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在二十世纪有了较大发展,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比较注重博物馆的收藏功能和研究功能,认为博物馆收藏的标本是文物,只要将这些标本保管好,并按一定的形式展示出来就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开始注意博物馆的经济效益,认为博物馆应当在经济方面有所作为。二十一世纪,博物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博物馆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要求博物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体现人文精神。显然,这种认识是正确的,要求也是合理的。
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的思想,其内容体现在精神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世界,人文精神的内涵是综合的,全方位的,很实在也很具体,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也存在于中外古今。人们对它的涵义有种种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关怀人类,弘扬人性。具体讲就是对人的关注,特别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和需求的关注,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张扬。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全球贸易一体化日益成熟,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共同追求的两大主题,那么人文精神所关注的主题就是人与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对世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冲突的关心。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讲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品格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格达到完美,人的价值取向更加理想。做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推动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博物馆应当如何体现人文精神,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这些文博工作者进行深入的探讨。
作为一名长期在博物馆第一线工作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我认为要使博物馆体现人文精神,首先要提高博物馆全体人员的人文意识,把弘扬人文精神作为大家的崇高使命和终极目标。过去,博物馆所有工作的重点都放在标本的保护和展示方面,对标本保护考虑得较多,对观众需求考虑得较少,对标本价值考虑得较多,对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文精神考虑得较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几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因此,同一类型的博物馆基本上都是同一个模式。尽管在保护文物或进行旅游开发方面有一定的成绩,但漠视人文精神却是一种缺憾,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之下,博物馆面上的工作往往比较僵化,展示给观众的展览内容陈旧,展品单调乏味,布展生硬死板,图解说教味浓,既不能显示丰富的知识信息,也不能凸现重要的人文精神。面对冰冷陌生的展品,观众看不出其中的奥妙,产生不了情趣,常常走马观花,匆匆而去,并对继续参观类似的博物馆失去兴趣,因而造成门可罗雀的困境。现在,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弘扬人文精神成为文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博物馆作为世人注目的文化载体,是传播知识、普及文化的平台,也是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有责任,有能力积极倡导人文精神,以推动文化建设的深入,促进进步价值观的建立,从而为国家的强大和发展做出贡献。因此,身处在博物馆每一个岗位上的领导和员工都要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充分认识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自愿地发掘博物馆人文精神的素材,把敬业爱岗的思想与培养人文精神活动结合起来,把体现人文精神的工作切切实实地落到实处。同时有意识地补充丰富自己的人文科学知识,不断提高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进一步树立文博工作者的现代意识,这样才能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融合于博物馆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中。
如果不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依然我行我素,弘扬人文精神就会流于形式。这一点相当重要,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只要博物馆的全体成员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并为之努力工作,人文精神自然就会不断地体现出来。
当然,要使博物馆体现人文精神,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要发掘博物馆中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内容。我国的博物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自然博物馆和人文博物馆两大类。自然博物馆相对较少,人文博物馆数量最多。大抵历史、考古、建筑、民俗、宗教、艺术、科技、文化方面的博物馆,都在人文博物馆之列。人文博物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不仅是一种载体,而且是一种平台,一种传播历史文化和体现人文精神的平台。特别是历史类型的博物馆,在传播历史文化和体现人文精神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的每一件标本,本身就是作者丰富而有激情思考的结晶,每一处遗址的背后都诉说着不少动人的故事,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博物馆的特点,利用博物馆巨大而丰富的资源,向广大观众展示人文精神。比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收藏着秦代庞大的“地下军团”,是了解秦代军事和秦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些兵马俑不仅是珍贵的艺术品,而且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因素;又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30多万件重要文物。这些文物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从表面上看,这些文物都是物化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明,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人文意蕴也非常浓厚。再如,碑林博物馆藏有历代碑志3000余通,还有大量的造像石刻,是闻名中外的金石学宝库;昭陵博物馆和乾陵博物馆也收藏着数量可观的碑石。这些金石资料中也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因素。认真保护博物馆的藏品,对这些藏品进行分类研究,从各类文物中发掘出最具人文色彩的素材,并用科学的方法把它们展示出来,自然可以使广大观众从这些文物中感受到强烈的人文气息。
