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时,袁枚到广西桂林找自己的叔父,遇见两广总督。总督大人见袁枚一表人才,谈吐举止不凡,想考考他的文才。于是他叫袁枚写《铜鼓赋》。袁枚拿起笔不一会就写好了,总督看后大加赞扬。这篇赋写得气势浑厚,非同一般,文字特别瑰丽。据说乾隆南巡时读过袁枚的《铜鼓赋》赞叹不已,让人把它刻录下来,带回宫中细细欣赏。
袁枚的才能轰动了整个广西,广西的才子士人都来探问袁枚的学识,想同他结交。两广总督佩服袁枚的才气,把他向朝廷推荐,送他到京师赶考。
袁枚一到京师,他的才能学识就使京师文人学子为之倾倒。京师有才能的人都赞叹说:“美才多,奇才少;子(指袁枚)奇才矣!”
23岁袁枚就中了举人,24岁又中进士,被选进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翰林院。袁枚的名声和才气,震撼文坛,使天下人骇然。
袁枚年老的时候常拿他幼年时期爱书如命、勤奋好学的故事来教育有志成材的青年人,鼓励他们努力上进。他常感叹地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读它。我年小的时候,家里贫困无钱弄到书。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去借书,他不给我。回到家里我做梦还想到那些书哇!爱书的程度是多么强烈。所以一有好看的书,我就把它们记录下来,牢记在脑子里。后来当了官,有了钱能买许多书,但我读书的劲头却减弱了呀!少年时代应该多读书,这千真万确地必要。否则,不可能成材。”袁枚的成功经历给我们的启发是多么重要!
42.林万潮七岁作《闻鼓》
林万潮,福建莆田人,出生于嘉靖年间一个普通官员家庭。他的父亲曾为莆田县丞,通晓经书。林万潮自幼聪慧,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读《论语》、《孟子》,到五六岁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年龄虽然不大,却熟知魏晋以来所有诗作大家的作品,尤其喜读“初唐四杰”和李白、白居易的诗。他认为,这些人的诗不但气势雄伟,而且格调欢快,读后使人心旷神怡,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
六岁那年,父亲送他去私塾读书,主学经书。后来,老师发现他在学诗方面似乎更有超人的天赋,便不强迫他去读经书,而是有意发挥他的长处,主动借给他一些诗集和有关诗词理论方面的书看。这对林万潮来说,真是鸟飞天空、鱼游大海一样,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其诗作便有了惊人的进步;尤其是他的《闻鼓》一诗,令人读后拍案叫绝,谁也想像不到这诗竟出自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之手。
在他七岁那年的大年三十,老师和同学们都回家过年去了。林万潮家这天更是热闹:贴对联的,挂灯笼的,扎彩棚的,忙而不乱,欢声笑语,一派节日的气氛;特别是他那两个好热闹的叔父,认为一年到头,这是最后一天,索性叫来一个戏班,在大门口唱起戏来。一时间,锣鼓齐鸣,乐声四起,男问女答,欢快动听,招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听众;就连林万潮那位因年纪过大,平时根本不出门的老奶奶,此时也在家中坐不住了,非要人给她搬个凳子,到门口坐着听戏不可。唯有林万潮一人,独坐书房,在专心致志地读书、背诗、作诗,只听他背道: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是唐朝李白的一首诗,题为《春夜洛城闻笛》。林万潮朗诵完这首诗,举目向窗外眺去,陷入了悠远的遐想。院中的树枝虽然光秃秃的,他似乎看到那幼芽正在进行一次大的突破;后花园中的花草虽然早已枯焦,他似乎看见了春风正向它们招手。百花也在跃跃欲试,准备竞相开放;特别是门口那响彻云霄的锣鼓声、乐器声,还有那婉转动听的曲调,不正是催春的惊动么?春天就要来了,一片繁花似锦的世界,随着那阵阵惊雷的催促,就要出现了……
他凝思片刻,忽地提起笔来,以《闻鼓》为题,写出四句诗来:
谁击堂前鼓,
如闻出地雷。
百花犹未发,
全仗数声催。
后来,这首诗流传广泛,人们竞相传抄。
43.黄景仁九岁中秀才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出生于公元1749年,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
黄景仁出身于书香门第,有着幸福的少年时代,两三岁时,就已经聪明过人,父母教他读书识字,一遍就能记住。可是在他刚刚四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黄景仁成了孤儿,由他的叔父把他收养。
他虽然小小年纪失去了父母,却很有志气,读书很刻苦。他的叔父不识字,他就利用父母在世时所学到的一些字,一字一句地读《千字文》和《论语》,有了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有了不懂的词句,就向邻人求教。就是用这种方法,在他上学之前,就把《论语》、《毛诗》几乎全部背了下来。
叔父家也不富裕,但见小景仁读书刻苦,很高兴,决心将他培养成才,便卖掉了家中仅有的一头牛,供他读书去。
小景仁被叔父对他的殷切希望感动得流下泪来,入学后读书越发刻苦。他到校比谁都早;放学后别的孩子都走光了,他仍然伏案而读;回到家中,叔父没钱给他买灯油,他便效法古人,借月光、雪光,或把柴草点着,借光读书。
公元1758年,小景仁年仅九岁,便被老师推荐去县城参加童子试。
开考前,小景仁和其他一些考生,共同住在江边的一座小楼里。这些考生年龄都比他大,有的十八九岁,有的三十多岁,甚至还有四五十岁的老童生,临考前复习功课,时间抓得都很紧,只有黄景仁满不在乎,蒙着被子睡大觉,丝毫不为考试担心。
有人把他叫醒,好心地劝他说:“明天就要开考,别睡觉了,快起来复习功课吧!”
