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划能力
日本认为校长必须是学校教育的计划者,校长必须制定出如何实施学校经营和学校教育的全部计划。因此,校长应具备的一种主要工作能力,就是计划能力。
2.组织能力(主要指人的组织)
学校是教育的有组织的集体,使全体成为一个教育的集体,是校长的重要职责。人的组织,必须明确学校成员的任务与分工,并建立起全校人员间的合作关系和活动体制,因此,校长还必须具有组织能力。
3.应善于处理各种事务
《学校教育法》规定:校长“掌管校务”。学校存在大量的事务工作,高效率地处理这些校务,对于学校经营和学校教育来说关系极大,因此校长必须具有出色的处理事务的能力。
4.必须善于统帅教职员工
这点要和上面的组织能力区分开,这里主要指校长对人事方面的管理素质。因为校长要对教职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统帅所有教职员工,使之分工协作,所以校长须具有统帅所属教职员工的能力,
5.应是教师的教师
校长不仅是教师的生活指导者,同时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者。校长不仅是教师的监督者,而且必须是他们的教师。
6.应有调整学校和社会关系的能力
学校是社会的学校,学校不仅是处在社会中,且是专门为社会进行教育的机构。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益频繁,因此必须随时调整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以适应社会需要,校长如不具备这种能力的话,就有可能使学校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导致学而无用。
除了上述这些外,日本还要求中小学校长要有创新精神,日本一再强调没有创新的校长就不是好校长,要求校长不守旧、不盲从,容许校长犯“合理性错误”。
日本在法令上规定的校长的资格是:持有一级教育许可证,从事5年以上教职。这说明了日本也要求校长必须具备教师资格,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二、对我国中小学校长素质要求的启示
结合我国的教育特点,借鉴日本在此方面较成功的经验,合格的中小学校长应具备如下素质。
1.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这是校长所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虽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实力提升很快,教育投资不断增加,但相对发达国家来说,仍有很大差距。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情绪也比较严重,加上中小学校长的社会地位、待遇也不高,如果校长没有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没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献身精神,又怎么能带动全校师生把学校办好呢?
2.要有创新精神
美国的小切斯特·劳思在《教育要起作用:学校就应实行竞争》一文中也指出要提拔富有开创能力的学校领导。作为一校之长,不能明哲保身,对上恭敬从命,只求无过,对下墨守陈规,只是一如常规地进行工作。这样,学校就谈不上发展,也根本适应不了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一个合格的校长应敢于冒险、敢于冲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旧的办学思想的束缚,打破旧的框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3.要有“母爱”精神
“母爱”精神是每一个中小学校长所必须具备的。如果一个校长动不动就训斥、打骂学生,动用行政手段警告、开除学生,学生便会对校长望而生畏,学生稚嫩的心灵便会受到伤害。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使他们感到校长是可亲可敬的,学生才会对你“说句心里话”,从而使你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
4.要有竞争意识和进取心
当今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校长不是“终身制”,学校亦不是“铁饭碗”,校长随时都有可能被能者取代,学校随时都有可能被社会淘汰。这就要求中小学校长不仅要有进取心,还要有竞争意识。校长只有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校长只有把现代竞争机制合理的引进学校,改革内部管理制度,使老、中、青教师在各自不同的层次上展开竞争,学校才会出现勃勃生机。
5.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决定于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校长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这些知识应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管理基本知识,党的有关政策、方针,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等。
校长既是学校的组织者,又是学校的管理者,因此校长这两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才能合理地对教职工的工作做出客观评价,合理地对学校的人、物进行管理,才能做到知人善任。
6.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校长在学校是起着表率的作用的,他的高尚的道德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的全体成员,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这些高尚的道德修养应表现在有自知之明和自信心、宽宏大度、有坚强的意志等。只有自知才能知人,只有宽宏大度才能用人,而自信和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础。
7.要有经济头脑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学校不再仅仅是培养人的场所,它的社会职能、经济职能日渐突出。众所周知,以往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以致一部分人不安心教育工作。因此,作为一校之长有责任和义务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校长应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用知识创造出经济效益,使知识的能动作用得以发挥,并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资助办学。这就要求校长具有经济头脑。
日本当前的德育改革及启示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德育的国家。二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经历了逐渐完善、丰富的过程。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美国占领军对日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广大国民关于实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废除了战前以军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体制。1947年,日本颁布了新的教学大纲,以青少年的现实社会问题为中心,增设社会科,承担了战后初期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1958年,日本设置了专门的道德课,确立了德育课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作为独立课程的地位。1977年,日本颁发了《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确立了德育的目标和中小学道德课的三方面共28个条目的教学内容,标志着德育课程设置的规范化。1989年,日本修改了中小学教学大纲,将原来的“智、德、体”改为“德、智、体”,把德育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还对德育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自此,奠定了德育在日本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日本新一轮中小学德育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从2001年开始的日本新一轮德育改革有着广泛和深厚的背景。二战以来,日本的德育经过不断改革,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日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日本德育发展到现在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道德教育当前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转换过程中,出现了道德伦理标准失范的危机。历史上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武士道”道德伦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日本民众的言行,要求把个人的欲望克制到最低程度,摧残人的个性。此外,日本教育半个多世纪来过分强调形式上的平等主义,造成了教育的整齐划一。致使适应学生个性特点和能力发展的个性化德育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方面极为欠缺。
