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居
48111800000015

第15章 各具特色的民居(12)

汪明宠旧居位于距市城区80公里的西湖乡桃墅村。汪明宠是晚明时的本地人,该宅是国内仅存的三层明代住宅,极为珍贵。该宅建于明代晚期,是一栋依山傍水、有13个天井的房屋,当地人称其为“大屋里”。20世纪70年代时拆毁,现仅存两进,以两天井为中心组成两进,有中堂、正堂。中堂有正、厢房各两间,正堂也有正、厢房各两间。二层楼面两厢为狭楼,中堂三层有阁楼,围绕天井各层均开有门、槅扇、槛窗,并饰以万字格式,民居中间形成一条长巷,显得高大美观,气势轩昂。

三十四、婺源民居

婺源县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历史上属徽州府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婺源风光旖旎,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民风纯朴,明清建筑古色古香且保存完好。古朴典雅的徽派特色建筑古祠堂、官邸、民居、书斋、戏台、廊桥、亭阁、宝塔等遍布于城乡,白墙黑瓦的老房子掩映在绿野的丛林之中,点缀于古木幽篁之间,特别是延村、李坑、理坑、思溪、桃溪等明清民居群,被建筑学家称为“古建筑博物馆”。

婺源明清时期曾经多出商人和大官,由于封建宗族思想与乡土观念的影响,无论是仕途得意者,还是经商致富者,都要把大量的积蓄携归故里大兴土木,扩祠宇建宅第,以敬宗睦族;因叶落归根告老还乡,建园林拓广厦,以雅度晚年。其形式和规模都表现出小乡土村落少见的富贵文雅之气,体现出浓郁的官商文化的风格。婺源民居虽朴素简洁,装饰用的“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则比比皆是。凡梁枋、斗栱背吻、檐椽、雀替、驼峰、鸱尾、窗棂、门楣等处,无不采浮雕、圆雕、透雕的手法,雕饰龙凤麒麟、松鹤柏鹿、水榭楼台、人物戏文、飞禽走兽、兰草花卉等图案。

延村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现存有明代私塾和清代“馀庆堂”、“聪听堂”、“笃经堂”等民居56幢。民居鳞次栉比,多为明清时徽商晚年归隐所建。村落平面呈“火”形布局,5条街道在村中间汇聚。村子的核心处有一口水井,既在形式上对火灾有预防作用,又调节了阴阳二气的相生相克。

百余户人家通过过街楼连成一体。从外貌看,民居相对简洁,墙内厅堂院落布置井然,以古朴的装修自成一派。房屋形式多为一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四周用白粉刷面的封火山墙围起,且呈阶梯式高出青瓦坡顶的屋面,俗称“马头墙”。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门罩翘角飞檐,门枋砖雕别致。宅居平面为三进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等,前后均有浅天井。堂屋内三间两厢、方柱石础、槅扇门窗、青石板铺地。屋内梁枋、雀替、门窗等处的雕刻丰富,不仅显示出精湛的工艺,而且蕴藏古文化的神韵,令人赞叹不已。民居四面高墙围护,人们虽居住在封闭的建筑之中,但建筑内庭布置有小花园,叠石筑山、鱼池流泉、石桌石凳、花卉果木,从狭小、紧凑的建筑空问里求得疏朗与广阔。

