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孝经:插图版
48289800000010

第10章 开宗明义(10)

当继母病逝后,他异常伤心,好几天水浆不入口。开始只吃点大麦面糊,一百天之后,他才吃些稀饭,服丧期间他不吃盐酱。他冬天不穿棉衣服,夏天也不脱丧服,从不出家门,日夜痛哭,邻居都不忍心听到他的哭声。他坐的草垫也被泪水浸湿而腐烂了。继母生前特别喜欢吃甘蔗,他为了纪念继母,以后就没有再吃过甘蔗。

他的孝心孝行受到了朝廷的表彰。梁武帝很欣赏他,让他做了县令,又迁官为邵陵郡王参军。后来,他的生母也去世了,他护送生母的灵柩回家乡,途中需要坐船。当船驶到江中流时,忽然刮起狂风,巨浪猛扑过来,眼看船就要翻了。庾沙弥悲痛欲绝,抱着母亲的灵柩失声痛哭。浪竟然退去了,风也停了,他们的船只安稳地驶向家乡。

死去的亲人不被遗忘想来也是一种幸福。死是对生的一种考验,只有真正的孝子才能经受住这种考验!

附录一二十四孝图

孝感动天

【原文】

〔虞〕舜,姓姚,名重华,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陶于河滨,器不苦窳;渔于雷泽,烈风雷雨弗迷。虽竭力尽瘁,而无怨怼之心。尧闻之,使总百揆,事以九男,妻以二女。相尧二十有八载,帝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耕田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二十四孝图·孝感动天

二十四孝图·孝感动天【译文】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虞舜,姓姚,名重华,是瞽瞍的儿子。虞舜生性非常孝顺。其父瞽瞍冥顽老实,继母嚣张愚蠢,弟弟象傲慢无理。他们都非常不喜欢舜,多次预谋想害死他,但舜非但不记恨他们,而且对继母更加孝顺,对弟弟更加友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他在历山耕种时,有大象替他耕地,有鸟儿代他锄草。他在黄河边上制造陶器时,所造的器皿一个都不坏;在雷泽打鱼的时候,暴风雨都不会伤害他。自己虽然辛苦劳累、竭尽全力,但是却没有任何怨言。帝王尧听说后,就率领百官去拜访他,并让自己的九个儿子去侍奉他,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为尧帝做了28年的宰相,最后尧将帝位禅让给了他。

【评析】

这里先要理清这样一个事实,古人在宣扬“孝道”的时候,往往出于功利的目的,即人若为“孝”,必能获取功名利禄,总观《二十四孝》的24位主人公,最后不是官居高位就是天降横财。所以这里解释为:舜之所以能登天子位,乃其孝行感动天心之故。

而作为家庭来说,亲人之间的忍让,也是维持一家人和睦相处的法宝,所以为幸福生活着想,“孝”还是必须要大力提倡的。

亲尝汤药

【原文】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病三年,帝为之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汉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二十四孝图·亲尝汤药

【译文】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一开始被封为代王。对于自己的生母薄太后,文帝一向悉心照料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夜不阖目、衣不解带地精心照料。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

二十四孝图·亲尝汤药【评析】

念及亲恩,其实是无以为报的。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在范围上是无限的,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在时间上也是无限的。面对这广大而无限的“慈”,子女照顾父母,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在现代社会,这个观念却受到了冲击,有一个调查显示,一些开放越早的城市,孝道越差。奉养老人,大多数年轻人居然觉得这个责任应该推给政府来负担。如此,怎么还可能有“目不交睫,衣不解带”的孝心呢?

孝道本是中国人固有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好好孝顺父母,了解父母生活上的需要,让父母衣食住行没有匮乏,生老病痛有所依靠,给予心理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和乐,让他们以有儿女为荣,这是我们做子女应承担的责任。

啮指心痛

【原文】

〔周〕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耳。”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二十四孝图·啮指心痛

【译文】

孔子的弟子曾参,字子舆,对待自己的母亲十分孝顺。他年少时家境贫寒,常上山打柴。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曾参又不在,情急之下,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在山上就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二十四孝图·啮指心痛

【评析】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母子连心的一个注解。

虽然到现在都没有办法科学地证明人与人之间可以通感的现象,但人们大多相信血缘或者情感,会让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产生某种联系,所以这个故事姑且可以信。

首先,曾参告诉我们,孝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它存在于人类的自然天性之中。就是由心中的仁爱之情而自然流露出的行为,并非源于外在的约束。

其次,他把孝理解为一种柔美的思想意境,力求达到和谐完善。曾子认为和谐的情境应当是“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僖僖,朋友切切,远者以貌,近者以情”,完全是一派祥和气氛。如果儿子与父母的意见或许相左,也要求孝子对于父母的言行不盲从。对的听从,不对的,则应该用委婉的方式向父母提出来。如果父母固执己见的话,子女就要更尊敬、更孝顺、更竭尽心中的诚信,不惜做出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在温暖和谐的气氛下,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感悟父母。

如此“孝道”,当然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单衣顺母

【原文】

二十四孝图·单衣顺母〔周〕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靷,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改悔。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

