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居
48111800000023

第23章 各具特色的民居(20)

古城中的用水风俗别具特色,大多是三眼开敞式井。井随水流方向而建,水从上游而下,井依水由高到低圈成三个围栏,第一栏井用于饮水,第二栏用于洗菜,第三栏用于洗衣物。这种约定俗成的三眼井的用法,古城的居民都共同遵守。井泉分布多集中在河水旁、狮子山及金虹山脚。沿中河水一线,分别有密土巷的溢璨泉,七一街的上八河井和石榴井,狮子山东南麓有光碧巷三眼井和白龙潭三眼井,金虹山南麓有文明巷的甘泽泉。

现古城有的民居已被改为可以住宿的客栈,房价高低不等,不妨小住数日。

六十一、纪晓岚故居

由于电视里清朝”辫子戏“的热播,如今纪晓岚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电视剧中的纪晓岚,总是叼着根大烟袋,风流倜傥,机智幽默,有”铁嘴钢牙“之称,专斗权臣和坤。其实电视剧中描写的纪晓岚,大多是附会民间传说,再加上编剧的演绎,与历史上真实的纪昀颇有差距。

纪晓岚,名昀,字晓岚,又字春帆,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生于河北献县,卒于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乾隆十九(公元1754年)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早年曾任福建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是乾隆皇帝的文学侍从之臣,因其文才出众、谈吐幽默,颇得皇上的赏识。

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纪晓岚在回乡为父亲守孝三年后,举家迁入京师。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年就因牵涉两淮盐政官员贪污受贿一案,闯了大祸。原来,前任两淮盐运使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文是纪晓岚的女婿。卢见曾为官清廉,素有节俭治事的声誉,而且当时已经退休三年了,乾隆听信谗言,竞降旨要抄卢见曾的家。纪晓岚闻讯后,马上用一个信封装了一撮盐和一些茶叶,叫人送给他女婿卢荫文,暗示他皇上要”严查“。不料事情败露,被问了个”瞻顾亲情,擅行通信“之罪,革职逮问,充军乌鲁木齐。三年后才获释回京。乾隆三十九年,纪晓岚被任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主持这部宏伟丛书的编辑校对工作,整整忙碌了七年,方才编定,然后又用了五、六年的时间组织人力抄成了七部,分别存放在大内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文溯阁、热河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淙阁、杭州文澜阁。《四

库全书》共收入图书3461种,79309卷,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丛书之一。这是纪晓岚一生最大的成就。他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作为《四库全书》的读书指南。这期间他的官职累升,一直作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位列一品。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82岁的纪晓岚病

逝,谥号文达。

纪晓岚虽然才华出众又博览群书,文笔也很精彩,但留给后人的著作却相当少。这固然因为他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四库全书》的编纂中,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遍览古书,自觉得后人很难超越前人的水平,因此作罢。

纪晓岚最著名的传世作品是《阅微草堂笔记》,这是一部类似聊斋的小故事集锦,记的都是些奇闻轶事,讲的多为狐魅精怪,表面看似乎荒诞无稽,实际上却是借狐魅之名来抨击现实的弊病。鲁迅曾对《阅微草堂笔记》有这样的评价:“据我看来,他自己是不信狐鬼的,不过他以为对于一般愚民,却不得不以神道施教。但他很有可以钦佩的地方:他生在乾隆年间法纪最严的时代,竟敢借文章以攻击社会上不通的礼法,荒谬的习俗,以当时的眼光看去,真算得很有魄力的一个人。”此外,纪晓岚死后,他生前的一些诗文被其后人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纪晓岚在北京有两处住宅,一处是位于海淀西苑圆明园附近的“槐西老屋”,一处是位于虎坊桥东侧的“阅微草堂”。

“槐西老屋”是纪晓岚借其二女婿袁煦的房子,从这里到圆明园只需一袋烟的功夫。当时乾隆常住圆明园,而虎坊桥离那太远,上班极为不便,因此纪晓岚借了这处房子作为临时居所。“槐西老屋”的东侧有一棵大槐树,树冠很大,清荫盈院,晚间可以乘凉,像个自然天棚,因而得名。如今这处老屋已不可考。

