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做人为官治事养心
48007100000008

第8章 善待自我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正面和反面,人生也有得有失,有顺有逆,有胜有败,有进有退,有荣有辱。但是,顺境易处,逆境难为,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顺境和逆境。笔者的看法是,不论顺逆、不论圆缺、不论祸福,都要理解别人,善待自己,这才是处理好人与自我关系的关键。

一、“六然”和“四看”

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的思想对后世产生过很大影响。谭嗣同高度评价王夫之:“万物招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论六艺绝句》),认为是五百年来真正通天人之故者。章太炎也称道说“当清之季,卓然能兴起顽懦,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一家而已”(《船山遗书序》)。前苏联人弗·格·布洛夫则称:“研究王船山的著作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他的学说是中世纪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他是真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王夫之认为做人要做到“六然”和“四看”。

所谓“六然”,分别是指一个人在“自处”、“处人”、“无事”、“处事”、“得意”、“失意”等不同情状下的正常表现或反应。

一是“自处超然”。自处的时候,思维情绪要超然,达观、豁达。就是要有淡泊超脱的胸襟,以高层次、高时尚的人生境界来观照自己,净化自己。什么名和利都要不去计较,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的今天更是如此。

二是“处人蔼然”。处人是对待别人,就是说与人相处的时候对人要和蔼和气,与人为善。对人不论尊卑,尊重平等、一视同仁、宽容和蔼,丝毫没有见人说人话、见鬼讲鬼话的俗气。

三是“无事澄然”。没有事情的时候要“澄然”,“澄”是非常清澈、非常宁静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事的时候要非常宁静,修养生息、安然平静、自找事做,没有一到休息便“恐惧”的疯症。如果说自处超然有点淡泊的意思,无事澄然就是宁静。淡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

四是“处事断然”。就是处事要有决断。平日注重积累,在意经历总结,凡事成竹在胸,每逢大事断然抉择,不犹豫徘徊。犹犹豫豫、黏黏糊糊、拖拖拉拉、左右为难、犹豫不决,非君子所为。

五是“得意淡然”。就是说得意的时候要淡然,淡泊名利诱惑,凡事求真实在,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即便身处佳境也不翘尾巴,被领导、被上级看中了,委以重任,封了高官,淡然处之,就这么回事,不要看得太重。

六是“失意泰然”。失意的时候要泰然处之,坦然面对,不惊不乍,淡定自如,将失意之时看做为颐养之机。人不可能天天得意,天天得意就没有李白。李白失意的时候谁也不用他这个才,所以才发出感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所谓“四看”,分别是指一个人在“大事难事”、“逆境顺境”、“临喜临怒”、“群行群止”等不同境遇下的正常表现或反应。

第一,大事难事看担当。遇到大事难事,要看你能不能勇于面对它,是不是不回避、不逃避,勇敢地担当起来。

第二,逆境顺境看襟怀。碰到逆境了,或者处于顺境了,要看你的襟怀,够不够豁达,能不能够承受得起。应该身处逆境之时心若止水,身在顺境之中扎实前行;做人的原则和品行不受境遇的变化影响。有的人身处顺境的时候扬扬自得,一遇到逆境到来了,处在逆境之中就怨天尤人,想不开。

第三,临喜临怒看涵养。得失了,看你的涵养,能不能做到“宠辱不惊”,能不能做到“大喜临门不张扬,无故加之而不怒”。逢喜无大喜,对怒无大怒,沉稳低调、善解人意,凡事善于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并思考应对。

第四,群行群止看识见。所谓行止,也就是去留的意思。不跟风、不附会、不入圈子、不人云亦云,始终保持一个独立、真实、坦诚、平淡的心,处处展示出见识非凡。跟大家一起相处、一起行事的时候,就要和大家一样。碰到去留的问题,就要看你的识见了,看你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该去就去,该留就留。

这“六然”和“四看”,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生、对社会很透彻的了解和把握。

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士人贫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也有人解释为,不得志时要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以保持良好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行善好德。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前半句“达则兼济天下”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人世精神,后半句“穷则独善其身”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

达则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学着与人分享,让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分配给最有需要的人,做最有益于人的事情。穷则心存忍耐,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不做不可为的事情,不急所不可急的事情。

这句话讲的是进退有节。

《凡人的修养》一书中说,修养的境界为:“自省而果敢,即使贫穷内心也会满足,即使受到诽谤也会自得其乐,即使身陷逆境也会感到幸福,怀着感激之情度过每一天。”

《世界是平的》一书中预言:“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是态度。”职场上竞争,表面上看是能力、职位、业绩和关系的竞争,实质上却是员工职业心态和人生态度的竞争,谁具有良好的心态,谁就会成为最后的胜出者。