延村的商贾民居,在建材与格局上与官宦府第区别不大。但由于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影响,商人住宅不如官宦府第那样雄伟威严,一般院子较小,院门偏向一边。建筑的屋角与人相临之处都砌成弧形,以示无棱无角,和睦相处。偏门和圆角体现了商人谦卑与和气生财的处世观念。商人住宅的门面和天井设计,也体现了商人的职业特点,如石库大门的门面和门罩似一个“商”字;天井为一长方形,雨水从四面屋檐流入下水道,寓意“四水归堂”、“招财进宝”;天井出面的青石板铺成铜锁下水道,寓意“锁住财源”、“肥水不外流”。商人住宅的最大特色是精雕细刻,工艺精湛。商人住宅不能建得像官第那样高大雄伟,于是他们便另辟蹊径。在雕刻装饰上互相攀比,以炫耀富有。商人住宅的木雕、砖雕、石雕,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无处不在。技法有浮雕、透雕、阴刻、阳刻。内容有惟妙惟肖的人物、栩栩如生的鸟兽、婀娜多姿的花木、蔚为壮观的山水。每一个部件拆下来都是一件工艺作品,整幢住宅合起来便是一座艺术殿堂。这些图案或隐含寓意,或借用谐音,表达着吉祥如意的心愿,如龙凤象征吉祥,喜鹊象征喜庆,莲花鲤鱼谐音“年年有余”,蝙蝠和寿桃谐音“福寿双全”等等。置身于商人住宅中,犹如置身于民俗博物馆,透出一股浓郁的文化底蕴。

“坑”在赣中就是溪的意思,婺源所有的村庄都建在碧波荡漾、纵横多姿的溪流边上。秋口镇李坑村坐落在一条狭长的山坞之中。一条涓涓小溪穿村而过,数十幢民居夹溪而筑,门户相对。李坑建村于北宋年间,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在南宋乾道三年出了个武状元李知诚。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村内260多户大都沿河而居,每户门前都有一座青石板桥,出门即上桥,真是名副其实的“小桥流水人家”。村内有一古宅,前院的一株古桂花,树冠半径达7米;后院的一株古紫薇,树龄也逾千年。令人称奇的是古紫薇仅存的半边树干,宽只有一尺,厚不足二寸,弯弯曲曲伸向一口方塘,满树红花与塘中的荷花红鲤鱼相映成趣。跨过后院,一泓山泉掩隐在树丛芭蕉叶下,泉边一块石碑,上刻“蕉泉”二字。

李坑村民居属于徽派建筑,除了具有徽派建筑的典型粉墙、飞檐、翘角外,“木、石、砖”三雕也勘称三绝。村内明清民居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蕉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古村落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理坑原名理源,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几百年来这偏僻山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

理坑官宅府第与延村的商家宅第不同,更讲究内外布局正统规范,显示官宅的气派特点。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作为我国古代民间建筑艺术珍品的“经义堂”。府第建筑门面造型气势雄伟,雍容大方。理坑因完整的明清古官宅群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婺源古村落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已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

三十五、流坑民居

流坑村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间(公元937~942年)开始建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村大都姓董,少数为何姓和曾姓。董氏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并认唐代宰相董晋为先祖。据祖谱记载,董晋六世孙董清然在唐末战乱时由安徽迁入江西宜黄,其曾孙董合于昇元年间进至流坑定居,为流坑之开基祖。依仗着辛勤经营和良好的自然条件,流坑董氏家族在宋代成为科甲连中、仕宦众盛的巨大家族。

现留下宋代古迹是矗立在村子西南角为纪念南宋状元董德元而建造的状元楼,这座楼经几次重修,依旧保存了宋代的柱础和风貌。还有为纪念北宋时董洙、董汀、董仪、董师德、董师道兄弟叔侄五人同科进士的“五桂坊”。今天我们见到的流坑村,是在宋、元和明前期的基础上,经过明代中叶董燧规划整治而成。

董燧的规划整治,一是在村西挖掘长湖,取名为龙湖,将全村的天然雨水和生活用水从东向西引入湖中,再将湖水与流经村子的恩江相贯通,这就使全村为水所包围,形成山环水抱的佳境。二是将村中密如蛛网的街巷加以规划整治,从东到西开辟7条宽巷,从南到北设置一条宽巷,横七竖一的布局与水道相一致,其余小道小巷则穿插其间。这种如同棋盘形的格局,井然有序,适应地势地形。族人也按照房派支系分区居住,如同唐宋时代的里坊规制。各房派宗祠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一起,像是众星供月。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子的左前方,其他宫观庙宇均建于村庄的外围,以符合古礼的要求。整个流坑村,每条宽巷的头尾均有巷门望楼。外有乌江、龙湖环绕,内有多处门楼守望,犹如一座小小的城池。三是在董燧经营下,建造了18栋联为一体的住宅,在经历了四百多年风霜雨雪之后,至今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只有2栋。住宅是典型的明代风格,厅堂照壁镶嵌着精工烧制的麒麟、风凰、花卉、瓜果等式样之方砖,当来自天井的阳光照射到墙壁上,立即反射出明丽的光芒,使昏暗的大厅顿时亮堂起来。

