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的“余裕教育”
“余裕”一词最早出于孟子之口,在《孟子·公孙丑下》里有这么一句话:“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无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孟子在此表现了与他平时拉长了脸教训人所截然不同的一面——那就是宽然的心态,逍遥自在的处世态度,体现出一种由内而外的、心理上的自由和健康。
而在教育中最先开始推广“余裕教育”的是日本。日本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之重举世闻名,为了通过升学考试,多数学生不仅要在课余完成大量的作业,周末还要去上名目繁多的各类补习班,完全被沉重的课本教学压制在那里动弹不得,没有童年,没有人生的“余裕”。这样在应试教育的压迫、窘促与窒息感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生活素质和生活能力之差令人担忧。于是,针对这一现状,日本教育界提倡“余裕教育”,尝试用一种新的教育手段试图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恢复孩子天真烂漫的本性,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
其实,日本“余裕教育”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在日本,少年儿童所占的人口比例已连续21年下降,目前14岁以下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4.3%,在发达国家中比例最低。近年来,由于日本经济滑坡,男性收入下降,很多已婚妇女不愿做家庭主妇带孩子,而由老人带孩子,众多老人对孩子的溺爱,给教育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日本近年出现各种蛊惑人心的邪教,虽然论调各异,但共同点是摧残人的生命。受这些因素影响,日本的自杀比例较高,一点小挫折便能使不少人轻生。
热爱生命是“余裕教育”的重要主题。日本教育专家认为,教育青少年热爱生命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抵制邪教的诱惑,同时使人们在挫折面前变得坚强。热爱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热爱其他生命。为此,“余裕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经常到牧场体验生活。日本广岛大学教育系教授角屋重树认为,城市里经过驯化的宠物没有野性,可以任意摆布,而牧场放牧的牛马则不同,它们动不动便野性大发,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与它们相处,通过喂养它们,彼此成为朋友。这有助于开发孩子善良的天性。
曾有一个热爱生命的故事被日本媒体广泛报道:新泻县中条町小学一年级学生丹后光佑不幸被白血病夺去生命,但他亲手栽种的牵牛花却年年结下丰盛的果实,现在已有200万粒种子。中条町小学把种子分发给其他学校,让学生在种植牵牛花的时候,想起丹后对生命的热爱,因而更加珍惜生命。
“余裕教育”的另一项内容是利用周末时间让青少年到农业学校体验农村生活。农业学校主要由农家开办,目前在日本已有1500多所。通过农业学校的生活,学生可以体会到衣食来之不易,树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同时,自已动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炼就吃苦耐劳的本领和健康的体魄,这对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应付各种困难大有益处。专家建议,应把中小学学生体验农村生活变为“必修课”,并建议将农业学校的数目增加到1万所。如何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这关系到日本的未来,是日本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余裕教育”就是日本教育界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出的“药方”。
当然,日本实施的“余裕教育”也并非完美无缺,近年来日本又开全面检验和矫正“余裕教育”。
出自对过去教育政策的反思和改进,日本于2002年在公共教育中全面实施“余裕教育”。与之相匹配的国家主要政策与内容为:注重“生存能力”与“人性”道德教育,分阶段减少授课内容的30%,实行每周5日学习制,引入研究性学习“综合学习时间”。应该说,在研究性教育、小班化教育、双班主任制、国际化教育、重视现场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
虽然“余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日本过去强调知识记忆的基础教育,使拘谨的日本中小学学生变得活跃起来。但是,2007年由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2006年对57个国家40万名15岁学生的国际学习能力调查(PISA)中,日本学生的学习成绩全面下滑,“科学应用能力”从2003年的第2位下滑到第6位,“数学应用能力”从第6位下滑到第10位,“解读能力”从第14位下滑到第15位。
