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锦衣卫
47327100000010

第10章 锦衣卫的第二次兴覆(1)

波澜壮阔的明帝国走向了它的另一个时期,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城意欲展开朱明政权新的一页,锦衣卫在北京城开始了他们最传奇、最跌宕的历史阶段,这是他们第二次的崛起,他们将伴随着明王朝一起沐浴荣耀和辉煌,一起咀嚼苦难和荒诞。

大量出现的宦官掌权,是明王朝一条独特的风景线,偏执的统治者对于宦官的宠信让外廷的秩序不断遭到破坏,明朝的统治系统不止一次地受到打击。但是,这个时候第一个破坏明朝统治秩序的正是锦衣卫,在宦官的阴影下沦为配角的锦衣卫却在并不自知地扮演着一个掘墓人的角色。

他们开启了封建社会历史中最好的时代,也开启了封建社会历史中最坏的时代。

一、明成祖重用锦衣卫

铁马兵戎的成功背后,是温顺的朱允炆留给朱棣的难题,没有什么比用强权的方式抹去朱允炆那道烙印更好的了。流落江湖的建文帝万万没有想到,正是那些被他边缘化的锦衣卫,将他的一个一个旧臣拉了出来,推向了死亡的深谷。这是锦衣卫的第二次兴起,朱棣要像他的父亲一样,用血肉构建出一个新的大明王朝。但是朱棣要让天下人明白的是,这是朱棣的明帝国,而不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明帝国。

1.锦衣卫的第二次崛起

就在锦衣卫被朱允炆边缘化的这段时间里,明朝经历了它开国以来最惊心动魄的日子,朱元璋生前没有预料到的事件还是发生了。想让他的子孙团结起来维护明朝统治的朱元璋,最终没有看到文臣武将们犯上作乱,得到的却是他的儿子和他的孙子血肉相残、兵戈相向的结局。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刚刚驾崩不久,盘踞在明朝江山上的两只老虎——朱允炆和朱棣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角力。在一段时间的僵持之后,朱允炆率先发难了,他接受了黄子澄、齐泰的建议开始削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周王、泯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实力最雄厚的燕王朱棣迅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但是收敛锋芒的燕王朱棣并不急于动手,他假借生病为名在暗中招兵买马,扩充军备。

就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命部下张玉率兵夜攻夺九门,随后控制北平防务。他谕令将士披坚执锐、待战出征,以诛黄子澄、齐泰为名兴师而起,废除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同时上书朝廷,声称自己乃是根据《祖训》中的“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并非无凭无据就兴“不义之师”。从此开始,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开始了。

直到朱棣在“临江一决,不复反顾”的呐喊里,头也不回地诀别般杀向战场后,在建文四年(1402年),在经过无数场浴血奋战,连续折损多名将领之后,朱棣的军队才攻克扬州、强渡长江,随着李景隆在南京金川门外将王都门户拱手让与马背上的燕王朱棣,才结束了这场朱明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漫长争斗。接着,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燕王朱棣取而代之,成为朱明王朝王位的新一代继承人。

与温文尔雅的建文帝朱允炆相比,这位坐在马背上取得天下的永乐皇帝堪称完全继承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遗传细胞,几乎就可以说是“朱元璋二世”。

虽然是马背上出身,看起来五大三粗、粗莽有余,但是一进了应天城,朱棣就找到了做皇帝的感觉。当然,原来跟着建文帝的那帮文臣其实没有几个服朱棣这个莽汉的,即使有的表面上服从,私底下也对朱棣有意见。这个时候,被建文帝抛弃的锦衣卫立刻就成了朱棣最牵挂的“武器”。

朱棣二十一岁离开应天的鸟语花香,毅然远赴塞北接受风雪和征战的考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朱棣就注定是个勇夫。作为最得朱元璋倚重的藩王之一,朱棣对于锦衣卫早就有过深刻的了解,早在他还没有到北平之际,他就已经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的暴风骤雨中领会到了锦衣卫的厉害。到达北平后,朱棣一直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朱棣最忌惮的人莫过于他的父亲朱元璋。而要躲过朱元璋的监控,就必须要躲过无处不在的锦衣卫。

