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昭王欲与官事,谓孟尝君曰:“寡人欲与官事。”君曰:“王欲与官事,则何不试习读法?”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王曰:“寡人不能读此法。”夫不躬亲其势柄,而欲为人臣所宜为者也,睡不亦宜乎?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五》
魏昭王想自己去仲裁(参与官府的事情),于是唤来宰相孟尝君说:“我想干点基层工作,亲自处理裁决之事,体验一下什么滋味。”孟尝君说:“那就去读读法律吧。”魏昭王摊开厚厚的法典,刚读了十几简就打起了瞌睡。他说:“不行,乏味,我干不了这事。”
一、乱了名分
魏昭王心血来潮,想体验一下一般干部的工作滋味。
看来,魏昭王是不太懂如何用权运权的。一个国王,不想做自己分内的事,却想去做别人的事,比齐桓公差多了。齐桓公把政事一股儿脑丢给管仲,自己整天在内宫与妻妾们鬼混,而齐国却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后来的明朝嘉靖皇帝一心修玄,尊道教、敬鬼神、求长生、烧药炼丹,不问朝政,但牢牢控制着用人大权。
魏昭王的做法实际上是极其危险的。为什么?乱了名分。
什么是名分?名分就是分配利益。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作为“人”都拥有自己的名分拥有占有物质中一些利益的占有权,而这种名分的划分则衡量在利益的多少上,就是分配利益。
所以,一定要正名。就是要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
在《论语·子路篇》理,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有一段关于“正名”问题的深入讨论: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问孔子:“卫国国君等你去治理政事,你先做哪件事?”孔子回答说:“一定是纠正各种名分。”这令子路无法理解,不敬之辞竟然脱口而出:“真的是这样吗?老师你迂腐了,为什么要去纠正名分?”
孔子大怒:“子路,你真粗鲁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持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紧接着,孔子对子路的无理冲撞提出批评:“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
在这里,孔子讲到了正名的重要性,并推导出了名不正的一系列后果。
既然“正名”如此重要,那么,“正名”究竟应该“正”什么?
笔者个人认为主要“正”两个方面:一是正名分;二是正责任。
名分和责任是管理的基础。
名分不正必然会导致职责不清,职责不清,就会导致“言不顺”。
责任不正则会导致很多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那么,《论语》中是如何进行正名分和正责任的呢?
《论语·雍也》里说:“觚不觚,觚哉?觚哉?”
《论语·颜渊》里,齐景公问政时,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季康子问政时,子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觚不觚,觚哉?觚哉?”一句。直译出来毫无意义,但结合“正名”来看,我们便明白,事实上,孔子是在感叹:“君王不像君王,臣子不像臣子,这个世界能不乱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是强调了名分的重要性:只有君王像个君王,臣子像个臣子,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社会才会稳定,国家才会发展。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身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非不顾名分,胡乱行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仅是要明确名分,更是要明确责任。“君王”、“臣子”、“父亲”、“儿子”要承担起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唯有如此,才可以使下属恪守职责。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领导以身作则了,下属还有谁敢不严格履行职责呢?
所以,正名分与正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又是缺一不可的。一旦做到了这两点,则可谓“为政有道”
由此可见,“魏昭王欲与官事”,乱了名分,糊涂之至。所以,孟尝君毫不客气地给了他一个软钉子。韩非评论:作为国君不亲自操控他的权柄,却想参与臣下该做的事情,睡着了也是正常的了。
后世比魏昭王更糊涂、也更愚昧的君王大有人在。
譬如明武宗朱厚照,“玩”之一字贯穿了一生。关于他的种种“玩”行,多有评论,此不赘述。单说他视国事朝政为儿戏,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凡往来公文一律以威武大将军钧帖行之,后来又加封自己为“镇国公”,令兵部存档,户部发饷。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个皇帝自降身份自己称臣的。《明史·武宗本纪》评论说他“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鲁迅先生在给曹聚仁先生的信中有一句话:“古人告诉我们唐如何盛,明如何佳,其实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无赖儿郎”四字,用在朱厚照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二、乱了方针
实际上,在“魏昭王欲与官事”故事里,韩非明确否定了“以身作则,事必躬亲”的领导方式。
所以,领导者要抓大事。这是为政的基本方针。
1.事必躬亲的弊端
事必躬亲,弊端有三:
第一,下属反感
对于事必躬亲的管理者,下属们也许会遵从命令,但不会把这当成一种关心或者好意,反而会被认为是多管闲事。在现实中,每一个员工每天都要做出很多管理者无法监控的事情。管理者不可能管理所有的事情,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细节。
宋代史学家范祖禹讲得很透彻:“欲以一人之智,周天下之务,而不能与贤人共天职也。”(《唐鉴·太宗下》)想以一个人的智慧来包揽天下的事物,不仅不可能,还会失去辅助人才,因为没有哪些贤人愿意与独揽一切的独裁者共事。
第二,自身疲累
领导者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们的时间、体力、智力都不允许他们包揽一切。即便是智力过人、精力充沛的领导者,要以一应万,也是力不从心的。对在管理范围内的所有大小事情都下决定,不累死才怪。诸葛亮不就是累死的么。事无巨细,全部揽上身,黎明即起,深夜才睡,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都要亲自过问,能不累死吗?
第三,扼杀创造
“君愈劳而臣愈惰,此治功所以不成也”。你什么都做了,你的下属做什么?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更多的是教会和监督下属怎么做,而不是自己做。如果一个驾驶教练总是在掌握方向盘而不让其他人接触,能培养出合格的驾驶员吗?
