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场主义散文丛书·变形词
47287200000023

第23章 后记

在场是一种世界观。首先,他不能是一个旁观者。他要写的必须是进入了他内心,让他疼痛和震撼的;或者说,他的内心必须进入事物的核心部分。当然,这种进入不是覆盖的挤压的驱赶的,而是融合的,不是泥与水的,而是盐与水的。其次,他必须要有承担的勇气。在场的写作是敢于介入的,敢于追问的,敢于撕开的。这不但包括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对命运,也包括对他自己。这种承担,更为重要的是对人类苦难的承担,发现不了苦难的和无病呻吟的写作都是缺乏道德勇气的体现。由于对散文文体认识的偏差,很多写作者总把散文当成是文学的调味剂,这种对散文的矮化使得写作者常常只是闲适轻松蜻蜓点水。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在场的承担应该是一种大承担。第三,他必须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不能揭示本质的散文是取巧的散文,不能揭示真相的散文是伪饰的散文。

在场是一种方法论。在场的散文是第一人称的。这里的“第一人称”并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它体现的是写作者对所描写对象起码的尊重和关怀,体现了写作者的诚实和善良。在场的写作是底层写作。和“第一人称”写作一样,“底层”并非简单指代作者的身份地位。底层写作也并不是一种题材的选择,它体现的是写作者进入物象姿势。在场的写作是直接的写作。“直接”不同于现实主义,象征主义也可以是直接的,现代主义也可以是直接的,后现代主义也可以是直接的。相当于一个百步穿杨的射箭高手,可以一下就击中靶心。不过,方法论不是技术主义,一切试图以之为指南达到在场写作的投机者注定是要失败的。

是为我的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