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47975900000019

第19章 学生提高记忆能力故事推荐(9)

十来岁时,父亲苏询叫苏轼作一篇文章,题目叫《夏候太初论》。苏轼胸有成竹,提笔写就,文中写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意思是说,人有时候虽然很慷慨,很勇敢,能摔碎价值千金的璧玉而不觉可惜,敢与豺狼猛虎搏斗而无所畏惧;但是,人有时候也很吝啬,很脆弱,甚至是弄破一个锅或被蜜蜂刺了一下,也要心疼、胆怯、失于声色。这样有哲理性、辩证性的警句,一个小孩能写出来,非常难能可贵。苏询看过之后,大加赞赏,苏轼自己也很满意。

又有一次,苏轼的老师刘微之写了一首《鹭鸶诗》。刘微之是眉山城寿昌院州学教授,很有学问,他把这首诗拿给苏轼看,并说他自认为“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这两句写得最好。苏轼看了,说:“老师的诗的确写得很好,不过,我觉得“逐风斜”似乎没能写出鹭鸶归宿之态,如果改成“雪片落蒹葭”,岂不更好?”

刘微之一听,连声称赞,“改得好,改得好!我不是你的老师,你才是我的老师呀。”

就这样,苏轼听到的赞扬声越来越多,慢慢地就有些飘飘然起来。他觉得自己已经是学富五年,诗书礼易、诸子百家、秦汉散文、唐宋诗词,他都无不一知,无一不晓,于是拿出笔墨纸砚,在自家门框上写了一副对联,上书: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写完,左右看看,觉得自己好象真是世上最有学问的大家了,得意洋洋地把小伙伴们都叫来参观。伙伴们知道苏轼的确很聪明,虽然有些不服气,但也不敢说什么。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一天下午,苏轼正和小伙伴们在院外玩耍,从远出走过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他看见门楣上的两行诗,就停住脚步不走了。苏轼和伙伴们都好奇地围了过去。只见老翁转过身来向大家问道:“你们谁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人啊?”

苏轼骄傲地从大伙当中走出来,挺着小胸脯,大声说道:“我!”他以为老爷爷也会象别人那样夸奖他呢。可是老爷爷什么表扬话都没说,却从身边的布袋里拿出一本书,问道:“小相公,你能帮我看看,这书是讲什么来着?我想小相公肯定都读过。”

苏轼满不在乎地接过那本厚厚的书,一瞧,傻眼了。这本书他不但没有读过,而且书上的好些字他也不认识。想到自己夸耀“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轼顿时羞愧得满脸通红。他不好意思地对老翁说:“老爷爷,对不起,我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吹自擂,实在惭愧得很。这书我没读过,今后我一定好好读书。”

老爷爷很高兴,捋着胡子乐呵呵地说:“好,好,知错就改,便是好孩子。人贵有自知之明,你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将来发愤图强,大有前途。”

老爷爷走后,苏轼拿起笔,在原来的对联上添了四个字,把对联改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后,苏东坡发愤砺志,博览群书。一次,母亲教东坡读《后汉书·范滂传》,书中记叙后汉时期朝纲弛,政权落入一群阴险狡诈的宦官手里,一些忠贞廉正的书生儒士,为了反抗这群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上书揭露奸党。其中有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名叫范滂,他反对宦官专权,宦官就以“诽谤朝廷的罪名”把他抓了起来,处以死刑。临刑前,范滂与母亲诀别,肯请母亲割不舍之恩,不要过分悲伤。范滂的母亲很坚强,安慰儿子道:“现在你将与李白、杜甫一样,名垂千古了,死,又有什么可以遗憾的呢?既然能留芳百世,再求取长命百岁,那是不可兼得的啊。”苏轼读了范滂传,望了望母亲,问道:“我长大之后,如果做了范滂这样的人,你愿意不愿意呢?”母亲回答说:“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范滂有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大志,小苏轼也“奋厉有当世志”,母亲高兴地说:“我真幸运有这样一个好儿子啊!”

