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
北国红豆是指一种杜鹃花科植物的果实而言,植物名越桔,又叫红豆或牙疙瘩。这是一种常绿灌木,地下茎长匍匐,地上茎仅高约10厘米。叶革质,椭圆形,长1~2厘米,宽8~10毫米,顶端微缺,基部楔形。花数朵组成总状花序,花两性,花小形,花冠钟状,白色或水红色。浆果圆球形,直径约7毫米,熟时鲜红色。此种果因鲜红美丽,小巧玲珑,人们把它比作南方的红豆。上述越桔的果可以生食,也可以造果酒。其味酸甜,据说酿酒时出酒率达90%。根据化学分析,新鲜果实中含糖约8.57%,另外还有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玉蜀黍黄素、胡萝卜素等许多成分。它的开花期在6~7月,果熟期在8月。
越桔分布于东北地区的吉林和黑龙江省。此外还有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喜欢生在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下,在高山苔原上也有。在长白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林下多成群落,结果成熟时,绿叶丛中衬托出一点点鲜红色的果实,煞是好看。
南国红豆比北国红豆更有名。主要由于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此诗传诵至今,牵动了多少人尤其年轻人的心。因为豆粒小而鲜红美丽,似代表了一种赤诚的心。年轻人以红豆作为定情之物,或以红豆寄赠,代表思念的心情。甚至由此而引发出美丽的传说故事。传说古代一对年轻夫妻,丈夫被拉去边寨服役,妻子当了佣人。
后来丈夫死了,妻子悲痛,思念丈夫而亡。后来在他们的坟上各长出一树,结出了美丽的红豆,于是人们认为这树的红色种子是夫妻二人的血泪染成的。就叫这树为红豆树,豆则叫红豆。当然这并不可信,但可以反映红豆之被人们作为爱情信物,是深入人心的。
红豆一般认为是豆科红豆属中红豆树的种子,这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20~30米,胸径可达1米。羽状复叶,小叶5~9个,长卵形或矩圆倒卵形,长达12厘米,宽达5厘米。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或淡红色,荚果木质,有种子1~2粒,红色有光亮,近圆形,长1.3~2毫米。此种分布广,广东、广西、四川、陕西、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均有。
有些是人工栽培的。今人考察发现尚存有古树。如安徽泾县茂林有2株红豆树,传说是乾隆皇帝御赐泾县茂林人吴芳培(为进士)的2粒红豆种子长成的树。如果可靠,则可想见当时红豆已入皇宫作为玩赏物了。此2树今仅存1棵,极为珍贵,有200多岁了。此外,在江苏江阴、浙江龙泉也有200岁的红豆树。四川夹江县凤梧乡还有一片红豆树林,最老的传说植于明朝,已有300多岁了。广州黄埔波罗庙附近的浴日亭也有2株红豆树,年岁也达到300岁。当红豆落地时节(秋天)吸引不少游人去拾红豆。十分有趣的是红豆树的木材极坚实,国内外闻名的浙江龙泉宝剑的剑柄和剑鞘,就是用红豆树的心材加工而成的。
应当注意的是红豆好看,但切勿入口,因为有毒,而且毒性大,含多种生物碱。
由于种子红色,小巧玲珑的红豆,引起人们对除上述红豆树以外的其他植物有红豆者的猜想,如豆科中还有海红豆,此种属海红豆属,为小乔木。2回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花小,白色或淡黄色,有香气。果长而弯曲,种子红色,有光泽,宽卵形。有毒,勿入口。此种分布局限于广东、广西、云南。另一种叫相思子,也属豆科,由于名叫相思子,许多人认为或许王维诗中的红豆即指此种的豆,但这是没法考证的,因为它是一种缠绕小藤本、枝细弱,羽状复叶,小叶16~30个。总状花序,花小,花冠淡紫色。种子椭圆形,种子上部约2/3的面积为红色,下部1/3面积为黑色,似不如全红色的红豆美,而且分布局限于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
还要注意的是通常还有一种叫红豆或红小豆、赤豆的,与上述红豆风马牛不相及。后者虽也是豆科植物,但为一年生直立草本。羽状3小叶,花黄色,荚果圆柱形,种子6~10粒,矩圆形,赤红色,人工栽培,种子供食用,北京的红豆粥或豆沙包的馅即用之,为著名食品。
葵花
葵花向太阳,这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其实向太阳的岂止是葵花,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具有趋光性。这是什么道理呢?
