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鹏这样的案例并不是个别的,而是很常见的。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加之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新厌旧,现代家庭祖辈三代都宠着这一个孩子,于是,很多人忽略了孩子三分钟热度的真正原因,往往任其发展,致使在幼儿时期不能及时发现孩子专注力异常的问题,导致孩子以后做事粗心,没有耐心。
根据临床分析,这种三分钟热度而导致的孩子专注力不足的原因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先天方面,主要指孩子的情商发育不够,自己还不能进行自制管理。而后天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孩子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中存在过多干扰,让孩子很难专注于一件事,特别是那些家庭成分比较复杂的家庭。祖父母和父母,代养人和亲生父母,父母之间的教育观点不一致,更会导致儿童认知混乱,专注力不足。
儿童教育专家M.S.斯特娜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达·芬奇从小便对画画有很大的热情,14岁那年,达·芬奇被送到佛罗伦萨,拜著名的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可是事情出人意料,弗罗基俄给达·芬奇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画鸡蛋。达·芬奇心想鸡蛋这么简单,这多容易啊,于是画得很有兴致,很快就画好了。老师并没有对达·芬奇进行任何指导,而达·芬奇也没有想到弗罗基俄以后给他的第二课、第三课……都是让他画鸡蛋。随着课数的增多,达·芬奇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兴致,他终于画不下去了。达·芬奇想不通,干脆就去问老师,为什么他的鸡蛋已经画得很好了却还是要画简单的鸡蛋,其实他可以画别的啊,而且在他来之前他就会画很多呢。老师心平气和地说,鸡蛋虽然普通,但天下却没有绝对一样的两个鸡蛋,即使是同一个鸡蛋,从不同角度观察,也会不一样。因此,画鸡蛋只是基本功的训练。只有练到画笔能圆熟地听从大脑的指挥,画得得心应手,又快又好,这才算功夫到家,才有资格去画更多难的东西。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很受启发,从此他不再埋怨每天画鸡蛋,而是坚持每天画上百幅鸡蛋图。最后,他的艺术水平超过了老师,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当专心画鸡蛋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达·芬奇就不会觉得画鸡蛋是件枯燥的事情,也就可以耐住性子继续练习画鸡蛋,从而练得了良好的绘画技能,成就了自己的绘画事业。其实,“无志之人常立志”,当一种志向变成习惯,而又能坚持对其的兴致与热情,那么他就会像达·芬奇那样有一番成就。而最难的就是将志向变成一种习惯。
生活中,很多孩子经常给自己做计划,却总是因为碰见新的事物,又会再制订新的计划,而放弃原先的计划。这样周而复始,总没什么成绩。家长便纳闷儿了,问孩子的计划落实得怎样啦,孩子就喋喋不休地讲着他的新计划,之前的计划早已忘记。
面对孩子这种三分钟热度现象,作为家长,要及时采取措施,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尝到甜头。如果刚开始学习的孩子遇到挫折,那么他的积极性自然就会受到挫伤,即使是有兴趣的也会被消磨殆尽。但是,假如家长或老师时刻给予指导和肯定,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就像是达·芬奇的老师告诉他即使他画的鸡蛋已经很好了,但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鸡蛋,也会不一样,于是,在鼓励与赞赏的同时,达·芬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与优点,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因此,父母最初让孩子学习东西时,不要要求过高,等孩子有所提高后再指出他的不足,让他积极改正。这样,孩子每走一步,就能受到积极的赞赏和启发性的暗示与建议,使他们获得茅塞顿开般的快感。慢慢地,孩子不仅能保持热情,也能平和地对待失败了,也就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自然不会三分钟热度了。
给父母支招
1.循序渐进地制订适合孩子的目标。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只有让他获得成绩,他才会有再次探索与继续努力的动力。这样,孩子会渐渐形成一种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和进取心。