作为现代人,无论是做官、还是做民,无论富裕、还是贫困,无论顺意、还是逆境,内心修养素质的程度都决定着幸福快乐的指数高低。修养可以决定命运、转变命运、改善命运,修养好时坏能变好、修养差时好能变坏。无数事实证明,在达时能够“兼济天下”的人,代代家传德厚,辈辈事业有成、人生辉煌;在穷时能够“独善其身”的人,乐观上进、努力好学,乐善好施,以微笑对待人,以信心鼓励人,以真诚宽容人,以尊重帮助人,自然枝繁叶茂,繁衍不绝。真正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实践“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唯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单位之幸、企业之幸,也是家庭之幸和个人之幸。

人们常说,如果进退有据是一个理由,是一个借口,那么进退有节则是一种哲学,一种人生策略。有节把握的就是一个“度”,体现的就是圆融和灵活。

生命的存在是一个“有”,生命的终极却是一个“无”。知进退,晓有节,进退有据,智慧、洒脱,能在名利场中审时度势,牢牢把握住自己不至于利令智昏,这样不仅容易取得成就,而且事业能够持久。

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范仲淹被朱熹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映的正是他的处事深远和豁达胸襟。

这句话说的是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她一生获得诺贝尔奖10次,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既不求名也不求利,毫不在意。有一天,一位朋友来她家里做客,忽然看见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问:“居里夫人,得到一块英国学会的皇家奖章,实际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地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就好像玩具,智能玩玩而已,决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将一事无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平常心。《淮南子·人间训》里那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进行转化的。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靠近边塞那地方,有个善断吉凶祸福的人。他家的马无故跑到胡人那边去了,大家来安慰,他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来祝贺,他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祸患呢?”因为家里多了骏马,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摔下折断了大腿骨,大家又来安慰他,他则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壮年男人全都参战,死去的人十有其九。而他们家则因为儿子腿瘸,父子的性命得以保全。

“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要淡定豁达。

纵观历史,多少迁客骚人就是因为缺少这样一种心态,因环境变迁而怀忧丧志,最终把豪情通通丧失掉。这才是人生最正确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很轻易就被身边发生的事改变心态,承受力则未免太差。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味着知足。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八苦统统出自欲望不得满足,正所谓“有求皆苦,无求乃乐”。知足并非要求人们抱残守缺、不思进取,而是教会人们要珍惜现有,学会感恩,以一颗包容心去承认自己、承认生活,不要因为莫名的欲望而破坏自己祥和的心境。

当然,人们不可能完全摆脱名利,该忙碌的依然要忙碌,该追求依然要追求。不过,单纯的物质文明和科技现代化并不能确证人的意义,在物欲张扬、精神式微的当下,可以看得稍微淡一点,稍微“空”一点。淡泊处世,清心守静,在清静中寻找舒适,在闲适中享受乐趣。

四、“人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人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语出白居易《初出城留别》。原诗云:“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还有《种桃杏》诗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吾土》诗有“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重题诗》有“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可独在长安”等句。

苏大学士有一首《定风波》,词曰:“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序中交代:“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定国南迁归,予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用其语缀词云: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张爱玲也有:“心之安处即为家。”

这句话说的是安心为本。

古代的修道人在任何处境中都能做到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无忧愁,饮食不求精美,呼吸均匀深沉。这种“安”,当然是心灵之永恒的安宁。这种心灵之安,不仅可以使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而且可以使人乐观处世,长葆青春,心灵不会被不如意之境遇所干扰,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之中,都能保持一种祥和淡然的心态。

人生中的苦难可以造就人的不幸,但同时也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并造就高尚的人格魅力。“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一名言在相隔千百年后,仍然可以激励人们的意志,勉励人们不要在磨难中消沉,在红尘浊世中保有一份乐观潇洒的心境。

冯之浚先生谈“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在“人与自己”最后讲到几点:进退有节,仰俯皆宽;

安心为本,豁达为上;

对事情,皆抱平常心,不作过多追求。

无论何种环境下,人生都有最后一个自由,即选择自己的心态。

凡事不过分追求、不过分祈盼、不过分喜怒哀乐,顺其自然,但求心安。心安就是“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石。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对于现代人来说,谁拥有了心理平衡谁就拥有了健康和长寿。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善医者,必先医其心,然后医其身。”“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它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使人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就会降低或破坏人的某种功能或组织,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2009年年初,卫生部疾病控制中心统计,中国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达到7%,总人数超过1亿。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自杀,约100万人自杀未遂,约26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预防抑郁症的主要办法就是要缓解压力,消除和“转化”不良心理。专家指出,威胁人类最大的疾病,19世纪是肺病,20世纪是癌症,21世纪是精神疾病,这种说法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