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因为教化无助于抵御强盗袭击,就否定它对于心灵的作用;也不能因为强盗有力,就争相当强盗。
一、 教化为东方所独有
1 东方之教化与西方之启蒙
(1) 东方之教化
汉字用“教”与“化”组词,可谓绝妙。教字的左边是“孝”,表示百善孝为先;右边是反文,有两种意思,其一表示天道,表示教来自于天道,其二代表父亲(攵是父的变形),表达出这样一个信息:教育人类是天的责任,教育一个人则是父亲的职责(如《三字经》所说“子不教,父之过”)。
化字左边是人,右边是七,表示七窍(两眼、两耳、两鼻孔、口)。七窍通谓之开化。中国人用七窍了解自然万象,所以七窍是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器官。
现在可以给教化下定义:通过灌输先让幼儿产生孝心,进而以自然为范本,让孩子产生善心与美感。这样的行为就是教化。教化的特点:其一,教化是“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的产物;其二,教化是对人性的善意引导;其三,教化信仰而不实证,求美与善而不一定事事求真;其四,教化只针对精神与心灵,不涉及肉体与物质;其五,教化世代相传,无需创新;其六,教化以传统为载体。
从大的方面着手,中国的教化分为文字教化与非文字教化两大类。
文字教化包括:规矩(法度),如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等;理论(哲学),如《易经》、《道德经》等;文学(审美),如《诗经》、《庄子》、《楚辞》、《文选》等。
非文字形态:祭祀、节日、民俗、工艺等须要对民俗做些说明。华夏地广,一地一俗,一时一俗,而且民俗往往被国君左右,如同管子所说:“楚王好小腰,而美人省食;吴王好剑,而国士轻死。死于不食者,天下所共恶也,然而为之者何?从主之欲也。”《管子》卷16。俗皆出于上,显然是很糟糕的事情。所以,儒家通过教化在一定程度上使整个华夏民族有了一些共同的民俗,这些民俗并不照顾个别君王的好恶。
(2) 西方之启蒙
西方的启蒙一向都被当作正面与积极的历史事件加以宣扬,有人还呼吁中国一定要补上启蒙课。启蒙究竟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也许只有在科学理性已经穷途末路的今天才可能找到正确答案。
启蒙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何谓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就是把自然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库,把人当作能够将原料转化为财富的工具,把资本当作“钱生钱”的宝贝,把完成这魔术般转化的场所称作市场。资本主义就是在市场之中做“钱生钱”的游戏。
启蒙就是为做资本游戏扫清理论、思想以及制度方面的障碍而发起的意识形态运动。它是继文艺复兴后欧洲历史上的第二次所谓思想解放运动。启是启迪,蒙是蒙昧,启蒙就是启发心灵,摆脱蒙昧。什么是蒙昧?蒙昧就是君主制及其意识形态。启蒙运动持续一个世纪之久,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史学、美学和教育等领域,出现了各种学说体系和大批著名人物。比较有名的事件是比埃尔·贝尔(1647—1706)把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用于宗教和神学,让理性之光照耀着每一个人,他以笛卡尔的怀疑论为武器,提倡理性,怀疑宗教,对宗教神学发起攻击,打破对教会所宣扬的蒙昧主义的盲从。贝尔因此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到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出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孔多塞等著名人物。他们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和教权势力发起冲击,最终粉碎了法国的制度文明和传统的意识形态。1793年的法国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最终结果。这场革命至今仍让许多法国人谈之变色!
康德曾经提出,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康德所说的“不成熟”指这样一种状态,即我们在需要运用自己理性的领域却接受别人的权威。康德举了人们处于不成熟状态的三个例子:其一,用“书”代替“我”进行理解;其二,用“牧师”代替“我”拥有良知;其三,用医生开的食谱代替我的饮食需求。
总之,启蒙使人类能够成熟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康德认为,问题不是人类缺乏理性,而是人类缺乏运用自己理性的勇气。所以康德提出了自己的启蒙运动口号: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性!
人类照着康德的话做了,结果如何?今日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奄奄一息!
