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陷入困境的危难之际,邓小平以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的胸怀,高瞻远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力挽狂澜,在探索中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正确引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航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树立了新的历史丰碑。
一、邓小平理论的三大发展历程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重大转折的历史关头,为引导中国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索。在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弥足珍贵的探索成果基础上,对其全局性错误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紧紧抓住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主导规律,形成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实践,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邓小平理论基本思想的探索阶段
从1975年全面整顿到1982年8月党的十二大召开之前,是邓小平理论的探索时期。这个时期,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拨乱反正和改革试点探索。1975年1月,邓小平受命于危难之际,面对严峻的形势,邓小平果断地决定:对各条战线进行全面整顿。邓小平理论于1975年全面整顿时期开始酝酿,因为在整顿期间,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思想已经开始萌芽。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自己有过一段讲话,他说:“说到改革,其实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一九七三年周恩来总理病重,把我从江西‘牛棚’接回来,开始时我接替周总理管一部分国务院的工作,一九七五年我主持中央常务工作。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这说明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期间,邓小平已经开始深入思考接下来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该怎样走这一重要问题,并在思考中开始有了改革思想的萌芽。
从1975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提出了几个重要的战略原则,即“四化建设是全党的大局”、“科技教育要走在前面”、“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坚持按劳动分配”等。尽管全面整顿以来刚刚好转的形势又在极“左”路线的压制下受到了挫折,但是邓小平在这期间提出的整顿(改革)主张已经初见成效。对此,邓小平曾说:“拨乱反正在一九七五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可以说,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从总体上同当时居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分离开来,对立起来了。因此,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的“整顿”措施,不仅起到了为全面整顿廓清思想障碍的作用,而且还为后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也起到了先导作用。因而,这一时期是邓小平理论的萌芽时期。
(二)邓小平理论总体结构的形成阶段
从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直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这一时期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时期。
在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前期的错误,尤其是对“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进行纠正和反思,是新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而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纠正又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主要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最重大的理论功绩,是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错误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重大战略决策的转移,是在深刻吸取了社会主义建设前期、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严重教训的基础上确定的。其中体现的思路,就是由拨“以阶级斗争为纲”之乱入手,达到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正的目的。正是在这种对历史错误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得以胜利地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伟大转移,初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最为核心的内容。此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召开之后,实际上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大致框架,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主要矛盾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理论都开始初步形成。
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后,中国的经济改革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并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在此期间,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多方面拓展。这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了科学的称谓。至此,邓小平理论得以初步形成,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三)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阶段
从党的十二大到1992年“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完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改革开放实践的推动下,邓小平理论获得极大发展。党的十二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渐丰富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次会议系统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进一步阐明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基石之一。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衰成致的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①。会议明确地概括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实践成果,并将之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高度凝练和升华,最终提出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它既使邓小平理论体系有了厚实的主体内容,又使这个理论转化为实践有了明确的中介层次。它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1992年初的邓小平“南方谈话”把这个理论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南方谈话”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大以来围绕改革开放姓“社”姓“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等问题,做了新的深刻的概括和阐述。此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定由9项主要内容构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在这个报告中,正式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并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2年10月召开党的十四大,在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做出了新的概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包括: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以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邓小平理论也由此走向成熟,并形成科学体系。
1997年10月召开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共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强调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世纪的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从此,邓小平理论作为新时代的旗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更加明确,更加深入人心。
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尝试与发展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 1992 年“南方谈话”,邓小平以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紧紧把握时代特征,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认识水平,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一)正确面对现实国情,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奠基石之一,是构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和逻辑起点。这一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的历史产物,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从形成背景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重新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推向前进,根据毛泽东关于“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基本国情开始了实事求是的再认识。1979年3月,邓小平就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要有两个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是底子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第二点是人口多,耕地少”,“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邓小平对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为我们判断社会所处阶段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产生开启了思维之门。
从形成过程来看,这一理论在其形成的整个过程中既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和借鉴,也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分析和总结。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的产生经历了多次中共代表大会的讨论和升华,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概念被正式提出来是在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该决议指出:“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这也是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出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明确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再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报告在确认我国社会所处阶段的基础上,把“物质文明还不发达”作为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强调“要按照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要求,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和本质奠定了基础。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生产力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三大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主要矛盾以及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等进行了系统地阐释,内容非常丰富,表述非常完整。十三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阐述,表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形成。
“1992 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在谈话中强调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此后,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在充分肯定党的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这一理论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涵
邓小平指出,我们所确认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它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从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我们所进行的一切改革和建设事业都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都要不断地逼近而不是偏离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任何偏离这一轨道的倾向,都是同社会主义性质不相容的。
