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色
日本十分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教育内容与要求体现在中学和小学的教育指导要领中。日本中小学教育指导要领是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具有权威性的教育法令,是学校和教师必须遵循的法规。战后,日本根据本国国情以及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中小学道德教育策略与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国民下一代素质的要求,从而形成了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基本特色。
一、突出道德教育的主导地位
60年代起,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逐步确立了工业大国、科技大国、金融大国及债权大国的国际地位。与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相比,道德教育却显得相对滞后,如,青少年精神空虚、拜金主义与利己主义盛行、独立自主精神、自我控制能力、责任感、互助精神等日益削弱;加之学历主义思想干扰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师、学校偏重以训练记忆力为中心的书本知识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水平普遍下降。校内暴力、欺侮行为、厌学、逃学、自杀、犯罪率升高等所谓“教育荒废”现象,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成为困扰教育发展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与家长的忧虑与关注。
一些学者指出,“教育荒废”现象实际上是青少年“心灵荒废”的表现,它的内涵是和青少年的人格崩溃的危险联系在一起的。为此,近些年,日本社会强烈呼吁加强道德教育,要求把道德教育列为教育改革的主导地位。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简称临教审)在1984年发表的教改报告中指出:“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力方面都足以承担起21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国家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文部省也承认,日本的教育之所以出现“荒废”现象,是因为“战后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舆论界普遍认为,道德教育的松懈,直接影响了日本下一代的素质,从长远看,对保持日本经济领先的国际地位是十分不利的,因为,未来的发达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不倦的创造力与健康的体魄,还要有高尚的情操与敬业精神,要有与团体与他人合作的集团意识、要有适合未来社会的人品,否则,再辉煌的经济成就也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的。因此,道德教育被看作一种历史使命,一种政府和社会都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提出教育改革的七条设想,其中三条就与道德教育有关。在由日本政府直接领导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中,把加强道德教育视为重要的课题,责成文部省改变了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即把原来的“智、德、体”的排列顺序,改为“德、智、体”的排列顺序,把德育放在首位。1987年临教审第四次答询报告确定了日本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为:培养具有宽广的心胸、强健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精神;世界之中的日本人。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品德在未来日本人形象中的显著地位。
二、树立东西融合的道德教育意识
日本有学习外部先进文明的传统。这种学习,不是照搬,而是结合自己的国情加以改造。道德教育亦是如此。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道德教育虽以中国儒家道德为母体,但又并非中国儒学的照相式翻版,而是经改造了的中国儒学的变形物。
日本当前对西方道德教育的吸收同样立足于与国情结合。如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及面对西方民主、自由、个性的教育潮流,日本拓展了新的现代德育内容,提出了个性教育,其目的是废除儒家道德教育中有关抹杀个性的思想,从而鼓励突出个性,发挥每个人的独创性,使资本主义制度需要的合格人才脱颖而出,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同时,日本的个性教育又是以服从、服务于集团利益为根本目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集体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注重集团利益,正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思想,这样,日本的个性教育既含有尊重个性、培养独立自主的现代意识,又含有为了集体的利益而自省自律、尽职尽责的教育内容,使它有别于西方国家倡导的个人中心主义和个人自由主义,表现出一种兼收并蓄的、东西融合的道德教育意识。
三、实行全面主义的学校德育途径
日本的学校德育不是单纯依靠道德课,而是通过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进行的。全面主义的涵义是,以道德课为基本渠道,其它各项活动也挖掘其道德教育因素,使学校的所有活动都体现出道德教育的功能。日本现行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和总则中明确规定:“学校的道德教育以通过学校全部教育活动为基本。因而,不仅道德课要进行教育,而且各学科及课外活动都必须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恰当的指导。”总括起来,日本现在的学校德育途径主要有:
1.“道德时间”
