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在任何领域、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把握这个度,往往决定了我们能否正确地处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在告诉我们,有这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在生活中,你能取得令你欣喜的成就,能在这种诱惑中把握住自己,用一颗平常心淡然地看待这一切,能在淡泊或喧嚣时,给自己一份心的超然,就会避免走入人生的低谷,避免一蹶不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打开心灵的窗户,端正人生的态度,丢下超重的负荷,歇息在淡泊这块没有杂质的芳草地上,抛弃失意的包围,就会找到一份宁静。不论是激昂的人生,轰轰烈烈、暴雨瓢泼;还是恬淡的人生,无声无息、清风和煦,始终抱有一颗平常心才是关键。无论是失败者的东山难再起,还是成功者的硕果难久存,成败兴衰且不论,坦然面对,才会不倾慕声威,不沮丧卑微。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是小肚鸡肠,而是宽厚、仁慈,是一种宽宏的气度。在生活的平淡中,淡然地看待一切。能做到不争名利,不心存忌妒,不争宠于阿谀奉承之中,怀有一股自然的荡气与豪气,让自己从容、超然与洒脱,找一个淡泊的心境,让自己品味出宽阔心中的内敛韵味。
战国时期,有一位住在长城之外的李大爷。有一天,李大爷家养的一匹马无缘无故走失了。因为李大爷是在塞外,马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重要的资产,是最主要的负重工具。然而,这位老大爷却并不在意,还对前来安慰他的邻居说:“这件事未必不是福气!”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走失的马居然带了一匹胡人的骏马回家,当时胡马是十分优良的品种,这对于李大爷来说真正是赚了。于是,有邻居前来庆贺,而李大爷却说:“这未必不是祸!”几个月后,李大爷的儿子李虎骑着胡马比赛,结果摔断了大腿骨。这接二连三的事,让邻居们无不佩服李大爷的料事如神,当然也为他儿子的不幸遭遇而赶来慰问。正如人们所料,李大爷毫不在意地说:“这倒未必不是福!”事隔半年,战事频发,朝廷开始征召壮丁入伍,战死沙场者十之八九,而李大爷的儿子因为腿脚不便未去参战。
李大爷正是一直秉持着平常心,才会透过长远时空、利弊并重地思考问题,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睿智的典型。
人们其实都潜藏着一种向上的力量和敏锐的智慧。求索者不患得患失,成功者不矜夸,不计较是否有颇丰的收获,智慧者不浮躁,不计较失大于得的比例失调,这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一种人生的体验,是一种自我的回归,是一种平衡心态的洒脱。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以淡泊之心看待,真遇到走不完的路就掉头而回。只有这样你的心里才能永远拥有阳光,你才能真正领略平淡的意义。
南方楚国有一个人叫支离疏,他的形体很是独特,说是造物主在心情愉快时开的玩笑也行,说是造物主的一个杰作也好。他脑袋形似葫芦,脖子像丝瓜,双肩高耸超过头顶,头却垂到肚子上,背驼得两肋几乎同大腿并列,颈后的发髻蓬蓬松松似雀巢。
支离疏乐天知命,日高尚卧,簸米筛糠,无拘无束,舒心顺意,替人缝衣洗衣,足以糊口度日。
一个在形体上支支离离、疏疏散散的人,以淡然的心性,安享天年,乐天知命。这样的人尚能如此,我们这些正常人更应当能够逢凶化吉、远离灾难。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否极泰来,大可不必盛喜衰悲,得喜失悲。
即使生活再忙碌,也要留点宁静的时间给自己,生活不是简单地为生而活,因此需要我们放缓生活的脚步,来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享受片刻诗意般的生活。心灵的空间,需要思考感悟来扩展;生活的空间,需要适时地清理删减而得到更多空间。假如我们转身面向阳光,就不会过分关注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事情的方法与态度。
在东奔西跑,手忙脚乱之中,不为役所累,不为物所役,却无暇顾及四季的变化,只为功名利禄的鞭子驱使下自己一路狂奔。在忙碌中,我们会忘记了生活本身,忘记了对生活的思考,而是在不请自到,如影随形的烦闷、苦恼、忌妒、愤怒、失望、焦躁等不良情绪中沉浸着。长此以往,我们可能背离生命的真谛,可能失去了给自己喘息的机会,终将难得成功。
人生如一条淙淙流淌的长河,平平淡淡地来去,偶尔也会有波澜壮阔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一马平川时迂回柔情的安详,也会欣赏到峰峦叠嶂时一泻千里的壮丽之美。然而,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学会满足,才能理解别人;拥有一颗平常的心,看庭前花开花落,看天空云卷云舒,才能善待自己,享受生活。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逆境里不大悲大愁不弃不馁,因为我们无法预测,只能是笑看云卷云舒,静观花开花落。正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淡看人生荣辱得失,恬淡寡欲,去留无痕,一切均如过眼烟云,真正的永恒只有淡泊人生、心胸豁达才是最高境界。
在人生之海驾驭生活之舟时,时有狂风暴雨的洗礼,时有惊涛骇浪骤起,但终有宁静的港湾供你停泊心灵的小舟。这就需要我们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传世名篇,蕴涵深意,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集中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体现了范仲淹的博大胸襟。此句意为:不因为物质上的丰富、富有而骄傲、狂喜;不因为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这是古代修身的要求,这是一种思想境界。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始终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才是重要的。无论何时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日常事,始终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请不要错误地认为平常心是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它实际是一种行动。
“不以物喜”:“物”可能是金钱、房车,可能是职位、权力,是指结果,是指你现在已经得到的东西。“物”往往是现在的你的成就、你的财富,是你对过去价值的承认。人的满足感、成就感基本来自于已经得到的,而那些刚刚获得的财富、名利的增加,则会使你获得实在的好感受。倘若没有这种增量,满足感和成就感就会日渐减少,也就是人们常常讲的“时过境迁”。当时间流逝的时候,心境也会随之而变迁。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始终保持一颗迎接未来的心。人活着,不管你觉得自己是多么厉害,在任何时候都别把自己太当回事。路还很长,如果我们只会欣赏现在的“物”,就会影响我们发掘更多的机会,迎接更多的挑战,也就会错失可能属于我们的更美好的未来。
“不以己悲”:不要妄自菲薄,被所谓的领导者、所谓的权威、所谓的成功者蒙蔽了自己的双眼。每个人在看到自己弱点或是失败的时候常常会感到沮丧,其实,只要不把自己当回事就会轻松很多。每个人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坚强的发展系统,这样就不会将自己的潜力和发展机会限制住,不会埋没了自己。不断挑战未来的可能性,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中不断努力、不断发展,才能走向自己憧憬的美好未来。
人的一生面临太多得失,所谓“舍得”,也需真的先舍才有得!所谓“得失”,其实就是一种辩证,我们在有所舍时自然会得到些许。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人很容易患得患失,难免会有种种近期效益的诱惑。这时候最好是追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如何做才能与自己追求的梦想靠得更近。人生有梦,但筑梦要踏实,有时候,放弃也许是为了另一种坚持。能够做到什么,可以达成什么,无法完成什么,都需要梳理清楚。
人生中的伤害和挫折并不可怕,寻找来自内心的支持的力量,就可以化解掉痛苦。是的,当不如意时,不要为那些不顺心的事纠缠,让所有的烦恼都沉入心底吧。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无论面临什么得失,面临什么困难,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也不要沉沦于失败的阴影当中。一切终将会过去,看风云变幻,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