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从2002年春季起,文部科学省又推出一项被称为“心灵本子”的活动,向全国中小学生无偿地颁发“心灵本子”,希望中小学生能通过这个“心灵本子”来正视自己、检讨自己,并把自己的感想记录在这个“心灵本子”上,留下自己心灵的轨迹。
“心灵本子”,说是本子,实际上是一本书,但又不是教科书,道德教育课、综合学习课、特别活动时间以及各门课程都可以灵活地把它当作辅助教材来用。如有“向你家人打听一下你出生时候的情况”,以此来促进学生与家人对话。“心灵本子”是由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负责监制的,内容包括打动人心灵的插图;知名人士的语录;电影明星、体育明星成长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诗歌、图画和资料,另外,几乎每一页都留出许多空白,供学生涂写自己的感想。中学生用的“心灵本子”的开卷第一页就写着:“这是由你自己画出的自己的心灵轨迹。”然后是,“最近使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等,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描写和反省,并明确告诉学生:“这个本子不必给老师看,放在自己身边,什么时候想写就写,写什么都没有关系。”
这本以引导学生反省自己,思考自己为目的的“心灵本子,可以让学生学会面对自己,与自我对话,在各种活动中去感受、去思考,并将这一切记录下来,留下自己成长的轨迹。日后通过翻检自己的记录来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反省自己。这就是心灵本子的意义所在。”文部科学省关于推行“心灵本子”的通知提出这个本子有三大作用:供学生记录自己成长过程、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方便家庭与学校联络。
在日本学校的德育实践中,既重视了德育课的正统作用,又重视渗透到各学科和学校生活中,也强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
日本德育日益注重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强调德育要为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服务;日益重视德育的活动性,积极转变以往过于注重书本、注重课堂教学的弊端,强调在参与现实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日益重视低龄儿童问题,加强对低龄儿童进行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如开设友爱课、劳动体验课等;日益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倡导自由发展,尊重个性和人性等。日本学校德育在21世纪所表现出的以上发展趋势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通过德育培养孩子的第二天性
日本的教育学从明治维新以后一直孜孜不倦的学习西方,在战前也花费了大量的研究力量学习前苏联的研究成果,教育学本身积累了深厚的经验。但是日本依然有其独特的地方,这个特点概括地说就是“通过道德教育彻底培养个人的第二天性”。
之所以说这是日本教育独特的地方,并不是说西方国家以及前苏联没有这个特征,只是相对比而言,日本做的更加彻底,更加成功。
教育是远古以来人类社会重要的活动之一,可以说教育的历史应该与人类社会同步。尤其是文字产生以后,人类更加意识到通过教育活动使后代继承前人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的重要性。同时为了维持成年人已经习惯并正在依赖的社会秩序,旨在支持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就应运而生。这些价值观从大的层面一般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教会孩子们认识安全与危险,后来在国家主导教育时发展到要求辨清敌我关系;二是培养下一代对教育实施者所属社会的忠诚意识。这些内容都以“应该这样做”,“这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观念为中心展开。因此,价值观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成为要求下一代无条件的接受是非观念。
日本的教育学专家经常使用的说法是:孩子们的大脑是一张白纸,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值得期待的图案。也就是说,价值观的教育只要是要求孩子们无条件的接受,其实质就是“洗脑”,也就是经过价值观的灌输以后,使下一代完全树立第二天性。第二天性就是价值观完全成为下意识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程度越高,实行强制的必要性就越低,法治社会建设的成本也就越低,也就是说,人们的自觉性就越高。从遵守交通规则的例子来说,就是孩子们在看见红灯时本能的会停住脚步,而不会去思考自己如何可以避开汽车,有多少可能性可以成功的到达马路的对面。当人人都具备这种第二天性以后,这个社会就会变得井井有序,人们可以准确地预测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结果,下一步应该如何行动。
所以,有必要着重分析日本义务教育中实现道德教育预期目标的手段,也就是如何培养孩子形成第二天性的措施。这些内容都包含在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第三章中的道德教育内容之中。
从1958年道德教育特殊课程设置以后,一直到2002年最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修订为止,日本的道德教育中一直有一条重要的关于“坚忍不拔”品性的规定。举例如下:
