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你的心理,除了要注意对逆境、压力和心态的处理,个人的形象也很重要,尤其要注意因为表现不当引发他人对你的反感。
谁也不想默默无闻过一辈子,谁都不希望人活一世,没做过一件能让大家记住的事,像个影子悄悄走过你的一生。有一种人就是这样,他们淡淡地活动于我们周边,我们知道他们的存在,却总是不能第一时间想到他们。他们低调地来,低调地去,淡得就像存放时间太久的水墨画,只能依稀辨认模糊的样子。
不是说低调不好,但永远这么低调的结果只能让他的存在感越来越低。这样的人之所以不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很大程度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应用乞讨效应。心理学家,把人们善于争要、善于自我表现、善于主动沟通而得到他人关注、领导赏识的现象,称作乞讨效应。
没有人不希望被他人注意,生活中以各种方式吸引他人注意的人不在少数。同事搬了新家,大家纷纷上去祝贺他的乔迁之喜,有人称赞房子装修得漂亮,有人夸赞房子地段好,有人表示房子升值潜力大。这时,偏偏有不识时务的人不阴不阳地来两句:“唉呦,终于攒到房子的首付了。”我们不知道说这种话的人出于什么心态,但他引人注意的目的显然是达到了。刚刚还热烈的气氛,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人们只好散开,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
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身边有的人,总是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特立独行、独树一帜,我们可以把他们的行为解释成希望得到大家注意的“乞讨”。他们的行径同乞丐的吆喝类似,如果不表现出与众不同,如果不表现出“楚楚可怜”,就很难从激烈的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
徐小跳并不像他的名字一样活泼,却有一个和名字相反的外号“徐老蔫”。无论做什么,工作还是活动,他都是默默跟在大家身后,不发表意见,不多说一句话。女友常常责备他是“榆木脑袋”,不会跟领导套关系,不懂社会中的生存之道。
小徐不是不明白社会上有的没的一些“潜规则”,但因为刚走出校门,从骨子里抵触被同化,不想变得像老油条一样为领导的小事忙前跑后。他也不是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被大家交口称赞,但当现实和理想起了冲突,为了保持那点小理想,他选择压抑自己的本能,收起所有的棱角,既然做不到引人注目,干脆就此消失成空气。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就是“乞讨”的道理。为了在社会顺心地生存,乞讨有它存在的必要:
(1)社会资源有限,为争夺资源靠“乞讨”来赚人眼球在所难免。就像孩子一样,在家庭经济能力不足,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哭才能让大家知道你饿了,家长也总是会优先喂饿了的孩子。
(2)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是所有人的本能。连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都知道用哭来吸引大家注意,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也不用为此觉得丢人。
(3)乞讨也要讲究方法。小徐潜意识里排斥“乞讨”,只是对它太不了解,一味抵抗,让自己在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就像在大街上看到真正的乞丐一样,有的乞丐拖家带口,数九寒冬还穿着单薄的衣衫站在街头瑟瑟发抖,任你有铁石心肠,还是会象征性给掏出“三瓜俩枣”寻求个心理安慰。但如果路遇乞讨的小孩抱着你的大腿,死活不让你走,却会激起你的逆反心理,越拖越是分文不掏。心理上的“乞讨”也是如此,如果你想得到众人的关注,又不惹人心烦,就要注意度的把握,掌握乞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一般来说,乞讨强度越强,乞讨效应就越大;乞讨强度越低,乞讨效应就越小。乞讨频率高,效应相对强;乞讨频率低,效应相对弱。
同时,运用乞讨效应也应注意方式、方法和可能引发的反效果。有媒体报道,一个外国女人得了产后抑郁症,为了得到来自丈夫和朋友的关心,一连杀害了自己的几个孩子。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竟发展到变态的地步,实在令人惊叹。看到这里的年轻人可能觉得这么荒谬的结果应该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虽然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反效果可能没有这么严重,但过激的“乞讨”很可能引发他人对你的反感。年轻人应该学会适当的“乞讨”,让自己的职场生涯或日常生活更加一帆风顺,但也不要因此走向“乞讨”的极端,毫无节制地对领导或众人表现你的“鹤立鸡群”。有的时候,物极必反,而这种时候,又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