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这天,人们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食糕,魏晋时已有此俗,至唐代时已很盛行。唐代诗人宋子京有诗说:“刘郎不敢提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刘郎即诗人刘禹锡,他在重阳诗中有意避开了“糕”字,招来宋子京的批评。《唐六典》已有“九日麻葛糕”的记载。到了宋代,重阳糕的款式花样已很别致新颖。北宋时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采小旗,掺丁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又糜栗为屑,合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明清时,“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采旗以为标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花糕也各具特色。有的地方重阳花糕达九层,上面饰以两只小羊,寓意“重阳”。在重阳这天,许多地区民间还有给出嫁女儿送花糕的风俗。有的地方重阳时要接女儿回娘家,全家欢聚喜食重阳花糕,以示团圆。所以重阳这天也称为“女儿节”。现在农村中还有“中秋刚过了,又为重阳忙。巧巧花花糕,只因女想娘”的歌谣。
那么,重阳节为哈要吃重阳糕呢?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高山下,这个庄稼汉手勤快整日早起晚归,日子还过得不错。这个庄稼汉是个忠厚人,有一副热心肠,乐于助人。
一天,天快黑,他收工回家,路上遇到一个卜卦模样的老先生,这老先生因无处食宿,正急得团团转。他上前问清了情况,就把那老先生领到了自己的家中,请他一起吃晚饭,饭后又在外厢房安排他休息。那老先生也不客气,倒头就睡。
第二天一早,卜卦先生上路了,临走他对庄稼汉说:“九月九日,你家里要遭灾。”庄稼汉听了,吓了一大跳,说:“我没做啥坏事,怎么要遭灾呢?”卜卦先生说:“天有不测风云,好人难免受灾。请不要急,在九月初九前,你要搬家,拣草木少的高地方搬,只要按我的话去做,你就可以免灾。”说完,卜卦先生就走了。庄稼汉听了这话,肚子里搁了一桩心事,他屈指一算,还有两天就是九月初九,越想心里越不踏实决计不管如何先避避再说。于是,他叫老婆、孩子-起把家里可拿的东西往高山顶上搬。到了九月九日清晨,东西搬得差不多了,他就领着老婆孩子离家往山顶上爬,他刚爬到山顶上,回头一看,原住的房子已着火烧起来了。火越烧越大,山脚下和山腰中一片火海,幸亏山顶周围全是光秃秃的石头,火才没烧上来。
庄稼汉全家在九月九日爬山登高避灾一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开了。到了第二年九月九日,一些人惟恐灾难落到自己家里,老老少少,纷纷搬家,登高避灾。可是,住在平原地区的一些人家,附近没有山也没有高地,怎么登高避灾呢?另外,九月九年年有,一年搬一次家,庄户人家也折腾不起呀!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九月九做糕吃,“糕”与“高”同音,以吃糕表示登高消灾。
在农村流传一句老话:“重阳不吃糕,老来无人告。”“告”是请“的意思。原来吃糕是好心人取代登高避灾立下的规矩,重阳不吃糕的人,就不是好心人,说不定哪一天灾难就要降临到他的身上。周此,九九重阳食花糕,便成了代代相传的节令食俗。
花糕既是节日食品,又是节日礼品。济南以东地区,重阳节要给出嫁的女儿送花糕;济南以西地区,重阳节要请女儿回娘家吃花糕。滕县、临沂、日照等地,从前多在重阳节酿造菊花酒,当地谣谚说:“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泗水等地,这天采桑叶、竹叶等为药;滕县农家则在这天日出之前采桑叶晾干为茶,据说重阳节采的桑叶当兼喝能去瘟避邪。吕邑北部人家,兴九月九日喝辣萝卜汤,说是“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在苏北,重阳节早晨家家都要吃“小蒸糕”糕用米粉装入木模,放在水壶上蒸熟,糕呈喇叭状,中间穿孔,又叫“水糕”或“蒸糕”。
重阳节在苏北又称为“伙计节”,伙计即雇工。伙计们自春季上工,苦干夏秋两季,直到重阳节才吃上一顿好饭。但吃过这顿饭,一批小伙计就要被辞退。民谚说:“十月朝,家家把伙计熬;九重阳,先逮小伙计尝一尝。”当地地主富人农忙时雇工,收获后分两批辞退:少数农活全会做的大伙计十月初一辞退,而小伙计则九月初九就辞退。因此,重阳节对那些帮人扛活的小伙计来说,不啻是“忧愁节”,而重阳节这一顿饭,是食之无味的。
冬至节食俗
冬至,也叫冬节,它是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节气之一,古时把冬至视为“亚岁”。
民谚道:“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许多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吃馄饨或饺子,俗以为冬至吃了馄饨,冬天不冻耳朵,这当然只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说法而已。
那么,古往今来,人们为什么要在冬至这一天吃馄饨呢?
