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做人为官治事养心
48007100000020

第20章 治事之“道”(5)

昭王四十八年九月,秦发兵使王陵攻邯郸。白起因病不能随行。次年正月,王陵攻邯郸不顺利,秦王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名校尉。这时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实际上是很委婉地向白起道了歉。白起认为时机错失,“不可攻赵”。昭王又派范睢去请,白起始终拒绝,称病不起。昭王改派王龅替王陵围攻邯郸,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昭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睢请求,仍称病不起。于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职,降为士兵,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由于白起生病,未能成行。在咸阳住了三个月,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节节退却。战场上的连连失利,令秦昭王将一腔怨恨全都发泄到白起身上,派人遣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阳。白起离开咸阳,到杜邮,昭王与范睢等群臣谋议,白起被贬迁出咸阳,心中怏怏不服,有怨言,不如处死。于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白起自裁。白起伏剑自刎。

沟通,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间增进互信、加深感情、取得共识的重要形式。沟是手段,通是目的。在攻打邯郸的问题上,白起和秦王之间本来有很好的沟通载体和平台,除了战争这个因素外,至少还有范睢的亲自之请,而白起都没有抓住和利用好这个机会,而是一味的固执己见,不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以大局为重,称病坚辞。在沟通的角色、策略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激怒秦王,最终招致杀身之祸,两败俱伤,秦王失去一名爱将,白起失去了性命。如果白起能很好地利用战争这个载体,以退为进,战前与秦王反复沟通,在沟通中说明利弊,战中使秦王逐步改弦更张,不仅可避免秦国劳军远征造成“国内空虚”的窘况,白起也能变被动为主动,使身家性命得以保全。

白起被杀,原因很简单,套用苏洵《六国论》中的开篇句子为“白起之死,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抗上。抗上而理亏,弃亡之道也。”

2.归属缺失

下属的职责是把事情做好,但同时要在成功的过程中给上级搭建平台,就是要把功劳归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让领导也有功。这实际上也是维护领导的影响力和威望。这样会极大地促进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进步奠定基础。

《道德经》有言:“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思是,追求有为而不恃自我之智,功成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功勋才永不磨灭。

东汉开国大将军冯异,跟随汉光武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每次大战之后,刘秀都要为将军们评功进赏。这时,将军们都为争功得赏,大喝小叫,以致拔剑击树,吵得不可开交。冯异却从不争功争赏,每次都独自静坐在大树下,任凭汉光武帝评定。这样,大家就给他取了个雅号,叫“大树将军”。冯异从不以功自居,是终保荣华平安的一个重要原因。

泰戈尔说:“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却发现了你。”相反,若是居功自傲,有功而无功。居功自傲,突出个人,忽视领导的存在,必然导致归属缺失。

年羹尧之死就是典型的教训。

在二月河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雍正皇帝》里,年羹尧在雍正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曾经受命捉拿刘八女,主要目的是取回太子用于控制百官的《百官行述》。年羹尧血洗江夏镇,七百多口人全部被杀,所获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当其向雍正交差的时候,只将《百官行述》奉上,但是对于所获金银财宝只字未提。

雍正即位后。年羹尧接替征西大将军。当时西北战事为国家第一要务,雍正为了打赢这场仗,穷其所有,最终支持年羹尧取得了战事的胜利。但是他贪天下之功为己有,傲气冲天。回京述职,百官跪接,他直到雍正出宫门迎接才下马。雍正因天热让西北将士“去甲”,连说两遍居然没人敢动,此时年羹尧发话:“既然皇上说去甲,你们就去甲吧!”众将才卸甲。年羹尧回头对雍正说:“这些人常在西北,只知军命,不知皇命。”

这个时候雍正觉得,实际上你年羹尧已经对皇帝、对朝廷并没有归属感了。加上年羹尧性格上的问题和缺陷,所以,尽管他立了那么多功,成了那么多事,到头来雍正还是不得不将他赐死。

3.认可缺失

冯梦龙《智囊全集》里有一个“王翦将兵”的故事。

秦伐楚,使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地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恒中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耶?”

秦始皇派王翦率六十万大军伐楚,出征日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临行前,王翦请求始皇赏赐大批田宅。秦始皇说:“将军即将率大军出征,为什么还要担忧生活贫穷呢?”王翦说:“臣身为大王的将军,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无法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臣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作为子孙日后生活的依凭。”秦始皇放声大笑。王翦率军抵达关口后,又曾五次遣使者向始皇要求封赏。有人劝王翦说:“将军要求封赏的举动,似乎有些过分了。”王翦说:“你错了。大王疑心病重,用人不专,现在将秦国所有的兵力委交给我,我如果不用为子孙求日后生活保障为借口,多次向大王请赐田宅,难道要等着大王对我生疑吗?”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一个下属一定要对自己的上级有要求,只有有要求上级才会放心。

一个下属如果对自己的上级没有了要求,也就意味着领导的认可和关注已经对他没有价值了。这叫做认可缺失。很明显,这种感觉当然让领导很不舒服。

连司马迁都说,王翦比白起聪明多了。

第五节 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就是要使你的团队形成合力,达到问题最小化。问题最小化就是效率最大化。管理团队有这么几个问题非常重要:一、忍得住

