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父亲把左宗棠叫到书房,让他为书房撰写一副对联,要求言简意赅,立意深远。左宗棠接过父亲递过来的笔,坐在铺开的纸前,陷入了沉思。他望着书房里摞到屋顶的书籍,眼前呈现出左家居室的简陋,浮现出终日操劳的母亲的身影,浮现出望子成龙的父亲眼里流露出的殷切期待的神情……突然,一道灵感的火花从他脑海里划过,他立即伏下身去,在铺开的纸上挥洒起来,倾刻写就: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当左宗棠双手捧着写好的对联送到父亲面前的时候,父亲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副对联写得极为出色,语句通俗简明,内涵深刻、丰富。“读破万卷”一句出自杜甫的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来苏轼将这两句诗化为一句格言:“读书万卷始通神。”意思是说,心中装下万卷诗书,作诗着文即可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若有神助。左宗棠自然深谙这诗句的深刻含义,他将其稍加变换写入自己的对联。
这副对联引用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由此引出的“读书万卷始通神”的含义,将其稍加变换写入自己的对联中,意在以此激励自己:当存远大宏伟之志,以国为怀,“心忧天下”,仰慕前贤,“神交古人”,不以“身无半亩”而自悲,要以“读破万卷”而自豪。
读罢这副对联,父亲在心中禁不住对儿子的远大志向和抱负赞叹不已。望着眼前这个和所有家人一样历尽贫苦,然而却十分懂事的孩子,父亲感觉到一阵阵的欣慰。
左宗棠不仅饱读经史,而且博闻强记,凡是当时能找到的有效益的书他都要找来读一读。有一次,他在书铺里买到一部顾祖禹的《读史舆纪要》,如获至宝,他十分喜欢书中描绘的山川险要,钦佩作者对战守机宜的了如指掌。他还读过顾炎武、齐如南等人的书。广泛的涉猎使左宗棠作了大量详细的笔记。这些对他以后率兵征战、兴办洋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左宗棠的博学在当时沉湎于科举的文人们看来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为此,他常常遭到这些人的嘲笑。然而左宗棠对这种种嘲笑毫不理睬,仍然坚定地走着自己的求学道路。
左宗棠15岁那年,赶上大旱,家中无粮,只能以糠屑充饥。母亲因此患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为了给母亲治病和办丧事,左家向人借了一大笔钱,这使得本来就穷苦的左家生活更加困顿了。3年以后,也就是左宗棠18岁那年,父亲又一病不起,左家的栋梁摧折了。家境从此一落千丈。左宗棠家原来是个有十口人的大家,如今,父母双亡、长兄夭折、姐姐出嫁,只剩下左宗棠与二哥左宗植二人相依为命,共受熬煎,好不凄凉。不久,二哥又谋食他乡,客游武昌,只留下左宗棠孤单一人。幸好,在“湘水校经堂”读书的左宗棠,因学习成绩优异,得到了校方的生活资助,才得以维持住自己的生活。
贫苦的生活、不幸的遭遇并没有把左宗棠压倒,反而更加磨练了他倔强的性格和坚韧的意志。他把自己比视为卧龙岗隐居的诸葛亮,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研读书籍、增长学识上,期待着能有一天脱颖而出,重振家威。
后来他终于成长为着名的洋务派的首领和英勇御敌的爱国将军。
40.魏源读书数月不下楼
魏源,湖南邵阳隆回人,清代道光年间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我国近代闻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19世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魏源小的时候聪明伶俐,智慧超群,被誉为邵阳的神童。他读书刻苦,博闻强记。凡他读过的书,没有不能背着默写下来的。
魏源7岁那年,有一次,他在楼上刚看完一部书,觉得有点累,就下楼同一群孩子嬉戏。他们在楼下跑来跑去,东躲西藏,把一只猫吓了一跳。只见这只猫径直地窜上楼。
孩子们觉得十分有趣,追赶着猫在楼上乱跑。突然,猫窜上魏源的书桌,“砰”地一声踹倒了墨汁,把魏源刚看完的一本书污染得不象样子,几乎无法辨认书上的字了。魏源十分惋惜。不过,不一会他好像若无其事的样子,把那部被污染的书放在一边,取来一个新本子,当晚就把那本书背着默写出来了。第二天拿着旧本子一对,一字也不差。
魏源9岁那年,他随哥哥进城办事。他的一位同窗好友张某托他买《府学应试文选》和《县学应试文选》各一本。回家后,他只交给友人一本《县学应试文选》,对友人说:“很对不起,我带的钱不够用,只帮你买了这本《县学应试文选》,下次进城一定帮你买到。”
友人显得有些不高兴。魏源见了,牵着他的手笑着说:“张兄不要难过,幸好这本书我在城里书市上读过,还可记得许多。如果你急着用它的话,何不我背你写,把它默写出来呢?”
