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夯景区为苗族聚居地,日常交流均用苗语,苗民自己种桑养蚕、纺纱织布,现在还可以看到用古老的方法榨油、碾米、造纸、织布、用筒车提水灌田,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体验大自然之美和古老的民俗风情。苗族的民俗风情淳朴古老,常见的节日有过年、赶年场(调年)、三月三、四月八、端午节、六月六、赶秋节等。农历的四月八日为祭祖节,是苗族的传统喜庆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尽情歌舞以至通宵达旦,活动有跳鼓舞、对山歌、舞花带、上刀梯、钻火圈等等。农历六月六的歌会也是苗族传统节日,这一天苗族青年男女都盛装艳服,齐集歌场,以歌交心,以歌传情,所以六月六歌会又是苗族男女的定情会。赶秋节在农历立秋那天或后一两天举行,庆祝五谷丰登的年成。
德夯苗寨已作为湘西民俗风情旅游区,其民俗旅游项目有拦门对歌、敬酒、苗家做客、苗族鼓舞、苗家歌舞晚会、灯火送客等。
五十、梅州客家民居
梅州客家地区民居,因地处山区,山多田少,村落布置多在山坡或山麓。民居沿坡而建,坡势一般较为平缓。
客家民居由堂屋、横屋加以组合发展而成,多为单层,也有做成二层的。通常为对称形的平面布局,以堂屋为中心,两侧为横屋数量不拘,视家族人口而定。平面形式有:单门楼二横式、双堂一横式、双堂二横式等,大型的有三堂二横式、双堂四横式等。有的民居四角设角楼,称为四角楼。客家民居平面封闭,聚居性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防御外姓宗族的进犯和维护其家族的利益。
客家民居常在后部加围屋,当地称为围垅。围垅民居朝向不定,常背靠山坡面向耕地,围前有池塘,便于排水和灌溉农田,对于防火也有一定的作用。围后及左右种有树丛和竹林.以防台风和东北寒风,同时也能局部调节小气候。
围屋有方围和围垅(带半圆形后屋的)两种,以围垅居多。围垅有单围、二重围或多重围,视住户人数而定。方围一般住10~25户,个别的有30户;围垅一般住20~45户,多的住80户以上。围屋可单独成一村落,也可多个组成一村落。各围内有水井和生活必需的公共设施。
客家围垅民居的前部为厅堂和住户,后部围屋房间为扇形平面,中间称为“垅厅”,其余房间都称为围屋间,通常用来作杂物库房、畜固、柴栈和厕所等。民居外墙基本上不开窗,以实墙面为主。所有通风、采光、排水均由天井来解决。
梅州南口镇南华又庐是梅州传统优秀客家民居中的一种,为大型的十厅九井三合土墙建筑,由侨乡村潘氏第十五代子孙印尼华侨潘祥初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所建。
南华又庐位于较平坦的地方,大门取自东向,是根据周围的环境(如山脉高低)和屋主家人的生辰两者皆古利的情况下确定的。南华又庐的平面形式是中间为堂屋,两边为横屋,横屋旁边是杂间和园,前而是禾坪、水圳,后面是枕头围屋,围屋后面是果树园,种有龙眼、杨桃、榄果等。堂屋里面的上堂、中堂、下堂是家人公共活动的场所,家人活动时均按辈分高低排列,长辈在上堂,晚辈住下堂。堂屋间是长辈的居室,横屋是晚辈居住的地方,为各自独立的完整庭院小屋,俗称“屋中屋”。北边的杂间是农副产品加工间和猪舍、厕所。围屋间用做厨房、粮仓和杂物间,有防盗作用。而围封的果树从风水角度来说有消灾作用。前面的禾坪可作为家人室外活动和晾晒农产品场所,水圳有排水和防御盗贱之功用。整个民居群呈前低后高的形状,建筑内设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天井和巷道,以利于通风和采光。
南华又庐室内装修讲究,其木雕风、图案花饰和陶瓷花窗应用较多。庭院内种植有树木、花草,还布置有金鱼池、凉亭等,是一座环境优美的民居建筑。
五十一、阆中古城民居
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位于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城市历史源远流长,战国时为巴子国都,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置县,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阆中是人类始祖伏羲的故乡;三国蜀将张飞镇守在这里,后卒于阆中并埋葬于此;也是南宋抗金骁将岳飞的女婿张宪的出生地;历代文人墨客杜甫、陆游、司马光、苏轼父子等先后莅临阆中观光或旅游,留下大量珍贵的墨宝和诗篇。古城“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周山势锁烟霞”,自古就有“阆苑仙境”之美誉,其“锦屏春晓”、“嘉陵秋水”、“云台仙风”、“玉台积翠”、“梁山戴雪”等十大自然景观,仙工造化,旖旎奇绝。
