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多用于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国外用的剂量为每天口服80~325毫克,国内为75~100毫克。用药剂量每个人都不一样,要注意个体化,老年及体瘦者常用量为每天75毫克,中年体胖患者常用量每天100毫克。如在用药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应立即停服,并用洛赛克等抑酸药控制。待症状消除后,如有需要,则再与抑酸药交替使用。
性价比最高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
阿司匹林在许多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均有显著疗效。根据近年来对阿司匹林药理学的研究及大量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长期小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可对易形成心脑血管血栓的高危患者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可减少重大的心血管事件1/5~1/3。在病情紧急的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首次可给予200~300毫克的负荷剂量嚼服,继之每日使用75~100毫克,临床研究表明,这一剂量有效且安全。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一过性脑缺血的二级预防有尚佳的效果,对心血管事件,以及在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术后急性再闭塞与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管早期闭塞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
研究表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因缺血性心脏病而猝死的患者,是因其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断裂后暴露了其内膜下的胶原组织,从而引起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后形成血栓。应用阿司匹林可显著减少顽固性心绞痛的发作及缺血性事件(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对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此药,可使其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起到对心肌梗死的一级预防作用。有研究表明,每日使用75毫克阿司匹林组的患者与不用此药的安慰剂组患者相比,前者较后者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率下降了34%。
目前认为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最有效,并且性价比最高的一类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调脂药物及另外一类抗血小板凝结药物如氯匹格雷相比,在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同样有效,但是其价格比后两者便宜很多。
目前,人们的注意力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新药的开发及推广上,老药似乎被遗忘了。因此,呼吁大家重新重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如此良好的性价比。
好药也有禁忌证
阿司匹林虽然是个非常好的药物,但仍主张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己随便服用,因为尽管阿司匹林使用比较安全方便,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不是绝对安全的。
阿司匹林是一种酸性的药物,有抗凝血的作用,长期使用容易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十年前,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一位门诊部主任,以前胃的健康状况是很好的,因为冠心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后出现胃大出血,检查结果是阿司匹林造成的。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即使胃本身没有病,服药时间长了也会对胃造成损害,主要就是因为它是一种酸性药物,对胃的黏膜有刺激作用。所以在使用时,应首先问一下患者是否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然后再考虑用药。
一般起始剂量是每天75毫克。
阿司匹林有时会诱发溶血性贫血。这是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俗称“蚕豆病”)的缘故,凡缺少这种酶的人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因为它有抗凝血作用,所以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也禁用。
阿司匹林尚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常为用阿司匹林后,先发生鼻炎,数年后出现哮喘,不过这也可能是一种过敏反应。一旦出现哮喘发作,应立即停药。所以有过敏及哮喘史的患者也要慎用阿司匹林。
高龄老人或6个月内的婴儿不能服用阿司匹林。此类人群服后易高热骤降,大量出汗,常致虚脱。另外,还有痛风(小剂量时可能引起尿酸潴留),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也要慎用。
不过,以上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率是很低的。阿司匹林作为治疗和预防药物还是很安全的。
说说潘生丁
潘生丁又名双嘧达莫,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此外,它还是一种冠状动脉扩张药,能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具有抗心绞痛作用,因此,长期应用潘生丁对冠心病有益。
临床实践证明,潘生丁和阿司匹林配合长期服用,确实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再梗死率及病死率。目前一般主张小剂量合用,一般用量为:潘生丁25~50毫克,一日三次。阿司匹林75~150毫克,一日一次。
潘生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昏厥等,以上症状在减少剂量或停药后可以缓解。出血、休克、低血压患者禁用。
噻氯吡啶
噻氯吡啶(抵克立得)为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药。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适用于心脑血管病伴高黏血症患者。口服每次0.25~0.5克,一日1~2次,在进餐时服用。偶见胃肠道功能紊乱,罕见恶心、腹泻、牙龈出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血清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对有近期出血者、近期患溃疡病伴有出血时间延长者、对本品高度敏感者,有血小板减少症史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忌用。
其药理是:抵克立得与血小板ADP受体相结合,起到阻滞血小板聚集作用。目前所见的最严重副作用为三系下降的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时发现及时停药,及时治疗,可以完全康复,是可逆的。
氯吡格雷
硫酸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与噻氯吡啶一样,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它的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倡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因氯吡格雷较噻氯吡啶副作用少,更加安全,现已逐渐替代了噻氯吡啶。
氯吡格雷还能阻断其他激动剂通过释放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对血小板ADP受体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因此暴露于氯吡格雷的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受影响,血小板正常功能的恢复速度同血小板的更新速度一致。