姓张的友人不相信魏源的话,以为他是同自己开玩笑。禁不住魏源的一再相求,张生只好坐下来抄写。这样背写了3天,一部《府学应试文选》重新写了出来。
过了不久,姓张的朋友来见魏源,他兴高采烈地告诉魏源,他们合作默写的那部书同原书没有什么差别。姓张的朋友十分敬佩魏源的才能,称魏源是“天才”。
魏源真的是“天才”吗?如果不是,那么魏源博闻强记的能力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
魏源生在一个世代做官的读书人家庭。他的祖父、父亲、叔伯都有功名,魏源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在外面做官,所以他是由爷爷和二伯父教养大的。
魏源刚生下来时性情特别,很少嬉笑,常常独自坐着沉思,显得呆头呆脑,有时提一些古怪的问题,家里人以为他是个呆子。魏源的爷爷不认为魏源呆,爷爷十分钟爱魏源,他常对家里人说“这个孩子性情相貌不寻常,将来是会有异绩的呀,不要用教养一般的孩子那样教育他。”爷爷明白魏源发呆是在想问题,知道孙子外表平静,脑子灵活。爷爷亲自教孙儿读诗书,对魏源要求很严格。
魏源的二伯父魏有邦此时刚好在家,他也常教育侄子。他不惜重金,寻访名师,请到家里来教魏源。
6岁时,魏源入了家塾,但他并不爱学习,玩心特大。一本《启蒙三字经》念了10天,还吱吱唔唔半天背不出几句。他的先生火了,拿起戒尺就打了魏源一下,戒尺打中了脑门,他当即昏倒在地。老师见状,慌了神,只好亲自向东家说明原因并赔礼道歉。
魏源家里人一听气就来了,说:“果真死了?这样的蠢才,死了也不足惜。先生不要自责。”
不久,魏源渐渐地醒过来了。他环顾四周,忍受着疼痛,记起了刚才发生的事。当即他坐起来,对众人说:“刚才我做了一梦,梦见我走到一条大河边,看见河上有4只大船,每只船上都装满了书。不知怎的,正走着我肚子饿的慌,就拿船上的书吃了起来,已经吃了3船书,却被母亲的哭泣声唤醒。”
从这以后,魏源立志吃尽“三船书”,勤奋攻读。白天他听老师讲课,夜里通宵达旦地读书。母亲为了他的健康,常责令他灭灯就寝。他总是等到父母睡下去了以后才爬起来,在床边的凳子上放一盏油灯,用一个方凳罩住,蒙上衣服,仅在向床的一边留一小口,借着灯光读书。书看到入神之处,他就数月不下楼,菜饭都由家人传送。
一年端午节,家人送来一串粽子和一碟白糖,放在他的桌上请他过节。他头也不抬,边吃边看书。等家人来收拾碗筷时,发现他满嘴乌黑,像个雷公菩萨。原来他在吃粽子时,把砚池的墨当糖吃了。
书读多了,魏源也就聪明起来了。9岁那年,魏源到县城里去考秀才。县令喊到他的名字时,见他相貌不凡,有心考考他,就指着茶杯中的《太极图》说“杯中含太极”,要魏源作对子。魏源想到“吃三船书”的故事,马上脱口而出“腹内孕乾坤”。县令对其才思敏捷十分惊异。
魏源12岁那年,当地有个不学无术的举人,剽窃了别人的诗作。魏源发现后,当众揭了他的老底。这个举人恼羞成怒,寻机报复。
一个夜晚,举人提着灯笼上门挑衅,他指着灯笼里的蜡烛出了上联,想难倒魏源:
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看出了举人的用意,当即灵机一动,应声答出一联: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魏源机智地讽刺举人“有眼无珠”,岂敢来戏弄我!举人狼狈地逃走了。
15岁时,魏源中了秀才。19岁获取了上京赶考的机会。进京后,他名气很大,名声在京师远扬。但也不骄傲,依然努力读书。
京师是个大地方,公私藏书很多。魏源利用一切机会拼命读书。据记载,魏源进京后,几个月不出来拜见老师和朋友。他的老师以为魏源病了,就亲自去看魏源。老师一见到魏源大吃一惊,只见魏源蓬头垢面、衣衫很脏,一脸倦意。先生爱惜地对魏源说:“你为了读书抄书几个月不离小楼一步,实在可佩。但你不能不注意你的身体呀!”
