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一席话,使张华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他要自学成才!于是,他一边牧羊,一边坚持读书。放牧时,羊儿在山坡上吃草,他便席地而坐,读书不止。回到家中,他借月光,借雪映,孜孜不倦。买不起书,他去借,借了抄,抄了读,夜以继日。有弄不明白的问题,他便去问老师,拜访名人,非学懂弄通不可。他读书的兴趣也非常广泛,读经典,嚼诗赋,十分精细。对图谶方技、兵家着述,他无所不猎。春去秋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到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不但学识广博,且工于文辞,辞藻华丽。他为人通达事理,胸怀宽广,赢得了乡人的普遍赞赏和器重。
曹魏朝齐王属下有个中书监,名叫刘放,是他的同乡,被他的勤奋好学所感动,也非常欣赏他的志气和才干,不仅在经济上多方帮助他,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张华的名气在家乡很大,但外界知道的还甚少。自从他着了《鹪鹩赋》后,才一举成名。
《鹪鹩赋》,是他寄托个人情怀的作品,其内容大意是:鹪鹩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鸟,羽毛不美丽,也没有什么用处,肉也不鲜美,更上不了宴席。它没有力量去欺负同类,同类也不去伤害它,更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鹦鹉虽然能学人说话,但却被关在笼子里,只能“变音声以顺旨”;苍鹰虽然异常凶猛,但也是“鸷而受绁”(鸷,凶猛的意思;绁,拴住之意)。鹪鹩和它们相比,倒是自由一些。当然,要和“弥手天隅”的大鹏相比,却有天壤之距。这就是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陈留人阮籍,是魏晋时期很有成就的着名作家,“竹林七贤”之一,是当时很有影响的诗人。当他看了张华的这篇作品后,被他的才气所折服,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张华真是一个王佐之才啊!”从此,张华的名声便传播开来。
当地郡守鲜于嗣推荐张华为太常博士,同郡人卢钦听说后,向晋武帝推荐,被封为河南尹丞,后迁长史兼中书郎,一步一步地踏上了仕途。
16.释道安夜诵经书
释道安,原名卫道安,生于公元312年,常山扶柳(今河北正定)人。他自幼聪明过人,加之父亲精通儒学,故五岁时就开始学习经书,到七岁时,已读完了《诗》、《书》、《礼》、《易》,父母很是喜欢。
就在他学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了,他生活无着,由他一个姓孔的表兄收养家中。表兄家中人口多,收入少,经济也不宽裕。然而见他是个读书的苗子,宁可节衣缩食,也要供他继续读书。后来他见表兄家中实在困难,无力再供他读书,便到寺院出了家,时年只有12岁,改名为释道安。在寺院中,他年龄最小,是一个小和尚。
释道安刚到寺院时,由于年龄小,并未引起师傅的注意,也不传授他经书,只让他干些体力活。每日清早,让他下地种田,农闲的时候,让他上山砍柴。释道安无论干什么,都十分认真,一丝不苟。他以为,自己干活勤快些,表现得好些,定能引起师傅重视,早些传授经书。可是,一晃半年过去,师傅没有传授经书的意思。一年过去,师傅仍不提传授经书的事。释道安沉不住气了,便悄悄问比他早来的弟子说:“师傅何时传授我经书呢?”
比他早来的弟子道:“你只干了一年活,就想学经书呀?做梦去吧!寺里有规定,新来出家的,都必须先干三年杂务。干得好的,师傅高兴了,传授经书;干得不好的,师傅不满意,十年也不一定能传授经书。”
释道安心想,寺里的规定,是谁也破不了的。三年就三年吧。于是,他又默默地干了起来。不过,他是喜欢读书的,一天不读书,他就好像丢了魂似的。所以,从分配他干体力活那天开始,他就一直没丢下书。师傅不给经书,他就继续读史书,先后读完了《左传》、《春秋》、《史记》和《汉书》等几十本经典着作。
三年终于过去了。这天傍晚,释道安干完活,收工回到寺中,洗过脸,吃过饭,来到禅房,见师傅正在闭目打坐,便跪在了地上说:“弟子道安参见师傅!”
师傅连眼也不睁地问道:“有什么事么?”
释道安道:“弟子来寺已经三年,请师傅传授经书!”
师傅这才记起了全寺中这位年龄最小的弟子,于是睁开眼,顺手从身边拿过一本叫做《辨意经》的书,递给他说:“拿去看吧。不过,看经书可不能误了干活呀!”