氯吡格雷必须经过肝脏CYP4503A4的生物转化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它与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合用时会由于竞争影响疗效。
副作用:极少出现中性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偶见头痛、眩晕、头昏、消化不良、腹痛和腹泻、皮疹、出血。
禁忌:
1.对活性物质或本品任一成分过敏。
2.严重的肝损害。
3.活动性病理性出血,和消化性溃疡或颅内出血。
4.哺乳期。
用法:常规量一次75毫克,一日一次,急诊负荷量300~600毫克,口服。
治疗冠心病第三击——降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和其他类脂的总称。脂质代谢紊乱,直接的后果就是脂肪沉积在大的或中等口径的血管(动脉)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如果是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中,那就是冠心病、心肌缺血。
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各医院可能有些不同,但许多医院都能进行血脂基本项目的检测,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也有少数医院还进行其他血脂项目的检测,如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I(apoAI)、脂蛋白a等。TC、TG、HDL-C和LDL-C是基本的临床实用的检测项目。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性评价和给予降脂药物治疗的个体,都应进行这4项血脂检测。
1.总胆固醇(TC)
TC是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目前认为TC<;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可视为合适水平。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2.三酰甘油(TG)
临床上所测定的TG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三酰甘油的总和。
TG<i.7毫摩尔/升(150毫克/分升)视为正常。人群调查资料表明,血清tg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当tg重度升高时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基础研究证实,HDL-C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这表示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即俗称的“好胆固醇”。血浆HDL-C<;1.0毫摩尔/升(40毫克/分升)可视为异常低。若HDL-C>;1.55毫摩尔/升(60毫克/分升)被认为是预防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是俗称的“坏胆固醇”。随着LDL-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及绝对危险上升的趋势同TC相似。LDL-C<;3.4毫摩尔/升(130毫克/分升)为合适范围。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常是一组血脂异常,包括三酰甘油升高、HDL-C低和LDL-C增高。这三种血脂异常共同存在,常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所伴随的血脂异常的特征,也会令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这三个指标从排列来讲,危害最大的LDL-C升高,第二是HDL-C降低,第三个是TG的增高。
不同群体降脂目标不同
治疗血脂异常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治冠心病,所以应根据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估,以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冠心病的等危因素包括:冠状动脉以外动脉的粥样硬化,如缺血性脑卒中、周围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和症状性颈动脉病,糖尿病。
患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HDL-C<;1.0毫摩尔/升)、肥胖或中心性肥胖(BMI≥28kg/m2,腰围:男性≥95厘米,女性≥90厘米)、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男性亲属发生心肌梗死时<;55岁,一级女性亲属发病时<;65岁)、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一个人如果没有冠心病,仅仅有血脂异常是一级预防,如果有冠心病则是二级预防。一个人心血管危害因素越高,越易有心脑血管靶器官的损害,要求控制血脂的水平就越严格,LDL-C治疗达标也就越低(必须<;2.6毫摩尔/升),假如这个患者又是糖尿病,还会有其他的危险因素,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那么LDL-C可能会被要求降到1.8毫摩尔/升以下。
二十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的测定。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一次血脂。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小时内检测血脂。
降脂先降胆固醇首选药物属“他汀”
血脂异常可表现为血清“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高,三酰甘油(TG)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有的患者同时有多种异常,称为混合型血脂异常。其中,LDL-C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它每升高1%,冠心病死亡风险就增加2%。反过来,如使LDL-C降低1%,冠心病死亡的风险也就减少2%。有数万例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以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降LDL-C最有效的药物——他汀类(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使初发或复发的心肌梗死率减少1/3,同时减少脑卒中,降低总死亡率。
因此,降血脂首先应降LDL-C,并使之达标,首选药物当属他汀类药物。已患有冠心病,如患过心肌梗死、心绞痛或已接受过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的患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以及危险状况等同冠心病的,包括糖尿病、已患有脑卒中或外周动脉血管疾病患者的LDL-C都应降到100毫克/分升(毫克/dl)以下,近年来,更有专家建议可考虑将其降至70毫克/分升以下。在一些高危人群中,他汀起始剂量应大一些,如可选用辛伐他汀40毫克/日,阿托伐他汀20毫克/日,氟伐他汀80毫克/日,普伐他汀20毫克/日,瑞舒伐他汀10毫克/日。对中低危人群起始剂量可为上述剂量的一半。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可引起血肝酶增高和横纹肌损害(可表现为肌痛和无力),但仅见于极少数患者。他汀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降血胆固醇药物,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开始用药的头2个月,如此期间无副作用,此后将很少发生副作用。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达标后,应坚持长期服用,不应减量或停用。
普伐他汀
1.剂量和服用时间
起始剂量40毫克/次,1次/日。维持剂量20~40毫克/次,1次/日,服用2周后起效。故持续服药2周后应测定血脂,调整剂量,实现个体化治疗。此药可于一日间任何时间服用。
2.食物与服药关系
普伐他汀由于吸收不完全及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仅为17%,进食虽可减少本品到达体循环量,但不影响调脂效应,故于餐前、餐中、餐后服用均可。
</i.7毫摩尔/升(150毫克/分升)视为正常。人群调查资料表明,血清tg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当tg重度升高时可伴发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