幸运的是,朱元璋对于自己骨肉的信任和对于开国功臣的杀戮给了朱棣在北平足够的空间,而建文帝对锦衣卫的冷处理又给了朱棣更自由的发展壮大的空间。

当初,锦衣卫的可怕让朱棣在北平时坐立不安,诚惶诚恐,如今,君临天下,朱棣到应天后第一个想到的也是锦衣卫。这个时候的很多大臣们都还沉浸在朱允炆温和政策的余波里,他们早就模糊了大明朝还曾有过锦衣卫这种东西,他们以为朱棣只是个武夫,却不知道这个他们眼中的武夫已经坐在自己的御书房里,学习着“锦衣卫管理方略”。

那个长期无所事事的锦衣卫指挥使被朱棣传唤进了皇宫,如同许多年前他的前辈们面对威严的明太祖朱元璋时一样,朱棣的声威同样让他心惊胆战。在对于锦衣卫的管理上,朱棣几乎将朱元璋所有的经验都融会贯通,他照搬了朱元璋对于锦衣卫的所有管理方法,他像他的父亲一样,笃信暴力能够解决一切。

他历经大小数百战,四年的“靖难之役”让明朝的名将们均败北于他的长戟之下,他搞不明白的是那些执拗的文臣们,他们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最难臣服。既然如此,就杀一儆百,朱棣深信,正如他父亲所说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杀不干净的乱臣贼子。

紧接着,锦衣卫红红火火地开工了,长期被老鼠和蟑螂霸占的“诏狱”大牢被重新收拾了一下,十八样新打造的刑具也被重新抬了进去,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又出现在熟悉的岗位上,朱棣不需要满屏风的小纸条,锦衣卫指挥使每天都会按时把厚厚的一摞情报亲自交到朱棣手里,这下,朝中上上下下无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朱元璋的才略确实让朱棣折服,单就他亲自创建的锦衣卫之缜密、完善,就让朱棣自愧弗如,但是同样流淌着朱明王族血液的朱棣也并不甘心就吃着朱元璋留给他的老本,经过对锦衣卫更深入的熟悉和了解后,朱棣革新了朱元璋创建的锦衣卫,使朱棣时代的锦衣卫更加成熟和稳健。

由于朱棣是凭借武力取得政权,所以朱棣在管理上完全摒弃了建文帝的怀柔政策,在他执政后,第一件事就是削弱诸藩势力,强化皇权,利用锦衣卫构建起了更加高压的政治手段。首先,朱棣必须将建文帝的旧臣们屠戮干净,因为他以武力取得天下,就更加担心有叛乱之心的人,更何况建文帝下落不明,对于他的威胁依然存在。

其次,虽然他以“清君侧”为名起兵,但毕竟建文帝才是朱元璋钦点的继承人,朱棣必须想方设法堵住悠悠之口。在朱棣执政初期,锦衣卫确实帮助他稳定了自己的统治,将建文帝的旧臣们屠戮了个干净,但是也预示了朱棣执政期间必然会形成“人民流离,饿殍盈路,税粮逋负,盗贼横生”的恶劣社会图景。

2.朱棣经营锦衣卫

锦衣卫在被朱棣重新推上历史舞台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诛杀朱棣的政治反动派,以及宣传他即位的合法性。有道是“名正”才能“言顺”,名不正言怎么能顺呢?但是如果在名尚不能正的时候,就有一堆人大进逆言,那可就更难以“言顺”了。所以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朱棣的政治反对派。

朱棣在“靖难之役”起兵之际,他的口号就是遵《祖训》、清君侧,一旦君临天下,第一批被推上刑场的当然是建文帝身边那些主张“削藩”的文臣了。在朱棣“公布”的奸党名单中,也不过只有黄子澄、齐泰等二十九人。