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宋时人们就有吃馄饨以祭祖之风俗,那么,馄饨又是怎样与祖先扯到一起的呢?
原来,古人将馄饨这种小食附会于有关混沌的神话。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混沌是有关开天辟地的一位重要的神话传说人物。《庄子》说,远古时代,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就叫混沌。倏和忽二位常到混沌那里去游玩,混沌招待他们非常的殷勤周到。有一天,倏和忽在一块儿商量怎样报答混沌。他们说,每个人都有眼耳口鼻,用来看呀,听呀,吃东西呀等等,可是那位好的混沌却一窍也没有,我们不如去替他凿出七窍来,让他和我们一样有眼、耳、口、鼻。于是倏和忽就带去斧头和凿子之类的东西,给混沌开窍。一天凿一窍,七天凿了七窍。但是,可怜的混沌经他的朋友这么一凿,却呜呼哀哉,寿终正寝了。在《山海经》一书中,混沌又传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黄帝。不管怎么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混沌一词屡见于开天辟地之篇。而开天辟地的人物,无疑是受后世敬仰和纪念的祖先,这大概是古人将馄饨与祖先联系在一起的缘故吧。
馄饨就是薄皮的水饺,它比水饺略小,形状也稍有不同。清代北京城的致美斋所作的馄饨最为有名。其馅料讲究、花样精美、汤料齐全、颇负盛名。当时有诗赞美道:“包得馄饨味胜常,馁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喉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
明清时代,江浙人在冬至日已改吃汤圆,而擅长做面食的北方人仍维持着冬至吃馄饨的习俗。
汤圆又称“汤团”、“粉团”,它是用糯米粉制成的一种丸子。最早,吃汤圆并没有一定的时间,宋朝以后,中国人开始在元宵节吃汤圆。明清以来,江南人也在冬至时以汤圆祭神祭祖,视之为应节的食品。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提到苏州人过冬至时说:“比户磨粉为团,以糖、肉、果、豇豆沙、芦菔丝等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并以馈赠,名曰‘冬至团’……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晶也。”祭祖供神之后,粉团或粉圆自然全进了人们的腹中。
不仅江浙人吃汤圆,台湾人也在冬至吃“圆仔汤”。在冬至节前夜,家家产户要做红、白两种米圆,称之为“冬节圆”。大约在吃过晚饭后,全家大小围着一张大桌搓圆仔,充满节日的欢乐气氛。到了冬至清晨,家家以煮熟的“圆仔汤”三碗或五碗供奉厅堂、井头、灶头等地,并备牲醴祀神。一方面敬神,一方面向祖先报告冬天之来临,然后全家吃圆仔汤,此带有团圆、及添岁之意。搓圆仔的时候,小孩喜欢用糯米粉捏塑成鸟兽花果的形状,并染成红、绿、黄、青等色o动物以牛、羊、猪、狗、鸡、鸭最普遍,花果则多属桃、李、柑、橘之类。据《彰化县志》所云:“冬至前一夕,小儿将米圆塑为犬、豕等物,谓之‘添岁’;冬至,昔时曾为岁首,作此物,盖取一年中六畜兴旺、百果丰登之义,是祈年之谓,非添岁之意也。”
江南一些地方,冬至还有吃红豆稀饭的习俗。南北朝梁人懔的《荆楚岁时记》里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可见在一千六百多年前,中国人就在冬至这天吃红豆稀饭了,其目的是为了防瘟疫。
腊八节食俗
农历腊月初八为传统的腊八节。按照民间传统习惯,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煮食腊八粥。许多地区对腊八节都十分重视,头一天就要置备好煮粥的用料,全家动手拣簸米豆,剥果涤器;终夜经营,五更前要把粥煮成,天不亮全家老少就要团聚一起,围炉品尝,享受节日之乐。亲友邻居还要相互馈送。有的地区,不仅人喝腊/乙粥,还要给猫、狗喂一些。因为腊八粥象征着五谷丰登,有的还要把果树上涂一点,“大树小树吃腊八,来年多结大疙瘩。”
腊八煮食腊八粥的习俗,最早源于佛教。《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扫玉生香》里,写到林子洞里那群耗子精在腊月七日议事并探听到人世准备腊八粥的情况,充满了生活、风土气息。那只受命各处打听的小耗子回报时,说到山下庙里米豆成仓,果品最多,有五种花色:红枣、栗子、落花生、菱角和香芋。这反映了佛庙重视腊八粥以及这一时令食品所要求米果多样的特点。
腊八粥又是如何与佛教有联系的呢?