1958年道德教育大纲中,关于小学生的是第12条:“为了实现正确的目标,要忍受所有困难,以坚强的耐心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1968年道德教育大纲中,同样的内容反映在小学“道德”第10条中:“为了实现正确的目标,要忍受所有困难,把一件事情做到底。”1968年《学习指导要领》首次把“道德”部分专门分出来成为独立的第三章,这个分类法一直到现在不变。同时把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与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分开,使第三章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这个分类也一直延续到最新的2002年版的《学习指导要领》当中。因此,1968年对中学生的“坚忍不拔”品性的规定被写进第三条中:“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全力以赴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坚强意志。”这一条又细分为两项:一是不能无故犹豫不决,认定是正确的想法就要勇敢的付诸于行动。二是不能屈从于困难,应该做的事情就要死盯住不放,怀着强烈的自信心把它做到底。
1977年道德教育大纲中,在小学“道德”第8条中:“为了实现正确的目标,要忍受所有困难,把一件事情做到底。”在中学“道德”第3条中的内容稍微有点变化,1968年的细分两项合二为一:“对事务要积极进取,要拥有踏实地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坚强意志。”后面括号中这样注解:站在宽阔的视野上,拿出勇气实行自己认定是正确的想法,不能屈从于困难,死盯住不放,致力于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1989年因为昭和天皇死去,日本开始了新的平成年号。这一年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从各个方面都体现了新的变化。第三章的“道德”部分规定首次出现按照小学学年不同进行道德行为分类,道德教育内容更加走向规范化,更加注重效果性和科学性,规定本身也变得更加精细和完整。对小学和中学的所有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均在几个大的分类中注明。这几个大的分类按照学年分别做如下分类:
(小学一,二年级;小学三,四年级;小学五,六年级;中学生)
一、主要是关于自身的问题。细分为4条。
二、主要是与他人交往有关的问题,细分为4条。
三、主要是与大自然和崇高事物有关的问题,细分为3条。
四、主要是与集体和社会有关的问题,细分为3条。
1989年版的“道德”规定,集以前30年的道德教育经验之大成,代表日本义务教育中道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关于“坚忍不拔”品性的规定一目了然的全部规定在各年级的“主要是关于自身的问题”当中。这种规定方式也显示出教育学中注重教育效果的“循循善诱,逐步加深”的阶段性教育特征。
在小学一,二年级“主要是关于自身的问题”第2条中,作了如下规定:“自己必须要做的学习和工作,要踏踏实实的完成。”
在小学三,四年级“主要是关于自身的问题”第3条中,作了如下规定:“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要死盯住不放一直到彻底做完为止。”
在小学五,六年级“主要是关于自身的问题”第2条中,作了如下规定:“设立更高的目标,怀着希望和勇气,永不妥协的进行努力。”
在中学部的“主要是关于自身的问题”第2条中,作了如下规定:“朝着更高的目标,怀着希望和勇气,培养脚踏实地的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坚强意志。”
文部科学省的《学习指导要领》之后分别在1998年和2002年又修订两次,关于“坚忍不拔”品性的规定,无论是分类结构还是内容,都没有再发生变化,均延续1989年版的“道德”规定。因为这项道德规定基本上造就了日本人的基本性格。这不是日本人之所以成为日本人的充分条件,而是日本人之所以成为日本人的一个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详细的道德规定要求。例如,在“主要是与他人交往有关的问题”规定当中必须具备的“团体精神”;在“主要是与大自然和崇高事物有关的问题”当中必须“敬畏大自然”的宗教情操;在“主要是与集体和社会有关的问题”当中必须“崇敬祖先,热爱父母,遵守公德,遵守法律,尊重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但是无论别的道德项目的要求如何规定,都不能离开“坚忍不拔”品性的培养。离开了这一条,别的道德项目都无法如愿完成。因此,自从日本政府不顾民间进步知识阶层的强烈抗议和反对,强行在义务教育中导入道德教育以后,自始至终都将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品性的规定放在重要的位置看待,并且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这方面的内容,不断进行强化。
文部科学省在《学习指导要领》道德章的结尾部分,还专门附有如何实施教育的指导意见。这些指导意见细致的指明在实施教育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学年的不同因势诱导学生逐渐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循序渐进的从低学年树立生活道德习惯到中学毕业时成长为一个“在世界中自觉的日本人”。这个“自觉的日本人”就意味着人类中的一员从白纸状态被培养成具备第二天性的日本人,其中“遵守规则”是最显著的特征,而支持这一特征成立的,正是“坚忍不拔”的精神。