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阆中古城保存得非常完好,城内的古街道纵横交错,地面青石板铺路,街道两边是青瓦盖顶的木结构建筑,许多街巷仍保持着唐宋时的建筑风格。古城布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风水观,城址处于两山之间的面江台地上,以蟠龙山为正北,锦屏山为正南,古城纵向街道走向有意偏离蟠龙山与锦屏山两者形成的风水空间轴线,建筑也不正对锦屏山以“冲王气”,衙署、祠庙、宅居等无一例外。
阆中古迹名胜有滕王阁、张宪祠、少陵祠、放翁祠、观星楼、万卷楼、汉桓侯祠、张飞庙、巴巴寺等。“嘉陵三百里,阆苑十三楼”,阆中华光楼被称为“闽苑第一楼”,楼高36米,共3层,每层四面环廊,屋顶重檐为琉璃瓦,檐下和转角均配以精美木雕人物装饰,并装有雕花带窗的槅扇门。登楼乌瞰,只见古城四周青山如黛。三面碧水依依,一幅融山、水、城一体的天然图画尽收眼底。
漫步在阆中古街巷里,其街名能引发人们思古之幽情:城东有一条管星街,据史载三国时天文学家周群一家三代曾在这里研究天文,周群父亲周舒是东汉时与董扶、任安齐名的天文学家,周群幼时随父学习,掌握了大量天文知识,刘备建立蜀国后,任命他为儒学校尉,他的儿子周巨,在他培养下,也成了天文学家。管星街北端是三陈街,三陈街是纪念北宋状元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而命名的。陈氏三兄弟两状元一进士,为将为相,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家族,以陈氏兄弟中状元而命名街巷的还有“一元街”、“二元街”、“三元街”等。街巷的命名渗透着浓厚的文化因素,如迎恩街、状元街、文庙街、武庙街、学道街、道台街、镇台街、上华街、下华街、锦屏街、笔向街、沙河街、白花街、莲花街等等。
阆中古城在街巷的平面布局、空间处理,建筑物的外观造型、构造方法、细部装饰和材料选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风格。阆中古城内的民居属于明清风格,有的具有明代建筑的疏朗淡雅,有的具有清代建筑的精关繁复。建筑平面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庭院多重、层次丰富,四合院内大院套小院,天井连天井,院内屏风、花台、假山相映成趣,步移景异,意味无穷。做工精细、雕饰古雅的门窗,轩轩见景、扉扉入画,形成古、雅、幽、翠,并且多以典雅精致的雕绘艺术为特点。现挂牌保护的居住点143处。这些官宅、民居的共同特点是:临街的小木屋都有外柱廊,出檐数尺,供行人遮阳、避雨。建筑布局,大部分是四合院。有些院内回廊曲径,占朴典雅,具有南方园林特色。在街道交汇处,往往有楼台拔地而起。建筑多数为单层平房,木板墙壁。窄窄的古街道纵横交错,古城区显得古色古香。
阆中县城马家大院是一座纵横向的两进四合院,该宅左侧为杂院,右侧分为前、后庭院,前院宽敞明亮,后院宁静清雅。在后院西南角还没有一个小天井,以改善书房、客厅的采光和对景效果,并专为书房主人休息。客厅上设有望远楼扩展了视野,近可观庭院景色,远可眺锦屏山风光。建筑雕刻精细、装修考究,花窗上嵌小块云母采光及作装饰,在那个时代确为一创举。
五十二、四川藏族民居
四川藏族多居于半山腰和峡谷中,藏居平面方正,外墙实多虚少。因地形限制,其居住建筑常利用出挑、吊脚楼、过街楼等办法来扩大建筑空间,增加使用面积。常在房屋背侧面的下风方向出挑作厕所,向阳一面出挑作卧室或晾晒空廊,不仅为住户生产、生活增加很多方便,而且使建筑体形富有变化。民居底层为畜圈,二层为灶房及主要贮藏室,三层为卧室及贮藏室,顶层为经堂和晒台。这种布局,满足了藏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农副业生产、宗教信仰和自卫防御的需要。藏族民居的造型丰富多彩,不仅与自然环境结合紧密,并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采用乱石砌墙或土筑墙,墙面厚实粗重又有显著收分,与轻巧的出挑、细致的窗格,形成了虚实的对比、粗细的对比和材料质感的对比,给人以既厚重又活泼的感觉。
丹巴县城位于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墨尔多神山脚下,是一座建在山岩上的藏区名城,属岷山和邛崃山等高山区。其地势西高东低,全县最高点海子山海拔为5820米,最低点是东南方的大渡河,海拔为1700米。境内山峰叠嶂、峡谷纵横,大金川河由北向南,汇合革什扎河、东谷河后转向东流,汇入小金川河后始称大渡河,在东南流出县外。丹巴历史悠久,置县时,取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音译汉文的第一个字合为县名,故名为丹巴。