就这样,魏源终于成为我国有名的大文人。中年以后,魏源仍然刻苦攻读,他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写成了《海国图志》,成为我国近代了解西方的第一批中国先进人物之一。
41.袁枚诗名压倒九州人
诗名压倒九州人,文章横扫千军强。
高丽使者购吟稿,鸡林贾人夺取忙。
百年江东卿独秀,一顾冀北群空良。
这是袁枚七十大寿时,一位大诗人赠送给他的诗。诗的大意是说袁先生您的诗家喻户晓,名气大得很。您的文章气势磅礴,那威势比千军万马还要强。中国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你的名气,就连朝鲜使者也来重金购买你的诗和文章。泰国的商人们争相抢购你的诗书,回去赚大钱。先生您真是千百年以来江南少有的人才,就是中国北方也没有人敢同您相媲美。您是我国千百年来的第一大人才。
这首诗决无对袁枚吹捧之意。事实上在乾隆时期文坛上,袁枚的地位就是这样。人们称袁枚为“当代龙门”,学界“泰斗”。同袁枚齐名的清朝大文人赵翼也曾经作诗说:“子才(袁枚的字)果真是才子,我要分他一斗来。”
为什么袁枚会有这么大的名气呢?
袁枚在他的《对书叹》中说:“我年十二三,爱书如爱命。每过书肄中,两脚先立定。若无买书钱,梦中犹买归。至今所摘记,多半儿时为。”袁枚说他的成才主要是因为他少年时代的努力。我年少的时候,十分喜欢看书,可是家里没有钱买书。每一次经过书店我就要走进去,站在那儿读书、背书。我现在的作品,多半是我少年时候记下来的东西。可见少年时代的教育对一个人成才是多么重要!
袁枚1716年出生于浙江省钱塘县(今杭州)一个贫苦的读书人家庭。曾祖父、祖父都是清朝很有造诣的读书人。曾祖父写过一本《竹江诗集》,祖父也有诗集相传。幼年的袁枚曾经亲自动手抄写,背诵过这些诗集。
到了袁枚父亲这一辈,家庭开始贫困了起来。为了谋生,袁枚的父亲、叔父长期在外漂游,给别人当幕府。因此,袁枚幼时的教育是由他的祖母和姑妈来承担的。姑妈是袁枚最好的老师,也给了袁枚良好的家庭教育。
袁枚的姑妈知诗书,读过史记及其他笔记小说。因为丈夫死了,搬回袁家住。她看见侄儿聪明伶俐,特别逗人喜爱,禀赋同别的孩子不同。所以当袁枚还在他祖母怀中抱着时,姑妈就教他读书识字了,并唱诗给他听。年幼的袁枚十分喜欢姑妈说的故事,因为姑妈的故事娓娓动听。姑妈有一种特别的本领,她能把史书中纷繁的历史事实编成浅显易懂的故事讲给侄儿听。姑妈讲完了故事总是要袁枚再讲一遍,讲错了的地方,姑妈就把它纠正过来。在姑妈的指导下,袁枚三四岁就已经略知汉、魏、唐宋等朝代的国号和着名人物、重大事件。5岁时,姑妈又教他读《尚书》,使他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文史知识。姑妈的思想也影响了袁枚,使袁枚从小就对封建礼教很痛恨。
6岁时,袁枚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祖母送他入了私塾,熟读《论语》、《大学》等四书五经的一些内容。祖母希望孙子读经书,走八股取仕的道路。
这时的袁枚由于家里贫穷,无钱买书,所以除了读四书五经之外,没有读过诗。9岁那年,有一次他老师外出了,留下袁枚在学堂读书习文。他先生的一个朋友拿了一些诗集来学堂拜见袁枚的老师。见先生不在,叹息了一番就走了。留下四本《古诗集选》并留言给袁枚的老师:“我现在急需钱用,敬奉四本古诗集选,希望你能赏给我二两银子。我将十分感谢,你简直帮了我大忙。”
袁枚把这四本《古诗集选》拿来细看,如获至宝。从这时起,袁枚开始自学诗文,学习更用功。他白天在学堂上读四书五经,夜晚在家里读诗吟赋,常常大声吟诵,背熟后又把它们临摹下来。
年幼的袁枚爱诗到了发狂的程度。他读诗,背诗,抄诗,也写诗。有一次,他和他的同窗好友在门外地上作诗,等到他们各自把诗在地上写完以后,天下起雨来了,他们就在雨里欣赏他们写的诗,互相切磋更正。在家里,他常同妹妹一起读《诗经》,一边朗朗地读,一边默默地记,摹仿着手写,然后两个人比着看谁能把诗先背着写出来。
袁枚的老师看到他这么用功,总是暗暗称奇,对袁枚的教育更加关心。
袁枚12岁那年,他同老师一起中了秀才,入了县学。当县上喜报传来时,袁枚还在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竹马游戏。12岁的孩子中了秀才,而且师生二人一起中的,当然人们是很惊讶的,纷纷跑来看这位神童。
19岁时,袁枚的文章得到人们的好评,对这位少年英才人们倍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