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47594100000009

第9章 上古盐都

著名盐业史专家任乃强先生认为,巴族发源于巫山巴地,那里的盐业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巴人,“综合巴族历史兴衰、起灭之变,都是与巴东盐泉分不开的”。他认为,巫盐与巴、楚文化关系极深,并首倡巫盐文化之说。

任乃强先生的“巫盐文化”主要就是指的巫山大宁河一带的盐业文化,这里堪称盐业生产的活化石。

巫山地区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神秘奇妙而又灵光四射的区域。自200万年前,这里有了第一批人类活动以来,它就一直创造着神奇而迷人的文化。巫山以巫文化、盐文化以及各种有关的神话传说,成为了中国上古文化的富集之地。

巫山的“巫”,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中。其字形为一立一倒相互交叠的两个“工”字。在众多古籍文献中,直接记载上古时代有关大巫山神话传说与史实者,当首数出于周秦间人撰写的《山海经》。《山海经》一书中多涉及到我国上古时代的南方民族,对研究我国南方古史特别是巴、蜀、楚三地的历史、地理、风俗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山海经》中有一条间接与巫山有关的记载: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海内南经》)

此事在《竹书纪年》卷三亦有简约记载:

帝启八年,帝使孟涂如巴莅讼。

宋人罗泌《路史·后记十三》明确指出:“丹山之西即孟涂之所埋也。丹山乃今巫山。”道光《夔州府志·坛庙》和光绪《巫山县志·坛庙》均记“孟涂祠在县南巫山下”。说明丹山很有可能就是今巫山。

孟涂“如巴莅讼”,为什么选择在巫山?原因就在于这里自然盐泉涌流不绝,得盐之易,取盐之便,吸引了夏人垂涎的目光。夏人虽有自己的河东池盐,但随着力量和势力范围的扩大,池盐已不能满足整个国家的需要。同时,盐业生产具有巨大的利润,这也是夏启派孟涂莅巴的主要原因。

孟涂司神于巴,袁珂先生认为“孟涂之所为,盖巫术之神判也”。但实际上,孟涂“听其狱讼,为人神主”(晋人郭璞语),不过是入乡随俗,借重当地民众自古以来就有的信神好巫的习俗,目的是为了维持夏人在当地的控制力。

《山海经》中与巫山直接有关的记载如下:

(大荒之中)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大荒西经》)

对于《山海经》的这类文字,似乎有些神怪荒诞,但如果细加揣摸,则不难发现它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文中所谓“夏耕之尸”的“尸”字,此处不能讲作“尸体”之义,根据先秦典籍中“尸”字的习惯用例,其义应为指代“接受祭祀的活人”。“无首,操戈盾立”,应为对代受祭祀的活人所装扮之先灵神像的形象描绘。重庆三峡学院任桂园教授认为,在商汤灭夏桀的过程中,章山一战,中原地区一部分被以夏桀为首的奴隶主集团裹挟参战的农耕部族,在首领被斩败北之余,“为逃避罪”,而径直逃进了长江三峡地区,在大巫山一带定居下来。他说,这里的“故”字,主要是表明在回述余部逃亡巫山之后,“立尸”祭灵,其先灵神像装扮之所以“无首”而又“操戈盾立”的缘由。

但是,从事农业耕作的中原部族因战争原因而逃难避罪,为什么却偏偏选择了沟壑深切、土地贫瘠的巫山地区?究其缘故,主要还是此地虽山高水险,然而却拥有天然盐泉等珍贵的自然资源。这种选择,既可借地势之险而藏身避难,又可依仗盐泉之利谋生安居,这正是巫山地区对逃亡中的夏耕余部最大的诱惑力所在。

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看,夏代的时候,三峡地区基本属于三星堆文化的分布范围。三峡地区的三星堆文化普遍发现了少量具有中原二里头文化特征的遗物,如双耳圈足杯、袋足盉等。到了商代,三峡地区的考古文化虽然较复杂,但具有中原商文化因素的遗物依然有发现,如三羊三鸟铜尊、大口尊、假腹豆等。这样看来,上述有关孟涂、夏耕之尸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应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

巫山在古代又被称为“灵山”。灵与巫原本是同一个字。“灵”字繁体写作“靈”,从“巫”,《说文·玉部》解释:

“灵,巫也,以玉事神。”可见,灵是一种奉玉请神的巫。《山海经》中就有关于灵山的记载。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大荒西经》)

但是在巫山地区的最早生存的有据可查的应为巫臷人,他们曾在这产盐之地建立过叫做“臷”的国家。《山海经》上有两条关于他们的记载。

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臷国在其东(疑为西,因下文一曰在东)。其人黄能,操弓射蛇。一曰“臷国在三毛东”。(《海外南经》)

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朌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大荒南经》)

这两条综合起来,可以概括地说:三苗国的西方,有个“臷国”,又叫“臷民之国”,又叫“巫臷”。传说臷民的首领是帝舜的儿子“无淫”。那里是个极乐世界,耕地很少,却为“百谷所聚”。其人不耕不织,而衣食有余。山谷多是森林,富有鸟兽,其人也不狩猎,自然就有肉食。让那些鸟兽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

“赤水”即今陕南流入汉水的丹江。三苗之国还见于《国策》,《国策》中吴起对魏王说“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其具体位置大概就在古云梦盆地(今湖北、湖南之间)一带。云梦盆地之西,正好是今长江三峡一带的大巫山地区,那么巫臷国的位置是基本可以确定的。

巫臷国最令人神往的就是不耕不织,人民就能生活得很好。奇哉!这是怎样的一个极乐国土?人们可以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和各种鸟兽歌舞相处,一派安乐景象。在古代社会,这可能吗?

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翻开《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那上面说:“当虞夏之际,巫国以盐业兴”,其卤盐历史距今应有约5000年之久。在古人的诗词里,有“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的描述,无一不是赞美这里丰富的盐业资源。巴史学者任乃强、管维良都指出这个说法是可信的,因为巫、巴民族掌握着古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资源——盐和药物(百药之中重要的是丹砂。《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除了巫臷外,古代巫山地区还有其他以巫著称的国家——巫咸国。《山海经》上说: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海外西经》)

巫既是国名,也是这个国家的首领兼大巫师。登葆山,就是大巫山地区出产盐的地方。长久以来,人们更愿意把巫臷国和巫咸国想象成真正的“乌有之国”。但在今天,《山海经》越来越被学术界认可。这两个国家的故事可能是远古人类与盐的最早的篇章。

大巫山的核心地区,就是大宁河。大宁河沿岸是让人赞叹不已的地方,那方水土是“一溪前陈,可濯可沿。众峰巉岩,如削如画”。沿着大宁河与长江巫峡交汇处上行,有风光旖旎的小三峡,小三峡以上,既有大片开阔的平坦地,又有峭壁千仞。平坦地方则是古人生产生活的地方,峭壁处以宁厂盐泉为代表,为古人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沿河上行,可通陕西南部,往东北则通鄂西北,是古代四川盆地东部通往北方的重要交通孔道。

大宁河,古代又称为昌河、巫溪水、盐水。在三峡一带,古代称为盐水的河流除了大宁河外,还有鄂西的清江(清江的一条支流至今还称为咸池河),以及曾称为盐溪的井河。看来,盐水之名均因产盐之故。

《水经注》卷三十三:

(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

同书卷三十四:

(江水)又东,巫溪水注之。溪水道源梁州晋兴郡之宣汉县东,入南径建平郡泰昌县南,又径北井县西,东转历其县北,井南有盐井。井在县北,故县名北井,建平一郡之所资也。盐水下通巫溪,溪水是兼盐水之称矣。溪水又南屈径巫县东。县东北三百步,有圣泉,其水飞清洁石穴,并高泉,下注溪水。溪水又南入于大江。

这里明确指出了巫溪水又称为盐水,并说有盐井,是当时整个建平郡的支柱产业。

后周时的《舆地广记》也记载道:

故北井县,晋属建平郡,宋齐梁因之,后周省入大昌,有巫溪咸泉。

咸泉即盐泉。唐代杜甫有诗曰《盐井》,感叹了盐井的盛况乃天然赐予宁厂人的宝藏。

卤中草木白,青者关盐烟。

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汲井岁骨骨,出车日连连。

自公斗三进,转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

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这些文献无一不提到大宁河流域的盐泉和盐业。正是那些含盐的飞泉流瀑,使大宁河乃至整个巫山地区,遍布古人的身影,使大宁河流域孕育了光辉的古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