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雪
48147700000009

第9章 高适

高适(约702—765年)字达夫,渤海修(今河北沧县)人。曾和李白、杜甫在齐赵一带饮酒游猎,怀古赋诗。官至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最后任散骑常侍,死于长安。

原文

别董大①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②,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③?

注释

①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②曛:昏暗。

③君:指的是董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的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这首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诗的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以致云也似乎变成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后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他的沦落,才以希望作为安慰。

绝妙佳句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原文

塞上①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②,月明羌笛戍楼③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④,风吹一夜满关山⑤。

注释

①塞上:边塞地区。

②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

③戍(shù)楼:防卫的城楼。

④梅花何处落:羌笛曲有《梅花落》。这里是问笛声传到了哪里。

⑤关山:山川关口。

赏析

前两句写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

高适曾一度浪迹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边关的风雨铸就了他安边定远的理想,也孕育出他那激昂粗犷的诗情。然而,在他的那些雄浑的旋律中,《塞上听吹笛》一曲,却跳动出别具一格,冰清玉洁般的音符,这又给他的边塞诗添上了另一种色彩。

绝妙佳句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