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47594100000010

第10章 白鹿引泉

在大巫山深处,那里的水叫大宁;在大宁河的深处,有一个谜一样的古镇,它今天的名字叫做“宁厂”。宁厂坐落在后溪河深山峡谷中的宝源山下,地处大宁河与后溪河的交汇口。在南北走向的高山之间,一道峡谷穿越镇的东西。

宁厂古镇现在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镇。

仅仅是僻在深山,靠一些破败的老房子显然不能成为历史文化名镇。宁厂最值得骄傲的是它的盐泉和悠久的盐业文化。

宁厂的盐泉至今仍流淌不停。现在,沉寂的古镇中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唯一能听到的就是大宁河与盐泉那已经流淌了千百年的声音,一切都仿佛浸泡在一个不曾醒来的梦境中。在盐泉被发现后的几千年来,盐业一直是这里的经济产业。宁厂是一个不足4公里长的集镇,曾承载过空前绝后的繁荣与喧嚣。极盛时,这里曾有多达数百个盐灶,号称“万灶盐烟”,从事盐业生产及相关产业的人达数万人。《蜀中广记》卷六十六:“不忧冻馁,不织不耕,持盐以易衣食。”

宁厂的盐泉最早被称为咸泉。“盐,咸也。”《说文》在很早以前就给了我们这个解释。当代学者任乃强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咸字加心,为感觉的感;加水,则为减,为减退之减。故可设想,咸即古人用以表示食盐的字。”《舆地广记》中所记的咸泉大抵就是说的宁厂的盐泉。西晋左思《蜀都赋》刘逵的注中就说:“滨以盐池……出巴东北井县,水出地中,涌泉可煮以为盐。”晋代的时候,宁厂地属北井县。

这个地下的涌泉,就在宁厂。至今这泓泉水仍在汩汩流淌,从山石间倾泻而出。现在,人们把它叫做白鹿盐泉。白鹿盐泉在宁厂镇北,这里是一座山,山名“宝源山”,当地老百姓简称“宝山”。宝源山正是我们前面曾提到的登葆山。古时候,“葆”与“宝”是同源字,《辞海》上说:葆,珍贵,通宝。后来的《大明一统志》进一步证实说:“宝源山,在县北三十里,旧名宝山。”宝源山“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咸泉也”。

宝源山的盐泉在靠近山麓的地方,远远就能看见那像瀑布一样的山泉。可以想见,远古第一支人群走到这里的时候,就一定用双手捧起这白花花的清泉,他们本希望缓解长途旅行带来的饥渴,没想到这泉水却咸咸的,富含盐分。他们也没有多想,就在这大山沟里住了下来,就因为这股盐泉。

但是在宁厂人和各种史籍的传说中,宝源山盐泉的发现历史比人们的想象更有趣、更浪漫,这个故事也是宁厂的男女老幼都能讲的——白鹿引泉。

传说很早以前,大宁河一带还是荒山野岭、毒蛇猛兽占据的地方,很少有人到得了这里。住在下游河滩一带的巴山人以打猎捕鱼为生,他们经常乘着独木舟往来于大宁河上。

有一天,一个青年猎人背着弓箭,带着猎狗进山狩猎。他顺着河边走到一座林木茂密的大山下歇息。抬头一看,发现山顶正像一个两端上翘的元宝。猎人正看得出神,忽然眼前闪起一道银光,煞是耀眼。定睛一看,只见森林中蹦出一只白色的鹿子来,正站在河边一尊突出的岩石上望着猎人。

一般的鹿子都是黄色或有斑点,白色的鹿子还很少见到。猎人暗自称奇,不免被白鹿吸引,更加仔细地看着鹿子。那只鹿子一身纯白,在阳光映照下还闪着光亮,有如冬天山顶覆盖着的白雪。猎人决心把它捉住带回去,让乡亲们也看一下稀奇。可是,还没等他行动,那只白鹿已经扭头跑出很远了。猎人于是带着猎狗紧紧追赶。白鹿身手矫健,弹跳有力,在林间像舞蹈一样。猎人愈加被吸引,始终追赶不舍。

但他追了很久也没有追上,但又总能看见白鹿。猎人感到惊奇的是,人追得紧,白鹿就跑得快,人追得慢时,鹿也慢下来。猎人与鹿子总隔着一定的距离,既捉不到,也射不到。白鹿边跑还边回头看,就像是在为猎人引路似的。就这样追啊追啊,跑了不知多少里路,最后来到两条河交汇的地方,却见白鹿拐进了半山腰的一个山洞。猎人追到洞口,又见银光一闪,白鹿不见了。猎人随即钻进山洞,发现并没有别的出口,他不明白那只白鹿怎么会突然消失了。