“道德时间”是日本学校特有的一种道德教育课程,主要讲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公德品质和做人的道理。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开设到初中毕业,是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这种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阅读、交流、视听、角色扮演和实际锻炼等教学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2.各学科的道德渗透
日本学校中各学科教学也承担道德教育的任务。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指出,国语科培养语言的实感和尊重国语的态度,文学性的教材也要挖掘道德教育价值。数理学科则通过归纳推理等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态度,提高道德判断能力。音乐和图画科,一方面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情操,另一方面,艺术家们的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及对生活、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会引起学生的崇敬和模仿,发挥出比抽象的说教大得多的道德力量。因此,各学科的教学已注意到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发挥综合教育作用。
3.“特别活动”
“特别活动”是日本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另一途径。特别活动其目的、内容、形式类似我国的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如,小学的特别活动有:学生活动、学校的例行活动、班级指导;中学的特别活动有:课外学习室、学生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的例行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社会意识,培养自主的创造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发展个性。实践证明,特别活动是把德育目的、内容加以具体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力手段。
4.校园文化
发展校园文化在日本受到格外重视。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利于优化学校德育环境,它所形成的学校传统及创设的德育氛围,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做法有:
(1)通过培植学校特色(如,有的学校定为音乐陶冶;有的定为体育锻炼;有的定为社区服务;有的定为文学创作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貌。
(2)通过开展摔跤、柔道、剑道等国际知名的传统体育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竞争、拼搏、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3)通过对学生进行书道、茶道、花道、雕刻、古典音乐、交响乐等传统艺术、古典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协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四、建立大德育的社会教育体系
大德育的概念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扩充,是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在内的道德教育的总称。日本文部省认为,过去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致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明显下降。从教育范围来看,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广泛,它不仅担负着对成年人进行终身教育工程中的品德教育任务,而且还配合学校加强对在校生的品德培养。近年来,文部省每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大型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有关品德教育方面的问题,如,社会风气、青少年公德、校内暴力、学生逃学、自杀、大学生学潮、价值观、职业观等。根据调查结果,制订社会品德教育的整改措施。
为加强对全国大德育的统一领导,日本政府内部各部门有明确分工。如,总理府负责制订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思路,调整各省厅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措施;警察厅负责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及取缔危害青少年的犯罪事务;环境厅负责整建自然公园、社会公益设施以及青少年活动事宜;法务省负责对违法青少年的检查、矫正、保护及维护人权事宜;外务省负责有关派遣青少年海外协作队的事务;福利卫生省负责一般儿童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境困难儿童的福利及母子保健的事务;运输省负责有关观光娱乐设施的整建及青少年旅行事务;劳动省负责保护少年劳动者,提高就业青少年的福利、职业介绍及职业培训事务。最高法院负责青少年案件的调查、审判事务。以上这些明确的分工,使政府各部门都能围绕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开展协调性工作,以减少和消除青少年犯罪和不良行为的产生。
