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遥远的湖
48188900000008

第8章 人工河边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欢乐与痛苦交织在一起的交响曲,欢乐多,痛苦少;天真的童年应该没有痛苦。但我的朋友、天真的阿鱼的童年却是痛苦与孤独相伴的。

泣诉着痛苦与哀怨的阿鱼,孤独而无助的眼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阿鱼给他的父母带来的是耻辱。为此,阿鱼的不幸让那些天真的孩子感到快乐。

“我本不愿意这样!”阿鱼孤独地站在早已长满荒草的人工河边,大声地呼喊着。没人能听到他的声音,也没人理会他的呼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春天的夜晚,我在一所刚刚恢复办学的师范学院的广播站里,独自欣赏马连良先生的京剧老唱片。正陶醉在《借东风》、《甘露寺》的遐想中的我,忽被《串龙珠》中的几句唱腔吸引住了。

这一个告的是屈打良善,那一个口声声平白遭奇冤……如不然将这些案甩手不管,又听得众黎民口呼青天。左难右难,难坏了我。天,天啊!

是啊,那时的阿鱼,在善良的人们的脸上只能看到无奈。他是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我的母亲同情阿鱼,常背着别人,塞给他一些小孩子最爱吃的红薯干和炒黄豆。但是,母亲却不许我和他玩。她怕的是,本就担惊受怕的日子,再添些什么说不清楚的尴尬。

每次陪着大人挨批斗的阿鱼,眼睛一圈圈发黑,渐渐地变成了“国宝”,却没有“国宝”大熊猫那样幸运。

阿鱼常去的人工河边,荒草被踏倒了一大片。倒伏的败草上,横躺着几只叮满了苍蝇的鱼干。黑洞洞的鱼眼,爬进爬出的蛆虫,在阳光下让人看了恶心。阳光照耀下的河面,几条小鱼泛着白腻的光。一条翻白了的鲢鱼,尚有一丝气息,抖动着身躯,承受着被几条稍大一点的鱼啄食眼睛的“快乐”。

一支游行队伍从人工河的西面转出,听他们呼喊口号的动静,我觉得,这些人即使喝干了这条人工河里的水都感到焦渴。但他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向阳光灿烂的东方走去。

阿鱼没在这里。

此时,他一定走在游行人群的最前面——一个“小反动”,会在被游街的叛徒、内奸、工贼、现行反革命,里通外国梦想复辟的封建主义的孝子贤孙,死不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坏分子,胆敢阻止历史车轮前进的自不量力的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跳梁小丑,混进革命队伍里的随时准备镇压革命群众的借机反扑的以打击红色小将革命热情为能事的罪大恶极的历史反革命特务,还有那些用美色引诱革命干部下水的比妓女的灵魂还丑恶的被剃了阴阳头还自以为臭美的比破鞋还滥的女妖精,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的为“四旧”歌功颂德的为旧社会一去不复返而如丧考妣的悲悯地藏着“变天账”等待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被人民唾弃的癞皮狗,以及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中间——这是天经地义的,毫无疑问的。

这些人,刚刚在批斗会场完成他们每日必修的“功课”——脖子上挂着重达三十斤并写满罪名和姓名的木头牌子,弯下一百八十度的腰,向人民请罪。那时,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坐喷气式”。如果有谁在那样的日子里,胆敢不服“无产阶级革命司令部”领导下的有着各种名称的“革命造反团”的号令,一句“你想坐喷气式?”,保管吓得他屁滚尿流。

游行的队伍喊出震天动地的口号。

母亲通常会走在游行队伍的后面。

我赶紧匍匐在草丛里,怕被母亲发现,这是倒霉的阿鱼常呆的地方。

我匍匐着,眼睛时刻盯住游行的队伍,巴望他们快点离去。我知道,这个游戏一结束,那个纪司令就该与格格举行婚礼了。

“奇怪,母亲竟然没参加游行!”我向游行队伍的尾部扫了好几眼,都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我不知道,母亲那天被特许不用参加游行,上面派她帮助厨师为婚礼准备婚宴,因为母亲干活勤快,浑身上下都透着一种清爽。其实,只有纪司令亲自点头,母亲才会得到不去参加游行的特许,不管是谁,能够得到特许的,一定是漂亮的女人。谁都知道,纪司令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更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为他做事,我的母亲与那些未婚的女子相比不算年轻,但人人都承认,我的母亲不仅长相漂亮,干活也漂亮。纪司令需要我的母亲为他的婚礼增色。

父亲倒是走在游行的队列中,与那些高大的人相比,他显得很不起眼。父亲呼口号的动作显得很卖力。我不知道他是否清楚,他的妻子没在游行的人群中;如果清楚,他是否担心,那个纪司令可是个人人皆知的色狼啊!

可是,游戏还那样具有魔力——游行的队伍正融化在阳光里。恐怕邻国的“修正主义”者们,也会被这翻天覆地的气魄,震撼得羞惭满面,呆坐在克里姆林宫里那黑不溜秋的俄式雕花椅子上吧!

戴着高帽子的黑五类们,惊奇地发现,自己的队伍又扩大了。前几天还起劲地批判别人的人,一夜之间,自己变成了“保皇派”,与被人瞧不起的牛鬼蛇神一同被扫进了“牛棚”。

历史就是历史。

阿鱼的身旁,有一位我熟悉的老人。原先的一头斑白的头发渐渐地开始变成银白。他脖子上挂着的牌子,醒目地写着“现行反革命”,下面是他的名字,但已被倒着斜楞在牌子上。

郑熙,我忘不掉这个老人的名字。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是前不久他教我们背诵的一首毛主席的诗词。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语文课上,他指挥着一群八九岁的孩子,大声地朗诵。

有时,他也示范朗读。“人生易老天难老,”略带江南方音的语调,让我们感到好笑,却没见他笑过,“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这首词作于一九二九年十月。从《清平乐》和《如梦令》两词所叙述的地理环境可以推知,当时毛主席正在闽西,”他自顾在讲台上,忘情地讲解。我们这些瞪大了眼睛的孩子,似懂非懂,“……描写重阳节的战地黄花,借景抒情,表现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并从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自然观或宇宙观作了形象的诗的揭示,是富有深刻的哲理意蕴的。”

“上课。”郑老师的语文课每天都排在第一节。我们已经训练有素:“首先,敬祝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心中最红的红太阳……”这时,教室里最静,每个人都害怕喊错,“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今天,我们学习‘两报一刊’社论,”我们都知道这是《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刊登的文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快下课了,又该喊口号了。我们兴奋起来。

“保卫刘少奇,不不不,打倒,”五十多岁的老人太紧张了,语无伦次。

教室里静得怕人。大家的心怦怦地跳动。

可怜的郑老师瘫坐在讲台上。

下课的铃声响起来了。

仅仅才过十多分钟,我们就被告知停课到操场上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