猎人到底没有捉住白鹿。出洞口的时候,却见到刚才没有注意到的洞里流淌着一股清澈的泉水。此时那山泉正淙淙地顺山崖流进大宁河,山洞距河面有几丈高,泉水飞起来恰好形成一条宽宽的瀑布。猎人正觉口渴,便蹲下身去,双手捧起泉水喝了一口。他发现那泉水的味道是咸的,而且还有回甜。他只喝了一口,立刻觉得精神百倍。猎人也不再因为没有捉住白鹿而沮丧了,干脆俯下身去喝了个痛快。

之后,猎人从河边砍来一截竹筒,盛满泉水带回家,他想让乡亲们都来尝尝这神奇的咸泉!猎人将竹筒放在家门前宽大的青石板上。跟着猎人追赶白鹿的猎狗因为口渴,围着竹筒要喝水,但因为够不着,着急的猎狗不料把竹筒碰倒,筒内的泉水便全部倾洒在青石板上了。猎人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念着猎狗一向忠诚,也没有太在意。

过了一天,猎人却发现门前的青石板上结起了一层白花花的亮晶晶的盐粒,他拿手指沾上一点品尝,发现其咸味更加醇厚。他把打猎得到的麂子肉沾上盐晶,烤熟后再吃,味道更是非同一般。猎人于是知道那咸泉正是人所需要的宝物。此后便带领乡亲们,从山上林子里砍出一条路来,用竹筒把咸泉引下来,洒在石板上晒干取盐。从此山里人专心制盐,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就是白鹿盐泉的来历。这个故事在《巫溪县志》、《巫溪县盐厂志》、《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巫溪县卷》、清乾隆《大宁县志》、光绪《大宁县志》等多种出版物上都有记载。

白鹿引盐的故事最早形成于何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宝源咸泉,其地初属袁氏,地日出猎,见白鹿往来上下,猎者逐之,入洞不复见。因酌泉知味,意白鹿者,山灵发祥以示人也。”最迟在明朝末年之前,白鹿引泉的故事就已完全成形,因为两部《大宁县志》中引用的前朝作品已将传说写成了碑记和诗歌。如明末“夔东十三家”的抗清名将贺珍,在为宁厂龙君庙写的碑记中就已经有了这个故事的概要:“龙君庙创自汉代,相传猎者见一白鹿而逐之,遂得盐泉,始庙祀焉。”如果这个说法可信的话,则白鹿引泉的故事在汉代人修建龙君庙时就已经流传下来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白鹿引泉的故事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应当是在传说的基础上,经年累月层层加码逐渐形成的。须知,宁厂盐业有文献可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那么宁厂盐泉的发现应不晚于汉代。

千百年来的白鹿盐泉为人们提供了无尽的财富,人们对这眼洞穴恭敬有加。我们现在看到的白鹿盐泉,泉洞口刻有一条健硕的石龙,清泉从龙嘴喷出。也许人们不相信这是自然界的财富,他们宁愿相信那是吐水的龙的杰作,他们也许想,泉洞就是龙身,它还需要一个龙头。他们宁愿相信这是上天的恩赐,只有传说中的祥龙才有这巨量的无尽的盐卤。他们还要给这盐泉和龙修一座庙,这座庙就叫“龙君庙”。

现在,白鹿盐泉所在的地方,就有这样一座木房,房屋把龙头罩住。虽然这座房屋看起来已经无比破败,但它正是宁厂人心目中的龙君庙。龙君庙是一座穿斗式的木结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屋顶和四壁已经露出大片的空洞。站在远处就能透过漏墙看到后面的盐泉,因为没有了障碍物,泉水哗哗跌落的声音肆意地扩散。龙君庙木地板下就是一屋的平静的盐卤,虽然相隔咫尺,但它们永远也不会漫到屋内地面上来。因为在庙前,就有几十个小泉眼构成的分卤板,无数的管道插放其间,把卤水源源不断地分到宁厂各个盐灶上。龙池和分卤板是宋代大宁知监雷说设计的。外侧拦木板,在木板上开凿30个一样大小的方孔,后来孔眼增加到68眼,在孔眼外承接竹管,分泉接引,分配各灶。雷说的办法解决了卤水分配不均的问题,避免了因争卤而时发的纠纷,这既是引卤方法的一大改进,更是卤水管理办法的一大进步,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明代潮州知府陈镇的《白鹿盐泉》一诗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宁厂盐泉,兹录于下:

盐井平分万灶盐,引从白鹿记当年。

行郊曾应随车雨,逐野欣逢涌地泉。

天遣霜踢通潋滟,人从去卤觅清涟。

出山已被和羹用,玉液功名鼎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