流坑的建筑群中,有一大批富商营建的宅居,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他们建造的规模和装饰受到一定约束,但他们还是想尽办法,越轨过线,使这些宅院建得富丽堂皇,如董学文的宅第,董士纯的祠堂(文德公祠),都极为壮观,为我们留下了一批明清时期江南富商的住宅和祠堂标本。

明清时期,村中近百座大小祠堂,数十座大小书院,加上玉皇阁、魁星阁、三宫殿等神社建筑,以及状元楼、五桂坊、翰林楼、步蟾坊等近三十座纪念、表功性楼坊,都是按照那个时代的制度、规格、要求修造,使古村落洋溢着一种浓郁的宗族和文化气氛。流坑民居建筑的形状和结构与江南民居相近,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朴实素雅。高峻的马头墙,仰天昂起,既可防风,又可防火。宅第采用木架结构,一般为两层,上层贮物,下层住人。厅堂居于中央,卧房分置左右。明代宅居大门多在右侧,而清代民居大门移至中间。建筑的门楣、屋檐多有雕刻和彩绘。屋内墙壁、门柱、窗棂、柱础、枋头、雀替、甚至挡板、天花板,也多有木刻彩饰,其花鸟虫鱼、人物山水、传奇故事、神魔鬼怪,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流坑村在南宋高宗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以前属吉州,此后一直归属抚州管辖,但村落位于恩江上游,属赣江水系,因此与吉州地区仍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其文化既有吉州的传统,又受抚州的熏陶,吉抚二州的古代文化在流坑有集中的体现。近一千年来,流坑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吉抚二州,以至江西全省,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三十六、赣南客家围屋

在赣南与闽、粤三省交界的地区,有一种带有防御性质的“围屋”民居。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了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房子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它的大门门额上多有“某某围”的题名,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当地人称之为“土围子”或“围子”、“水围”。围屋最早的建造年代为明代晚期。赣南围屋主要分布在“三南”(龙南、定南、全南),以及寻乌、安远、信丰的南部,以龙南县的最具代表性,也最为集中。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往往一个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围屋。龙南围屋在形式种类上也最全,除大量方形围屋,还有半圆形的围式围屋、圆形围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的村围。结构上既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垒砌的;体积上既有赣南最大的方形围屋--西围屋,也有最小的围屋--里仁白围(俗称“猫柜围”形容其小如养猫之笼)。龙南关西围屋建于清嘉庆末年,道光七年完成,围屋规模庞大,占地8000平方米,平面近于方形,长边93米,短边83米,四角设堡。每层围屋共79间,共有3层,围屋中间套有14个天井的豪华大宅,布局严谨,序列分明,空间院落组织丰富。定南县几乎各乡镇均有围屋,较零散,多用生土夯筑墙体,故屋顶形式也多为悬山,此为别县所少见。全南县围屋基本一上采用河卵石垒砌墙体,为了争取到多一层的射击高度,大部分围屋顶上四周砌有女儿墙和射击孔,以便必要时上屋顶作殊死抵抗。安远县围屋主要分布在以镇岗、孔田为中心的南部乡镇,现约存100余座。信丰县围屋多存见小江乡。寻乌县属珠江水系,过去受粤东文化影响,故这里南部乡镇多围拢屋,但许多是在正面两隅设炮楼的围拢式围屋。以上各县围屋,估计总数在600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