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是达尔文。他曾用草芦做过这样一次实验:把这种植物放在室内,就会很明显地发现,它的幼芽向有阳光的一面弯去。如果让幼芽见不到阳光,或将顶芽切去一段,它就不再伸向有阳光的方向。植物为什么会这样?还没等达尔文把这一奥秘揭示出来,他便离开了人世,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
后来,德国植物学家苏定经研究发现,植物的趋光与否,全是由幼苗的顶芽来决定的。
他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野麦幼苗的顶芽切去,它就不向光了;如果把顶芽接上,它就又奔向阳光。所以他断定,在顶芽里,一定有种指挥植物趋光的东西,可这种东西是什么呢?
原来起到这种作用的,是一种名叫吲哚乙酸的植物生长素。这是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弗里茨·温特在1926年发现的。他让植物的芽鞘一面得到阳光的照射,一面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发现芽鞘逐渐弯向了有阳光的一面。由此,他便从芽鞘里分离出了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化合物是怕见阳光的。所以,当阳光照射的时候,它便跑到了没有阳光的一面,结果促进了遮荫部分生长加快,受光部分则生长缓慢,由于重力的作用,植物便弯向了有阳光的一面。
也有人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植物的趋光性。前些时候,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学者斯坦利·鲁,把植物的趋光性称为生长性运动,是由电荷引起的。他认为,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的生长点内发生了细胞的电极化,向阳面获得的是负电荷,背荫面则产生了正电荷。带有负电荷的植物生长素便向带正电荷的背荫面转移,结果促进了背光面的快速生长,便形成了向光弯曲。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迈克尔·埃文斯又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观点,认为对植物的生长方向起着重要作用的是无机钙。植物的向光性弯曲,是因为胚芽里含有大量的无机钙所致。
关于植物的趋光性问题,科学家们还在继续探讨,做结论还为时尚早。这个谜一旦被彻底揭开,人们对植物的认识就会又跃上一个新台阶。
大豆
大豆的老家在我国。
我国的大豆栽培已经有450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到了明清时代,大豆就已遍及全国各地了。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岛,西至新疆、西藏,几乎各省区都种大豆。
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大豆,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在2000年前,朝鲜和日本首先从我国引种大豆,1793年大豆被引入法国,1786年引种到德国,1790年传入英国,1804年美国才开始有关于大豆的记载。1983年,我国的大豆在维也纳万国博览会展出后,进一步震惊世界,于是很快便传遍了世界各地。不过,发展最快的应该是最近的40年,特别是美国和巴西发展最快。
大豆在我们国家的分布相当广,可是,由于我国各地的温度情况、降雨量的多少、光照时间的长短等自然条件、栽培条件的差异,所以大豆在我们国家的分布是很不平衡的。它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8个省,而且主要集中在东北的松辽平原、三江平原、黄淮平原。这八省的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77%,总产量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81%。
蚕豆
蚕豆为什么叫蚕豆?它是从哪里来到我们国家安家落户的呢?它又为什么会在我们国家安家落户呢?
