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分析与监管改革研究
47892800000026

第26章 结构调整是经济低碳化的主要途径

(一)调整产业结构

1.打造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

通过做小分子即降低碳排放和做大分母即提高增加值的方式推动经济低碳化。加大力度限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降低碳排放总量。推动生产方式的创新,以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改造产业,摊薄单位产值的碳排放成本,实现可持续的工业化。培育新兴产业、高新技术,提升产业链技术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附加值,做大分母。

适应经济低碳化的需要,发展支撑经济社会节能的产业,服务于产业、消费低碳化,开发以隔热保温型橱窗、墙板等建筑材料、混合动力型或全电动型汽车、节能型照明器具及家电为重点的低能耗、低排放产品。发展可产业化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技术),大力增强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集中研发一批比较效益高、占据技术制高点的前沿低碳技术,并推向产业化。

2.重视实施功能性产业政策

功能性产业政策是指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外,大多数行业、大多数企业、大多数产品都属竞争性产业的范畴。对于竞争性产业,国家将从公平的投资税收政策、严格的技术质量标准、规范的反垄断法规和快速的市场信息服务等四方面创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政策环境,实现优胜劣汰。我国以前多使用倾斜性和鼓励性产业政策,偏爱某些产业类型,这容易造成有产业发展之名、却无技术升级之实,而且鼓励类产业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建设,如我国现有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一些风电装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目前也出现了严重的重复建设苗头。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一鼓励就超”的局面,必须将我国现有的产业政策转向功能性政策,即以提高技术水平为产业政策的核心目标,考虑到经济低碳化的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中还应重视碳生产率提高这一目标,从本质上来说,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尤其是,支持和鼓励传统产业的核心环节进行技术升级,支持和鼓励纺织、服装、陶瓷、建材等我国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技术升级等手段提升国际竞争力。重点在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上加大支持力度,重点营造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逐步下移政策重心,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贴近企业的优势,更好适应企业面向市场竞争中的多样化需求。

3.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术投入,推动产业节能减排。纳入减排指标,探索减排、节能和环保等综合评估方法,动态制定落后产能的标准,严控信贷、土地闸门。提高它的门槛来遏制高耗能行业的增长。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

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节能减排能力,促使企业在生产流通的每个环节注重节能减排,并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贷款评价的一项经常性内容,作为考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硬”依据。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投资效益显著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和典型经验,应加大投入,在全行业进行推广。

严把入口关,把节能减排作为硬指标,严格产业准入管理,确保新上项目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达标,遏制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可以根据不同行业节能减排的差异性,制定分行业节能减排专项规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计划。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消耗和排放,推动节能减排。以技术进步、集成创新为重要支撑手段,“减量化”的基础上推进“再利用”、“再循环”,以制造业流程再造、企业链条化生产、集中化布局为切入点,推动循环经济大发展。

(二)调整外贸结构

1.限制高碳排放产品出口,支持重要原材料进口

坚决禁止和限制高碳排放的产品出口,包括钢铁、水泥、焦炭及其他资源类产品等,运用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对该类产品的出口克以重税。支持进口重要的原材料,或在国外建设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和初级产品稳定供应基地,包括油气、矿产、木材和纸浆生产基地,减少国内相应的产量,减缓碳排放总量上升步伐。

2.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向“微笑曲线”的上游拓展

进一步完善出口政策,细化、深化出口产品鼓励政策,细化产品代码,鼓励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出口,重点推动自主品牌产品和大型机械、成套设备出口,鼓励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类出口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形成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出口商品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完善服务贸易促进政策,支持软件、文化和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

3.着力减少顺差,实施“走出去”战略

从经济低碳化的最高目标来看,必须逐步降低贸易顺差,逐步实现进出口平衡,避免以国内碳排放支持世界消费。逐渐降低加工贸易的比例,优化加工贸易结构,引导企业向一般贸易转型,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鼓励更多采用国产料件。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分类标准,提高企业准入门槛,限制加工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

加大力度,扶持企业“走出去”。鼓励我国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走出去”,如家电、纺织品服装、轻工等,通过境外投资设立企业和机构,把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原材料及零部件出口到国外市场、把一部分加工环节转移到境外,改变原产地标签对我出口贸易扩大的制约。

(三)调整城乡结构

1.走“人本化、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

突出强调“人口城镇化”在城乡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推动“以物为本”的城镇化模式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模式转变,走“人本化、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农民工的“本地化”,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使城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步推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要增强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让农民能够享受城镇化成果。要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市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维护群众利益。对在城市已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

2.大力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注重对现有城镇空间的高效利用,建设紧凑型城市。盘活城市存量土地,适当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对城市土地进行再开发,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走城市用地内涵式挖潜的发展道路。推进土地市场化进程,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老城区焕发新的活力。完善现行城镇用地制度,严格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制度,形成由市场决定土地价格的机制,让价格真正反映土地的稀缺程度和成本。

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倡导化道路,改善城市形态,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建设紧凑型城镇,通过“空间低碳化、产业低碳化、出行低碳化、住宅低碳化、动力低碳化、生活低碳化”五个领域,全面建设低碳城市。

(四)引导消费结构理性升级

1.推动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以适度的消费规模、适当的消费结构、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为重点,引导形成节约型、生态化、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尤其是引导消费结构理性升级。摒弃以高消费为生活追求的消费模式,防止对自然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开发可持续产品,引导可持续消费及模式的建立倡导资源节约利用的社会消费氛围,。

2.发展低碳交通

建设低碳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要在社会形成出行依赖小汽车的习惯之前,大力提倡和发展符合低碳原则的公共交通体系。鼓励大城市重点培育中高级汽车市场,还原汽车“奢侈品”的本来面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促使汽车由工作代步工具向家庭休闲旅游工具转变。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加快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速度,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倡导开展汽车以旧换新,节约能耗。

3.推广和建设低碳建筑

加快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制定建筑节能标准,发展城市低碳建筑,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步推动对城市老旧建筑的节能改造,扩大低碳建筑的比重。

(五)调整能源结构

调整能源供应结构,就是要增加低碳或无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降低煤炭等高碳能源的比重,进一步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石油等能源,改变我国能源供应结构与世界结构倒挂的现状,实行能源多样化、清洁化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核电,加快关键技术的突破,降低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的产业化成本,多种措施综合配套,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结构。

依托能源重点工程建设,突破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先进核电站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积极跟踪和参与氢能及燃料电池、天然气、水合物、碳捕获与储存、核聚变、海洋能利用等前沿技术开发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争取尽早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

优化能源结构还包括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广应用先进清洁发展技术,优化发展煤化工等深加工企业,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清洁循环利用,提高煤炭产业附加值和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