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写道:“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典型调查能通过深入认识个别单位的特殊本质,进一步补充、丰富和深化对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可以透过现象达到事物的本质和底蕴,因此有极大的深度,而且,由于抓住了事物特征,典型调查有着广阔的实用性。
校长要慎重对待典型调查的结论。典型虽是同类事物中有代表性的部分,但毕竟是普遍中的特殊,是一般中的个别,列宁说:“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包括在一般之中。”因此,对于典型经验拿到面上推广时,必须先看看条件是否成熟,而且应分期分批,切忌一哄而起,搞“一刀切”。典型调查中成熟的校长不会以其主观立场影响调查的客观性,而力避“校长出点子,调查人员找例子”,“说好不说坏,报喜不报忧”的情形。
五、抽样调查法
这种方法是从所调查的对象总体(母体)中选择抽取一定数量的样体(个体)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然后用概率方法推算出总体(母体)情况的方法。作为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它是普查和典型调查的补充,同普查相比,因从总体中抽取部分的单位调查,所花费用少,时效高;同典型调查相比,没有人的主观意图的影响,按随机的原则抽选调查样本,可以保证其在总体中的代表性。同传统的调查方法相比,还因为是以数理统计原理和概率论为基础,因而有较高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现代适应性。
抽样有两个原则:一是每一个样本在总体中被抽中的机会都是一样的,二是经过科学的抽样设计得出的样本量与总体大小无直接关系。
(一)校长运用抽样调查法的一般过程
1.掌握抽样调查条件。一般是在调查对象太多、范围太大,而又一时无法开展普查或在典型调查的效果不佳的条件下使用。
2.指定助手。指定或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参加,协助自己拟定具体的抽样方式、合理的抽样设计和抽样取本的实施,以及对所抽取的样本的统计。
3.参与和监督。校长可带有关人员到现场指挥,监督他们按预定方式和技术要求抽取样本;若样本是单位或个人,校长可以直接身体力行,调查所需要的情况资料。
4.主持鉴定。样本抽取后,可指定有关人员进行具体统计运算,不必亲自动手,但对其后果的分析研究,校长负责组织和亲自主持,并宣布或向上级呈报抽样调查的结果。校长需注意确定“抽样误差”并在调查过程中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保证抽样推断结果达到必要的可靠程度,避免挂一而漏万。
(二)抽样调查在校长领导活动中的作用表现
1.见微知著。对不可能或不必进行全面调查的事物进行抽样调查,用以推断和说明总体的数量关系。用抽样调查的资料即可推断出总体数量的关系,从而大大节省支出,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取长补短。运用抽样推断对全面调查资料进行复查、评价和修正。
3.调查与决策。运用抽样调查对某些假定、推论作出判断,对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效果作出检验。如对发现规划、政策实施、科研成果的效果进行抽样检测、验证等。
六、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是领导人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口头交谈,向被访谈者了解情况,搜集材料的调查方法。其优点是灵活,可搜集到调查表格以外的资料,也可以随时捕捉并追寻一些临时发现的问题。其缺点是费时费力,对调查者素质要求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之间进行的访谈不便于统一组织,所得资料亦难以进行量化处理。
访谈调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问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在实际访谈中,校长应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一)接近受访者,寻找情感衔接点
1.外貌举止落落大方。衣着干净整洁发式朴素大方,从内心深处尊重受访者,要有甘当小学生的态度,与受访者打成一片,切不可以“我是领导”自居,摆架子、居高临下。
2.语气适当,和颜悦色。一般采用“闲谈”式或“拉家常”式,切忌“审问”式。中国有句俗语:“非笑莫开店”。美国一名企业家在谈用人的成功经验时说:“宁雇一名满脸微笑的小学毕业的职员,也不雇一位面孔冷淡的哲学博士。”同群众打交道,不要太拘谨,也不能太随便,更不能油腔滑调。
3.态度中立。提问、引导、追问、插话都要避免使用诱导性语言或明显反映自己态度的语言,可以用这样的话表示:“我明白你的意见了”,“你的看法很独特”,“请继续谈”。
(二)开好调查会
1.慎选与会者。要求精选,既要注意代表性,又要注意广泛性。
2.选择适当的提问形式。提问的形式有正问、侧问、设问、反问、追问等。
3.注重提问的艺术。根据不同受问者的不同心态选择合适的技巧,且要紧扣主题,控制全场气氛,掌握主动权。
4.激励合作,防止冷场。若发生冷场首先去寻找打破僵局的发言人,俗语云:“一只羊子过河,十只羊子都过河”。重点启发诱导那些“炮筒子”、健谈的“快嘴”充当“带头羊”。
(三)个别访谈
这是以个人为对象的调查方法,与以“群体”为对象的调查相对应的。它克服了会议调查中与会者的“心理障碍”,使之披露那些不便于在公众场合公开的秘密。因此个别访谈也是最普遍,领导最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个别访谈可以采用个别访问的形式,也可采用个别电话调查的方式,还可以用“走廊谈话”的方式。对此,日本当代著名经营管理学家士光敏夫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我提倡‘走廊交谈’,也就是‘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光通过电话,往往无法把握对方的真意及一些微妙之处。事情紧要时,人们之所以不远千里也要会晤相商,也正是为了想摸清对方的真实意图。”
七、追踪调查法
它是指校长对同一调查对象或同一专题,围绕同一内容或同一样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连续不断地开展的调查方法,是对某事物或某现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时间序列的调查,以全面了解调查对象变化的过程。显然,追踪调查法是一种动态调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校长如何实施追踪调查?