一般人都觉得蚕豆的老家在西南亚高原到北非这些地区,因为在那儿曾经发现有野生蚕豆。并且认为,里海南岸是我们现在种的蚕豆中的小粒亚种的起源地,阿尔及利亚北部的地中海沿岸是大粒亚种的发源地。有位叫丘比雷罗的科学家认为近东是蚕豆的起源中心,然后从中心向四周传播,随着文化和商业的发展传到了欧洲;沿着北美海岸传到了西班牙;沿尼罗河传到了埃塞俄比亚,并且形成了第二起源中心:从美索不达米亚传到印度。
蚕豆被人类驯化种植已经有很久很久了,在瑞士“湖滨居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经发现炭化了的蚕豆籽粒。《旧约》中就记载了蚕豆这一作物,大概公元前1000年以前古希伯来人就已经种植蚕豆。在公元前2400年古埃及第五王朝丧葬的寺院里和公元前2140年至公元前1850年的罗马十二王朝的坟墓中都发现了蚕豆种子。西方蚕豆传到我国的时间大约是在13世纪,据说阿拉伯人曾在我国的元代将蚕豆传到我国的云南和四川。在《太平御览》中记载说:“西汉时张骞出使外国,得胡豆种归,今蜀人呼此为胡豆。”这里的胡豆指的就是今天的蚕豆,这就说明我国种蚕豆已有2000多年的时间了。不过还有些考古材料证明它的时间更长,如在1956年和1958年在浙江吴兴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钱山漾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半炭化的蚕豆种子,而这距今天已经有四五千年的时间了。所以,我们国家是不是历来就有蚕豆,意见还不太一致。不过,在我国云南丽江一带有一种蚕豆叫拉市青皮豆,种植时间已经很久了,据说它是在那儿土生土长的。
现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有蚕豆种植,大约有45个国家,主要是在北纬60度至南纬48度之间的地区。亚洲的面积最大,其次是欧洲和非洲,主要集中在里海和地中海沿岸国家,比如西亚的土耳其、叙利亚等国家,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要数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了。
目前全世界蚕豆的种植面积有5000万亩。我们国家的种植面积最大,在50年代的时候,全国种植面积曾经达到2400万亩,每年可以生产30亿公斤以上的籽粒。现在的种植面积约2000万亩,仍然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地区主要是种冬蚕豆,四川、云南的面积比较大,都在350万亩以上,江苏、湖北每年也在300万亩左右,种植100万亩左右的省有湖南、浙江和安徽等省。春蚕豆的面积不大,一共才100多万亩,主要在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现在全世界蚕豆的平均亩产是82公斤,小面积高产纪录是600公斤。我国的平均产量在200~300公斤左右,最高产量是521公斤,所以说,蚕豆也是一种高产作物。
蚕豆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般在20%~40%,是植物蛋白的来源之一。我国以前对蚕豆的研究不多,直到最近的20多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大豆的用途
一提起大豆,无论是城里人还是村里人,都会很自然想起豆腐。的确,做豆腐的原料就是大豆,可是大豆不仅能做豆腐,它还有很多其他用途,它在我国人民的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知道,大豆是豆科作物,豆科作物的根上都有根瘤菌和它共生。根瘤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就是,它能把空气里面的氮气给固定下来,供给大豆生长发育用。而且一般情况下,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2/3左右的氮素营养都是靠根瘤菌从空气里面吸收固定以后提供的。氮素又是产生蛋白质的重要原料。大豆在收获后,有很多残茬,根系和养分又留到了地里,就像给地里施肥一样。所以农民朋友有句话说得好:“大豆不瘦田,种一季保两年。”
这就是说,今年种了豆子,它提供的营养一直可以保持到下年。种玉米、高粱等就没有这种效果,它们自己需要的养分比较多,而且自己又不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营养。如果总是种玉米、高粱这种作物,地里不多施肥料,地会越种越差,严重影响产量。所以说,种大豆还可以养地,使地越种越好。
我们国家养猪、鸡等牲畜、家禽时,主要饲料是谷糠、麦秆等,这些饲料里的主要成分是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含氮比较少,也就是说里面的蛋白质含量十分不足。所以,喂出来的猪肥膘多,瘦肉少;喂出来的鸡长油多,下蛋少。这样一来,它的价格自然就比较低,而且关键是它的产品质量差,营养价值低,不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从现在市场上卖的猪肉价格来看,肥肉的价格比纯瘦肉的价格一般要低20%~30%。大豆的籽粒中含有40%左右的蛋白质,秸秆中含有57%的蛋白质,如果把大豆生产加工后的副产品和粉碎后的秸秆充分利用,来饲养牲畜,效果会非常好。但是由于我国大豆生产的发展速度还不是很快,即使把这些副产品全部利用,目前也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大豆生产,并与畜牧生产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