但是古时候可不讲究什么“坦白从宽”啊,一旦沦为政治犯,那可不是杀个把人就能够平息的啊!凡是触及到王室斗争的政治犯,大部分是要被诛九族的,这九族之内的人口,那就得翻着家谱或者族谱来查了,如果是穷人家没有那种高级货,就得锦衣卫出马去查了,把他们九族的亲属都查齐全了,拉出来一起杀!到了这会儿你可别说你跟该政治犯多少多少年不来往了,人家只认你的血缘关系,才不管你们俩感情如何。要不锦衣卫诛蓝玉家的九族的时候,蓝玉老家的亲戚们都往井底下藏呢,株连的事那可是说不准的。

不过要是在前朝,想诛个九族也不容易,皇上还得让地方官员现查,尤其是家庭条件比较艰苦、住得比较偏远的罪犯,要把他的九族查明白可不容易。具有代表性的比如唐朝大诗人李白,他的出身就很复杂,据说都出国了,幸亏李大诗人当时犯的错不够掉脑袋,否则那兵荒马乱的要追查他老人家的九族亲属,还真让唐朝的地方官吏们有一阵忙活的。可要是在明朝,这就没有多大问题了,因为有锦衣卫嘛,朝廷里哪个官员的家庭背景不知道啊!只要下去那么一问,连他三舅姥爷是谁都能马上知道。

就是因为诛九族实在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了,所以在朱棣执政期间干了一件千古未有的事儿——诛十族。而这位不幸被选中成为主角的人士名叫方孝孺,是明朝初年一位非常有知名度和权威性的政治家。

在攻下南京后不久,朱棣找来方孝孺命令他起草登基诏书,没有想到方孝孺誓死不从,恼羞成怒的朱棣就以诛九族相威胁,可方孝孺居然说即使诛十族也不写。这下朱棣可真气坏了,马上找来锦衣卫指挥使,说这老小子居然说他诛十族也不怕,你就把他十族之内的全给我抓来。锦衣卫在朱棣一声令下后马上出动了,这可是多年以后他们又一次执行任务,如果换做别的朝代,执行任务的官吏们一定得使出浑身解数,可这对于锦衣卫来说简直就是牛刀小试而已,不用两三天,方孝孺的十族名单就放在朱棣面前了。那就行动吧!寒光森然的“诏令”再现人间,不管是方孝孺的兄弟姑嫂远房亲戚,还是他的左邻右舍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全都被抓了起来,推向刑场。

原本想以此摧毁方孝孺的意志,没有想到老方家个个都是硬骨头,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看到哥哥目睹亲人被杀难受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还作了首诗安慰方孝孺,“华表柱头千载后,梦魂依旧到家山”,就是说老哥你可别难受,咱们虽然死了但是可以流芳百世,也算是赚了。

后来朱棣把方孝孺也给杀了,杀了方孝孺以后,朱棣发现事儿搞得确实有些大——方孝孺人家是个忠臣啊,怎么说也算是个正面典型啊,这一来就无形中把他塑造成了知识分子的偶像了!朱棣就又命令锦衣卫去追查那些私藏方孝孺文章的人,找到就格杀勿论。但是到明中叶以后,方孝孺的文集《逊志斋集》还是一印再印,不少人因为敬重方孝孺的节气而喜欢他的文章。当然,要是没有锦衣卫的追查,估计朱棣这边杀方孝孺,那边他的文集就开始小范围流传了,也不用等到明朝中叶了。这么说并非是说锦衣卫多么无能,毕竟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都没有把东周列国典籍烧个干净,更不要说锦衣卫了,锦衣卫再厉害也不可能真的成了天罗地网嘛!

