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做人为官治事养心
48007100000019

第19章 治事之“道”(4)

沙僧智力比不上八戒,能力比不上猴子,只能提供“犬马之劳”,挑担做饭是他的主要工作。因此地位最低,只能略高于白龙马。

2.管理策略

在这些总原则下,唐僧采取了求同存异的管理策略:不想着去改造他们,把他们都改造得十全十美;而是在允许他们犯错误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掘他们的专业优势。

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放荡,不受拘束,与团队格格不入,但是取经事业要想成功实在缺不了这个人,只好采用些手腕来收服他使之变成“受控的能量”——从大闹天宫时的核炸弹变成取经路上的核电站。

猪八戒好吃懒做,但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团队中承担了润滑油的作用。

沙和尚虽言语不多,但任劳任怨,承担了牵马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

3.制约机制

唐僧在西天取经团队建立了有效的制约机制。

对孙悟空,他只在孙悟空突破底线时才动用紧箍咒,平时则充分让其发挥能动作用;孙悟空对猪八戒在具体工作上有管理权力,但不能限制猪八戒的言论自由,反而孙悟空的行为要受到猪八戒的舆论监督;猪八戒虽然有“散伙回家”的思想,但有孙悟空的金箍棒,思想不能转化成行动;沙和尚作为办公室主任,负责行李、坐骑和日常饮食工作,对一线事务不能插嘴。

第四节 与上级处理好关系

干部的成长,光有人心还不够,还要与上级处理好关系。他满意了,认可了,一切才有机会。这是个大问题。

与上级相处有几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个是相处的问题,第二个是相安的问题,第三个是相信的问题。

一、谨慎从事

谨慎从事,说的是和领导相处的问题。

和领导相处讲究一句话——到位不越位。

“到位”和“越位”,是足球运动里非常重要的规则。顾名思义,“到位”是踢球时你应当到位的时候必须要到位;“越位”就是不准越过位置。不该越位的时候你一定不要越位,越位是大“忌”。

《中庸》说:“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中庸》说:“不是天子的人,不能议论礼制是非,不能制订度量标准,不能考究文献史迹。现在天下的车辆都是一样的宽度,书写都是一样的字体,行为都是一样的准则。虽然在那个位置上,却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的;虽然有那个德行,却不在位置上,也不敢制作礼乐啊!

在《中庸》的年代,天下的一等大事就是“制作礼乐”,所以以这个问题来阐述不能越位的道理。按照这段话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越位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职位和级别上的越位,一个是德行和能力上的越位。

“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不敢作礼乐焉”,说的是,不管你再有本事,再有修养,也得按照你在体制中的位置行事。不管是机关还是企业,每一个工作岗位都会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往往会白纸黑字地写成“职位说明书”一类的东西。这个“说明书”的意思,就是告诉你你的职责范围,你的工作权限。位置就是画的一个无形的圈,圈子之内,万事由你,圈子之外,那就对不起了。

权责是个框架,不要做超出自己权限范围之外的事。越位的要害,不仅在于越出了自己的职权范围,更在于侵犯了别人的领地。

《孔子家语》里有一个“子路济民”的故事:子路为蒲令,备水灾,与民春修沟渎,为人烦苦,故予人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复之,子路愤然不悦,往见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人修沟渎以备之,而民多匮于食,故与人一箪食一壶浆,而夫子使赐止之,何也?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仁也,由也不受。”子曰:“尔以民为,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见汝之德义也,速已则可矣,否则尔之受罪不久矣。”子路心服而退也。

子路在卫国的蒲邑做行政长官,为了防止出现洪涝灾害,春天农闲时组织百姓挖沟修渠,子路见这些百姓劳作辛苦,很不忍心,就拿出自己的俸禄,给他们每人一碗饭一碗汤。孔子听说了,赶紧派子贡去制止。子路当然很生气,于是跑来找老师论理,他说:“雨季就要到了,为防止暴雨成灾,我和老百姓一起修堤筑坝,他们非常劳苦,有的饥饿不堪,所以我要给他们一碗饭吃,可是您却让子贡来制止我。您教导我们要有‘仁’的思想却又不让我们实施‘仁’的行为,所以您的意见我不能接受。”孔子说:“你要真是可怜老百姓,为什么不禀告国君,用官府的粮食赈济他们呢?现在你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大家,不等于告诉大家国君对百姓没有恩惠,却彰显你爱惜民众的美德吗?你要是赶紧停止还来得及,要不然,一定会被国君治罪的!”子路这才心服。