父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二十四孝图·单衣顺母【译文】

孔子的弟子闵损,字子骞,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娶了后妻,后母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冬天到了,后母为自己的儿子做了厚厚的棉衣;而妒恨嫌弃闵损,让他穿的是单薄的芦花做成的衣服。有一天,闵损的父亲外出办事,要闵损驾车。闵损身穿芦花做的衣服无法御寒,结果一失手,驾车的辔鞍就掉了。父亲得知其中的原委之后十分恼火,当即决定把妻子赶出门去。闵损听后恳求父亲说:“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可是如果母亲不在的时候,家里的三个孩子就都要受凉挨饿了。”后母听到这番话深受感动,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相当后悔,以后对待闵损视如己出。

【评析】

在当时,如果闵损的父亲一怒之下把后妻赶走了,那么可以说,这个家庭从此以后就会天伦不再,妻离子散,这是何等悲惨。可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孝子闵损,才使整个家庭为之转变,从可能沦落到悲惨境地的家庭转变为幸福温馨的家庭。这个力量只是在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纯洁之孝,也就是每一个人心目当中都有的发自自性的纯孝。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流传千古,让后代的人都来赞美闵损的孝心孝行。如果我们也是生长在类似的家庭环境当中,我们也应该要懂得与后母好好的相处。

为亲负米

二十四孝图·为亲负米【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家贫,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裀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负米供旨甘,宁忘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二十四孝图·为亲负米【译文】

孔子的弟子仲由,字子路,为人十分孝顺。子路家里很穷,自己常常以野菜充饥。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然而他却感叹说:“虽然现在想要吃野菜,为父母去百里之外背米奉养他们,但是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评析】

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这是不分富贵贫贱、卑微煊赫的。所以子路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其实尽孝道更应该趁早。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为时已晚,所以说尽孝要趁早。与《双雄》里面的台词“对你爱的人说爱,永远不要太迟”相仿。而且谚语云,挠不到的痒,是大痒。所以,仲由会感叹“树欲静风不息,子欲养亲不待”。

但愿我们能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及时孝养,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之不在。

二十四孝图·鹿乳奉亲

鹿乳奉亲

【原文】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顺承亲意,乃衣鹿皮,去深山,入群鹿中,取鹿乳以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免。

老亲思鹿乳,身挂鹿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译文】

周朝有一个叫郯子的人,生性非常孝顺。郯子的父母年事已高,而且都患了眼疾,两位老人想要喝野鹿乳。于是,郯子就顺从父母的意愿,把鹿皮披在身上,到深山里,钻进鹿群之中,挤取鹿乳,以供奉双亲。猎人把身披鹿皮的他当作鹿了,想要射杀郯子,郯子急忙告知以实情,才幸免于难。

二十四孝图·鹿乳奉亲【评析】

我们是否熟悉这样一个情景:妈妈会不厌其烦地询问子女今天想吃什么,明天想吃什么,并排除一切阻力去准备子女们爱吃的饭菜,丝毫不考虑自己。而子女呢?除了对父母的唠叨感到厌烦外,可否想过我们的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我们喜欢吃的东西对父母的健康是否有好处?

没有想过!几乎所有的子女都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贪婪地享受着父母的宠爱,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殊不知,父母也是独立的精神个体,他们有他们的生活,子女无权让父母放弃自己的生活轨迹而天天围着他们转,尽管很大程度上父母是心甘情愿的。

这个小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在于,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但不能因此而忽视父母的需要与爱好。我们的父母需要我们真诚地去了解,不能因为没有距离就没有神秘感,而对父母的需求熟视无睹。经常跟父母沟通,了解他们爱吃什么,想吃什么,能吃什么;读懂他们梦想什么,追求什么,满足什么。竭尽全力回报父母的爱,哪怕是冒生命危险也绝对值得,让父母健康开心就是最大的孝。

二十四孝图·戏彩娱亲戏彩娱亲

【原文】

〔周〕老莱子,楚人。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舞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小儿啼,以娱亲意。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闱。

【译文】

老莱子,楚国人。生性非常孝顺,二十四孝图·戏彩娱亲

他把最可口的食物和最好的衣物、用品,都用来供养双亲。自己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在父母面前从来都没有提到过一个“老”字。他还常常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作出许多婴儿的憨态在父母的周围玩耍来逗父母开心。有一次,他挑着一担水,一步一晃地经过堂前,又故意假装摔倒,学着婴儿一样呜呜啼哭来使父母开心。

【评析】

有些子女,总视老人为负担,不愿尽赡养老人的义务,甚至巴望老人快点儿离世就好,这种思想令人倍感心寒。更有甚者,面对老父母,他们明里暗里、口口声声都是“老不死的”,这对于垂暮之年、孤单寂寞的老人,无异于扎在他们心头的尖刺。

为人子女者,正应敬爱父母,如老莱子一样,时时处处为父母营造出欢乐温馨的气氛。父母给予我们的欢乐太多了,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他们笑口常开。让我们摒弃自私与冷漠,像老莱子那样,做一个懂得体贴关怀父母的人,做一个用心去感受父母需要的人。

卖身葬父

【原文】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路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布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二十四孝图·卖身葬父

葬父将身卖,仙姬陌上迎。

织缣偿债主,孝感动天庭。

【译文】

东汉时期一个叫董永的人,家境贫寒。父亲死后无钱安葬,他就把自己卖给一家有钱人做家奴,换回的钱用作父亲的丧葬费。董永在安葬好父亲之后,按照契约去东家上工。在路上遇到一位女子,女子主动提出要嫁给董永为妻,于是二人一起来到富人家。东家的老主人让他们夫妇二人织三百匹绢,才能让他们离开,那位女子居然一个月就织成了。夫妻归家途中,来到了当初相遇的那棵老槐树下,女子告别董永就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