小景仁睁开惺忪的眼睛,似乎煞有介事地说:“不要吵我,一吵,我的诗就给吵跑了!”
叫他的人听了笑道:“叫都叫不醒,还有什么诗?怕是做梦写诗吧!”
小景仁说:“不是做梦写诗,而是梦中有诗!”
他这一说,引来不少童生围着问他:“你梦中有什么诗,念出来我们听听!”
小景仁见大家不信,于是张口念了出来,其中两句是:
江头夜雨,楼上五更寒。
众人听了,都称赞他才气不凡。
经过考试,小景仁以优异的成绩一举得中生员,成了全县年龄最小的秀才。
可是后来,也许他读书过于用功,生活条件太差,身体经常有病,屡试不得第一名。而他又有个倔劲,只要不考中第一名,就决不出来做官,因而又得个狂傲的名声。25岁后,他不再应试,云游天下,专攻诗词,其风格取北宋诸家之长,豪宕感慨,终于自成一家,与当时的着名诗人王昙齐名,世称乾隆“二仲”(王昙字仲瞿)。着作有《两当轩集》。
公元1783年,黄景仁卒于解州,时年35岁。
44.黄遵宪埋头破屋心非甘
要搏扶摇羊角直上九万里
埋头破屋心非甘
这是黄遵宪青年时寄一位友人的诗句。意思是说,我黄遵宪志向远大得很,有壮志凌云的豪迈气概,怎么能象一般的儒生一样终日埋头破屋攻读四书五经,学习八股文呢?我要求得真知实学,名垂青史呀!
果真,黄遵宪后来成了名垂青史的人物。他率先倡导了“诗界革命”,写我国劳动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斗争的史诗,表述自己的爱国思想,成为我国近代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他勇于革新变法,参加戊戌变法运动,希望通过变法达到富国强兵,赶走外国侵略者的目的,是我国着名的爱国志士。他担任驻外使节十多年,处处维护祖国的尊严,保护侨胞的利益,深受海外华侨的拥护和爱戴,是我国有名的外交家,世界也知其名。
黄遵宪的成材得益于他的少年志向、才能和他生活的时代。
黄遵宪生于1848年,是广东省嘉应州(今梅县)人。他的祖父是个商人,家里比较富有,爷爷就送孙子上学读书,准备将来取仕做官。黄遵宪的父亲在黄遵宪9岁时中过举人,做了官。父亲的诗和文章写得很好,一生写了不少书。黄遵宪从小就受父亲影响,喜欢学习,爱好读书。
不过对黄遵宪一生影响最大的不是他的读过许多书的父亲,而是会唱山歌的曾祖母。幼年的黄遵宪是由曾祖母一手养大的。曾祖母特别爱好诗歌,尤其是山歌。据记载,曾祖母常常在夜晚请人到家里来演唱山歌和弹词(一边弹乐器一边演唱的民间艺术)。黄遵宪躺在曾祖母怀里听这些山歌和弹词,耳濡目染竟能背诵许多。他刚刚牙牙学语的时候,曾祖母又教他唱儿歌“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曾祖母常同黄遵宪一起合唱。这情景给黄遵宪很深的印象,以致成年以后,他还常常回忆他和曾祖母合唱儿歌的情景,获得美的享受。稍大以后,曾祖母又教他读记《千家诗》。在曾祖母教育下,黄遵宪具有了初步的文学修养。曾祖母的教育,激发了黄遵宪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心。黄遵宪后来提倡“诗界革命”,写新体诗,主要出自他对民歌的爱好。
黄遵宪深受曾祖母教给他的民歌的影响,他下到民间,收集家乡一带的民歌、唱词,把它们稍加整理,写成诗。他发现这些山歌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形式欢快活泼,读来朗朗上口,不象旧体诗形式古板,空洞无物。所以他就率先写新体诗,推动诗歌领域的革命。后来黄遵宪做了外交官,到了日本,他还是带着这种对民间歌词的爱好,广泛收集日本民间诗歌,汇编成册,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可见,黄遵宪诗歌成就的取得同曾祖母的启蒙教育关系多么重大!