释道安接过经书,回去后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第二天一早,释道安带着经书下地干活,利用休息时间看完了剩下的几页。晚上收工回来,洗过脸,吃过饭,又来到禅房,跪在地上说:“师傅,《辨意经》我已经读完了,请师傅给我换一本吧!”
师傅一听,大怒道:“胡说,昨天晚上才拿回去的,怎么一天就读完了呢?你现在就背给我听,如有不实,定罚你再干三年活!”
释道安并没被师傅的震怒所吓倒,而是从容不迫地把一本五千余字的《辨意经》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
师傅听后大吃一惊,但没有说什么,便又给了他一本《成具光明经》。这本书,不但字数比上本多,近万字,而且在内容上也比上本难懂得多。他之所以要挑选这本书给释道安,是想检验一下他这个小弟子的天分到底有多高。他万万没有想到,释道安拿回这本书后,读起来更加觉得内容新奇,也感到更加解渴,读得也更加有兴趣。结果,一本近万字的《成具光明经》,在不影响干活的情况下,他又一天读完了。第二傍晚,释道安洗过脸,吃过饭,来到禅房,参见师傅。这次师傅未待释道安开口,便笑吟吟地问道:“道安,你又读完了么?”
释道安说:“是的,师傅,弟子又读完了,请师傅检查。”
师傅拿过经书,让其背诵,释道安竟把这部经书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师傅高兴极了,他为自己得到一个如此才华出众的弟子而高兴。他当即站起身来,对释道安说:“孩子,走,我领你去一个地方!”
随后,师傅拉了释道安的手,来到藏经室,把锁着的经书橱全部打开,指着所有的经书说:“从今天开始,这些经书你可随意挑选去读,你是我诸弟子中第一个有权来此房随意挑选经书的!”
从此,师傅再不让他去干杂活了,而让他专攻经书。释道安则像鱼入大海,如饥似渴地在经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起来。
公元327年八月,师傅为他受了具足戒,并准许他周游天下,到处求学。一年后,他来到邺城,拜在佛学大师佛图澄门下,研究佛学。后来,他又来到山区,和高僧竺法济探讨梵文经典。
他每到一地,都虚心求教,取众家之长,补自家之短,终于成为我国佛学的一代宗师。
17.皇甫谧顽童成神医
皇甫谧,复姓皇甫,名谧,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出生于公元215年,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西晋着名学者、医学家,他所着的《针灸甲乙经》,是一部名垂千古的医学巨着。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学者、大医学家,小的时候,却是一个十分顽皮的孩子。
原来,皇甫谧是东汉名将皇甫嵩的曾孙,可是到了他父亲一代,家道已经衰败。由于兄弟姐妹多,难以养活,在他四岁时,便被过继给他的叔父。他的叔父和婶母见他聪明伶俐,十分疼爱,便教他读书识字。他一学就会,两遍能背,叔父和婶母更把他视为掌上明珠。
皇甫谧长到六岁的时候,便已学完了《千字文》、《孝经》和《诗经》。于是,在他刚刚年满七岁的时候,就被送到附近一所私塾读书去了。
皇甫谧上学后,开始学习很是刻苦,学习成绩在学校总是数一数二的,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好景不长,在成绩面前,皇甫谧渐渐骄傲自满起来,学习也不用心了,还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有时上着课,他趁老师一眼看不到,便从桌子底下钻了出去,跑到外边玩耍。又有几个社会上的孩子,见皇甫谧贪玩,便经常勾引他逃学。开始,他们只是拉皇甫谧做游戏,后来就带他偷瓜摸枣,进而发展到拦截女孩,打架斗殴,使得那些正直爱学的孩子,见了他们都躲着走,生怕被缠住,连大人们见了,也都摇头叹息。
有一次,皇甫谧和几个孩子跳墙到邻村的一户人家中,上树偷枣,被主人发现后,找到了学校。学校老师大怒,便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叔父,并要把他开除出校。叔父和婶母知道后,很是震惊。他们心中虽然十分生气,但因不是亲生儿子,再加上他虽然有时逃学,对叔父和婶母却是十分孝敬,所以仍舍不得打他,只是将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领着他向老师赔礼道歉,才使老师又收留了他。
但是,皇甫谧并没有真正地悔过自新。相反他觉得自己从没有受过叔父、婶母这样严厉的批评,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认为这一切都是那个枣树的主人给他造成的,他要设法报复那个枣树的主人。当他把这想法告诉了他的小伙伴后,他们都很支持,并表示要帮助他去实施报复行动。
皇甫谧的报复“计划”终于想出来了,他对小伙伴们一说,都称赞他的“计谋”是个绝招,一个个兴奋得手舞足蹈。
这天,皇甫谧的婶母病了,皇甫谧拿出自己平时积攒下的零钱,买了不少水果回来,想让婶母高兴高兴。不料,当他刚刚来到婶母房中,把水果放在婶母面前的时候,婶母不但不高兴,反而难过得落下泪来,叔父也在一旁唉声叹气。皇甫谧不明就里,上前问道:“家中发生了什么事,竟使您二老如此难过?”