1.仔细考虑、选择进行追踪调查的课题,避免盲目地匆匆确定,在并不需要追踪调查的项目上徒耗时间和财物。
2.对每次调查的资料和分析结果应妥善管理、存储,并保证其整体性与连续性。
3.与调查对象保持经常联系,尽可能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
4.对每次调查获取的信息和材料要作对比分析研究,从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的有关调查对象动态变化的材料,找出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八、实地观察调查法
实地观察法又叫观察法,是指校长深入现场或进入一定环境,运用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直接观察调查对象,以获得第一手材料的调查方法。它可以获得较可靠的感性材料;可以从内部观察那些通常要避开旁观者的行为和过程;由于具有连续性,它可以准确地感知事物的发展过程,使校长及时了解情况。
无产阶级革命家们都十分重视实地观察。恩格斯深入曼彻斯特纺织企业,“直接研究了英国工人阶级,研究了他们的要求、他们的痛苦和快乐,同时又以必要的可靠材料补充自己的观察”,写就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斯大林认为,“领导——这并不等于写决议和发指示。领导——这是检查指示的执行情况,不仅检查指示的执行情况,而且检查指示本身,从生动的实际工作的观点来检查这些指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毛泽东指出:“中央的同志,各省市自治区、各部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年总要有一段时间到工厂、合作社、商店、学校等基层单位去跑一跑,进行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邓小平告诫说:“不少机关的负责同志,把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用在处理文电和不必要的过多的开会上面,很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要求和研究他们的经验,这就是不可能避免地陷入了事务主义的文牍主义的泥坑。”
九、文献调查法
文献调查法是指校长把各种文献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的方法。文献是由人专门建立的,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和储存人类各种知识和情报信息的资料,是调查中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
文献资料种类繁多,按照文献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大体可以分为书面文献、统计资料、声像资料、微缩资料、计算机存储资料等。其中的书面文献是文献资料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也是与领导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书面文献大致包括三大类:
1.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档案、文件等。比如会议记录、政府文件、规章条例、工作记录等,这类资料一般较为齐全,情况反映较客观。
2.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报刊、杂志、书籍等,这类资料对社会问题反映快,汇集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丰富思想,但往往带有个体的主观意向性。
3.个人文献。指个人主动编写的文字资料。如书信、自传、日记、回忆记录等。这类资料不仅可以再现当事人的外在行为,还可以再现其内心世界,对研究个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过程极有价值。
在我国,还有一类独特的文献资料,这就是地方志。它在形式上可归于图书一类。但实际内容却远比一般图书的价值高得多。它对某些地方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经济、文化、人物、民情、风俗等,都公正、客观、翔实地记述,堪称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因此地方志是校长尤其是地方校长了解地方情况的重要资料来源。
文献资料于调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些研究,如某些社会现象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向,文献资料可能成为首要来源。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社会调查都是从文献资料开始的。但是文献资料往往也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这些倾向性的形成可能是社会政治原因,也可能出于个人偏见;文献资料尤其是统计报表资料还可能出现一些偶然性错误;另外,有些文献也可能已经被篡改或伪造过。所有这些,高明的校长在文献调查中会加以鉴别并推知一些重要事情的内幕。
文献调查法,又叫历史文献法,就是通过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搜取与调查课题相关的资料的方法。文献调查的方法有索引法、文摘法、专家咨询法、访问法、追踪法等,文献摘取的方法有卡片法、剪报法、笔记法等,校长可以因地制宜、酌情选用。在文献调查中,高明的校长会对手中的文献资料进行鉴定,验证其真伪,还要联系文献资料的社会背景、来龙去脉及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进行分析,评估文献的研究价值,经过鉴定,去伪存真,衡量其价值。
在调查方式的运用上,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等主要是通过亲自参加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和调查研究,对调查研究做出明确直接的理论概括。相对而言,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毕生精力扑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体系上,他们主要采取文献调查的方法,对浩繁的历史和现实材料进行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马克思花费了整整四十年的时间,分析、比较,研究英国调查委员会和各工厂视察员所收集和整理出来的浩如烟海的调查报告和经济资料,才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巨著——《资本论》;恩格斯采用了著名的人类学家摩尔根积累几十年的调查研究成果而写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书。
十、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简称问卷法,也叫书面调查法,是校长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是全世界通行的一种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都是标准化的,一律采用书面的形式,间接性、标准化、书面化是其突出的特点,问卷调查的优点是省力、省钱、省时,易于控制;资料易于量化,适用于计算机管理;由于其匿名保证性强,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被调查者的心理压力,使之自由发表意见;此外,这种方法要求被调查者单独填答,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干扰。问卷调查的缺点是缺乏弹性,不适于做深度的调查研究;资料的质量较难保证,准确性较低。这种方法对文化程度低的人不适用。
第三节 调查资料的整理
在调查过程中搜集来的感性材料,多数是零乱、重复,甚至真伪并存的,必须经过加工整理,才能恢复被调查对象的完整形态,即它的各方面的联系和作为感性直观的具体丰满形象,才能成为研究的直接素材。通过调查阶段收集的大量资料是个别的、分散的、不能反映社会现象的总体特征,因此,需要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对资料进行整理,即进行审核、分类、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可见,对调查资料的整理是介于原始资料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工作环节,是校长进行领导的前提。
资料整理的一般要求是: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统一性、简明性和新颖性。
一、调查资料的初步整理
(一)资料的审核和校订
审核、校订就是对原始调查资料进行审查、核实、校对和订正。精明强干的领导人都会严肃、认真地对待审核和校订的工作。
审核、校订工作应是在资料收集工作一结束时就立即开始,因为在访问、调查及文件查阅工作刚结束时,校长对这些过程记忆较清楚,资料中的错误和疏漏容易被发现,比较容易及时得到纠正。
调查资料审订的目的,在于辨别调查资料的真伪,使调查资料符合真实性、合格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