2.随着核心家庭,少子化、城市化倾向的逐步发展,家庭和社区的教育作用有所下降。日本的大家庭制度在战后瓦解,起而代之的是核心家庭和小家庭的盛行,中断了传统家庭价值观的继承。从社区的变化看,随着社区居民之间交往的减少,社区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也在降低。加之2000年日本的失业率为4.9%,完全失业者到达349万人,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青少年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中小学德育出现了日趋严重的“教育荒废”危机,主要表现为学生贪图物质享受、欺负弱小、辍学、校园暴力和自杀率上升等现象。
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等一系列因素,使日本整个社会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发展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德育内容和方法越来越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日本各界人士迫切要求新的德育改革。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的方针和目标
2000年,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首先提出了“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德育方针,随后,在2001年文部省制定的《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中得到认可。“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内涵,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律、同情他人、热爱自然、对超越个人力量的东西有敬畏之情、尊重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热爱乡土和国家的精神与态度。
新一轮中小学德育改革主要包括了六大目标:使学生拥有人的尊严,并对生命充满敬畏;使学生既能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又能创造出具有个性的新文化;使学生为建立起民主的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使学生能够为国际社会的和平做贡献;使学生能够独立做出自己的决定;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2.改革的主要措施
新一轮德育改革并非单纯在德育课上进行道德知识的宣讲和灌输,而是充分发挥社会的德育功能。形成了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区、企业等积极参与的全方位、多样化的德育体系,并且采取了独特的措施:
(1)围绕“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德育方针,《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提出了相关政策加以落实:认识到德育的原点在家庭;学校对德育不再犹豫;使全体学生进行社会服务活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不暧昧;制定使学生远离有害信息的法律,加强学校安全。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通过多样化的体验,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在小学设置“道德科”、初中设置“人间科”、高中设置“人生科”等专门学科,并向学生发放《心灵笔记》作为德育辅助教材,配备“心灵教师”。同时,从2000年起开展学校德育体验活动,将文化、体育活动提升为学校教育的支柱地位。为充实学生的自然体验和工作现场的体验等不同形式的体验学习,修改《学校教育法》与《社会教育法》,促进学生在学校和社区的义务服务活动,建立年满18岁的学生都能够进行一段时期服务活动的社会性机构,以开展培养青少年社会性、综合性的体验活动。
第二,重新恢复家庭和社区的德育作用。文部省修改《社会教育法》,以充实家庭的德育作用,完善社会教育行政体制。为了重新恢复家庭的德育作用,日本在全国展开了关于家长育儿学习的调查研究,并制定面向各个家庭的教育手册和家庭教育笔记。另外,为充实家庭教育的支持技能,导入教育休假制度,实施强化幼儿园和保育所之间协作的措施。为实现社区德育作用的再生,推行灵活运用空闲教室等社区交往交流事业,通过制定“教育日”等方式,推进社区对德育的配合,对学生自主性教育给予积极的帮助。
第三,营造有利于学生安心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为此,日本修改《学校教育法》,对问题学生采取适当措施。针对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日本教育部门除了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之外,在很多学校里还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情绪发泄的场所。经调查,设立心理咨询室的学校,其逃学人数和暴力事件的数量均有较大下降。为使学生远离有害信息,呼吁相关企业和电视台制作无不良信息的节目,并研究和借鉴国外相关方面的有效经验。
(2)为配合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日本编订了新的德育教材。新教材既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注重以情感人。为使新的德育教材得以通过和广为使用,编写教科书时,除了认真执行大纲的各项要求,在选用资料和编写方面还十分注重学生特点。以日本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教材为例,就有如下特点:教材内容简明易懂,有些还是选自于学生中的优秀作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教材的内容联系到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教材形式有故事、诗歌、寓言等;内容接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许多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见得到的;教材不仅有教育性,还注意了趣味性,语言、插图等方面具有儿童特点,可读性强,受到学生喜爱,并易于被接受;内容注重以情感人、育人,寓理于情感之中。
例如,小学六年级道德课本中,以爱家庭为目的的教材《母亲的化妆》一文,是一篇小学生的优秀作文。作者是一位农家子弟,作者从见到给病故母亲送葬前的整容化妆,联想到母亲生前因家庭生活所迫从未化过妆(在日本,化妆是女性十分喜欢并经常做的事)。作者在回顾母亲在生之年,是怎样地不考虑个人享受,每日为家庭生活不辞劳苦,勤俭地操持家务,将全部的心血与精力给予孩子和家族时,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感激之情。文章感情真挚,十分动人。
(三)改革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经验
日本文部省最近公布了对全国3万多所国立、公立和私立中小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状况的调查结果,从2001年启动新一轮德育改革至今,中小学道德教育时间有所延长,小学每年的德育时间由改革前的33.9小时增加到35.3小时,中学由31小时增加到33.6小时。向全国中小学统一配发的《心灵笔记》的使用率超过了90%。其中97.1%的小学和90.4%的中学将《心灵手册》作为教材在德育时间使用,超过90%的中小学在德育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实施德育改革的具体内容。
此外,中小学各年级段还确立了不同的德育重点目标和全年的德育指导计划。小学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态度,使其养成遵守社会规范、正确判断好坏的习惯;初中重点培育学生的自主性和协作精神;高中则强调自立和作为国家、社会成员的自觉性,并对高中学生焦躁、烦恼等心理现象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整体上由浅到深、由身边的小事到世间的大事、由具体行为到抽象理论,循序渐进、易于行动,使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由此,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经历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理解道德的意义,感悟德性的重要性,从而达到自我教育、健康成长的目的。
总之,日本新一轮德育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仍在实践过程中继续完善。经过战后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和发展,日本中小学德育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绩,具有其独特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