婶母一边落泪一边说:“谧儿,你在外边做了坏事还想瞒着我们吗?”
皇甫谧故作吃惊地说:“我最近一直用心读书,没做什么坏事呀!”
婶母道:“我们知道,谧儿向来是不会撒谎的,也许你已经忘记了。那么,我问你,你上次偷了人家的枣,为什么又把人家的枣树弄死了十多棵呢?”
皇甫谧一听,这才吓得变了脸色,低头不语。
原来,这正是皇甫谧为了报复,想出来的那招“计谋”。他根据自己从书中看到的知识,在一天下午,趁那枣树主人不在家,和他的小伙伴一起,翻墙进入院内,用小刀将每棵枣树连皮带肉刮去一圈,然后用泥巴糊上。由于去掉的一圈很窄,这家主人一时也没有发现。可是,半个月后,十多棵枣树忽然全部干枯死了。枣树的主人在查清确是皇甫谧所为后,找到了他的家中,使他的叔父、婶母不仅赔礼道歉,还拿出了十两银子作为赔偿,才将此事了结。
婶母在皇甫谧认账后,又耐心地对他说:“孩子,我们知道你很孝敬我们,可是你只有好好做人,好好上学,使我们省心,才是对你们最好的孝敬!”
望着婶母那哭肿了的眼睛,听着婶母那无可奈何的语言,皇甫谧落泪了。
叔父接着说:“想我们皇甫氏家中,过去也曾几代做官,是有威望的大家族。现在,我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谁知你竟干些如此不争气的勾当,这样下去,我们怎能不失望呢?”
皇甫谧听后,想想自己的所做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悔恨,不由失声痛哭。他一边哭一边对两位老人说:“叔父,婶母,孩儿知道错了,你们狠狠地打我吧!只有狠狠地打我一顿,我心中才感到痛快啊!”
婶母道:“谧儿是个聪明孩子,只要知道错了,就一定会改的!”
从此,皇甫谧幡然悔悟,再不逃学了,把精力全部用在了学习上。不料,在他二十岁那年,身患痿痹病,手脚不方便;但在学习上,他却更加用功。他博览百家之言,史书称他:“耽玩典籍,废寝忘食”;时人则称他为“书淫”。
也许正因为他身患痿痹病的缘故,使他对我国古代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竟写出了《针灸甲乙经》这部惊世之作。
此外,他还是一位着名学者,多有着述,计有《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列女》等传记,还有《玄晏春秋》并重于世。
18.李德林和《三都赋》
李德林,字公辅,出生于公元532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北齐时以博学多才出名,为中书侍郎,撰修国史;北周武帝时备受宠信,授内史上士;隋朝时官至内史令。
李德林出身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李寿,在北魏时任湖州户曹,他的父亲李敬族以学问高深而为太学博士。东魏孝静帝时,命他校订书籍,很受信赖,官至镇远将军。
李德林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喜爱读书。在他刚刚会说话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到三岁时,就教他读《诗经》。李敬族本人对李德林学业上的进步也很关心,亲自过问。他每次办完公事,回到家中,便和儿子一块背《诗经》,有时还和儿子比赛,看谁背得快,背得熟。在比赛中,他常常故意背错,让儿子纠正,用以鼓励儿子学习的积极性。李德林的争胜心特别强,加之他天资聪颖,在父亲的教育下,一本厚厚的《诗经》,共计三百余篇,仅用半年的时间,便背得很流利了。
李德林学完《诗经》,又想读一些比《诗经》更难懂的书。李敬族见儿子记忆力惊人,索性把左思的《三都赋》给他找来。《三都赋》是西晋着名作家左思所着,从实地考察,到写作完成,前后整整用了十年的时间,长达一万多字。这在我国古代所有诗赋中,堪称长篇巨着。然而,就是这部长篇大作,李德林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背得滚瓜烂熟了。当时,李德林年只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