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也为博物馆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创造了条件,首屈一指当属电脑和网络,它已逐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当今社会,不懂电脑和网络而想成就一番事业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手段,这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藏品,向广大观众传递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个条件,使博物馆在体现人文精神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在新的环境下,有新的内容,新的形式,要总结以往博物馆工作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上个世纪的经验教训。因为在上个世纪,许多博物馆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展品陈设都很简单,有些甚至简单到“文物加标签”的程度,缺乏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虽然博物馆常年开放,但缺乏人本意识和人文关怀,因此,观众往往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尽管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标本很多,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珍品,但很难为广大观众所认识,故很难收到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的事例,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本着“一切为了观众”,“一切服务观众”
的原则,采用高科技手段和引人入胜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地把博物馆的主题展现出来,把藏品中的人文因素展现出来。同时,还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各类观众的不同需要。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资料。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对真理的追求,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人格的尊重。因此,展品的内容要真实,展出的形式要科学。
展出的东西是珍品、精品、真品还是复制品,都要如实说明。
这是科学的态度,也是对观众人格的尊重。此外,展馆的布置,还要考虑一些特殊的观众群体,比如外国人、老年人、小学生和身体有残疾的人士,要给他们的参观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针对性的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切实的帮助,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博物馆的平等意识、关爱观众的精神以及所散发的人文关怀。
博物馆在为观众搭建传播知识平台的同时,为观众服务的意识也同时树立起来。观众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日趋强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表面化、浅层次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从简单的服务到追求更高质量的服务的需求了,而时下提倡的人性化服务就是将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博物馆的各项具体服务中,真诚面对观众,用心揣摩观众的需求,使观众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每一个细节上得到充分的尊重。人性化服务不仅周到细致,而且非常具有个性化,富有人情味,它要求服务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多为观众开展多样化、深层次、宽领域的、具有人情味的周到细致的服务,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受到观众的欢迎,才能更好的把各种服务做深、做实、做细、做透,才能进一步扩展服务的外在形式,提升服务的内在质量,深化服务的内涵。博物馆要实现人性化的服务首先要强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必须明确博物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观众的需要展开的,要理解观众,关心观众,尊重观众,爱护观众,对观众坦诚相待,从观众的利益和需求出发,让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成为博物馆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其次在服务方式上体现人性化,在购票、参观、讲解、休息、娱乐、购物等凡是与观众打交道的服务过程中要想观众所想,使我们主动的服务满足观众对轻松、自然、方便、舒适、愉悦的要求,也让观众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和谐自然,体会到博物馆为他们所营造的美妙境界。第三,营造人性化的参观环境,博物馆是知识的海洋,它的价值体现在观众对它的利用之中,博物馆要为观众提供一个可自由汲取知识、享受知识甘露的空间和环境。在院落、展室、休息、方便、购物等场所,要从审美出发,运用色彩的搭配、形式的对比、层次的安排、风格的呼应等方式营造一个安宁典雅、宽松、舒适的环境,使观众能全方位感受到环境与人的亲和力。博物馆员工的服务态度、服务行为、服务语言等对观众的参观心理有很大的影响。那么,通过礼仪、服饰、语言、态度、行为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接待前来参观的每一位观众,观众很自然的会被这种良好人际氛围所感染,不仅心情舒畅,自己的人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人性化服务聚人气,也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一切服务的最高境界,是服务优化的总体方向和最终目标。实践证明,博物馆坚持人性化服务,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亲和力,非常有利于融洽博物馆与观众间的关系,有利于取得广大观众的支持与关爱,博物馆管理更可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绩效。
因此,博物馆应随着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当前,在大力提升人文精神、开展人文活动的同时,要积极强化这种富有人情味、富有亲和力的人性化服务。真正为观众提供高品质、高档次的人性化服务,吸引观众、关爱观众、方便观众。达到观众满意加惊喜,使博物馆真正成为观众的天堂。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事业正在深化,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随着国民素质的逐步提高,百姓的博物馆意识也将日趋强化,亲近博物馆,把博物馆作为终身朋友的习惯和意识也会逐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旅游、参观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对博物馆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也是人气旺的表现。观众对博物馆的要求,就是博物馆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工作。在陈列展览方面要创新展览手段,加强展览内容设计和陈列手段的研究,增强展览的趣味性和观赏性,突出互动参与的重要性。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品味。如果是历史博物馆,就要突出它展品的历史性和厚重感,突出展品的时代特征和区域特征;如果是遗址博物馆,就要突出遗址的特点,给观众提供想象遗址原貌的空间;如要是艺术博物馆,则要突出艺术品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使观众能够欣赏它,了解它的价值。除了供游人观赏参观之外,还要尽量给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绪融入到历史的场景中去,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感受人文精神。如果向他们提供与参观内容相应的光碟、图片和书刊,相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为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各类观众的愿望和要求,不断发掘博物馆的资源,努力展示人文精神。要注重情感的重构和人格的培养,以科学的态度引导观众的审美情趣,营造和谐的、轻松愉快的环境,提供全面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海内外游客不仅通过参观增长知识,而且能够真正感受到博物馆所具有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