(3) 教化与启蒙之比较
教化最大限度地维护自然的利益,启蒙则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欲望。——这便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攻讦中国传统教化的人总是说教化导致社会的停滞不前,使人们长期贫困且得不到自由(不能为所欲为)。
我不愿意直接回击这种攻讦,因为我看问题的角度与攻讦者不同。我以为,正是人类社会的停滞不前,保住了自然生态的稳定,使人类自身也成为稳定的耗散结构,从而远离毁灭的厄运。正是启蒙运动加剧了地球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使地球及其人类变成一个十分不稳定的耗散结构。
攻讦中国传统教化的人总是说中国古代的教化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智慧开发文明,才不得已选择了教化之路。这种批评同样不符合事实。《汉书·礼乐志》说得好:“是故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汉朝之后中国每一个朝代都是这样做的。
攻讦中国传统教化的人认为教化是对人性的压抑,启蒙则是对人性的解放。诚然,教化确有压抑人性的一面,启蒙也确有释放人性的一面。但关键是看哪种做法更有利于人性的完善。人性的完善与人性的释放决非一个概念。正如荀子所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篇》)辨是分别、区分的意思。如果以获得利益为标准,就没有了辨。这就是启蒙,就是以获得为目的的启蒙,而中国的教化完全以善恶为标准进行取舍。这也是两者重要的区别。
2 教化之两种类型
教化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压抑型,另一种是疏导型。
(1) 压抑型
印度的教化属于典型的压抑型。通过压抑欲望,达到皈依教化的目的。印度佛教的主要教旨——三自三自:指自调、自净、自度。《大智度论》卷61将八正道分为三类:(1)自调,指持戒之正语、正业、正命;(2)自净,指修禅之正念、正定;(3)自度,指智慧之正见、正思、正精进。虽然有自我摧残之嫌,但从保护自然的角度看,对人类十分有益,也不失自我约束的有效手段。
压抑女性常常成为攻讦中国学者的口实。其实,欧洲古代的人——比如希伯来人对待妇女的做法与中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要求女人顺从、勤劳,主持家务。欧洲的大语种几乎都有相当于中文“家庭妇女”的词汇:
德文Haus frau
英文The house wife
法文La dame de menage
中国对“家庭妇女”的塑造精细而又富于人情味,特别是“四德”。
女德:温柔、顺从、坚韧、耐劳、自律、高雅
女言:有言慎言,无言不语
女容:衣着得体,艳而不妖
女工:纺织刺绣,烹饪持家
(2) 疏导型
通过疏导人性,使人性向善,心灵变美。两种类型最终结晶为印度佛教与中国的儒教。
中国儒教的主要教旨——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温、良、恭、俭、让)虽然有些过于内敛,但要考虑到天与人不同的特点(天不能言,只能听从人的摆布,而人有欲望,随时可能做出不利于天的事情)考察,不矫枉难得中庸,所以内敛有些过分完全在情理之中。
从大的方面考察,人类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放纵理性以满足欲望;另外一种选择是收敛欲望,以实现天人之间的和谐。西方人做出前一种选择,东方人做出后一种选择。东方的选择代表了人类的最高的智慧,用老子的话说这种智慧叫做“大智若愚”。
(3) 中国人为使两种类型兼容所作的努力
中国古人接受佛教,把佛教转化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完全是因为佛教是一种劝人向善的教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具有相容性。然而外来的文化终究不能直接为我所用,为此,中国人做出很大努力。这种努力既包括一些人为引进佛教而呕心沥血(以梁武帝为代表),也包括一些人为反对引进佛教而抗争(以韩愈为代表)。这种现象正是孔子“和而不同”原则的具体应用。
禅宗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禅宗一方面对印度佛教形成巨大的破坏力,另一方面为东方提供了对抗西方理性主义的利器,那就是顿悟。理性之悟与禅宗顿悟的区别如下:
其一,理性之悟为的是向自然索取物质财富,顿悟之悟为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而免去渐悟所必须的论证工夫。从直觉上看,自然大道是无须论证的,因为大道是以各种“象”的形式展示给人类的,只要人保持一丝良知,不会看不出它的存在。只要直指人心,就能“一悟即至佛地”,就能像陆九渊提出的那样“发明本心”,见性成佛。
其二,理性之悟,主体与对象是分离的,其作用的是实证方法。而顿悟所求是主客体的一致。
其三,顿悟的对象永远是一般,而理性的对象永远是特殊。
正由于这样三个巨大差别,使得它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需要。这便是禅宗得到数百年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 教化之信仰功能
1 何谓信仰