苏轼21岁时,进京参加考试。当时进士考试要经过举人考试、礼部考试、礼部复试、皇帝御试等几步筛选,苏轼轻而易举,过五关,斩六将,次次考试都以优等得中。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梅圣俞都是文学权威,非常欣赏苏轼的文章。欧阳修惊喜交加,认为苏轼定是一位异才,他说:“读苏东坡的来信,不知不觉竟兴奋得流汗,真是痛快极了!老夫我应该为他让出一条路,使他出人头地。”又说:“记住我的话,30年后,无人再谈论我。”

欧阳修的话果然应验。苏东坡以其天才的深厚、广博和超常的智力。为中国文学写下了光辉的诗篇。无论是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他都能另辟蹊径,独步于天下,这是其他诗人只能望其项背而自叹不如的。尤其是他创立了豪放词派,开一代新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至今对他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词爱不释手。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平易自然,为古文革新运动之中坚。在苏轼家乡眉山三苏祠的门柱上,有一副对联,写道: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这副对联高度评价了苏轼父子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杰出成就。

32.王安石落笔如飞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出生于公元1021年,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庆历年间为进士,后历任知县、通判、知州、参知政事,至宰相。他为政期间,最大的政绩就在于推行变法。后来虽然变法失败,但在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是我国古代一个伟大的改革家。同时,他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主要着作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传于后世。

王安石出身于仕宦家庭。他的父亲叫王益,任都官员外郎,为官正直,饱学多识。这对王安石的成长发展,在思想上和性格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王安石小的时候,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教育下,酷爱读书,刻苦勤奋。而且他的天资超过了一般儿童,诗书一经他过目,便终生不忘。因此,家中上下都很喜欢他,父亲王益更是视他为掌上明珠,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王安石虽然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但他依然勤奋读书,废寝忘食,手不释卷,课间休息,他也是伏案通读,目不他视。

有一天,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出去玩了,只有他照旧坐在那儿读书。老师看见后,走过去问他:“介甫,你为何不出去玩耍呢?”

他温文有礼地抬头答道:“唐代大诗人杜甫说,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我如果不抓紧时间读书,什么时候才能破万卷呢?”

老师听了,颇受感动,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有志气的孩子,你一定会下笔如有神的。”

据传,当他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读书破万卷,写文章的时候,初看好像漫不经心,也不思考,提笔就写,一挥而就。而读过他的文章的人,无不称赞其“文笔生动,精彩绝妙”。

大文学家曾巩看了他的文章后,称他为“神童”,并拿了去给文学大师欧阳修看。欧阳修看后,也感惊奇,立即将他召来,当场命题,让他当场而作。王安石一看题目,便提笔铺纸,“唰,唰,唰”一阵,几千字的文章已写在纸上。欧阳修接过一看,一句话未说,便立即提起笔来,在王安石文章的左上角空白处,一挥而就写了四个大字:“落笔如飞”。从此,王安石的名字大震京师。

此后,王安石随父到过江宁、扬州、韶州、开封等地。公元1037年,王安石随父到达江宁。两年后,父亲去世了,王安石和母亲便定居江宁。

父亲去世后,他的家境逐渐贫困下来,生活十分清苦。但是,再苦的生活,也没有影响他立志成才的决心。就是在这期间,他在一首诗中写道:“男儿少壮不努力,挟此穷老将安归?”因此,他尽量避免社会上的一些应酬,依然专心致志地读书。

他在重读儒家经典的同时,也读了诸子百家,还涉猎《素问》、《本草》等医学着作,又读小说,可谓无所不读。尤其可贵的是,他读书不停留在书本上,还向富有经验的农夫、仆人请教,以学到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他在求知中勤于思考,孜孜不倦地唯理以求,不拘于旧说,不固袭于先儒,常常用批判的眼光分析判断各种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为后来策划改革奠定了基础。

公元1042年,他去京城考进士时,一举得中,并名列上等,被任命为淮南判官。文彦博为相后,见他才华出众、淡泊名利,便向朝廷推荐,请求对他越级提拔。不久,朝廷下旨,让王安石参加馆阁职位考试,他谢绝应试;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他又以祖母年老为由辞谢不任。后来,欧阳修向朝廷报告了王安石须用俸禄养家的事,皇帝为此任用他为群牧判官,而他却又请求下去担任常州知州。