2.给孩子一个专注的环境。因为孩子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从而专注力很快转移到另外的事物上。所以,在孩子专注于看书的时候,只能给他一本书,等他看完一本再换一本,这样孩子才不会出现每本都想看、每本都翻两三页的状况;在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一次给孩子一两个玩具,让他专注于从一个玩具中体会乐趣,而不是一下子给他一大堆玩具,让他觉得有很多选择。孩子一旦面对很多选择的时候,就会想一会儿干干这个,一会儿干干那个,或者干着这个,想着那个,很容易形成注意力分散、坚持不下来的习惯。
3.孩子没有兴趣的时候,切忌继续让孩子学习。一般孩子越小,注意力越不容易集中,做事情就越没有长久性。面对孩子的三分钟热度,家长不要急躁,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有耐心地对待孩子,一点点延长孩子学习的时间,孩子不喜欢的时候不要勉强他,否则他会更快放弃。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就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帮他增长信心。
§§§第四节 渴求爱的孩子才见不得别人亲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会不断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这个世界。而这个认识过程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步完善的。孩子到了2岁左右,就已经很了解自己了,并且孩子对于自我的认识要早于对他人的认识。所以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厉害,自己才是他们视野世界里的中心。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孩子会把别的孩子视如玩偶,他们视野外的孩子并不是独立存在于世界上的,而是依附于自己存在的。
通常这时的孩子会对自己的玩具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自然也会对自己的玩伴有强烈的占有欲望。平日里,一旦孩子发现跟自己经常一起玩耍的同伴有了新的伙伴,而忽视了自己的存在,这种占有欲就被引爆点燃了。我们会发现孩子故意破坏同伴与其他小朋友的关系,有时也会因此与同伴发生口角争执,严重的还会与人打架。
洛晞是班上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个头小小的,小朋友们总是叫她“小洛晞”。可是小洛晞漂亮可爱,总是很有礼貌,于是开学后没多久,就和大家熟络了。渐渐地,小洛晞在大家面前也变得活泼起来,并且还有自己特别要好的朋友马可可,两人成天形影不离的。小洛晞也很喜欢跟老师问问题,老师们也愿意给她满意的答案。大家都很喜欢小洛晞。
可是这天,乖巧和善的小洛晞却让班上所有的人大跌眼镜,小洛晞打翻了她平日最要好的伙伴马可可的颜料盒,弄得马可可像个彩泥人。班上的同学都震惊了,之后叽叽喳喳地讨论小洛晞这是怎么了。而当老师走过去问小洛晞的时候,小洛晞竟躲在远处看着大家,两眼闪烁着渴望。老师问她为什么要把颜料泼到马可可身上,小洛晞很委屈地说,因为马可可把小洛晞送给她的生日礼物——颜料——给了别的小朋友用。
说着小洛晞竟然哭起来,老师只得坐到小洛晞的身边,把她抱到腿上,头抵着她的额头,轻声地问:“小洛晞不是很喜欢帮助别人吗?”洛晞轻声回答说:“是很喜欢。可是老师,这次不一样啊。”洛晞接着说:“马可可是我最好的朋友,她怎么不给我用,而是给别人用呢?其实我的颜色也没有她的颜色多呢。马可可不给我用,我就不让她用。”说完这句话,小洛晞的神情变得凶起来了。
老师也只能尽力安慰,而从那以后小洛晞便不和马可可一起玩了,经常自己一个人玩。
洛晞因为看到好朋友马可可向别人示好,于是觉得马可可“背叛”了自己,她便大打出手,一改往日乖巧的脾气,把颜料泼在了马可可的身上。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很多孩子莫名其妙地就对自己形影不离的同伴“下手”,让大人们不知所措,究其原因就是孩子看到一向与自己要好的同伴跟别的小孩要好了,于是故意破坏。
其实,这些看似“见不得别人相互之间友好”的事,是孩子的正常行为表现。众所周知,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的,身边的朋友和玩具等都是附属于他们,并为他们指挥的。当他们发现自己不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原来围着他转的人都已经消失的时候,过激的反抗行为就会显现出来,他们往往会逮住他人的缺点不放,或者干脆无理取闹地耍脾气,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远离。这时,最先遭受到行为迫害的便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加上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受惯了溺爱,在孩子的眼里,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如果原本围绕在身边的人或事发生了变化,他们都会难以接受,进而产生反抗。而作为孩子的父母此时应该像洛晞的老师一样仔细问明白原因,再渐渐地引导孩子。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也要学会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做到心中有他人,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地发脾气、搞破坏。