虎坊桥东的“阅微草堂”应为纪晓岚自家在北京的住宅。现为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原晋阳饭庄所在地。这所宅院并不是纪晓岚本人建造的,而是其父姚安公在刑部任职时所购买的旧宅院。姚安公回乡养老后曾一度将房出典,后纪晓岚将房赎回,举家迁入。这所旧宅院据纪晓岚自己考证,原为岳飞第21代孙、雍正朝四川提督威信公岳钟琪的府邸。岳钟琪曾转战大小金川和青海、西宁一带,为西北边陲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雍正帝赏识。当年在建这所宅邸时,雍正帝还御赐一块太湖石作为点缀。纪晓岚非常欣赏这块奇石,认为“南城所有太湖石,此为第一。”因此自号“孤石老人”。

纪晓岚死后,其宅屡易其主。民国初年,曾卖给刘姓盐商,据其后人刘叶秋回忆,当时在东小院的北房门上,还悬有“阅微草堂”的匾额。30年代初,这里曾是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刘少白公馆,刘少白秘密为中共工作,因此这里成为中共河北省委的秘密联络站,后因叛徒出卖而遭破坏。此后,梅兰芳买下此宅,与余叔岩等创办北京国剧学会、国剧传习所、国剧画报社,并在院内建了戏台。后又租给名丑萧长华,成为富连成科班宿舍。建国后,先后为运输公司、民主建国会、宣武党校等单位占用。1958年起,改为晋阳饭庄。

故居原有两进院落,第一进由大门、正房及倒座房组成,东侧有雕刻精美的西洋式券门通后院,2000年因拓建广安大街,大门及倒坐房被拆除;第二进院落只有正房,上悬“阅微草堂旧址”匾额,为当代书法名家启功先生的墨宝。周围有回廊环绕,庭院甚是宽敞。故居中最有名的当属前院的一架盘曲的古藤,藤下有一方1994年立的石碑,简单地介绍了纪晓岚的生平,并说此紫藤为纪晓岚手植,还断章取义地引证了《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段文字。其实,《阅微草堂笔记》中写得很明白,纪晓岚描写的那株“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的古藤是给孤寺吕家之物,纪晓岚的后人纪清漪先生对此早已做过详细的考证。虽然这株古藤不一定是晓岚公手植,但其老干屈盘,矢矫如龙,花时浓荫满院,的确“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为小院平添了无限生机与雅趣。当年老舍先生经常光临晋阳饭庄,在品尝山西风味面食之余曾赋诗日:“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藤萝花。”

曾几何时,我们似乎淡忘了这位名标清史的才子,他的名字似乎还没有晋阳饭庄来得响亮。但是,2000年初,“纪晓岚”这三个字却频繁见诸报端,起因是广安大街的修建。在北京市的总体规划中,广安大街是一条继平安大街之后另一条与长安街并行的主干线。它西起广安门,东止广渠门,全长8公里。它将穿过历史上的风云际会之地,穿过菜市口、虎坊桥、珠市口、磁器口、八大胡同、夕照街……。沿线文物密布,拆迁红线70米范围之内竟涉及文物9处:纪晓岚故居、德寿堂药店、京华印书局、开明戏院、江西南康会馆、明因寺、火神庙、曹雪芹故居(待定文物)等。这一方案公布后,文物专家们惊愕了,众多市民和政协委员也忧心忡忡,而进入拆迁红线20余米的纪晓岚故居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引发了广安大街的“抢救行动”。最终在各界的强烈呼吁下,在市政府的亲自关心下,修改了广安大街的设计方案,南躲北让,尽量多地保护文物,结果建成的广安大街弯曲得像条龙,而纪晓岚故居等文物却得以部分保存。如今晋阳饭庄迁入了在纪晓岚故居的东侧新建的一座豪华楼房,腾出的纪晓岚故居重新加以整修,并免费向游客开放,使我们今天仍能够在“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藤萝花”的美景中去凭吊那位总叼着烟袋的清朝大才子--纪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