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从后进生转变为优等生的严国兴、胡条仙夫妇说,他们的儿子阿骏,理科好,文科差,尤其作文更是差。怎么办呢?离大考只有短短10天时间了,这对夫妇采取了三条措施,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考前在家中进行一次“模拟考试”。这三条措施如下。
措施一:“说作文”。利用晚餐的时间,把“写作文”改为“说作文”,着重训练阿骏准确审题、快速写作的技能。
为了帮助阿骏写作文、说作文,家长首先把话题作文的题目集中起来,列成表格,像带阿骏学数学一样,首先自己学,细细琢磨话题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同时,家长还需自己去收集材料,准备话题,在晚餐上说作文。
通过实践,家长发现这样的作文训练效果很好。短短10天的训练,基本上激活了阿骏原有的写作灵感,阿骏的作文有了明显的长进。通过说作文,激活了他的思路,激发了他的自信,消除了他对作文的恐惧和胆怯。
措施二:准备课本上的素材。为了帮助阿骏写作文,家长找了好几篇范文,还翻阅教材,发现有两篇古文寓意深刻。其中一篇是清代学者彭端淑的《为学》,课文中的穷和尚和富和尚都想去几千里外的南海,最后穷和尚凭借着“一瓶一钵”去成了,而富和尚还在为缺少船只犯愁。这篇古文对写议论文很有帮助,凡是“立志与行动”、“快乐在路上”、“事在人为”之类的话题作文,都可以与它联系起来。另一篇是宋代欧阳修的《卖油翁》,讲述一个普通的卖油老人,却有一手令人惊叹的绝活。这个故事对“熟能生巧”、“平和的心态”之类的话题也有启发。于是,家长告诉阿骏,教材中有许多材料可以作为作文的论据,因此,只要把这些已经学过的知识激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就能写好作文。还特别要求阿骏务必把这两个故事装进脑子里,这样就可以放心地写作了。而家中保存的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阿骏也比较熟悉,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同样能给孩子的写作提供论据。
措施三:“模拟考试”。6月11日,9:30~10:10之间,在家中进行作文模拟练习,让阿骏控制好时间,完成这篇事先他并不知道话题的作文。家长给他选的话题是“学习与考试”。题目如下:
开学初,某班从第一天上生物课开始,老师就在黑板旁边的墙上贴了一张人体解剖图,标明了人体的重要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一学期过完了,老师也没有提到它。期末考试时,老师取下挂图,试题是:“列举人体各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抗议:“我们从来没有学过这个内容。”老师正色道:“这个不是理由,要永远记住,学习不仅仅是人家告诉你什么东西。”
读后,请以“学习与考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阿骏写的作文题目是《自动自发》,家长看了以后,都认为阿骏的作文已大有长进,但觉得题目最好取《自动自发的学习》或《人生处处有考场》、《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学习最重要的是过程》等。
家长还告诉孩子,有些论据在很多话题中都可以套用,比如两个和尚和海伦·凯勒,可适用的话题有“快乐”、“盼望”、“拼搏”、“行动”等。通过“模拟考试”,孩子写作文的信心大增,在6月12日的语文考试中,其话题作文为“风景”。由于前一天的训练,阿骏的作文构思很快,直接套用前一天的作文标题,以《人生处处是风景》为题,并举了海伦·凯勒的例子。就这样,语文考试在有惊无险中过去了。
这对夫妇的几条措施,都是很见实效的。“说作文”大大缩短了作文时间,又让孩子接触到大量作文题目,见得多了,心中自然底气足些。准备课本上的素材,也是一种应急措施。写作文,当然是用阅卷老师不熟悉的素材,容易得高分。但如果时间紧迫,用一用课本上的素材,也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因为这些素材毕竟学过、有印象,不用再花力气去背。至于家中“模拟考试”,等于是多练了一次兵。从心理学上讲,人有一种“比较优势”心理,觉得自己多考了一次,准备更充分一些,似乎也就多了一点自信。而有时恰恰就是多的这一点自信,就决定了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