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格主要是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孩子与人交往对他的心理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把这种与他人保持来往、建立联系、寻找友谊的需要称为亲和需要。而孩子作为一个弱小的个体,更是对其需要最为迫切的人群。
当孩子出生,作为父母,尽责地喂他们吃东西,帮他们洗澡,并在他们哭的时候给予安慰。这些早期的互动能够让孩子很清楚地知道,“我什么也不用做,就会有人在我的身边守护着我”。可当孩子长大,身边的人便不会再如同妈妈那样继续照顾他,所以孩子要学着接受转变,接受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这一事实。而这种转变的最关键因素在于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和沟通”,不能再将自己置于世界的中心了,而是要开阔胸怀,将自己置于与别人平等的位置上,并学会用自己的真心来换取别人的真心。只有彼此真心相待,才会有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自我为中心,见不得别人相互友好,这样的“好胜心”,是孩子希望得到更多关注、更多爱护的表现。大人应该给予理解,但是也要积极引导孩子,促使孩子更好地与人相处,而不是为了嫉妒别人之间的友好,而有迫害别人的想法。众所周知,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竞争、攻击和对立,因为他人之间的友好而产生嫉妒心理,对孩子之间发展正常的交往具有不良的影响,甚至还会妨碍孩子正常的人际交流。
实际上,伙伴们之间的团结友爱才是最好的人际交流,更是孩子进步与发展的契机。孩子拥有要好的朋友,会争相学会更多的东西,是件值得快乐的事。家长应该给予鼓励与支持,教会孩子真诚地与朋友交往,并教孩子与朋友相处的技巧,让孩子身边不仅仅是有一两个好朋友,而是有一群相互认识要好的伙伴。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其中一个好友的暂时“冷落”而感到失落,更不会因为别人之间的友好而影响到自己与朋友间的关系。
同伴之间的小打小闹,或者这种“见不得人家友好”的“吃醋”现象出现时,大人可以先不必采取特别的矫正措施,也不必批评孩子。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友情的嫉妒心”就会日渐消失,孩子会自觉接受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事实。但是孩子如果一直有这个嫉妒心,就必须引起父母的重视。因为这种毛病长大后继续存在的话,会带来各种心理障碍。父母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孩子建立好正常的人际关系,使其与朋友可以真诚相待。
给父母支招
1.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这种“见不得别人友好”的抱怨及抵触情绪时,要委婉地向孩子讲明嫉妒的危害性,最好是通过故事来让孩子明白:嫉妒破坏别人的友情,虽然会得到短暂的快感,但会影响自己与同伴间的关系,而且会让身边的朋友离开自己。
2.当孩子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时,特别是与一直要好的伙伴分开,家长应积极倾听孩子的感受,充当孩子的“知心姐姐”,让孩子把自己的烦恼说出来,并理解他、谅解他,让孩子觉得很多时候其实父母也是自己的伙伴。让孩子感觉有父母的呵护与关爱,是缓解孩子“见不得别人友好”心理的良方。要知道家长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轻松的话就能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有效控制嫉妒心理,让孩子心理可以接受自己暂时的孤单。
3.在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和集体主义观念。让孩子多多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喜欢集体的大氛围,从而减弱孩子内心小团体的意识。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减少孩子“见不得别人友好”的嫉妒心理出现,即使是别人友好,孩子也会从集体大家庭中汲取温暖。
4.父母还应注意千万不要溺爱孩子。因为溺爱是滋生“自我为中心”的温床,容易给孩子留下自己是“中心”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将孩子视为朋友,而不是表现出过分的关心;试着让孩子单独承担些什么,也要让孩子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孩子偶尔犯错误,要表现出宽容大度。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到如何正确对待别人,而不是把别人当作自己的附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