忍得住,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切勿操之过急。

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1.做事要忍

做事要忍,就是事情还没有尽显端倪之前,一定要保持忍耐,密切关注矛盾变化的趋势,一直等到时机成熟了方才下手解决。

春秋时期的郑庄公杀其弟段就使用过这个计策。详见《古文观止》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

郑武公娶了一位中国妻子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庄公即位时,武姜请求把制地封给共叔段。庄公以制地险要为由拒绝了。武姜又请求封给京地,庄公答应。人称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警告庄公说:“京地的城墙不合规定,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庄公说母意难违,祭仲建议:“应该及早做好安排,不要使京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瞧吧。”

不久,太叔命令郑国西、北边区的城邑归属于自己。公子吕说:“国家怎能容许土地两属,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是不是我去除掉他?”庄公说:“不用!他会自己害自己的。”

太叔又把原是两属的边邑收归为自己所有,一直扩展到廪延。子封说:“可以行动了!他势力雄厚了,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归附。”庄公说:“他既然不合礼义,人们就不会亲近他,势力虽然扩大了,他反而会垮台的。”

太叔积极修治城墙,聚集百姓粮草,修整盔甲武器,组织步兵和战车,想偷袭都城。武姜则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得知太叔偷袭的日期,便命令子封率军讨伐,太叔逃到鄢城,庄公也追到鄢城。太叔逃到共国,再也没有回来。

郑庄公先封叔段于京,又听任叔段“不度”,有人认为表现了庄公的“仁慈”和“忍让”,有人却认为他是有意“养成其恶”。

“仁慈忍让”也罢,“养成其恶”也罢,庄公“忍”字为上,密切关注形势变化,等到时机成熟,果断讨伐,一举解决了问题。

郑庄公是毛泽东唯一佩服的古代政治家。毛泽东给他的评语是:“很厉害”。

2.识人要忍

识人要忍,就是在与人相处上,要熟谙慢的智慧,不要操之过急。只有不操之过急,才能既不会冤枉好人,也不会失察坏人。

第一,“不会冤枉好人”

譬如“颜回煮饭”里孔子误解颜回。

《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记载: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人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天没有吃上饭。派颜回煮饭,隔着门缝发现颜回揭开锅正在用手抓饭往自己嘴里填,孔子非常失望。实则是:饭揭锅的时候,梁上的灰尘被热气扑下来,落到锅里。颜回为防止浪费粮食,先把最表层被灰污染的饭吃了。于是孔子感叹:了解一个人太难了,而在了解一个人之前轻易下错误结论太容易了。

第二,“不会失察坏人”

譬如“管仲荐相”里齐桓公不听管仲之言,误用奸臣。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逋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逋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如何?’对曰:‘自宫以逋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重病,桓公问他:“你死后,群臣之中谁可做相国?”管仲说:“知臣莫如君。”桓公说:“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桓公说:“开方如何?”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桓公说:“竖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三人,三人专权。

桓公四十三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争位。冬十月七日,被竖刁、易牙、开方三个奸贼禁闭在寝殿里活活饿死,死后六七十天,腐尸上的蛆虫爬出室外,才被人发现。

二、拿得下

拿得下,说的是如何驾驭能人。

任何一个单位或组织,都有许多能人。他们能力强、水平高,是单位或组织的核心和骨干。大家都知道“二八定律”。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无论规模的大小,往往是20%的人完成了80%的工作任务。这部分人就是骨干力量。而能人则是骨干中的骨干,相对来说他们的能力更突出,对组织的贡献更大。分析表明占10%的能人为组织创造了60%的业绩。

但是人的能耐大了,常常就是不服管,也难管。

《西游记》里唐三藏对孙猴子的管理给我们许多启示。

1.给能人以武器

能人都希望展示特长,获得承认。你就要让他发挥作用,给他展示才能的舞台,承认他的本领和贡献。该提拔的提拔,该给他职权的给职权。这个武器引申为许多东西,只要是能够让能人发挥能耐的东西,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可谓“为虎添翼”。这一点历史上就有实证。例如,刘邦拜韩信为将,给韩信的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权;曹操添关羽的神勇,给关羽的是日行千里的赤兔马。在《西游记》里,观音要猴子承担保护唐三藏西天取经的重任,给予孙猴子的是无坚不摧的金箍棒。

这一点是为能人下属搭建舞台的“金”原则。

2.予能人以约束

能人本事大、脾气大、能量大,一旦出了问题,会造成严重后果。实际上对于领导者来说,能人是没有上鞘的剑,运用得当能“杀人一千”,稍有失误也可能“自损八百”。所以在给机会、压担子的同时,也要不动声色地套上剑鞘,进行约束,以防患于未然。这个约束可以是制度约束,也可以是其他约束。在《西游记》里,唐三藏获得的是可以让猴子“疼”得满地翻滚、服了才作罢的紧箍咒。

赵玉平先生说:“能人需要戴紧箍,庸人不需要。因为庸人离不开团队,离开团队就到不了西天;但是能人一个跟斗就能到西天,即使离开团队,也可以自立门户,当个美猴王。而团队是离不开能人的。对于能人,没有约束就难以信任。信任不仅需要情感认同,还需要一种机制认同。给能人戴上紧箍,忠诚度确认了,做事情也有谱了,领导就可以放心了。可以不念紧箍咒,但一定要戴紧箍。因为紧箍是一种机制,是一种双方的承诺。”(《青梅煮酒论领导》)

这一点是制约能人下属的“箍”原则。

3.让能人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