明朝巨富沈万三之死,很多人想不明白。其实并不复杂,沈万三的问题不出在干了自己不该干的事,而出在干了本该由皇帝干的事。

朱元璋建立明朝,想要修建首都南京的城墙,江南巨富沈万三主动报效,承担了三分之一城墙的花费,同时还献给皇帝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花费巨资在南京城建了一些酒楼和廊庑等。作为回报,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

修完城墙,沈万三又主动献媚,要求犒赏三军,朱元璋大怒:“一个匹夫,就想犒劳天下的军队,这不是乱民又是什么!”立刻命令将其斩首。幸有马皇后劝谏说:“这样的不祥之民,自有上天惩罚他,何必污了陛下的手呢!”朱元璋余怒未消,将沈万三发配云南,他的第二个女婿余十舍也被流放潮州。

洪武十九年,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至、沈庄又为田赋坐了牢,沈庄当年就死在牢中。洪武三十一年,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被牵扯到了蓝玉谋反一案,诏捕严讯,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包括沈万三的曾孙沈德全,八十余人全都被凌迟处死,田地也尽数没收,被称作“财神爷”的一代巨商沈家,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子路和沈万三,一官一商,一贤一愚,却都犯了同一个错误:越位。不同的结果仅仅在于,子路有个好老师,在关键时候制止了他,才没有铸成大错;而沈万三则无人指点,结果落得个家破人亡。

二、摆正关系

摆正关系,说的是与领导相安的问题。

工作岗位的设计原则确定了下属与领导的关系的核心体现在“有用”上,而不是体现在“友情”上。因此即使是领导主动把下属视为朋友,作为下属也不要真的以为自己就是领导的朋友了。因为你首先是下属。

请记住:小鬼什么时候都不要跟阎王爷称兄道弟。

一个下属要对于领导“有用”,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1.帮领导树形象

帮领导树形象的关键点在于不要掩了领导的光芒。

奉行道德正义,倡导高尚情操,要时刻记得以领导名义行之,且有功而不居。

《圣经》里有个故事,说的是大卫在前线立了大功,与索罗一起班师回朝,欢呼的人群高喊索罗杀敌千千,大卫杀敌万万,索罗听了后非常不高兴,感到大卫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王位,决定派人追杀大卫。这就是下属掩了领导风采的典型例子。

韩信在与刘邦谈带兵打仗时,说刘邦带兵不能超过十万,而他带兵多多益善。这些话未尝不是实话,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让刘邦更加嫉妒韩信的才能。韩信还算乖巧,后面加了句“陛下不善带兵,而善带将”,暖了一下刘邦的心,但刘邦会真的不往心里去?刘邦以后削韩信兵权并最终诛杀之,能不与之有关?

在“子路济民”的故事里,子路的越位在于把树立恩惠的事情揽在了自己的身上。这也属于典型的掩盖领导的光芒。

2.为领导分忧愁

领导身处权力的核心,自然也处在矛盾的焦点上。所以领导都有自己的苦衷,也经常遇到棘手问题。这种棘手问题,无非权(集权、分权、授权)、钱(发展资金、工作资金、个人资金)、人(我的人、你的人、其他的人)、事(中心工作、重要工作、日常工作)四类,恕不详述。

但就工作而言,无论是开展工作的实际需要,还是缓解精神紧张度的心理需要,都要求下属能在关键时刻助一臂之力,为自己分忧解愁。

下属要真诚地理解领导的苦衷,把领导不便做的事情承担下来。

下属对领导的帮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所有计划、决策的最终执行者和具体操作者,大量的工作实践,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得下属往往能够提出领导想不到的办法。这些办法未必能全部直接用于领导决策,但最起码给领导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有价值的方案,对领导开阔视野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于是,就有专家说,下属在处理棘手问题的过程中,应主要发挥好分责、缓冲、匡正三个方面的作用。