为发挥全社会对学生道德的整体教育力量,日本建立了二万个公民馆以供举办各种学习班、讲座、展览会、娱乐会;二千个图书馆可开展读书会、研究会、鉴赏会;二千个博物馆提供实物教育活动;一百多所妇女会馆为妇女的学习和教育子女提供场所。此外,还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建有一千所青少年教育专用设施,如,住宿型青年之家、非住宿型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儿童文化中心等。在联合各界教育力量方面,日本比较成功的作法是,广泛建立PTA组织(日本家长、教师协会的简称)。这种组织创建于战后初期,现已遍布全国,从区、市到都、道、府、县,各级地区和各级学校都有PTA,参加PTA的成员主要是学校教师和各界热心于教育的人士,如,律师、建筑师、商社经理、艺术家、僧人、退休老人和家庭主妇等,他们视教育好后代为己任,以能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为精神满足,无偿自愿地从事各种教育活动,尤其在捐赠资助教育基金方面、在细心周到地教育后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综上所述,大德育社会教育体系的建立,对于创设一个良好道德的社会氛围与道德环境,提高整个日本民族的道德修养水平,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重“心灵教育”以丰富人性
日本21世纪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就是以“丰富人性”为目标施行“心灵教育”的发展策略。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临时教育审议会颁发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提出了“丰富人性”的培养目标。到1998年,随着“科技立国”、“文化立国”两大战略的确立,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关于始于幼儿期的心的教育》的咨询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心灵教育”的概念,并在以后的改革中,采取种种对策,加强“心灵教育”的落实,以增强德育实效性,促进“生存能力”和“丰富人性”两大培养目标的实现。进入21世纪后,日本更加强调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具有尊重他人之心,尊重生命之心,重同情、正义、公正之心,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创造性和国际性,以使他们能适应新形势,在终身学习社会中,一生都能够发挥其能力。这样的人才就是日本政府明确提出的“支撑我国未来之人才”。另外日本政府还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爱国心”,要求学校每天要升国旗,唱国歌,以此来增强学生作为日本人的意识。
为此,日本特别强调“心灵教育”,把“心灵教育”放在改革的首位,要求家庭、社区和学校等各个环节,都要改变以往那种偏重智育的倾向,纠正知识灌输型的教育,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培养起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和主动行动的“生存能力”。从幼小时起就让儿童切实掌握社会生活规则,加强培养正义感、同情心等丰富人性为目的的教育。同时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本还提出了“培养珍视我国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具有丰富国际感觉的日本人”。
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心灵教育”增强和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涵。从1999年开始,文部省会同其他省厅部门紧急制定了《全国儿童计划》,要求有关部门紧急动员起来,为丰富青少年的体验活动,开展心灵教育而努力。“儿童心灵荒废的原因和责任,从根本上来说,在于整个成人社会,儿童是成人社会的牺牲品”,这一分析出自1986年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这一报告还写到:家庭、社会、学校各自的病理问题及相互间的脱节是“教育荒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心灵教育”,关键在于改善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德育功能,促进三者的有机结合,丰富儿童的生活体验和自然体验。因此,日本计划三年内在全国每一个城市和乡村都新设一所儿童中心,以供父母和孩子一起使用。同时将通过通信卫星,加强全国的联系。
“心灵教育”主要采用体验式学习,强调要扩大社区儿童的生活体验机会,扩充社区儿童的游戏场所,建立社区儿童体验活动的支援机制,纠正过度的课后补习行为,培养青少年的生存能力。为此,日本所采取的途径有:
(1)创设儿童社区体验活动场所,丰富其生活体验。包括:与社区合作,组织儿童开展传统艺能、技术活动,让儿童了解乡土文化;与环境厅、建设厅、科学技术厅联手,开展“儿童之水边再发现计划”、“儿童长期自然体验村”、“儿童自由空间创造计划”、“触摸自然科学计划”,把道德教育与环境教育、环境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际体验来学习和理解;争取在当地商业街的协助下,让儿童体验各种职业生活,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思考个人的愿望与将来职业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热爱乡土、国家和传统文化之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协作精神和丰富的情操。
(2)设立“自然教室”,丰富青少年的自然体验。组织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与农山、渔村的孩子进行相互交流,让孩子们走近森林、河川、海滨,与大自然对话,扩充、推进由同龄人与异龄人组成的集体活动。同时,通过引导青少年观察大自然的变化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加深其对大自然的作用、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所具有的可能性的理解。以此使青少年对生命和自然产生热爱之心、敬畏之心,并在大自然的熏陶中,形成刻苦、忍耐、自制、自立的刚强之心和积极进取之心。
(3)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参加清扫街区、敬老院服务、社区福利院服务等社会性劳动,以此培养学生的重公益、同情和尊重他人之心。
在德育方法改革中,日本既重视加强道德体验,又注重开展教师与学生间的谈心活动,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形成学生的自我存在感,让学生感到学校是自己的“心之居所”。另外,学校德育还改变了由外部强制学生德育学习的传统方法,着重使学生理解道德准则,产生自觉意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