为此,日本政府于2007年4月以全国的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全员220万名学生为对象,实施大规模学历摸底测试。测试的科目是国语和数学,分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测试结果显示,学生正确回答的概率分别是:“基础知识”接近80%,而“应用知识”只达60%~70%程度。
2007年,前首相安倍上任不久,便着力推进首相主导的“公共教育改革”,筹建了由教育界专家、学者组成的“教育再生会议”,决定恢复对全国中小学学生的学力考试。
日本文部科学省咨询机构中央教育审议会提交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余裕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中有很多不确切的成分:“生存能力的培养”的理念没有充分向家长作说明;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有些教师不知如何正确指导学生,而且这样的教师有所增加;政府教育部门没能及时掌握学生家庭与区域教育能力下滑的实际情况;在学习和实验现场没有充分了解和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正确理念;学生学习内容和授课时间分别下降30%和10%,日本小学4~6年级授课时间比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最多的国家荷兰的1000学时少291学时,比OECD国家平均数804学时还少95学时。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矫正“余裕教育”的具体对策:增加10%的国语、英语和数学的授课时间;大幅度缩减选择性科目,将每周“综合学习时间”(研究性课程)由3小时减少为2小时;在小学期间增加授课时间210学时;日本政府准备实行教育券制度,在使用中教育券等同于学费,学生和家长可以凭据教育券自由选择公立学校,收到教育券越多的学校,政府的投入经费就越多。
最近,日本出现了学习和仿效印度式高强度知识记忆和储备的学校及幼儿教育。尽管如此,日本文部科学省并没有全盘否定“余裕教育”的理念,认为只是学生在“应用上出现问题”,反思、矫正“余裕教育”和人性、道德教育仍然是日本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
相对而言,我国的教育也一直存在这个问题,究竟是“填鸭”般地强行灌输还是“启发”式的释放心灵,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一直在相互碰撞和探讨中。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们到了失去余裕心或不自觉地满抱了不留余地的心时,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虑。”
不管怎样,日本在推行40年教育公平后出现的问题和改革动向,还是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的。
丰富多彩的营养教育
日本的营养教育通常“寓教于餐”且形式丰富多彩。
《快乐的供餐》是日本教科书的一种辅助读本。学生在一年级入学后的前10天,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即将开始的供餐建立初步印象。书的每一页都有一个不同的教育主题,画面的明显位置上有以孩子为对象的规矩和一些社会常识及营养知识。每一页的上、下角落则是针对主题分别以老师和家长为对象的文字内容。它不仅可以用于学校用餐的指南教育,同时也是家庭配合教育的参考读物。
比如,在《大家一起进餐多快乐》的标题下,是教室里快乐用餐的情景。老师的教育主题是“集体用餐的基本要求是遵守规则、相互协作”;给家长的建议是“用餐过程中愉快的气氛非常重要,希望家里吃饭时多在营造明快的气氛上下工夫”。
读本要求家长教育孩子从小培养端正的就餐姿势和优雅的进餐教养,鼓励孩子养成充分咀嚼等良好的饮食习惯,因为,充分咀嚼可以防止吃饭速度过快而引起肥胖。
日本中小学的供餐值班一般将全班学生分为两部分,隔周一次轮流值班。值班学生负责为其他同学搬运饭菜、配餐、送还餐具,孩子们从中培养了相互协作的集体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积累了社会经验。
学校为强化学生的营养知识和完善其营养结构,还推出了“自助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嗜好和身体状况选取必要的数量和种类,并逐一予以评价,使学生意识到掌握好营养平衡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学生在入学半年左右,学校要邀请家长参加供餐品尝会。在品尝会上,家长先是听取老师介绍孩子们半年来的用餐变化等情况,然后听营养师解说每餐饭菜的营养考虑和制作方法等。接下来,家长们开始体验由孩子们为自己供餐的过程,并填写用餐感受。用餐结束后,家长反过来观看自己孩子进餐的情景。在此期间,许多家长会发现自己在家从未意识到的营养平衡、卫生消毒等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位中国访日教师关于日本学校营养午餐制的细微描述:
某中国教师到日本田道小学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趁机对日本学校的营养午餐进行了一次深入体验。
校长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
