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锦衣卫
47327100000026

第26章 秘密警察的AB面(7)

由于明朝代表沈惟敬和日方代表小西行长的谈判非常顺利,所以明朝君臣认为“战争已经结束”,执行特殊任务的锦衣卫们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上级的指示,开始逐渐地退出了朝鲜战场。纵观锦衣卫在朝鲜国的第一次行动,还是颇为成功的,虽然在建立之初拥有着为军队服务的职责,但是由于外廷斗争的剧烈,所以锦衣卫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进入到前线的机会,而万历的这场战争使锦衣卫得以在战场上一展身手。但是颇让人玩味的是,这场战争将是明朝军队的最后一次辉煌胜利,而这一次也成为锦衣卫唯一一次大批量地在战争中执行特务任务。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明朝和日本的谈判获得了突破,丰臣秀吉同意了明朝方面的条件。九月三日,丰臣秀吉穿戴明朝使者送去的册封衣冠,出殿接受册封。沈惟敬等人呈上明帝诏书和赠与的金印,丰臣秀吉欣然接受,并设宴款待明使。但是,当时日本懂汉语的官员并不多,事后丰臣秀吉才找来了懂汉语的僧人为其用日语宣读明朝的册封诏书,结果发现诏书中到处充斥着“昔我皇祖,诞育多方”、“情既坚于恭顺,恩可靳于柔怀”、“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这样的语句,俨然一派泱泱大国皇帝对小邦降恩封赏的口气,这让丰臣秀吉勃然大怒。当即抓来小西行长审问,方才知道是小西行长与沈惟敬为了自身的利益,隐瞒了和谈的实情,原来,明朝所得到的日本方面的和谈条款和丰臣秀吉所提出的和谈条款根本不是一回事,都是经过小西行长篡改过的,小西行长是欺负明朝和谈官员们不懂日本口语,玩了一把“瞒天过海”。

中朝的和谈使团被丰臣秀吉驱逐出境,心惊胆战的沈惟敬不敢回国而滞留朝鲜,并且假造了一道丰臣秀吉的谢恩表由另一使臣递交朝廷。可是沈惟敬的这点儿小聪明没有瞒过明神宗,因为当时日本再次宣战的消息早已经传进了北京,明神宗大怒,将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下狱,沈惟敬偷鸡不成,反而丢了小命。

至此,刚刚安宁不久的朝鲜国再次陷入了战争的硝烟里。由于当时李如松在辽东与鞑靼激战正酣,所以明军的作战方针与第一次对日作战有所不同,锦衣卫在战争初期并没有加入到战争中去。本来就对朝鲜国陌生的明军将领所持有的日方的军队资料,依然是第一次战争时的落后资料。殊不知,此时的日本军队已与第一次不同,他们在吸取了上次战争后期被动局面的经验之后,再入朝鲜时已经开始针对明军的作战特点作出了必要的调整。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十一月,明朝和朝鲜国的联军兵分三路,与日军在蔚山展开激战。结果,联军在这次战争中被打得大败,阵亡人数约两万人。当然,日军在这次战争中也没有尝到多少甜头,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也付出了一万多人伤亡的代价。此战之后,日军与明朝和朝鲜国的联军都不得不休养生息,不敢冒进。而明朝方面,总兵杨镐因为在蔚山战役中指挥不当,被押回北京问罪,兵部侍郎邢玠奔赴朝鲜战场“救火”。

邢玠到达朝鲜国以后,吸取了杨镐的教训,首先开始动用明朝出色的补给能力快速恢复联军的作战能力,同时,邢玠再次上报明神宗,请求调派锦衣卫加入战斗。骆思恭得到明神宗的旨意之后,不敢怠慢,急忙挑选了锦衣卫中的精英奔赴朝鲜战场。

在派出的锦衣卫陆续进入朝鲜战场的过程里,实际上邢玠已经开始谋划联军的第二轮攻击,留给锦衣卫的时间已经不多。锦衣卫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日军占据的城镇,开始全方位地打探日军的各种资料。从后来战争的发展情况来看,锦衣卫的情报对邢玠的战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军吸取了上次龙山大仓被烧后全线无法进展的教训,增强了海路的补给,最终帮助邢玠完成了“水陆两军集中重兵集团对日军主要的据点分割包围,切断联系,并对日军不断施压”的主要作战方针,同时,由于日军的火力不足,邢玠也大批量地从明朝国内调动火力支持。让日军人人胆寒的朝鲜海军名将李舜臣也被释放出狱了。看来,日军时不常地感慨两句“李舜臣的龟甲船可真厉害”啊,还间接帮助联军找到了海战的制胜武器。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九月,在得到了充足的情报之后,联军的作战能力已经基本恢复,先于日军拥有了主动作战的能力,在邢玠的指挥下,开始了水陆两军并进第二次对日进攻。尚无法恢复战斗力的日军在这次战斗中打得颇为狼狈,陆路的战争优势荡然无存,水路方面也受到了联军的沉重打击。当然,在这次战斗中对丰臣秀吉打击最为严重的,是丰臣家族的主力部队在这次战斗中受到重创,直接影响了丰臣家族在日本的统治。