第二,从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因而我们必须从这个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国情和客观实际出发,搞建设和改革,而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两个结论完整地体现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社会主义”,说的是社会性质和方向前提;“初级阶段”,说的是发展水平和过程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地反对了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承认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主要认识根据。另一种是认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到达社会主义发达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主要认识根源。两种错误倾向都脱离了中国现阶段具体国情。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邓小平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阐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基本路线、确立长期指导方针、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根本依据,开拓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情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都对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有过一定的探索和阐述,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不可能说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还需划分为几个阶段的问题。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勇于冲破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科学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系统地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长期性、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因此它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
第二,它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如同“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一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要的问题是认清中国的国情。确认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从而为我们找准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时间的“左”倾错误,曾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损失,其根本原因就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落后,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仅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对国际主义发展也具有重大指导和借鉴意义。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国际意义,不是说中国是世界社会主义各国的榜样,更不是说应该照搬中国模式,而是说,所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自己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像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导下那样找准自己的历史定位,这样才能在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有一个适合自己国情的脚踏实地的起点。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得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并最终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1.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长期理论思考的结果,从 1980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到1992年对这一概念做出明确的概括,期间邓小平用了十二年的实践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最终归纳概括出这一科学理论。
首先,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发端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这种优越性是要体现在社会发展上面,而社会发展最终是靠生产力的推动。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中,邓小平得到了在社会发展中一定要关注“生产力”的启示。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规定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充分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生产力观点。
其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改革开放社会实践的试点推行,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奠定了社会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拨乱反正,确定了以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到1980年,邓小平逐渐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初步判断。1984 年中共十二大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中国改革的任务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该决定的理论意义,认为“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邓小平进一步把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了。此后,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进行反复思考的基础上,他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二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初步论断。
1992 年,邓小平到改革开放最早的南方进行视察,亲眼看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果。结合所见所闻,他进行了理论总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解放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在实践成果的支撑下,邓小平将对社会主义诸多零散的看法、判断和认识,逐渐系统化、逻辑化,并最终上升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从而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完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由此可见,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既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本质论,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结出的丰硕成果。
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最科学、最完整的解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概括分为三层含义:“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首要的基本的一层,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第二层,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第三层,这是从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的角度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
第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起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不是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任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首要内容和基础性本质。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更重要的是要解放生产力。基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历史把握,邓小平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国家富强的、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贫穷只能抹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贫穷也无法过渡到共产主义。邓小平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出发,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因素。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邓小平不仅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性,而且更加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对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特殊重要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人们在社会关系中享有平等地位和权利,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也是其得以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展示。
对于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进行分析,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去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这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同时,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制度更为优越的最终表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支撑点。
3.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上总是拘泥于社会主义外在形式而忽略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思维模式,新颖独特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这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
首先,赋予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时代新意。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邓小平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而且全面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创立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些基本观点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并给予了更加准确和清晰的表述,如“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是人民的共同富裕”等。同时,提出了诸如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必须解放生产力,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等新的提法和新的观点,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方法上也有所创新,与以往主要从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单纯生产关系的角度上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方法不同,他更多地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层面去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样既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实际。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其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难题,从而为邓小平创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而什么是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则是其中更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根本问题所决定和派生的,最终都要受其影响和制约。可以说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切观点、主张和论断都是以“什么是社会主义”为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的。
再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澄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上的理论是非,为我们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有利于人们划清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界线,这在人们思想领域中起到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们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思想疑惑和矛盾。
最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从根本上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人们正确认识、全面理解和真心支持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中所实行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正是由于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导下,我们才对社会主义有了较为全面、正确的理解,也因此才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
