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古人一起吟诵古文
47685400000053

第53章 方山子传

〔宋〕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1]。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2],闾里之侠皆宗之[3]。稍壮,折节读书[4],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5]?”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6],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7],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8],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9],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10]!

注释

[1]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2]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3]闾里:乡里。宗:推崇,归附。[4]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和行为。[5]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6]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贬到黄州的。黄:今湖北黄冈。[7]使酒:酗酒任性。[8]前十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9]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10]倘:或者。

简析

本文写方子山有志入世,却不被赏识任用,仕途无门,不得不退隐以明志的故事。当时作者被贬黄州,方子山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为,也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怀。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郁郁不得志的一种的折射。

六国论

[宋]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2],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3],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4],而在韩、魏之郊[5];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6],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7],商鞅用于秦而收魏[8]。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9],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10],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11]?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注释

[1]世家:西汉司马迁所修《史记》体例的一种,主要用于记载诸侯国、王的历史。六国各有世家。[2]诸侯:西周时周王分封的各国国君。这里指战车时期的各国。[3]攻山西千里之秦:秦惠文王后元七年(前318),韩、赵、魏、齐、燕五国曾联合匈奴攻秦,被秦战败。山西,指崤山以西地区,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战国时迁都咸阳(今属陕西),公元前221年,秦王政攻灭六国,完成统一。[4]齐:战国时辖有今山东大部及河北一部分,都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楚:战国时疆域曾扩展到今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省,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后迁于陈(今河南淮阳),又迁于寿春(今安徽寿县)。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燕:战国时曾辖有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南部。建都于蓟(今北京),又以武阳(今河北易县)为下都。公元前222年为秦所灭。赵:曾辖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后扩展至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河套地区。始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邯郸(今属河北)。公元前222年为秦所灭。[5]韩:曾辖有今山西东南角和河南中部。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后迁都新郑(今属河南)。地理位置介于魏、秦、楚三国之间,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公元前230年为秦所灭。魏:疆域西达今山西、陕西两省交界的黄河以西,北达河北定县,南至河南开封等地,与秦、赵、韩、楚等国。[6]山东:崤山以东,韩、魏、齐、燕、赵等国处于这一地区。后以此泛指秦以外的诸侯国。[7]范雎(jū):字叔。战国时魏人。曾化名张禄,入秦游说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政策,建议昭王先取韩国。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被任为相。因封于应(今河南宝丰西南),又称“应侯”。[8]商鞅:战国时卫人,姓公孙,名鞅,又称卫鞅。后入秦,辅佐秦孝公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在他的筹划下,秦国多次攻魏。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又用计战胜魏军。因功封商(今陕西商县东南)、於(今河南内乡东)十五邑,故又称为商鞅。[9]昭王: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前306—前251年在位。齐:原作“秦”。据《栾城应诏集》改。刚:地名,在今山东兖州附近。当时属齐国。寿:寿张,在今山东东平县北。当时也属齐国。[10]委:放弃。下文中的“委”字是对付的意思。[11]折:屈服。

简析

六国,指战国时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作者分析了六国先后被翦灭的历史,指出六国诸侯眼光短浅、胸无韬略,不能联合一致、共同对敌,以致先后灭亡。本文从六国的灭亡立论,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述韩魏的背与向在七国争雄中所占有的关键地位,语言简洁明快,论点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