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悟青少年心灵的故事:温暖心灵的友情故事
47697300000015

第15章 崔浩和睦夸

《孝经·谏诤》里有一句名言:“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几个直言相谏的朋友,就会有好的名声在外。相反,身旁多了几个贿友、害友,就会使自己身败名裂,甚至命丧黄泉。我们以北魏时崔浩与朋友交往的经历,来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崔浩,字伯渊,北魏时清河东武城(今山东)人。他有显赫的家族史,几乎自魏晋以来,家族中代代有名臣。他的父亲就曾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硅)、明元帝(拓跋嗣)的重臣,深受皇帝和大臣们的敬重。崔浩在家庭的影响下,从小就才智出众,学识渊博。他熟悉各种典章制度,通晓天文地理,还懂得兵书兵法。他和父亲一样,深得武帝和明帝的赏识与倚重,官至司徒,袭爵白马公。然而,高贵的门第、出众的才智、显赫的爵位,在他的身上也烙下了许多难以改掉的坏作风、坏习惯。他遇事好争辩,不尊重别人的意见。他争强好胜的习气,常惹人怨恨、嫉妒,因而,一有闪失,便被人揪住不放。有人甚至利用他的弱点,在他面前吹捧、阿谀,这又使他昏昏然。

睦夸,名昶,赵郡高邑人。他是一个“有大度,不拘小节”、“耽志书传,未曾以世务经心”的隐逸之士。他在乡里之间威信颇高。十里八乡、左邻右舍有了纠葛矛盾,只要他出面调解处理,没有不听从的,因而具有“邦国少长莫不惮之”的威慑力。

睦夸少年时就与崔浩交往密切,并成为莫逆之交。崔浩十分了解睦夸的人品与才能,因此,担任司徒以后,就敦请其为中郎(掌管宿卫宫禁,侍从皇帝左右)。但淡漠功名的睦夸,以自己有病为由拒绝了。崔浩思念旧友,同时也觉得自己的确需要这种格调高雅、清心寡欲的人来支持,便通过郡衙门把睦夸请进了京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崔浩见睦夸来了,好不高兴。每日留他在府中居住,设宴款待,畅谈生平。他们或由浅入深,反思生命的奥妙;或触景生情,袒露心弦的律动;或剥茧抽丝,探索人生的真谛;或明譬暗喻,昭示生活的误区。但睦夸似乎又为自己树起了一道铁丝网,那就是决不与崔浩谈出山任职的话题。几天下来,崔浩的嘴似乎被睦夸封住了,始终拉不开这话题。崔浩也怕伤了朋友的自尊心,一直迟疑着,最后只把一封皇帝的诏书硬塞进睦夸的怀中。即使如此,睦夸还不愿意当官任职,并且说:“简桃(指崔浩)啊,你已经是司徒了,何必还要逼我呢!如果真要这样,我马上就告辞去了。”

睦夸来时骑的是一头毛骡。崔浩怕睦夸私自离开,便叫人把他的毛骡圈在大牲口棚里,让他找不到,想用这个办法把睦夸挽留下来。但睦夸去意已决,便托乡下人租了一辆车,谎称是官家御车,顺利地过了关卡回到了家里。崔浩知道睦夸志趣不在仕途,追赶也没用,十分后悔地对旁人说:“像睦夸这种品行高尚的人,我本不应该以位卑职小的官职来玷污他的人格。我不但没有尽到朋友的职责,反让他遭了旅途的劳顿,实在是太不应该了。”那时的法律是十分严格的,睦夸未经皇帝允许,擅自离开,就犯了“私归之咎”,要受处罚的。崔浩为了保护这位朋友,左挡右拦,为睦夸开脱,终于让皇帝没有再追究他的罪责。后来,崔浩又派人送还睦夸的骡子,并赠送骏马,以示谢罪。睦夸不但没有接受,连信也没有回。其实,睦夸心里十分明白,崔浩举荐他,是器重他的人品和才智;不究私逃之罪,是尊重他的志趣与性格。如果不是真正的朋友,绝不能做到如此地步。尽管发生的一切不能算是愉快的,但淡泊如水的崇高友谊,仍如煦煦春风吹拂各自的心灵,与那攀荣附贵者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