相传十二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佛教界为了纪念佛祖,就在这一天在各大名刹寺庙集会,并用香谷、果实及粥供佛,同时,也向老百姓布施粥,以积功德。根据佛家考证,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踏遍了印度的名山大川,以求真谛。有一天,他走到了印度北部摩揭陀国的尼连河附近;由于多日化不到斋食,他又累又饿,终于倒了下来。这时,一位牧民看到了,把他扶在一边,又把自己身上所带的杂粮,加上采来的野果,用清水煮成乳糜状的粥,然后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牧女给他熬的粥,顿觉精神振奋,于是,便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突然灵窍大开,终于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自此,佛家为缅怀佛祖和那位救佛祖的牧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煮上一些“五味粥”以示纪念。
由于上述传说的影响,从前民间各地佛寺在腊八节时都做粥以馈四方善男信女;称为“佛粥”、“腊八粥”、“福德粥”或“福寿粥”。宋代吴自牧《东京梦华录》载:“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汴京)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条在记载当时杭州的风俗时说:“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而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更有专门蓄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之余粮,至腊八这天回锅煮成腊八粥而分享信徒,称为“福德粥”、或“福寿粥”,意思是吃后能增福添寿--这是勤俭节约的一种美德。
我国各地有关腊八粥的传说不尽相同。
在北方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娶了个媳妇,两口子都好吃懒做,全靠父母生前攒下的八个囤子的粮食过日子。常言说,坐吃山空,投几年就把八囤子存粮吃光了。有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两口子饥寒难忍,只好从八个囤子的旯旮里,扫出一些五谷杂粮,搀和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喝了。日后只好靠讨饭过日子。待到第二年后,两口子才像他们的父母一样,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慢慢地日子又好了起来。为了记住这个坐吃山空的教训,每到腊月初八这一天,两口子就煮粥吃,并用以教育后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吃腊八粥习俗。
在安徽一带,还流传着朱元璋与腊八粥的故事。朱元璋的时候,曾在财主家里当过放牛娃,常常是有了上顿没下顿食不饱肚子。有一天,朱元璋放牛归来又冷又饿,实在受不了,在自己睡觉的牛棚里挖开一个鼠洞,准备挖鼠充饥。他挖呀挖,突然发现了老鼠的贮粮库,那里面有黄米、江米、红枣、花生等,朱元璋立即找来一口破锻,并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粥。这是他有生以来吃的最好一顿粥。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时间长了,也吃腻,于是,他想起了小时候那次吃过的粥,便叫御厨去做。御厨根据朱元璋的口述,就用上等的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枣子、胡桃、柿块等,煮了一锅粥,然后用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等做点缀,献给朱元璋。朱元璋吃后又赐给众大臣吃,大家吃后均赞不绝口,纷纷问名叫什么?朱元璋想了一想,就说:今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就叫它腊八粥吧!随之,这种粥就慢慢地流传到了民间。
河南人吃腊八粥,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岳飞。据传,岳飞抗金扎营朱仙镇,正当节节胜利的时候,奸贼秦桧弄了十二道金牌,追逼岳飞搬师回京。岳家军被迫回师,一路上又冷又饿,沿途百姓念及岳飞及岳家军的好处,便各家各户自动地送来饭和菜,搀和在一起用水烧开后分给岳家军吃,所以又叫“大家饭”,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后来,岳飞被害于风波亭后,这一带的人民每当腊月初八这一天,就烧“大家饭”来吃,缅怀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