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爱②、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③。敢问,子从父之令④,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⑤,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⑥,虽无道,不失其天下⑦;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⑧;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今名⑨;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⑩。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注释】
①谏诤:谏,规劝君王、尊长、朋友,使之改正错误。诤,以直言相劝。
②若夫:连词,表示他转或提起,此处可译为像那些。
③闻命:谦词,意思是说对师长的教导已经领会了。
④从父之令:听从父母的命令或指示。《庄子·田子方》“先君之令。”《释文》“令本作命。”
⑤是何言与:这是什么话?是,代词。与,语气词。
⑥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争,同“诤”。诤臣指能直言谏诤之臣。郑注:“七人者,谓太师、太保、太傅、右辅、左弼、前疑、后丞。考此七字,非专指七人,而不得增减也。”此处七人,非实数。
⑦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虽,即使。无道,没有仁政。这句的意思是即使他一时缺乏德政,也不会失去天下。
⑧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白虎通·谏静篇》:“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荀子·子道篇》:“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⑨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司马光曰:“士无臣,故以友争,益者三友。言受忠告,则其身不离远于善名矣。”《论语·季氏篇》:“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令名,好的名誉。
⑩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论语·里仁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曲礼》:“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曾子·大孝篇》:“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论父母以道。”又《事父母篇》: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争辩者,作乱之所由兴也。”又《立孝篇》:“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郑注云:“君父有不义,臣子不谏诤,则亡国破家之道也。”又云:“委曲从父母,善亦从善,恶亦从恶,而心有隐,岂得谓孝乎?”
【译文】
曾子说:“听您阐述慈爱、恭敬、安亲和扬名的各种孝道后,我都明白了。很冒昧地再请问,作儿子的若一味听从父亲的命令,这样能算是孝吗?”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呀?这是什么话呀?从前,天子身边设有直言相劝的谏诤的臣子七人,即使天子一时触犯王道没有德政,也不会失去他的天下;诸侯身边设有谏诤的臣子五人,即使诸侯一时触犯君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封地;卿大夫身边也设有谏诤的臣子三人,即使卿大夫一时触犯臣道,也不会失去他的乡邑。一般的官吏若有谏诤的好友,就能保住一个美好的声誉;做父亲的若有能谏诤的儿子,他就不会陷于不义的行为中。因此,做儿子的若看到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直言相劝;为人臣的若看到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进言劝止。所以,只要是不义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人做的,都要大胆地直言相劝。做儿子的如果一味盲从父亲的命令,那又怎能称为孝子呢?”
【提示】
在这一章里曾子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从父之命,可谓孝乎?”
孔子连用两个反问表明了自己不同意这种说法的态度。接着孔子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及父五个方面对谏诤作了精辟的阐述,认为天子从谏才能不失天下,诸侯从谏才能不失封地,卿大夫从谏才能不失其家,士能从谏才能保住名声,父亲从谏才能不失于义,由此说明谏诤的巨大作用。
孔子反对一味盲从,反对愚忠愚孝,在此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故当不义,则争之。”他提倡“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这些孝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孔子的辩证思想和民主思想。正是这些积极的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亲贤纳谏,从谏如流”的君主,出现了许多以死相谏的忠臣,出现了许多为正义而牺牲的志士仁人,也出现了许多大义灭亲的英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