(三)科学应对如何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邓小平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方面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巨大理论勇气,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创造性地、科学地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关键、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结合的问题,别开生面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书写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篇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没有市场经济的,因此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总是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搞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搞市场经济必然导致资本主义。邓小平在历史地、动态地考察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前提下,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地突破了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片面而狭隘的理解,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特定发展阶段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而且开辟了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国民经济进入恢复、调整时期。党中央通过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文件,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运动在中国展开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从1979年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基本确立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有机联系。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曾经反驳过,邓小平认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的反驳有力地突破了传统市场经济思想的束缚,第一次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到了1980年,邓小平开始提出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初步思想。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提出“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后来,这一思想在党的十二大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就有力地冲击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开辟了道路。
第二,1984年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基本确立了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有机联系。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邓小平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经过反复思考和分析论证认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发展就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第一次肯定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确立,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深化的重要表现。党的十三大报告再次肯定和明确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第三,1992 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完全形成,彻底解决了姓“资”和姓“社”之间的争论。
1989 年前后,国内的经济改革遇到了一些问题,国内出现了姓“资”和姓“社”之争,认为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并提出:“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些论述从根本上破解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对立物的认识。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至此,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完全形成。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第一,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相结合。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只能是立足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并与之有机结合的市场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能是有助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有助于实现和完善按劳分配,有助于实现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去发展市场经济,就会偏离社会主义轨道,演变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必须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概括地说,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因此,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不能照搬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只能是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也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在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逐渐发育成长起来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所以两者能够结合起来而不矛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过程中的结合,体现了人类社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社会成熟的程度,属于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之一。我国通过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并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这既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又能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认识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两个重要方面,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初级阶段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模式,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经济理论基础。
首先,廓清了人们在经济建设中的认识论误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关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谁是本质、谁是形式的争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理论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次明确了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不是区分社会性质的标志,指明了市场经济的经济属性,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我们党的基本理论依据。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具有实践指导性,它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促进生产的发展。邓小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抛弃了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要问姓“资”姓“社”的僵化观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使我们更加理直气壮地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不仅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据,而且提出了建立新体制的许多构想和改革的重要原则。1992 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这个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使大家的思想获得了解放。邓小平的精辟论述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再次,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是科学地解决了“在社会主义阶段如何有效地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而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角度来说,则是正确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正是由于科学地解决了这两个事关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邓小平使社会主义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历史形势下,使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人们再次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希望,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也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最为重大的意义。
总之,邓小平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方面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巨大理论勇气,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创造性地、科学地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关键、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结合的问题,别开生面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书写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新篇章。
三、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立足于当时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经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夺取政权之后,以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来建设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我们将之视为那个时代的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理论模型。而邓小平理论则可视为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型。当然,对于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并非自邓小平才开始。但就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而言,邓小平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被公认为赢得了最大的成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成功的。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邓小平理论的若干理论观点就不能不在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普遍指导和借鉴意义。
邓小平理论从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两个重要问题入手,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了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体系,指明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和前进方向。因此,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创新性贡献。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性表现在它突破了许多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使马克思主义摆脱了停滞和僵化状态,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活力和生命力,邓小平既改变了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些过时的或不完全正确的观点,抛弃了对马克思主义某些扭曲和错误的认识,代之以符合实际的新的科学论断,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马克思主义原理许多新的含义,同时还依据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实际,提出了许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未涉及过的、全新的理论原则和理论观点。
(一)创新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首先就在于其理论的实践基础,它是从中国的根本实际出发,讲的是现实问题。其次,邓小平理论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出发点和归宿,它由战略思路、目标、方针、重点、步骤、措施等一系列创新务实的战略要素缜密构建的博大精深的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科学体系为解决像中国这样一个底子薄、人口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实现快速、持续的发展,开拓了一条走向成功的创新之路。
1.社会主义本质论开启了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大门
