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茅坤青霞沈君[1],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2],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3],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4]。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野行者之馘以为功[5]。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场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6],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7]。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8],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9],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10],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11]: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12],《巷伯》之刺谗以下[13],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14],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15]?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16]。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17],伍胥之谏疑于胁[18],贾谊之《疏》疑于激[19],叔夜之诗疑于愤[20],刘之对疑于亢[21]。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22],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23],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注释
[1]沈君:名炼,号青霞,会稽人。嘉靖年间进士。为人刚直,曾上书历数奸相严嵩十大罪状,被流放杀害。[2]锦衣经历:锦衣卫的经历官。诋(dǐ):诋毁,实是弹劾。宰执:指严嵩。[3]薄其谴:薄,作动词,减轻。谴:罪责。[4]出家:全家迁居。[5]馘(ɡuó):指死者的左耳朵。古时作战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来统计歼敌人数并记功。[6]菅刈(jiānyì):杀人如割草似的。菅:一种小草。刈:割。[7]什:篇。[8]阃(kǔn)寄:边防将领。阃:郭门的门槛。寄托以郭门以外事务的人,即边将。[9]给谏:给事中的别称,掌规谏之责。[10]裒(póu)辑:搜集编辑。[11]茅子:茅坤自称。茅坤,号鹿门。明代“唐宋派”古文家之一。[12]《小弁》:《诗经·小雅》篇名,写一个青年被父亲弃逐的悲怨。[13]《巷伯》:《诗经·小雅》篇名,写一个小吏遭谗而受宫刑的悲愤。[14]怼(duì)士:心怀怨愤的人。[15]中声:中和的乐声。[16]发乎情:以上两句皆引自《诗经·周南·关雎》序。[17]《骚》:即《离骚》。怨:指感情悲愤。[18]胁:指劝谏的口气强硬。[19]激:指情绪偏激。[20]叔夜:嵇康的字。嵇康不满意司马氏的政权,遭迫害,在《幽愤诗》中表达了孤愤的心情。[21]刘(fēn):唐文宗时人,在应试贤良对策中,极力抨击宦官的专权。亢:慷慨激昂。[22]裒次:搜集编排。[23]荐绅:官员的代称。[24]采风者:传说上古时,有采诗官,每年于二月或八月到各地收集民间歌谣,称为采风。
简析
茅坤,明代散文家。主张文章须阐扬“六经”宗旨,推崇韩愈、欧阳修与苏轼的作品。他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青霞先生,名沈炼,字纯甫,号青霞,嘉靖进士,因上疏弹劾严嵩父子,遭贬谪,后遇害。这篇文章是茅坤为沈炼的文集所写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