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责任心
什么是责任心?当前似乎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辞海》中没有“责任”条目的确切解释。
《汉语大词典》对责任的解释是多义的,其含义有:(1)使人担当某种职务和职责;(2)谓分内应做的事;(3)做不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该承担的过失。简言之,任职,分内事,因过失而受查处是责任的三层基本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的诠释为: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
《新华词典》的描述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心情。
《古今汉语词典》称:责任,(1)分内应做的事;(2)理应承担的过失。
一个署名“山人”的网友对责任心的注解是,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也有人解释为:责任心,也可称为责任感,即一个人对责任的感知和感受。责任感包含了6个因素:自信;有条理;可依赖;追求成就;自律;深思熟虑。(这是现在为大家普遍认可的是Costa和McCrae在NEO-PIR测验手册中对于责任感的定义)
其实,责任就是你所扮演的角色所应当承担的义务。所谓责任心,就是指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雄心、恒心、事业心、孝心、关心、慈悲心、同情心、怜悯心、善心相比,是“群心”灿烂中的核心。
责任心体现在三个阶段:一是做事情之前;二是做事情的过程中;三是事情做完后出了问题。第一阶段,做事之前要想到后果;第二阶段,做事过程中尽量控制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防止坏的结果出现;第三阶段,出了问题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和积极承担责任不仅是一个人的勇气问题,而且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心地是否自信,是否光明磊落,是否恐惧未来。
一个人的责任心并不是先天自成的,而是在秉承了一定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履行一定的责任要求逐步形成的。
梁启超说:“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一家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国必亡。”强烈的责任心,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之一。一个人活在世上,要为国家尽忠,要为单位尽责,要为组织尽职,要为朋友尽义,要为父母尽孝,要为子女尽慈,是要有责任的。有了责任,文明才能进步;有了责任,社会才能平安。有了责任,才保证了诚信,保证了服务,保证了敬业,保证了创造,保证了社会的可持续性,才会有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废墟旁对生命的不弃不离。
“责任心”讲究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决定一切”,是美国人罗曼·文森特·皮尔所著的一本书的书名。
因为前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的推崇,使这句话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
为什么说“态度决定一切”呢?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人生方向完全受控于其生存态度的牵引。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就有什么样的生活现实。态度影响我们的事业、生活、人际关系,决定我们的人生成败。所以说,态度决定一切。
二、事业心
事业心,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执著追求的情感,坚定不移的信念。
《辞海》的解释为:致力于实现某种事业的志愿,是人们期盼事业有成的上进心和对本职事业投入的无比热忱。
对于干部来说,事业心既是一种精神面貌,也是一种工作姿态,还是一种思想境界,更是一种政治素质。
“事业心”讲究一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印度哲学家菩德曼有句名言:“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翻译成中国的一句俗话,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钟劲先生在《从秦光荣填歌词说干部的事业心》一文里,为古往今来的官员概括了为官的三种境界:最低境界:把为官当家业。此类为官目的很单一,就是希望旺家庭、兴家族。笔者认为,以为官求光宗耀祖,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毕竟心中世界褊狭,所行不远;如果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甚或横行霸道、鱼肉乡里,则沦入龌龊不齿了。
中间境界:把为官当职业。此类如能奉公守法,尚属好官,但商业味太浓,无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自身也无激情和乐趣。
最高境界:把为官当事业。此类人肯定是有信仰的,肯定是有利他情结的,因此是充满激情的,是勇于创新和奉献的;另外,他们也是非常快乐的,而且是大快乐,远胜于上两种境界私利满足的小快乐。这种官员,才属于优秀的官员。
对于普通的基层干部来说,长年累月,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在基层工作这条路上不停的行走,很多时候,会没有头绪,会从头再来,会应对各种各样的任务、事务、指示,然后传达、贯彻、落实,确实很不容易,很辛苦。但这一样需要有事业心。
网络上有一个关于事业心的故事:
一个农夫去一个哲学家家里做客。
农夫不解地问哲学家:“您每天不是读书,就是伏案写作,难道不觉得辛苦吗?”哲学家说:“因为我有事业心,所以不觉得辛苦。”
农夫又问:“什么是事业心?”哲学家想了想,说:“我们不如来做个试验吧。只要你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一做,就知道什么叫事业心了。”农夫点头答应了。
哲学家接着说:“请将你的左手握成拳状,往前伸直,然后将右手也握成拳状,高高举起。接着迈步向前,每走两步后,将左手往两边摆动一下,然后再走两步,将举起的右手放下,又举起。就这样,一直重复着这些动作,并且转圈。”
虽然农夫不明白哲学家为什么要他做这些动作,但他还是照做了。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农夫受不了了。哲学家问:“感觉怎么样?”农夫说:“受不了,太辛苦了!”
哲学家笑着问:“请问,你会耕田吗?”
农夫说:“笑话,我是一个农夫,耕田是我的工作,我要是连田都不会耕,那还叫农夫吗?”
哲学家说:“你能将你平时耕田时的动作,在这里示范一下吗?”农夫毫不犹豫地做起了耕田时的动作。只见他左手握成拳状,往前伸直,然后将右手也握成拳状,高高举起。接着迈步向前,每走两步后,将左手往两边摆动一下,然后再走两步,将举起的右手放下……农夫惊奇地发现,他做的动作,与哲学家半个小时前让他做的动作一样。
哲学家笑了,问:“你耕田的时候,觉得辛苦吗?”
农夫说:“不但不觉得辛苦,还觉得很愉快。”
哲学家又问:“都是相同的动作,一个觉得辛苦,另一个却不觉得辛苦,那是因为什么?”
农夫答:“因为在耕田时,我心里想着丰收,所以不觉得辛苦。而刚才,我在做您让我做的动作时,心里什么也没想,所以觉得辛苦!”
哲学家拍手道:“这就是事业心。因为你心里有了追求,所以长年累月做相同的事情不觉得辛苦!”
就像农夫一样,广大干部在什么都没有想的情况下,每天的重复与传递,所以觉得辛苦,但是心里想着丰收、收获、追求,或许就不会觉得辛苦了。这或许也就叫做“事业心”。
三、包容心
包容心,是以不背离生活准则为标准,在能够承受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宽容底线。
“包容心”讲究一句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引用了这两句话激励清华学子。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被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后来,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概括为中华民族精神。
“厚德载物”意谓: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就是要有包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