后来,皇帝命王安石同修起居注,他仍多方推辞,直到阁门使拿着敕书,下跪请求他接受,以便回宫复旨,他才勉强接受下来。

33.李清照十岁填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生于公元1084年,山东济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着名的女词人。她的父亲李格非才华出众,自幼喜读诗书,酷爱文学,是当时大诗人苏轼的得意门生。当时,朝廷以诗赋取士,而李格非却独用意经学,着《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

李清照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耳濡目染,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自幼天资聪颖,秀外慧中。每逢父亲读诗诵文的时候,她便趴在父亲的膝盖上一动不动,侧耳静听。因她是女孩,父亲并没刻意教她,但她两三岁时,便对父亲背过的诗赋记住了不少。

有一次,父亲又背诗,中间忘了一句,正要去翻书,不料小清照却顺口给他接了上来。李格非这才发现他这个小女儿天资非凡,心中高兴,便开始教她读书写字。小清照早就想读书识字了,因父亲没开口,她也不敢提;今见父亲主动教她,便觉如愿以偿,故学起来常常像父亲那样手不释卷,很是刻苦。她每日黎明即起,背诗诵词,上午学习经书,下午和晚上练习写诗填词,天天坚持,从不间断。到她六七岁时,便熟读了诸子百家、《诗经》、《楚辞》、唐诗等不少名着。到十岁的时候,她不但已经掌握了诗词韵律,而且自己也会作诗填词了。特别在学词方面,她更有着特殊的兴趣,因此,每当填起词来,她都十分认真,反复修改,直至自己感到满意后,才拿给父亲评点。

有一天,李格非的几个好友来家做客,一边饮酒,一边赋诗,兴致高涨,场面活跃。小清照在隔壁房间,听他们唱和得意,也引得兴起,于是提起笔来,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细雨,随风飘落的梨花,信笔填了一首词,取名叫《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然后拨动瑶琴,一边弹一边唱了起来:

小院闲窗春色深,垂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清阳,梨花欲谢恐难禁。

琴声歌声一起,宴席上顿时鸦雀无声。待琴声一停,众人无不拍手叫好。其中有位叫晁补之的学者,学识渊博,擅长诗词,和李格非同为苏轼的得意门生。当他听完小清照的词后,笑着对李格非说:“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首词定是令爱所作!”

李格非也笑着答道:“你猜得不错,正是小女所作。不过,她年龄幼小,少通音律,只是顺口胡诌几句罢了,还请晁兄多多指教!”

晁补之摇头道:“不,不,如果信口一诌,就诌出这么好的词来,那么要认真一作,岂不更好!”

李格非见客人如此称赞他的女儿,非常高兴,便将女儿叫出,和客人一一见面,并拿出小清照平时写的一些诗词,请大家传阅评点。

众人一边翻阅,一边不停地称赞,特别是看了其中一首题目叫《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词后,更是赞叹不已。这首词说: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晁补之更是无限感慨地道:“想不到李兄竟有一个如此才华的女儿,不久的将来,她必将成为当今词坛上首屈一指的人。”

据伊世珍的《琅嬛记》卷中引《外传》记载,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结合,还有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赵明诚小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中读了一本书,醒后只记得其中三句,即:“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明诚觉得奇怪,便告诉了他的父亲赵挺之。赵挺之则为儿子解梦说:“言与司合,是个词字,安上已脱,是个女字,芝芙草拔,乃之夫二字。这不就是说,你将来要成为一个会作词的女子的丈夫么?”

赵明诚长大后,其父赵挺之为吏部侍郎。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为吏部员外郎,门当户对。赵明诚通晓经史,亦喜诗词,尤其喜欢收藏文物,可以说两人情趣、爱好一致。故当赵挺之得知李清照以词着称时,认为与赵明诚梦中相符,遂为儿子求婚。李格非也喜欢赵明诚的学识,便同意了婚事,于是二人结为夫妻。

两人婚后,志同道合,情深意笃。赵明诚除了公务,一有时间,就和妻子一块作诗填词。有一次,他在任上,妻子寄给他一首叫《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词,这是一首表示对丈夫思念的词,写得精妙无比。其词曰: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夜半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