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质量控制操作过程
质量控制操作应按控制项目的质量要求,制订控制计划、设置控制标准,建立可操作的测量平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连续评价和验证,及时发现问题。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针对不符合工作要求的情况,及时纠正。
1.质量控制依据
在质量控制系统中,质量控制依据主要有质量管理计划和质量保证实施方案,质量管理计划和质量检验标准是质量控制的尺度,在项目实施中,须自下而上层层上传质量管理执行信息,以便层层监管质量,同时也有了质量考核结果和与项目质量标准对比的资料;项目可交付成果是质量控制的标的物,其功能和效果需要在控制过程中进行验证;批准后的变更申请,无论是实施方法的变更,还是集成计划的变更,都要由控制系统进行验证。
2.质量控制的结果
质量控制系统实施的结果,取决于对质量控制效果的评估,即实施绩效(方法及成果)与检验尺度(规范和标准)之间的偏差要采取什么措施。评估结果可能出现三种情况:第一,如果偏差在容忍范围之内,就作出验收决定,即对项目可交付成果的确认,并将完成控制程序后的检验表格分类存档,补充组织过程资产,以便作为今后趋势分析的参考数据;第二,如果偏差超出了容忍范围,尚未产生后果的,要采取预防纠偏措施,已经形成后果的,要采取缺陷补救措施;第三,如果是由于实施过程中的制度性因素产生的偏差,就要对项目整个流程以及涉及的要素进行调整,例如更新质量检验标准、更新质量管理计划和其他相关计划,然后再将调整措施纳入下一轮的质量管理计划。
8.5.2质量管理控制的流程及工具
1.质量管理控制流程
如今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得到最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的控制流程是PDCA流程法。PDCA是四个英文词的缩写,分别代表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四个环节:
(1)Plan是计划,制定质量管理的目标、要求、流程、制度等;(2)Do是实施,执行质量管理计划,给予组织、标准、规章、资源等方面的保障;
(3)Check是检查,对照计划检查实施结果,发现缺陷及偏差并寻找原因;
(4)Action是处理,对缺陷和偏差进行规范化处理,对无法进行规范化处理的,需要对流程及计划进行调整,然后调整措施又将被纳入下一轮新的计划,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闭路流程。如图8-5所示。
图8-5中,PDCA循环作为科学质量管理方法,适用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各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首先要制订计划,根据存在的问题或质量标准要求,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行动和措施,以及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然后按照计划和标准的规定进行具体实施;接着检查计划实施的结果,与计划对比,找出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检查得到的经验纳入标准或规程,形成制度。同时要总结失败教训,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质量控制的PDCA流程贯穿了质量管理中四个最重要的概念,即预防、保证、检验、纠偏。PD着眼于预防和保证,CA着眼于检查和纠偏。
2.质量管理控制工具
为了科学地规范质量控制过程,人们开发了许多应用工具,常用的应用工具有老五种工具和新五种工具之分,见表8-2。
在上述质量控制工具中,老七种工具以数理统计方法为主,主要用于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对偏差的跟踪分析和反馈。新五种工具以逻辑推理和信息分析为主,用于发现问题、消除遗漏、引导构思、协调沟通。表8-2还很直观地反映了PDCA流程的哪些环节可以使用哪些工具、在什么领域里哪些工具有用。
3.质量控制中的统计方法
在项目管理的所有阶段,统计方法对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都十分有效。统计方法不局限于检验阶段。还可用于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可靠性规范、寿命和耐用性预测、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研究、确定抽样方案和质量水平、数据分析、性能评定或不合格分析等。因此,数理统计方法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建立在以下三个观点上。第一,质量特性值具有波动性。第二,质量特性值波动受材料、工艺方法、操作者、设备、测量和环境六个因素影响,通常分为偶然性和系统性两类影响因素。
第三,质量特性值的波动具有规律性。例如,团内在组织青年活动中,由于参与的人数较多、涉及面较广、项目活动经费受限,而对于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能对每一个基层组织进行检查,只能从参加活动的基层组织总体中抽取一部分进行检查。抽取的这一部分基层单位作为样本,以样本的各项检查指标来推断总体的检查指标,并计算出这种推断的误差。
统计质量控制就是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对项目质量进行控制。其过程如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把收集到的大量质量信息、数据和有关材料进行整理和定量分析,发现问题,采取对策,及时处置,从而达到控制质量、提高质量的目的。为实现上述过程就要对大量调查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判断。统计调查和整理是根据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到现场收集数据,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做数据统计表或统计图,用统计特征值(如平均值、方差、标准偏差)说明数据代表的客观对象的统计性质;统计分析是对经过整理(分类、分组、计算、归纳)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找出趋势和倾向,查明原因。统计判断要根据样品统计分析结果,对具体质量问题从总体上或发展趋势上作出科学判断。可见统计质量控制的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处理(采取措施)和改进质量的过程。