用肯定句来定义,信仰就是信服和尊重一个或多个神;用否定句来定义,信仰就是否认自己能够自决、自救。
远古,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是有信仰的,区别仅在于有的是有神论信仰(如犹太教),有的则是无神论信仰(如佛教)。信仰纯洁与否、有效与否与有神无神没有丝毫关系,因为只要信的是超凡出世的异己力量,就是信仰。
2 两种相反的力——信仰与自信
信仰与自信是两种相反的力。早期的人类活动以维持生命为宗旨,没有做大事业的机会,因此没有产生自信的基础。没有自信必然产生信仰,至少那时的人会否认自己能够自决、自救。
人类真正产生自信始于工业革命,人类信仰的式微也始于工业革命。原因至易,改天换地的大事业使人类头脑发热,于是以启蒙为名,对信仰发起猛攻。
在人类以太阳能维持生存的年代,普遍有一种不自信的心理,相信世界上存在超越人类的力,必须对这种力毕恭毕敬,否则就会产生极度的不安。
测试现代人的信仰,最好的方法就是测量其心理。从现代人的焦虑不安中完全可以推测出信仰的命运。
3 中国的早期信仰
有史可稽的中国人早期信仰,属于有神论信仰。商人将开朝先帝的灵魂奉为上帝,世代祭祀,颇似古代希伯来人信奉摩西。帝武乙亵神打破了商的信仰传统。殷朝自盘庚中兴,传至武乙。武乙荒诞不羁,暴戾无道,甚至想和天一比高低,极尽炫耀之能事。他先命人造一人偶当作天神,和天神一决胜败,派一人代表天神,结果天神不能获胜,便宣布天神无能,于是刑戮神偶,百般侮辱。还令手下的人用皮革作囊,装满血液,悬吊空中,自己挽弓搭箭,仰面射去,直到血流满地才罢手,自称这是“射杀天神”。后来武乙到黄河渭水之间打猎,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作,终遭暴雷震击而死。武乙在位不过四年而已。这些都被记载于《史记·殷本纪》。
帝武乙之后,中国人的信仰逐渐由有神转向无神。孔子是中国无神论信仰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关于信仰的言论不多,但十分深刻: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易经·系辞上》)
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祜之,吉无不利也。(《易经·系辞上》)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经·系辞下》)
在古汉语中“天命”有三个意思:(1)上天意旨,(2)自然规律,(3)人的自然寿命。
之所以“畏天命”是怕“获罪于天,无所祷”。有人将天命等同于柏拉图的理念与朱熹的“理在事先”的“理”是不合适的。柏拉图、朱熹所说的是哲学,孔子所说的是信仰,不能混为一谈。为什么孔子怕“获罪于天,无所祷”呢?就是因为在孔子看来,人的德行与能力是有限的,没有为所欲为的资本,如果恣意乱为,一定“有悔”。这是一种典型的无神论信仰,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行为。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是中国独有的信仰实践。“远”永远具有双重含义,一重意思是鸿蒙初开的道(阴阳不测谓之神),另一重意思是老祖宗。这两个东西都必须尊重,必须用庄重的意识加以礼拜,以求他们保佑人类。
通过观察象,达到“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的目的,这充分说明中国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是以独有的信仰作为指导思想的。因此中国人在行为上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4 儒教——信仰与教化(天与人)、知与行相结合之产物
(1) 信仰与教化相结合
中国人的信仰发展成儒教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纯洁性,成为信仰与教化的混合物,尽管如此,直至清末,作为中国的传统信仰,其功能仍然保持完好。西方诟病中国人不开化,中国人自己也骂自己落后,这些就是信仰保持完好的铁证。
儒教具有政教合一的性质,其政治功能中有许多消极因素。但剔除消极因素并不困难,所以全盘否定儒教实非明智之举。儒教中信仰存活并有效的证据为:
① 作为天人之际的天人合一,作为认识论的体天格物,作为政治原则的敬天保民,作为宗教因果论的天怒人怨,世代传承的道统等一直保持完好。
② 祭孔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一种宗教程式,直至清末,从汉章帝至清末,祭孔基本没有中止过。一个民族祭祀其杰出先贤,无论把先贤当作神(对其做有神论处理)抑或当做人(做无神论处理),都属于信仰。
③ 从西汉至清末,皇帝祭天、祭地、祭祖以及其他与农耕作业有关在宗教仪式从未中断,懒惰的皇帝可以不上朝,但不祭祀的皇帝绝无仅有。
④ 十三经(或四书五经)始终是国学或私塾的主要教材。
⑤ 从隋朝到1905年,中国一直实行科举制。科举制的试题从未离开过信仰的传统。
⑥ 直至19世纪,作为信仰基础的农耕作业方式保持完好,与农耕相关的信仰仪式也保留完好。
⑦ 直至清末,作为儒教社会基础的家庭结构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变,仍然履行各种信仰仪式(如春节祭祖等)。
⑧ 直至清末,信仰的载体——节日、风俗、迷信等仍完好,仍能发挥信仰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