4.艰难的胜利

就在联军发动第二次对日战争,日军在艰难恢复作战能力,与联军进行殊死战斗的时候,在日本本国却发生了一件轰动的事情——日本的一代霸主丰臣秀吉去世了。由于多年的征战和处理政务,加之朝鲜战场的战事并不像丰臣秀吉所想象的那样顺利,疲病交加的丰臣秀吉早已经呈现出了老态,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八月十八日,丰臣秀吉在伏见城中郁郁而终,“随露珠凋零,随露珠消逝,此即吾身。大阪的往事,宛如梦中之梦”。终结战国时代的霸主丰臣秀吉,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似乎已经在为朝鲜战场的失败发出无奈的欷歔。

但是出于对朝鲜战场战事的考虑,大臣们并没有发丧,而是设法让在朝鲜的军队撤回日本,并且“争取最体面的议和”。但是丰臣秀吉去世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尽管知道消息的只是少数人,但是已经足以影响战争的走势。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德川家康,在得到丰臣秀吉去世的消息之后,德川家康迅速开始集结兵力,并且将自己的精锐部队迅速地隐藏了起来;另一方面,锦衣卫的情报也帮助联军将领们开始对丰臣秀吉的健康状况作出了判断:就在联军与日军在朝鲜半岛激战之际,丰臣秀吉的衰老已经慢慢降临,他已经无法像年轻时一样到战场上冲锋陷阵,而且,还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日军得到撤退命令的时候,正是明军大规模发动第二次战斗之际,虽然命令到达,但是对于骑虎难下的日军来说,撤退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前有联军不断进攻,后面的水路又被李舜臣切断了,要全身而退谈何容易!

但是到十一月以后,天气转凉,日军的供给已经基本中断,日军节节败退,不论在生理和心理上日军的承受能力都达到了极限,盘踞在朝鲜的日军不得不冒险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十五日全线撤军。

为了能够取得最合适的路线撤军,据守在朝鲜的日军纷纷向巨济岛集结,等候日本的船只接应。穿梭在日军撤退路线上的锦衣卫好不容易才确定了日军的撤退路线,在冷风飕飕的海岸线上,岛津义弘率领日军主力逃出晋州、泗川后与从南海开过来的日军水师之宗智义的船队六十艘船会合,共有兵力一万六千余人,战船五百余艘,想乘黑夜悄悄通过露梁海峡。

这是一次跨部门、跨地域的情报输送,锦衣卫必须在知会邢玠的同时,将情报送到海军主帅李舜臣的手上。逃跑中的日军速度惊人,而锦衣卫传送情报的工作也必须隐蔽而又迅速。这一次锦衣卫所有的精锐力量几乎倾巢出动,他们从地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着联军的指挥所前进。没有人可以想象,在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在没有现代化工具和本土庞大的特务网络的辅助下,身在朝鲜的锦衣卫是怎样穿越千里完成这一次前所未有的信息传送的。

十一月十八日午夜,日军在露梁海被早已埋伏好的联军重创,四百五十艘日舰被击沉,阵亡一万余人,日军将领九鬼四郎、饭田角死于战斗,日军倾注全国之力兴建的海军舰队在露梁海战中几乎被全歼。露梁海战后,幸亏日本国内派出援兵,残存的日军大部分才勉强撤回了日本,日本很长时间再无能力组建规模庞大的舰队。

正是这次战争,彻底削弱了维护丰臣家统治的小西行长和岛津义弘等人的西军力量,德川家康的东军成为了主导日本局势的最强力量。1600年,关原会战爆发,德川家康成为了日本新的统治者,开始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时代。

而这一场帝国最后的辉煌挽歌,虽然使明朝取得了一场“万世大功”的辉煌胜利,同时也把明朝国力带进了日渐枯竭的泥潭。由于明政权此后日渐委靡、混乱,执政者无法找到正确的改革措施,明朝再也无法支持大规模的战争。更为严重的是,明神宗初年张居正、戚继光等人累积下的财富和建立的国防力量,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消耗殆尽,此后明朝的统治日渐涣散,也没有积极地休养生息,恢复国力,为日后与后金作战埋下隐患,特别是明军主力之一的辽东军损失巨大,直接导致了对后金镇压能力的衰减。

锦衣卫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对日军缺少了解的联军在作战中从被动走向主动,尤其是在第二次战争的关键时期,锦衣卫为联军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甚至是关系到战争走向的情报。

指挥使骆思恭更是得到了明神宗及部分朝臣的赞许,因此得以一直任职到天启年间。但也正因如此,魏忠贤掌权后,骆思恭成为魏忠贤的“眼中钉”,急欲除之而后快。

另外,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锦衣卫,在得到皇上嘉奖的同时,也开始走向了衰弱,精英分子在朝鲜战场的表现使许多与明朝对抗的政权都开始对锦衣卫进行防范和监视,加之此后锦衣卫内部腐败行为愈演愈烈,作为特务机构的严密性和隐蔽性完全丧失,此后田尔耕、骆养性等人都没有恢复锦衣卫初建时高度严密的状态,使锦衣卫再也无法发挥出在朝鲜战争中那样的特殊作用。