素有“千碉之国”称誉的丹巴,全县各处均分布着碉楼,主要集中在河谷的西岸。碉楼或三五成群,或独立山头。碉楼与碉楼之间依山就势,相互呼应。相对集中的地方,一眼望去,几十座碉楼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形成蔚为壮观的碉楼群。碉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山石、泥、麻筋、木头等。麻筋由红庥秆或青稞秆、麦秸秆制成,将麻杆砍成寸段,捶绒即成麻筋,和在泥中,黏性很强。碉楼表面光洁、棱角分明,其形如刀砍斧劈,千百年来虽经战争和风雨的侵袭,仍巍然挺立。古碉楼虽都以泥土和石块建筑而成,但外形美观、墙体坚固、极富美感,其建筑艺术也是鬼斧神工,精妙绝伦。碉楼的高度大多超过10米,一般在30米以上,最高的碉楼可达50~60米。从用途上看,碉楼可以作为战争中的防御工事;也可以是传递情报的峰火楼;还有的碉楼是专门用来求神祈福的风水楼、避邪祛病的伏魔楼;此外,还有警碉、界碉、房中碉之分,可以说是各司其职。在这众多的碉楼群中,以梭坡乡和中路乡境内的碉楼群最具特点,最有代表性。
碉楼一般与民居寨房相连接,有的也单独矗立在平地山谷之中。碉楼的外形一般为高耸的方形柱体,从四角、五角到八角应有尽有,也有少数的达十三角。据藏经书中的记载,在方圆几百公里的嘉绒藏区中仅有3座十三角碉楼,丹巴境内就存有两座,至今它们仍伫立在秀丽的大地之间,虽经千年风雨的洗礼却依然气势宏大。
丹巴的山寨,以前称作碉楼和寨房。它们原本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建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碉楼和寨房已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从外形上看,这种新的建筑融合了碉楼的特征和寨房的风格。碉楼寨房一般有三层,也有四层的,其一侧大多配有厢房。无论碉楼和寨房,其顶层的外缘围绕着黑、白、黄三种色带,这是嘉绒藏寨的一大特征。丹巴的山寨以甲居、聂呷、革什扎和巴底乡的最为突出,是嘉绒藏寨中最具特色的,往往是几百幢民居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古代先民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
马尔康的卓克基土司官寨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12年,20世纪30年代曾毁于火,现存建筑为1937年重建的。官寨依山就势,背西北、面东南,是一座四合院式木石结构建筑。官寨建筑高达四层,通高19米,宽37米,屋顶为歇山式。
卓克基官寨是典型的山地藏族民居建筑式样。各层内侧靠天井的一周采用连廊,连廊由各层墙体中平直伸出之木枋挑起。各层房间、过道、窗、地板也均为木质。房间的木头枋梁上密铺灌木棍,上又铺细枝,枝上夯泥,泥上再铺地板。整个建筑中不用钉、铆,暗合无缝。外墙由天然石块垒砌而成,以石灰、糯米汁勾缝,极其坚固,墙体厚达l米,枪弹不易射穿。
官寨西南边隔着一条小溪是一台地,上为西索藏寨,也是典型的嘉绒藏族的民居,寨子依山而建。逐次上垒,寨中片石铺路,周围梯田果园,嘉木遮阴。
建于清代中叶的松岗碉房建筑群也值得一览。松岗碉房建筑群也叫直波碉房建筑群,藏语的意思是“峡谷口上的官寨”,共有4座,有两座在直波村寨旁,另两座在河对面的山梁上,相距50米。碉房由石块和泥砌成,呈圆形,内有木制楼梯,整体由下往上内收成台体。南碉内径8米,外部每角两侧边长2米,墙厚l米。高29米,共7层,东南墙每层开有2个竖长方形嘹望孔,其余各面无孔。北碉内径8.5米,外部每角两侧边长2米,高25米,共6层,第二、四层东南面墙上各开一门,东、西、南墙上各开一个方孔,据传内有地道与河流相连。
五十三、黄丝桥古堡
黄丝桥古城堡,古称渭阳城。始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是统治者为防止苗民衅生闹事所修建,以镇压所谓的苗疆叛夷。古城堡原来用土筑,经宋、元、明历代改造修葺,清康熙44年(公元1799)做成石城,内设都使、巡介等衙门,成为一个防御性的兵营城池。清代形成的石城,所用石料均采用青灰石,石块面层凿划平整,叠彻工艺考究,以石灰伴和糯米浆灌缝砌筑,数百米的石筑城墙浑然一体,牢实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