍利系列宝函为中心,突出唐代文物极品鎏金银锡杖和捧真身菩萨,构建了一个大唐皇室虔诚礼佛的大千世界,全面展示了法门寺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大唐珍宝(东厅)则陈列着唐代皇室供佛的金银器、秘色瓷、琉璃器、丝织品等精美文物,向当今世界再现了千年之前大唐文明的风采神韵。整个陈列以一部三区六单元的篇幅及其艺术化的陈列语言,全面而详尽地展现了法门寺历史和文化研究新成果。
2.陈列展品精美绝伦
陈列最显著的特点是实物性、直观性,所以这次陈列善于用文物作文章,把主要精力放在选择文物展品上。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许多精美绝伦的历史文物,是历史发展过程的见证,代表着唐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史上都具有相当的影响。
这次参展文物精挑细选,补充了很多从未展出的瑰宝,这也是法门寺地宫发现以来,法门寺大唐珍宝最全面的一次“集体亮相”。
陈列展线出于对结构布局合理性及整体平衡艺术性的考虑,追求总体氛围及总体效果,在进行分组分类陈列时,尽量将文物精品进行科学组合,单件与群体各占适当比例,展品摆放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各部各段皆按需求设置了众多的精品重器,并首尾串联,以体现法门寺文物的整体特色。
在长达400多米的展线上,数百件“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的大唐珍宝由低到高,由静趋动,波澜起伏,通过连续递进的场景组合,竭力发掘文物展品的内涵,努力揭示文物背后人的故事、人的精神、人的主题,力求使静态的“物”升华为动态的“人”,将法门寺历史文化的大体脉络淋漓尽致地勾勒在观众面前,使观众犹如步入古代法门寺神秘梦幻般的艺术殿堂,一睹尘封的光彩。
二、陈列形式新颖独到
为了适应现代陈列设计和审美的需要,陈列设计者们充分拓展想象空间,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竭力将西北的“豪放大气”与江南的“文秀灵巧”
这种人文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体现在陈列形式上。从总体艺术效果看,既有雄浑粗犷之气势,又不乏精致细密之特点,既有局部的格调变化,又不失整体的平衡统一。通过精心的空间组合,新颖独到的形式设计结合现代科技陈列手段,赋予历史文物以新的生命力,使内容设计与艺术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进一步提升了陈列品位,极大地增强了展示效果。
1.空间布局独具匠心
法门寺博物馆是一组气势恢弘的唐风建筑群,依据建筑结构,采用封闭与半封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空间设计,西厅、珍宝阁、东厅三个展厅既自成体系又互为衬托,营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陈列空间。在不影响整体布局情况下,利用展柜走向将空间自然分割为若干个隔断,使整个参观流程起伏跌宕,既适应了展览内容的节奏变化,又给观众以自然流畅之感。整个空间组合疏朗开阔,伸展大气,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大唐帝国繁荣兴盛的社会风貌。
序厅设计紧扣展览主题,以放大复制的鎏金铜浮屠为主体展品,并配以射灯光源,以小见大突出其中心位置。前面为展览的前言,后面则设计装饰了法门寺晨曦弧形彩色放大背景照片,其上配有醒目的陈列主题“大唐神采东方慧光———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营造出一个较为恢弘的法门寺历史文化场景,实现仿唐建筑到现代展示的自然过渡。在创造意境、烘托主题、感染观众情绪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观众一下子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震撼心灵,强化了展示效果。
2.色调、采光风格独特
色彩在陈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设计是否成功直接关乎陈列效果。本着形式设计总体要求,以及封闭与半封闭相结合的展厅形式,展览总体色调设计为以展柜棕色和吊顶浅灰绿色的相互协调为主色调,呈现既富丽堂皇,庄重典雅,又不失简洁明快之效果。在确定基本色调时,既具各区各部的特色,又有整体的和谐感与色彩美。例如放大复制的鎏金铜浮屠作为唐代标志性建筑,器型宏大,色彩艳丽,为了突出其气势与文物的精美,充分利用序厅空间宏大的特点,将展柜底座加高加厚,加大序厅灯光亮度,其台座以浅灰绿色织物包贴,把鎏金铜浮屠衬托得格外醒目。通过视觉感受,与展墙上巨幅彩喷图画和建筑空间达到烘托氛围的效果。
光的运用历来是一个博物馆成功陈列效果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