田道小学位于东京的目黑区,学校已有70多年的历史。据校长黑木信友先生介绍,由于日本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制度,除了特别有钱的人家会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一般家庭的孩子都就近上学。田道小学是周围5个丁目(街区)的地区学校,现有学生280名,教职员27名,另有3名厨师和2名卫生员。近年来,由于日本出生人口减少,学校生源明显萎缩,一个年级有两个班,每班学生只有20~25人。学校除一幢三层的教学楼外,还有标准操场、游泳池和体育馆,体育馆的一层是图书馆、家庭课教室和家长会会议室。这是日本最典型、最普通的学校。
走进校长室,左右两侧墙壁上方挂着22个相框,镶着历任校长的照片。对面墙上贴着现在各班的集体照,旁边还标记着每个学生的名字,黑木校长说,现在是个性化教育时代,对每个学生的名字和特点、爱好,校长都要心里有数。
学校一楼的大厨房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煤气灶、烤箱、微波炉、蒸锅一应俱全。3名头戴卫生帽、身着白大褂的厨师正在忙碌地准备午餐。
政府专门为营养午餐立法
据黑木校长介绍,小学生和初中生都享受营养午餐,日语称为“给食”。高中午餐则没有明确规定,大部分学生从家带盒饭解决午餐。
日本为实施营养午餐,制定了明确的法律规定。1954年国会审议通过了《学校营养午餐法》,明确指出,实施营养午餐的目的是“全面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改善国民的饮食生活”,要求“义务教育各学校的领导必须努力实施学校营养午餐”。由于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学校营养午餐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据1998年5月的统计:日本小学生营养午餐的实施率为99.4%(761万人);中学生营养午餐的实施率为82.2%(360万人)。
法律规定,营养午餐的责任部门是各市、镇、村等地方自治体,营养午餐供餐方式根据各自治体的具体情况自主决定。如在东京、大阪等城市地区,大部分地方政府在各学校直接设立了厨房,现场制作。也有一些地方是另设食品车间,由食品车定点向各学校配餐。
日本的营养午餐制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当时的日本极为贫穷,国民生活条件很差,一些家庭的孩子营养难以保证。为此,美国占领军司令部鼓励日本政府给孩子们提供午餐,这样至少可以保证儿童发育生长的基本营养。据说,当年美军也把一些剩余物资分发给了日本学校。后来,在日本为营养午餐立法后,它更加普及,家长只交纳午餐成本费,就可免去中午为孩子做饭的负担。
学校把菜单发给家长,以免晚餐与午餐重复
每天12时20分,学生开始用餐,但在此之前校长要先“检食”,即先试吃一份,对饭菜的加热程度、有无异物、有无异味等进行检查。检查合格,校长在送餐单上签字盖章后,午餐方可向教室发送。
黑木校长热情相邀,我们同校长一起品尝了午餐。今天的菜谱是巴西炒饭、豆腐蔬菜汤、加一磅鲜牛奶。炒饭内有鸡肉丁、鱿鱼丝、洋葱、胡萝卜条等,豆腐汤中又包括鸡肉片、青椒、白菜、白萝卜块、蘑菇;味道虽不像中餐那样浓香,但清淡适口。黑木校长解释说,无论饭菜花样如何变幻,每天一瓶牛奶是保证不变的。“检食”之后,校长对送餐单上的各个检测项目都划上了圆圈,并盖章认可。
我们还见到了学校的营养师平野美智代女士,她说,大多数中小学都配有1名营养师,也有少数学校是两所学校配1名营养师。营养师又分为普通营养师与管理营养师。大学毕业或专科学校毕业通过考试即可获得普通营养师资格;但要想成为管理营养师,必须在获得普通营养师的资格后再通过文部省的考试。
营养师负责学校午餐食谱的调制和实施,负责对学生进行营养教育与营养指导,同时安排每天的采购,并计算出每餐的热量和蛋白质含量。据说,学校每月还要向家长送一份菜谱,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吃什么,避免晚餐与学校午餐重复。
我们看到,田道涉这的10月菜谱表上不仅标有每天主副食的食品名称,还详细写明了原料,并计算出了热量、蛋白质含量。例如,有一天的午餐是炒面、夹心面包、牛奶、意大利汤、水果。所用原料分红、黄、绿三种。红色原料包括猪肉、鸡蛋;黄色原料包括色拉油、面包;绿色原料包括胡萝卜、葱头、西红柿、青椒、海苔、水果。平野女士解释说,“红色”原料用于人体的造血和肌肉发育,“黄色”提供人体的热量和体力,“绿色”负责调整人体的营养平衡。计算结果,这顿午餐的热量是655卡路里,内含蛋白质23.8克。
午餐价格非常便宜
在本月的菜谱中,有鱼类、豆制品、粉丝和多种蔬菜。据营养师介绍,每周的主食花样按两顿面包、两顿米饭、一顿面条编排。
问起午餐的价格,简直令人吃惊,1~3年级学生每月3200日元(1人民币约合16日元),4、5年级学生每月3500日元。黑木校长解释说,因为三位厨师的工资、水电等费用均由目黑区预算承担,所以学生交付的只是午餐的材料费。如果将成本全部打入餐费,每餐价格将接近1000日元。对特困学生,学校免费为其提供午餐,实际费用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各支付一半。
为保证卫生,学校不提供生食
为加强营养午餐的卫生管理,日本文部省专门制定了《学校给食的卫生管理标准》,对营养午餐卫生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出了非常明确且具有操作性的要求。各地教育委员会和学校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卫生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