比如,当领导不甚清楚下面的事情,或者下面不甚领会领导的意图时,下属应多做沟通的工作,起到桥梁作用,使上下之问协调一致。

当贯彻涉及诸如职级调整、纪律处分、进退去留等事关切身利益的组织决定时,下属应多做疏导工作,起到必要的掩护作用,不能动不动就把领导推到第一线,以使工作留有回旋余地。

当领导的意图与下面的实际情况不符而产生强烈反应时,下属应多做化解的工作,起到缓冲的作用,并及时查清情况,提出建议,力避产生对立情绪。

3.向领导表忠诚

在本篇的“为官”部分,已经谈到过“忠减”。

忠诚代表着诚信、守信和服从,也代表着责任、热忱与敬业。忠诚,是信念,是态度,更是行动。对领导的忠诚,归根结底是对职责、对事业的忠诚。

向领导表忠诚,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向领导表现自己的忠诚;二是让领导感觉到你的忠诚。

问题在于,如何向你的领导表达出你内心由衷的钦佩和忠诚。

4.对领导隐功劳

有了功劳要善于隐藏,不张扬不卖弄。功劳被别人传播出来是金子,被自己卖弄出来就成了黄土。领导的眼睛雪亮,完全不必向领导表功;群众的眼睛也雪亮,在群众面前要尽量把功劳都归于领导。对于有功而不居的下属,领导一定会信任有加,赞赏有加的。

《论语·公冶长》有一个颜回(颜渊)的故事: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其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颜渊、子路陪侍在老师身旁。孔子说:“你们何不说说自己的志向呢?”子路说:“我希望车马衣裘与朋友共用,即使用坏了也不觉得可惜。”颜渊说:“我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颜回的回答显然比子路上了一个层次:他所注重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一种谦和的品德。

《论语·雍也》里孔子讲过一个“孟之反不自夸”的故事:子曰:“盂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鲁国与齐国作战,鲁军大败,作为统帅之一的孟之反留在后面掩护大军撤退。当大家都安全撤回而迎接他最后到达时,他却故意鞭打着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而是我的马跑不快呀!”

其实,孟之反不自夸,谦逊只是其次。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不愿居功,以免引起其他将领和同僚的忌妒。

谦逊也好,不居功以免妒忌也好,都是立身处世的艺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下,尤其是在领导跟前,不锋芒毕露,不居功自傲的确是非常高深的修养。

正因为孟之反将军有这样高深的修养,所以就连圣人也对他大加赞赏。

三、赢得信任

赢得信任,说的是让领导相信的问题。

作为下属,必须时刻牢记一条:上级领导永远是决策者和命令的下达者。无论你有多大的把握,多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无论你代替上司决定的事情有多细微,都不能忽略上级领导同意这一关键步骤。否则,领导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排斥感和厌恶感,以及对于下属不懂规矩的气恼,足以毁掉你平时凭借积极努力所换来的领导对你的认同。当然,也就没有了信任。

一个下属,要获得领导的信任,必须解决三个问题:1.沟通缺失

做下属必须要做好分内事,这是最基本的。

但是很多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有一个认识盲点,那就是觉得,对于领导交办的工作,我只要完成得漂亮,给你一个好结果就行了。而实际上上级处在他那个位置上,第一需要了解事情的进度,第二需要施加自己的影响,第三需要得到你的忠诚。这三点决定了下属不但要把事情做好,还要把沟通做好。

下属在工作过程中缺少向领导的沟通和汇报,必然形成沟通缺失,领导也必然因此产生置身事外、无法参与和不被认可的感觉。

就说秦国名将白起。

白起号称“人屠”,与王翦、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将”,也是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但从沟通缺失的角度看,白起之死却是最深刻的教训。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拟乘胜灭赵。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睢。于是范睢以秦兵疲惫,亟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昭王应允。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睢结下仇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