曾祖母在帮助黄遵宪确立志向上也很起作用。她教育黄遵宪从小就要立大志,长大才能成材。曾祖母常问黄遵宪“牙儿呀,你长大想干啥子事?”小黄遵宪一会儿说“唱好听的山歌给太太听”,“弹好听的词让太太欣赏,”一会儿又说“象爹爹一样读书中举人,做官老爷”。曾祖母就引导黄遵宪说“牙儿呀,立志要专一,不能今天想立志读书当官,明儿又想唱诗弹词,见异思迁成不了大材。”曾祖母的愿望是要曾孙读书致仕。在封建社会,读书取仕是一般人家的最高理想,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曾祖母要曾孙树立最高理想。黄遵宪9岁那年,父亲中举的消息传来,曾祖母兴高采烈,抚着黄遵宪的头说:“这孩子属猴,比猴子还要聪明伶俐,‘雏鸡比老鸡,异时知如何’,长大了不知道会不会比他父亲有出息呢?”
黄遵宪入学后,学习十分用功,天资过人。10岁时开始写诗,才气不小。一次,他的老师把宋代嘉应州诗人蔡蒙吉的诗句“一路春鸠啼落花”做题目,让他写诗。黄遵宪稍加思考,就写下了“春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的句子。老师很惊诧,暗暗称奇。第二天,老师又出了一个题目叫“一览众山小”让他写。“一览众山小”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这次他竟写下了这样不凡的句子:“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一个志向远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连整个世界大势都看得一清二楚,整个世界就在我眼中变得很小了,更何况那些一目了然的眼底群山呢!这些大山在我看来不值得一提。小诗人的远大抱负和才气赢得了乡邻们的赞赏。老师告诉曾祖母说,“这孩子出语不凡,将来必成大器!”曾祖母连连点头,笑着说:“我早就看出来,牙儿是有出息的,今天果真应验了。”
少年黄遵宪的名气渐渐在岭南一带传扬。他的老师周郎山对黄遵宪的诗文极为推崇,说“过岭以来所见士,君一人耳”。意思是说黄遵宪你是南岭地区最有才能,最有学识的人。20多岁时,黄遵宪到北京赶考,遇见了当朝权贵李鸿章。李鸿章虽然是个大卖国贼,但他的学识还是很有名气的。李鸿章见黄遵宪谈吐举止不凡,气质不同一般,就考黄遵宪。从诗文致政论,黄遵宪都对答如流,见解不落俗套,思想很有见地。李鸿章不得不佩服黄遵宪的才能,称他是“霸才”,即“独霸”一代文坛的才子”。
如果不是时代的原因,黄遵宪的道路也许真的如曾祖母所希望的那样走下去。
黄遵宪生活的时代,是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加深中国殖民地化的时代。清朝的统治越来越腐败,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具有爱国思想的黄遵宪亲自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攻中国的战争,他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十分愤慨,他要学“经世致用”的东西来报效国家。他看到清政府越来越卖国投降,社会统治越来越腐败,他十分忧虑,他要改革朝政,变法维新。
他决心不再走八股取仕的道路,他痛恨科举制度,认为四书五经是雕虫小技,它既不能经世也不能致国。当时他认为我国主权的丧失,领土的被割让都是因为清朝官员腐败无能不会办外交所致。他决心当一个外交官,到国外去研究西方强盛的原因,寻找富国强兵的办法,同时据理力争,保护祖国的利益不再受到侵犯。
具有远大志向的黄遵宪从29岁起走上了外交救国的道路。他先后担任过驻日本使馆参赞,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国总领事和驻新加坡总领事。
1896年10月,48岁的黄遵宪回国晋见光绪皇帝,他告诉光绪皇帝说:“西方之所以比我国强盛,全是因为西方国家实行了变法维新的缘故。”
“我在英国伦敦的时候,听当地长老讲,一百年以前的英国根本不能同我国相比。只是变法以后才强盛起来。所以我认为,中国要强大起来非实行变法不可!”
光绪皇帝听后震动很大,想要变革。黄遵宪成了戊戌变法的中坚力量。他在湖南办南学会,宣传变法的思想;帮助康有为、梁启超办强学会,创《时务报》。黄遵宪因为力倡变法名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