这一次对建文帝旧臣的屠杀,也让锦衣卫开了一次眼界。锦衣卫“诏狱”里的十八样刑具那是“前无古人”的变态啊,不少多年征战沙场、出生入死的将军们都被折磨得做了假供,但是这帮平常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却毫不惧怕这些刑具,而且不论被折磨成什么样了,都依然能把朱棣骂个狗血喷头,毫不嘴软。

铁铉在战场上曾让朱棣吃了不少亏,朱棣也一直觉得铁铉确实是个人才。可朱棣攻下南京,铁铉沦为阶下囚之后,铁铉就天天跟朱棣唱对台戏。朱棣气得命人把铁铉的耳朵割了,铁铉反而骂得更加凶。朱棣又让人割了铁铉的肉,烧熟了,塞到铁铉嘴里硬让他咽下去,朱棣问他是否好吃,哪知道铁铉反而大声地说:“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到咽下生命的最后一口气都一直对朱棣骂个不停。

也正是这些人的出现,使锦衣卫的“诏狱”不再像传说中那么恐怖和可怕,让魔鬼般的锦衣卫们也感觉到了震撼。在变态的刑具面前,那些软弱无力的文臣们用自己的意志和气节击垮了锦衣卫的酷刑,让夺得江山的朱棣戴上了一生卸不去的枷锁。

两相对比,难道那些从前效忠朱元璋和建文帝的锦衣卫就这么快倒戈了吗?当然不可能,朱元璋留给建文帝朱允炆的当然是一支足以信赖的锦衣卫,但是朱棣既然深得朱元璋锦衣卫管理的真谛,在他手里重新站立起来的锦衣卫当然已经不是朱元璋的锦衣卫,而是他朱棣的锦衣卫了,锦衣卫的新陈代谢就在对建文帝旧臣的屠杀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朱棣相信,这才是真正身处乱世的王者之道。

3.真正的地狱来客

朱棣要完成自己对这个国家的掌握,就必须抹去建文帝对于明朝政坛的影响。所有的建文旧臣,只要敢对他有丝毫不敬,二话不说,手起刀落。

要除去建文帝的影响,就要在各个环节上都下手,当然不能抛开距离皇帝最近的锦衣卫。扬威立信,这是个残酷而又野蛮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朱棣艰苦地完成了对明朝的“换血”,接着,他就不再留有任何对于风景旖旎的江南的眷恋了,他要将自己的王城搬迁到自己的“龙兴之地”——豪壮广袤的北京城去,蒙古人曾经以那里为都,纵横驰骋近百年,“四海归一”。一心要超越自己的父亲,将明朝带入盛世的朱棣,豪情万丈地要立足北京然后“君主华夷”、“控四夷、制天下”。

在永乐十五年,在经过仔细考察后朱棣决定正式迁都,而在迁都之前,朱棣派出的先头部队正是锦衣卫。而锦衣卫的目的地并非北京城,而是距离北京不远的天津卫。朱棣让锦衣卫先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朝廷正式迁都之前首先将锦衣卫部署到京津地区,从而在迁都之后组成大的监视网络。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考察新都环境的需要。前面已经说过,北京原是元朝的都城,这里因为近邻塞外,民风粗犷,与风景旖旎的南国完全不同。自从建文元年起兵到永乐十五年决定迁都,朱棣已经离开那里将近二十年,二十年时光荏苒,有多少世事变迁啊!如今要将大明朝的命脉放到那里,不考察个透透彻彻的,朱棣怎么能轻举妄动。

天津卫设立于永乐二年(1404年),到永乐十五年时尚未建成,锦衣卫的先头部队到达天津卫后,就将锦衣卫的官衙设立在现在天津的狮子林桥望海楼附近。到达天津卫以后,锦衣卫们就在锦衣卫指挥使的指挥下开始了在京津地区的活动,经过了长时间的考察和肃清工作以后,锦衣卫将威胁到迁都以后王都治理的所有不安定因素全部消灭。锦衣卫无疑又一次漂亮地完成了任务,朱棣看到锦衣卫报上来的成果后非常高兴,嘉奖了锦衣卫一番就正式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