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首要的、最大的贡献是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使人们初步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键性问题。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探索和阐述,为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首先用否定的方式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回答了“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问题。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的奋斗方向,而它也只能在保障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含义,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共同富裕,也包括全体人民精神财富上的共同享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它坚持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一方面从生产力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又从生产关系上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既克服了离开生产力而抽象地从生产关系角度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片面性,又避免了那种单纯讲生产力而不讲生产关系,混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区别的错误倾向。同时,邓小平又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统一起来。一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抓住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另一方面又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抓住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所在,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这样就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邓小平首先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走向共同富裕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彻底突破了社会主义本质与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本质与单一的国家所有制、社会主义本质与大一统的计划经济的僵化公式之间相互等同、相互代替的错误认识,从根本上摧毁了传统模式的三大支撑,从而清除了思想认识和观念上的藩篱与禁锢,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并以此为指导提出了中国发展战略的新思路,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蔚为壮观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社会主义是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建立起来的,消灭了私有制,商品货币关系随之消失,于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采取计划经济的形式。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斯大林严格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创始人的构想,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后来成为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仿效的模式,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深受传统经济学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影响,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由于没有认清落后国家取得革命胜利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教条化了,形成认识上的“误区”:计划经济专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专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公有制经济专属于社会主义,私有经济专属于资本主义。这一误区,长期阻碍着人们在实践中、在更广泛的视野上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针对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长期争论不休、阻碍我们前进的问题,邓小平早在 1979 年就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时他还指出“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尽管当时还没有放弃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点,但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角度,已经开始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联系起来了。1992 年初,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以准确简洁的语言,简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问题,他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吸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成败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当代世界经济形势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既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继承,更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无论是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来考察,还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来考察,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新发展和新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阶段式发展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见未来社会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是高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曾经预言,在亚洲一些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国家,通过民族民主革命,有可能越过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充分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国家,他把被跨越的资本主义阶段,叫做“卡夫丁峡谷”。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后,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但不能超越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这些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去实现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已实现了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没有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作出具体的划分,也没有对其发展路径和模式进行论述,但他们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提供了分析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恢复和发扬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为指导,正确分析了我国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以后的基本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在充分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的基本国情(即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水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国情。因此,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从这个最基本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要求过高,操之过急,做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事情。因此,任何企图绕过现代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而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的努力,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邓小平关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科学考察和分析的结果。首先它肯定了中国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所建立起来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我国在社会形态的本质方面,已经具备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即政治上,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按劳分配原则,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思想上,以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揭示了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现有的发展水平只能是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定位上使我们从超越历史阶段的“左”的判断中解放出来,实事求是地回到历史现实中,并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来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二)“三个有利于”思想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的新境界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认识向实践转变的过程,既是通过实践去认识和发现、揭示真理的过程,又是通过实践实现真理的价值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来看,其基本理论要求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实现认识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辩证统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持这样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不断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遵循客观规律,为中华民族谋求发展和富强。为了认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他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建设发展中应该遵循的根本价值标准,即“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邓小平“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综合标准,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
在 1992 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思想的基本内涵,他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邓小平首次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新价值标准,彻底破除了以姓“社”、姓“资”划线的旧标准,实现了价值观念的根本创新。邓小平坚持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路,从思想路线上拨乱反正,扭转了单纯用“意识形态”标准或“生产关系”标准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奠定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用“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形象语言诠释了“生产力标准”,由此得出了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革命性的新认识,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评价标准和新的参照系,并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1.“三个有利于”标准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标准论的内容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新时期价值观体系的根本价值标准,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体现了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从实践意义上来看,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基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评价的根本依据。从理论意义上来看,“三个有利于”标准还深化和发展了真理标准理论,坚持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回答的是认识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也即认识的对错问题。“三个有利于”是检验实践及其指导实践的理论认识的根本标准,它回答的是实践及其理论认识是否符合需要,是否具有价值的问题,也即实践及其理论认识的好坏问题。实践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深化和发展。因此,“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它实现了认识上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真正统一。同时,这一思想对于邓小平理论本身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检验认识的价值标准,从而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有了更加完满的理论逻辑形式。
2.“三个有利于”标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个有利于”标准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任务而提法不同。但就其实质都是从根本上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了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高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人的发展。因为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可能推动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才可能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受一定社会制度所制约,是在一个历史过程中去完成的。这种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任何历史阶段的国家或组织要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以一定质量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一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即满足人的各个方面的需要,体现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理论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由于其是从根本上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因而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总之,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