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塞上水乡·宁夏
47339500000025

第25章 回族的服饰

回族的服饰,从唐朝到元朝时期一直保持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传入中国的式样。明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就开始禁止“胡服”(当时称阿拉伯、波斯商人为“胡人”或“蕃客”),逼迫回族穿汉装。到清代雍正年间,对回族服饰的制约更加严厉,只要发现穿回族服饰、戴白帽者当以违律处之。

在长期的生活活动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回族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回族的服饰多数穿汉装、“洋装”(西服),但戴白帽非常普遍,这也是回族的一大特征。

回族男同志戴的无檐小白帽,也叫“回回帽”、“礼拜帽”等。这是回族在外形方面的一个重要标志。

回回帽,根据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分别有白色、灰色、蓝色、绿色和黑色的。春夏秋季戴白色的较多,因为这个季节的气候不太冷;一般在冬季戴灰色和黑色帽;阿訇和“穿衣”阿訇一般带绿色帽。

回族为什么喜欢戴无檐白色小帽呢?伊斯兰教规定,男子从四五岁到百岁老人都要上寺做礼拜,在叩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上无檐小白帽就很方便。如果遇上回族过节做礼拜时,好似一片银河,场面十分壮观。

回族满拉、阿訇(即学历称呼)和回族老人还喜欢穿用黑、白、灰色布料制作的“袍子”,阿拉伯语称“准白”。“准白”有单的、夹的(两层布料)、皮的、棉的,不同季节穿不同质地的。

青坎肩是回族男女都喜欢穿的一种服饰。回族青年、中年男子平时最喜欢穿白衬衣,再套上一件青坎肩。黑白分明,清爽高雅,得体大方,特色鲜明,一看就知道是地地道道的回族。

回族根据不同的季节,分别穿夹坎肩、棉坎肩、皮坎肩。皮坎肩主要是用宁夏特产的二毛皮制作。这种款式的坎肩选料讲究,制作精细,既轻便又保温。现在已成为宁夏主要的旅游产品之一。

回族的男子在20岁左右就开始留胡子。有圈脸胡子、下巴胡子(也叫山羊胡子)之别。

回族对胡子特别讲究。每天早晨在洗漱时都要进行修饰。梳理后才出门做事。

回族妇女,一般走亲、访友、赶集、出远门都要戴盖头。将自己的头发、耳朵、脖子盖住。回族人爱干净,戴上盖头一来可以挡风沙,二来可以遮阳光,三是《古兰经》规定,伊斯兰教信女不能向外人露出头面(也叫首饰),否则,就被认为是失去“依玛尼”(信仰)。

回族妇女的盖头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三种颜色。未婚少女都戴绿色盖头,显得清爽俊俏。已婚妇女戴黑色盖头,端庄素雅。已有孙儿的中年妇女和老年妇女都戴白色盖头,显得洁净老成。

“盖头”的制作,选料讲究,做工精细。一般都选用上等布料制成。手工细腻,也可绣上各种花草图案。制做精美,可称得上是上乘工艺品。

回族妇女在20岁左右就扎耳朵眼,戴耳环、戒指、手镯、额上点红、染红指甲。他们戴戒指的用意与汉族同胞相同。

特别是回族妇女戴手镯,更有一层寓意。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位回族妇女,家境十分贫寒,还养活着一位年迈的老婆婆。这个妇女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非常勤劳能干,她在一个商人的家里做饭,这样还可以维持一下生计。她每天和完面,回到家里再把和面的手洗净,再用洗完手的水给婆婆做面糊糊吃。有一天,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婆媳二人都忏悔,不应该拿别人的东西。媳妇走出门外,双手伸向空中,让雷把手劈掉。一声巨响,回族妇女收回双手一看,不但没有劈掉,反而双手都戴上了金手镯。因此,回族妇女戴手镯也是孝敬老人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