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分类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散布图法、统计调查分析表法、统计抽样、趋势分析等。
8.6项目的风险控制
项目控制的目的是减少风险,使项目实现预期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对控制风险、实现项目目标非常重要。
8.6.1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一般包括避免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策略。
(1)避免风险。即识别风险,消除那些可能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留出余量,从容应对项目变化,调整计划,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团委组织团员郊游,在时间安排上就要考虑郊游当天的天气情况,如遇下雨就要对项目计划重新调整,或改时间、或改地点等。
(2)转移风险。即给一些风险事件上保险,如果风险发生,就能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例如:共青团工作项目中,有一些子项目工作,团系统内技术力量和设备都达不到要求,坚持要团内系统来操作,可能达不到项目计划的效果,此时,就可将这些子项目工作承包出去,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3)接受风险。即接受风险事件带来的后果。分为主动接受(制订应变计划)和被动接受(调整执行)。制订应急预案是主动接受,而风险出现后的现场办公就是被动接受。例如:在组织大型活动时,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联系消防部门、公安部门请他们参与介入活动,这就是主动接受风险。
8.6.2共青团工作项目风险来源分布
在实施共青团工作项目过程中,项目风险的来源遍及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见表8-3。
8.6.3项目风险分析评估
项目风险分析评估的方法多种,这里只介绍项目风险分析评估表,见表8-4。
表8-4中,我们将风险用文字描述在风险1、风险2框内,如还有风险,就可继续风险3、风险4、……然后将风险的各项指标填入表中,直观地分析评估风险。
案例
某团市委决定组织一次青少年维权活动,活动实施方案已出台。
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维权部部长,要求项目团队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
思考与项目相关的可能风险。
某市青少年维权活动实施方案一、目的意义
为了促进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和参与青少年维权工作,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缓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健康代表提供服务和保障。
四、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月28日-3月5日),健全方案,落实好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应的准备工作。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3月5日-9月5日),主要内容如下。
(1)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40名组成青少年权益监督检查队伍和法律援助队伍,监督检查涉及青少年的文化用品、食品、玩具、活动场所中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和现象。
(2)开设青少年维权热线和信箱(设在团市委维权部)。
(3)联合媒体开设法制宣传、维权专访、安全剖析、热点追踪等固定栏目。
(4)深入100所学校为学生上法制课,进行普法宣传和教育。
(5)对各类侵犯和损害青少年权益的事件进行维权,为青少年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法律等各种帮助。
(6)深入市民学校、家长学校开展青少年维权讲座。
(7)积极配合开展失足青少年的安置帮教工作。
五、其他
1.凡须维权部派员提供相关服务的,须先向团市委申请,以便确定服务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责任人。
2.维权热线7881234,仅工作时间接待。每周下午设定为专家接待时间。维权信箱设在市政府五楼团市委。
六、项目团队任务
1.深入宣传,贯彻有关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和其他切实帮助。
2.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涉及青少年的文化用品、食品、玩具、活动场所等的监管力度,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增强和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开展失足青少年的安置帮教工作。
5.完成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团组织交办的其他任务。
问题
1.分析该项目存在的风险。
2.如果你是该项目负责人,你会对已经识别的风险采取怎样的应对及控制措施?
练习
1.某扶贫工程公路修建项目,预算单价为400元/米。计划用30天完成,每天120米。开工后5天测量,已完成500米,实际付给承包商35万元。计算:
(1)费用偏差(CV)和进度偏差(SV)是多少?说明了什么?
(2)进度绩效指数(SPI)和成本绩效指数(CPI)是多少? 说明了什么?
2.设想现有一个展现青年风采的大型模特竞赛项目,试分析该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