《尚书·益》就指出过这一点:“元首丛胜靓,股脸惰哉,万事堕哉。”意谓首领只包揽琐棒小事,下属必然怠惰,政事必然因此而荒废。
2.领导者怎样抓大事
实际上,领导者要抓大事,并不复杂:
第一,掌赏罚
“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要治理好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就必须有严明的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分明、有效的赏罚。
具体说,就是“赏不越时,罚不迁列;行赏勿滥,用罚务速”。
“赏不越时”,才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罚不迁列”才能起到振动全局的效果。赏不忌小,才能取信于全体,罚不避亲、不畏贵,方可建立制度的权威性。行赏勿滥,滥则失去了吸引力。用罚务速,速则可以防止问题的蔓延。
当然,赏罚的引导作用,还在于它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赏要宣扬、罚要示众。只有这样,赏罚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第二,善谋划
思考的重要性是可以引导人走向正确之路,管理者更需要有效的思考,才能保证组织管理的顺畅与成功。
李嘉诚曾说:“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样,若第一杆打得不好的话,连打第二杆时,心更要保持镇定和有计划,这并不是表示这个洞会输的。就等同做人及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考虑如何应付。”李嘉诚非常善于谋划自己的商道,他认真思考自己的每一步战略,把事情的方方面面分析周全,然后再付诸行动。
第三,会授权
领导者的根本职责是管全局、干本行,就是既要抓大事、把方向,义要出思路、抓落实。一个领导者,自己要只做最重要的、下属做不了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完全可以授权下属。
《荀子·王霸》说“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意思是,领导者如果喜好的是抓关键、要领,那么各种事情都会办理得很详备;如果他喜欢事无巨细,什么事都详细过问,那么许多重要的事业就会荒废。
宋代陈亮《陈亮集》卷二《论执要之道》中提出:“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意思是在上面掌握关键和原则,而把具体事务分给下面去做。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四则认为:“持其大纲,疏其节目,为政之上术也。”掌握住大的纲要,对于末节细目可以粗疏一些,这是从事政事的最高明的办法。
哪些是最重要的、下属做不了的事情呢?比如:调整任免于部、协调部门关系、争取外部资源、掌控前进方向。
第四,懂用人
做领导的,最紧要的不是自己去干,而是调动别人去做。领导自己忙碌未必是好事,能让下属忙碌起来,这样才是合格的领导。
《吕氏春秋·察贤》里有一个故事:
子贱理单父,弹琴,身不下堂,单父理。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而单父亦理。巫马期问其故。宓子贱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劳,任人者逸。”
子贱和巫马期先后做了单父邑的长官,也都一样治理得井井有条。但两人的劳逸却差别很大。子贱很轻松,在官邸弹弹琴就治理了。而巫马期却整天披星戴月。巫马期向宓子贱请教,宓子贱说:“我注重用人,你注重自己操劳;亲自操劳当然辛苦,善于用人当然就轻松。”
子贱此话的真谛是:当领导的最高境界是善于任用人才。
三、乱了章法
韩非说:“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韩非子·主道》)
在韩非子看来,领导者的控制之道,应该以冷静退让为最重要的准则。领导者不必亲自操劳事务,照样能知道下属的事情是办糟了还是办好了;不必亲自出谋划策,照样能知道下属所提供的计谋是得福还是得祸。所以,领导者虽然不说话、不布置,下属同样能很好地提出自己的主张;领导者虽然对下属分管的工作不做任何硬性规定,但下属同样也能尽力。
由此可见,韩非的所谓“不躬小事”,绝不意味着管理者可以无所事事,而是要求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懂得通过充分授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下属的智慧、能力与积极性,以实现“无为而治”的目的。
这才是领导者的基本工作章法。
其实,“不躬小事”的控制之道绝不仅仅是东方人的“专利”,现代西方管理理论同样对此津津乐道。
法国管理科学专家法约尔就曾明确指出:“领导不要在工作细节上耗费精力。”他还说:“在部下的条件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领导可以交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工作,这样领导可以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
劳伦斯·米勒在他所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中记载了一位企业总经理的体会:“管理人员必须完全摆脱幻想。完全控制——事事都要插手,既不可能又不需要。有趣的是,我们的管理人员发现,不试图完全控制,反而能得到更多的权力——完成事情的权力”、这大概可以算作是对韩非“不躬小事’的控制之道最好的现代诠释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领导的任务就是管人,所以没必要事必躬亲。一般来说,做领导的应该注意抓大事、放小事;注意不要越级干涉下级的事务;同时能放手的尽可能对下属放权,自己不费吹灰之力,照样把事情办好,这才叫高人。比起那些连上厕所都管得死死的领导,肯给与下属更多事务和人事上自由的领导,常常在工作上更有成效。
办法和技巧并不复杂:
“招亲信”。组建工作中可依靠的核心与骨干班子,保障工作中个人意志的顺利贯彻执行。用心培养下属,通过培训将你自身的工作理念复制,给他钥匙和方法、“鱼网”和“鱼经”。
“指方向”。给下属提供工作的标准、方法、目标,过程让他们去完成,自己抓好监控和反馈,及时地帮助下属纠正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为下属提供必要的帮助。
“明功过”。对于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绝对不能吝惜物质奖赏和精神上的鼓励。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成员积极投身于工作的热情。下级出了问题,也要毫不犹豫地惩罚,扣奖金、记大过,甚至撤职查办。
“耍威风”。通过开会,获得对于自身权威的认可。通过在公共场合对某些不合理的人事进行公开的批评,敲山震虎、杀鸡骇猴甚至杀猴骇鸡,以树立和巩固自己在团队中的权威与权力。亲自下基层检查工作,发现毛病予以揭批,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威信。严格审批,下属有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
“和稀泥”。善于协调内部矛盾,善于挖掘并阐发团队的共同价值取向,抬高大家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