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47578100000014

第14章 同人卦

【解题】

《同人》卦又称为“天火同人”。

本卦下离上乾,火性上同于天,一阴得位而中正,五阳同与之,故曰《同人》。

《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经历了闭塞的局面,正需要集合众人之力开辟新的道路,因此《同人》紧承《否》卦而来。

集合众人,无坚不摧,为国出征,无怨无悔。本卦以众人合力可以打胜仗为比,阐述了“同人”之意即舍小家为大家,它意味着奉献和牺牲,这是胜利的根本,所以“贞”、“无咎”、“吉”。

【原文】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号眺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注释】

①《同人》——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下离乾上。离为火,为臣民;乾为天,为君。此种卦象表明君处于上,而臣处于下,君王号令大众,大众拥载其君。上天下火,喻君王居高临下,洞察民情,所行皆得体,臣民齐赞同。火光明,向上升,与天相同,故卦名曰《同人》。②同人于野——同,会合,聚集。野。郊外之地。古代都城称国,国外为郊,郊外为野。③同人于门——门,王门,国门。《周礼·司徒》:“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大故,重大的变故,一般是爆发战争。部队先是在野外各方面集结而来,皇帝出城“誓师”,是为“同人于门”。

【译文】

《同人》卦象征集合众人。集合众人于野外,所行将会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有利于君子坚守正道。

初九爻,集合众人于国门前,没有灾祸。

六二爻,集合众人于家族宗庙,太狭隘了。

九三爻,军队被阻止在边界丛林,双方争夺制高点,僵持了许多年。

九四爻,攻上了敌方的城墙,但不急于攻占全城,吉利。

九五爻,集合的众人先是发出嚎啕大哭的声音,接着发出放声大笑的声音,原来是各路大军出征告捷,胜利会师。

上九爻,集合众人于近郊,大家无怨无悔。

【原文】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注释】

①柔得位得中——柔指“六二”,是以阴爻居中位,表示柔顺,所以说“柔得位得中”。②应乎乾——乾,健也,指“九五”,是以阳爻居中位,表示乾阳,所以说“应乎乾。

【译文】

《彖辞》说:集合众人,阴柔处在合适的位置、行为中正,而响应乾阳,这就是《同人》之象。《同人》的卦辞说:“集合众人于野外,所行将会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说的是代天而行。光明磊落上合刚健,品性中正顺应天道,这就是守正不阿的“君子”。只有君子能使众志成城,实现大家共同的愿望。

【原文】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出门“同人”,又谁“咎”也?“同人于宗”,“吝”道也。“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注释】

①天与火——乾为天,离为火。②类族辩物——类,用如动词,分析、区别。族,族类、种类。辩,通“辨”,辨别。物,物类,又统指物象人事。

【译文】

《象辞》说:天下有火聚集,这就是《同人》的卦象。君子由此领悟到要通过分类来看待事物(找到可以依靠的力量来应对各种难关)。

(初九爻)在国门前“集合众人”,这时有谁会害怕灾祸呢?

(六二爻)“集合众人于家族宗庙”,是非常狭隘的选择。

(九三爻)“军队被阻止在边界丛林”,是因为敌方还很强大。“僵持了许多年”,是没有办法推进。

(九四爻)“攻上了敌方的城墙”,好心停止攻占全城;这个“吉利”的举动,使被围困的敌人纷纷投诚。

(九五爻)“集合的众人”之所以先发出哭声,是内心情绪压抑不住的宣泄;“大部队会师”,是说他们都打了胜仗。

(上九爻)“集合众人于近郊”,是说(班师回朝)大多数人什么也没有得到(但大家都能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