综合来说,仅从朝鲜战争我们就可以看出,锦衣卫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说明明朝统治者组建的这种特殊部队具备着高度的战斗能力,它的战斗力之强大和覆盖面之巨大在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只是即便是再强大的特务机构,要完全发挥自身的功效,也是需要国家其他相关机构配合并且协调完成工作的,只靠单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缜密细致的特务工作的。再强大的国家工具在国家政权走向衰败和腐朽的时候,也必定会走向同样的命运结局。

六、锦衣卫之反思

如果说,我们能够看到那些争斗都是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的,那么锦衣卫的历史,就是属于历史的阴暗一面,它短暂,但是独特而富有戏剧性,它残酷而又充满了荒诞。锦衣卫代表了没落的封建贵族在垂死挣扎之际一种极端的行政手段,同时也宣告了一种制度和一个王朝必然的衰败和无可挽救的灭亡。锦衣卫是隐没在历史的隧道里的,当我们看过他们的历史之后,除了欷歔和感叹,我们还应该思考些什么呢?

1.帝王手里的鞭子

大概要是说起来,估计历朝历代的皇上都有往朝臣们家里安插几个眼线的癖好,但是要规模化、系统化地进行外廷的特务工作,朱元璋可谓是开了千古未有的先河。这事儿追根溯源,人们普遍认为是和朱元璋的出身有很大关系的。朱元璋出生于农民家庭,他的血液里天生就有着“守土固本”的小农意识,为了维护自己手底下这一亩三分地,恨不得学着孙悟空拔撮毫毛变做千千万万个自己出来。

历朝历代的皇帝当然难免都有这种思想,千里江山,毕竟只有一家天子,连兄弟亲戚都得防着,更别说什么满朝文武了。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皇帝都是官宦子弟,都接受过点儿儒家的教育,用儒学束缚着天下读书人的同时,也不知不觉把自己束缚住了。即使再防着身边的这些个朝臣,也得装出一副宽容慈祥的面孔,所以如宋太祖赵匡胤也不得不使用“杯酒释兵权”这种体面的方法把自己的武将们逼得交出兵权。要光明正大地绞杀跟随自己抛头颅、洒热血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不是你下不下得了这个狠心的问题,光是后世那帮尖酸的史学家们就能用笔杆子把你戳死,汉武帝那边还没有死呢,太史公都开始对着当朝帝王评头论足了。即便是跟朱元璋出身差不多的刘邦,也闻过几天墨水气,吕后再嚣张,也不敢让刘邦无凭无据地就把开国元勋们挨个儿地提出来问罪。

可是朱元璋不同,他从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祖上就一直都是农民,而且还是最底层的农民,他从来就不知道遮遮掩掩,要杀就杀个精光,除了徐达和汤和这样老实巴交到骨子里的生死之交,其余的人他全不放在眼里,谁敢有一丁半点儿让他看不顺眼,立马就屠刀伺候。细数一下“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里大部分被牵连进去的朝臣,他们身上的罪责大部分都是事出有因,但是又查无实据,要是真按照正规法律交给审判部门去审,估计没个十年八载的什么都审不出来。

这个时候,锦衣卫的存在就省事多了。“卫”,意思就是皇帝的亲兵;掌“刑狱”,就是说自己可以断狱;“密缉”,就彻底说明了锦衣卫的特务机构性质。由此可以想到,朱元璋看谁不顺眼了,就让锦衣卫举着“诏令”把谁给押来。什么?你跟我要证据,好,看来不打你你还不招。打吧!一顿板子下去就直接打得你去见

阎王爷了,还需要什么证据吗?

我们要是光从朱元璋个人身上找问题也不全面,毕竟个人再强大,比起历史的发展还是太渺小和微薄了。锦衣卫的出现和它的工作性质,与当时的历史背景还是不无关系的。元末明初,正是社会最动荡的历史阶段,威震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恐怖感依然笼罩在人民的心头,成吉思汗后人手里的马刀,依然闪烁着寒光。而刚刚经历过蒙古贵族统治的中原大地刚刚从战乱中复苏,北方的蒙古贵族不甘心就这样丢掉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依然虎视中原,而西南则开始出现了倭寇。新兴的明朝在成立之初,就被列强环伺,危机四伏。

与那些认为功成名就的朝臣们相比,朱元璋的危机感是无法形容的,对于一个新生的王朝,除了抵御四周的这些强敌们,还必须避免核心的腐败,因此朱元璋才会“夙兴夜寐”,才会寝食难安。就在这个时候,为锦衣卫的创立间接制造了机会的还有李善长、汪广洋这些重要朝臣的失误和过错,在朱元璋看来,这些失误和过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足以致命的。在疏远了李善长、汪广洋之后,朱元璋信任的胡惟庸也让他大失所望,在对外廷朝臣彻底失去耐心之后,锦衣卫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