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低碳经济知识读本
47654900000002

第2章 低碳经济概念阐述(1)

低碳经济是继工业化和信息化之后,人类经济面临的又一场革命,其意义深远。“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那么,到底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什么?世界各国实现低碳转型的重点是什么?究竟存在哪些难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与趋势对中国有哪些启示?在本章里,我们会为详尽的阐述低碳经济的概念、发展历程、实质、实现途径,国际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等,让人们站在比较宏观的角度理解低碳经济。

第一节低碳经济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研究能源高效利用、追求绿色GDP、清洁能源开发的问题,核心是减排技术和能源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经济规模和的人口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碳足迹”“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政策、新概念应运而生。而经济与能源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生活方式与低碳经济模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低碳经济相关概念

低碳产品认证是以产品为链条,吸引整个社会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从而向社会推进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以公众的消费选择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技术,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最终达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效果。正是由于低碳产品认证的这种作用,国外低碳产品认证项目近年不断涌现,目前(2009年10月)已有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低碳产品认证。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计算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常以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然后通过购买碳额度的形式,资助符合国际规定的节能减排项目,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

2009年11月24日,法国参议院投票通过征收碳税的议案。根据该议案,从2010年1月1日起,法国将对化石能源的使用按照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付费17欧元的标准征税。

碳关税也被称为“边境调节措施”,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美国众议院2009年6月26日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今后对因拒绝减排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碳预算”概念首先由中国专家提出。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测算,如果要在2050年前把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内,目前全球年人均碳排放应该是2.33吨,乘以全球人口,就是现在的全球碳排放限额,有关专家将这称为“碳预算”。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年人均碳排放远超过2.33吨这一水平,而多数发展中国家远低于这一水平,还有增长的空间。

排放权交易是运用市场机制削减污染物的重要手段。通过排放权交易,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可以出售富余的指标获得收益,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可以购买指标降低减排成本、达到合规要求,从而实现社会污染总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在国际范围内,美国最早开始二氧化硫排放交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与美国环保部门合作开展排放权交易的研究和试验,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环保减排。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第12条确立的机制,其核心内涵是,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促进所在国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目前,全球已形成包括CDM项目在内的碳交易市场。截至2009年11月,中国已促成28家省级清洁发展机制(CDM)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家团队的建立,促进了CDM理念和项目合作活动在国内的迅速开展。中国参与国际碳交易的能力得到显着提高。

2008年9月25日,我国首个获得财政部和环保部批准的综合性排放权交易机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设立。作为一个利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国际化交易平台,该交易所初期主要致力于开发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交易产品、能源效率交易产品和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产品。

2009年11月17日至21日,世界首届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举行。大会主题为“节能减排·绿色生态”。18日,博览会发表《南昌宣言》,号召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共同发展低碳和生态经济,以应对资源和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全球变暖等严峻挑战。宣言号召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

第二节低碳经济发展历程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一共说了4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胡锦涛主席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2008年,应低碳经济的趋势,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了新的项目《减碳技术咨询服务》,并与服务企业近百家。项目包括评估减碳空间、实施减碳措施、评价减碳效果、形成减碳报告。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还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他认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吴晓青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2009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009年,深圳市能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参加沃尔玛2009年供应商能效提升项目启动大会并作大会发言。与会者对提出的低成本节能思路和方法非常感兴趣,给予了积极评价,纷纷咨询。作为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实施了一项可持续发展计划,作为计划的一个部分,要求其供应商2009年相对2007年单位产品能耗下降7%,2012年下降20%。

鉴于大多数供应商对达成节能目标可能缺乏方案,沃尔玛本次大会也邀请了十几家能源服务商为供应商提供节能咨询服务。深圳市能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凭借顾问多年的服务经验,可以为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优质的服务。

2010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2010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第三节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

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需通过制度安排和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逐渐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最终实现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和制度框架,促进能源来源、能源形式以及运输渠道的多元化;通过制定和实施工业生产、交通和建筑等领域的服务和产品的能效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特别是对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实现低碳排放、低能源消耗,促进经济产业的发展。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发展低碳经济是在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机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全球各国都共同面临着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燃料依赖、稳定其大气中浓度的挑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将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而低碳发展模式能够实现保护全球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气候变化问题是有史以来全球人类都要面对的问题,扭曲的制度安排和价格信号,导致了全球环境容量不合理的利用和配置,并最终形成了社会经济中大量不可持续且社会效率低下的消费和生产。

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和国际谈判的发展,实质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保护全球气候,从而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温室气体排放容量,进行重新配置制定相关国际制度,实现保护全球气候与经济发展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