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科课程资源-物华风清
48148200000011

第11章 白居易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公元798年)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原文

冷泉亭记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②。就郡言③,灵隐寺为尤④。由寺观⑤,冷泉亭为甲⑥。亭在山下⑦,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⑧,广不累丈⑨,而撮奇得要⑩,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释

①冷泉亭: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飞来峰下。

②余杭郡:唐时即称杭州,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

③就郡言:谓就余杭郡的山水而言。

④灵隐寺: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北灵隐山麓,飞来峰东。尤:突出。

⑤由寺观:谓从灵隐寺的风景来看。

⑥为甲:数第一。

⑦山:指灵隐山。

⑧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倍寻:两寻,合古尺一丈六尺。

⑨累(lěi):重叠。不累丈:即不到两丈。

⑩撮奇:聚集奇景。得要:获得要领。

胜概:优美的山水。

物无遁形:谓在亭上看灵隐景物,一览无遗。“物”,指景物。“遁形”,隐藏形态,指山水草木被遮蔽而看不见。

薰薰:草木的香气。

木:树木。欣欣:生气蓬勃的样子。

导和纳粹:谓引导人们心情平和,吸取纯洁的养分。“粹”,精米,此喻精神滋养。

畅人血气:谓令人血气畅快。

泉:指冷泉。渟渟(tínɡ):水止不流动的样子。

泠泠(línɡ):形容风清凉。

蠲(juān):消除。析酲(chénɡ):解酒,使头脑清醒。

起:启发,振足。

益:伞。

栋:指亭梁。

阶:指亭的台阶。

床:喻亭似床。

狎(xiá):亲昵,亲近。

矧(shěn):况且。潺湲(chán yuán):水流的样子。洁澈:水洁净清澈。

粹冷:形容水清凉。柔滑:形容水感。

道人:指修行出家的僧侣道徒。

盥(ɡuàn):浇水洗手。盥涤:洗涤干净。

见辄除去:谓看见冷泉亭水,便把眼耳心舌的尘垢都清除掉了。

潜利阴益:谓冷泉亭给人的好处,有许多并不显露于表面,即指上述对人们思想情操的熏陶。

可胜言:岂能说尽。

“斯所以”句:谓这就是冷泉亭风景在余杭郡最好,在灵隐寺列第一的原因。

杭:指杭州,即余杭郡。四封:余杭郡四边疆界。

先是:在此之前。

领郡者:担任杭州刺史的。

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曾任杭州刺史。“君”,对士大夫的一种敬称。

韩仆射皋:韩皋,字仲闻,曾任杭州刺史,历官东都留守,镇海军及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

裴庶子棠棣:裴棠棣,曾任杭州刺史,官至太子庶子。

卢给事元辅:卢元辅,字子望,曾任杭州刺史,官至兵部侍郎、给事中。

元藇: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在白居易之前任杭州刺史,当时任右司郎中员外郎。此亭:即指冷泉亭。

指:手指。

殚(dān):尽。

能事:指从事山水胜境构筑的能力。

继之:继元藇后为杭州刺史。

述而不作:谓记述其事而不再构筑这类亭子。“作”,创造。

长庆三年:唐穆宗即位第三年,公元823年。

译文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优;在郡里,灵隐寺最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两寻,宽不逾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春天,我爱它的草香薰薰,林树欣欣,在这里可以吐纳于清新空气之中,令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除酒困,令人心旷神怡。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生于亭梁之间,水漫到亭阶之上。你坐着玩赏,可用床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位佛门中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见了这里的景致,就会一下子全部消亡。这种无形中能获得的益处,哪能给你说得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啊!

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山连山、湖连湖,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过去在这里做太守的人,有位相里君,筑了虚白亭;仆射韩皋,筑候仙亭;庶子斐棠棣,筑观风亭;给事卢元辅,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藇,最后筑了这个冷泉亭。这样,五亭相互可以望见,像五个手指并列一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要筑的亭子已经全筑好了。后来主持郡政的人,虽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么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继承他们到这里以后,只是整修亭子,不再添造新的。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绝妙佳句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我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我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山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