其实,在“坚忍不拔”精神的道德规定当中,并没有规定什么事情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对于一种纯粹精神的培养,规定仅仅是要求当事者只要是“自己认定是正确的事情”就需要“死盯住不放一直到彻底做完为止”。这与其他的要“关心他人”、“爱社会,爱父母,爱祖国”的价值观规定形成互补关系,也就是说,“坚忍不拔”精神的道德规定因为其中性的特点而成为作为日本人的必要条件。
从日本政府异常重视培养中小学生“坚忍不拔”精神的规定这一点,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战前日本浓浓的武士道氛围,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战后日本取得的种种成就的原委:精美的电器,所向披靡的汽车产业,规模巨大无所不包揽的重工业,对产品百般挑剔的消费者,拒不认错的历史观,朴实的民风,疯狂工作到累死的“过劳死”,整齐划一固执到残酷的团体性格,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遵法意识,永远对别的国家和民族不信任但是却时刻能保持谦虚学习的心态等等。
这些内容是前文中日本学者内山满所没有指出的地方。因为日本学者也是在这种道德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人,很多进步的民主护宪派批评日本政府干涉本应该属于民间自治的道德价值领域,而他们在批评时采用的基本态度正是“死盯住不放一直到彻底做完为止”。这种做事认真到一丝不苟的彻底精神已经成为他们第二天性的一部分,正如同欧姆真理教的信徒们决心与日本社会对抗到底一样(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对抗日本社会,而是想改造日本社会)。
任何一种指导具体行为标准的价值观如果走到绝对的地步,总是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培养对于维持一个良好道德规范的社会秩序所带来的益处却是显而易见的。当孩子们认定在红灯亮起决不能过马路时,他们就会坚持到红灯结束绿灯亮起为止。他们“死盯住不放一直到彻底做完为止”的精神其实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父母,而不是父母影响他们。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5+2等于或大于7”呢?
这就要看政府对学校教育成果的期待值和决心。日本文部省在道德教育的附加指导意见中,有一句中国学者可能不太注意的话:“结合儿童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在一些必要条件的道德内容方面,重点的不断重复,并结合别的内容项目改进指导方式。”这段话透露给我们的信息就是指导老师可能会为一个规则问题不厌其烦的重复,直到孩子完全接受为止。例如,将日本人与中国人放在一起比较的话,人们经常会发现中国人通常没有日本人注意力集中,在开会时中国人通常会窃窃私语,而在日本人的会议上基本上看不到这种情景,他们总是安静的聚精会神地听对方讲话,也很少会打断对方的话语,总是耐心的听到最后。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小,但是要让所有的人都能自觉遵守谈话和听话规则,却是一件非常花时间的教育过程。日本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就十分重视这方面的规则培养:当幼儿园的小孩耍脾气或者不听话时,幼儿教师就会停下手中所有的工作,不断重复地向幼儿提问:“你听懂别人的话没有?”“如果没有听懂的话就再听一遍。”或者如果遇到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教师也会立即停止讲话,不断的追问和要求幼儿集中精力,一直到恢复安静的秩序为止。因此,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一般日本儿童到幼儿园结束该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与中国儿童在遵守纪律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距。等上小学以后,这种距离随着道德教育的实施再继续被成倍的拉大,最后形成在社会能力上完全不对等的社会群体。
德国有位二战前臭名昭著的宣传家,他的名言是“谎言说千遍就能成为真理”。日本的道德教育效果简单地说就与这个原理很相似:道德规则重复一千遍就能成为孩子的第二天性。所以归根到底,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取决于教育行政的决心。这首先表现在学校教师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向孩子们一千遍的重复规则,其次表现在教育行政的政府官员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对教育工作者重复一千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最终政府官员们足够的耐心则主要取决于教育行政决策者们的决心。这些决心最终会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
学校德育中的“全面主义思想”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全面主义思想不仅体现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还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在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尤为凸显,对战后日本国民的培养和塑造、国家的恢复和崛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