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幼年放过牛,讨过饭,做过和尚,深知民间疾苦。因此他坐上皇帝位后,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颁旨大小官吏但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一律杀无赦。
九月的一天,马皇后正和几个妃子在后宫赏菊花,就见朱元璋怒气冲冲的下朝回来,脸色铁青,一屁股蹲在龙椅上喘粗气。一个太监端上热茶,朱元璋只喝了一小口,就呼得站起来,一把将茶碗摔碎在地,大骂:“匹夫,欺人太甚,别以为朕杀不了你!”说完,便气呼呼的回了寝宫。
一时的变故吓得端茶的太监趴在地上打哆嗦,其他妃子也都吓呆了,只有马皇后知道,今天早朝,皇上肯定又遇到不顺心的事了。于是她悄悄叫过跟随朱元璋上朝的太监,问到底发生了何事,太监不敢隐瞒,就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太监说,早朝时,不知道为了什么事,皇上跟吏部郎中肖继祚吵了起来,而且越吵越凶。朱元璋平时杀伐决断、威严如虎,臣子们有时上朝奏事,连朱元璋的脸都不敢正眼瞧,没想到这肖继祚今天吃了熊心豹子胆,不但跟皇上吵,而且寸步不让,气得朱元璋浑身哆嗦,甩手就要退朝。不料那肖继祚大胆犯上,竟然跪倒扯住朱元璋的龙袍,不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继续说,还无意中扯破了朱元璋的衣襟。
马皇后奇怪,这肖继祚虽然只是个四品官,可平日为人稳重,生性耿直,今日为何一反常态呢?她立即问皇上和肖继祚因为什么事吵,太监说好像为了“石着案”,马皇后一听,恍然大悟。其实要说起这石着案,还要从洪武二十一年说起。
那年,御史参劾庸州知府石着贪赃枉法,这石着还伙同当地的恶霸,在庸州欺男霸女、草菅人命、卖官鬻爵,差点激起了民变。朱元璋大怒,派钦差去庸州查办此事,不想那石着胆大包天,竟然雇佣一帮亡命之徒半途截杀了钦差,然后席卷上贪赃的金银财宝,带着家人逃到了那罗州。
那罗州地处滇西南,山高皇帝远,当地不服王化,自古由土司世袭管理,朱元璋当年曾经派兵征剿,结果打了三年也没有打下来,最后只得撤兵。如今那罗州的大土司叫图里,手下有五万蛮子兵,图里弯刀铁弓,彪悍骁勇,不亚项羽,平时他根本不把大明放在眼里。因此明朝派人去讨要潜逃的石着,图里竟然说,要想要回人去,明朝要用白银五十万两、良马千匹、锦缎百车来赎。这不是明摆着讹人吗?朱元璋怒火中烧,派兵再次攻打那罗州,不想大军刚到滇西南,由于当地瘴疠肆虐,军士十死六七,不得不再次半途而废。而图里不战而胜,更加猖狂,不但大肆招揽明朝叛逆,还公然表示,只要在明朝犯事的人,不论官吏百姓,如投奔那罗州,一律既往不咎。并且时常派兵犯境,骚扰戍边将士,当时江南洪涝遍地,江北蝗虫肆虐,赣南等地又闹匪患,朝廷早已焦头烂额,鞭长莫及,只得任那图里胡闹。
半年前,图里病死,其子图勒奔继承大土司。这图勒奔为人儒雅,精通汉学,他继位后立即与明朝修好,并且派人传话,只要朱元璋满足他一个条件,他愿意不收明朝一文钱,就送还大贪官石着,还从此对明朝称臣,年年纳贡,永不犯境。朱元璋才开始一听还很高兴,可当他听完图勒奔的条件,不禁狂怒:“小儿痴心妄想!”原来,这图勒奔的条件竟然是希望朱元璋把安裕郡主嫁给他。
这安裕郡主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女儿,是他最喜欢的孙女,这图勒奔痴心妄想,竟然打这个算盘。满朝文武也说,为了区区一个贪官,要拿郡主去交换,这根本不值得嘛!谁知,唯独那肖继祚却唱反调,说只要能惩治贪官污吏,别说一个郡主,就拿一个公主去换,也是应该的。于是君臣二人在早朝上你一句,我一句,结果弄的不欢而散……马皇后知道那肖继祚廉洁奉公,是个敢于直谏的清官,她生怕朱元璋一气之下错杀了忠臣,急忙去寝宫劝说。
朱元璋气已经消了大半,见马皇后急匆匆而来,知道她是为肖继祚说情,就摆手说:“别说了,朕知道那个肖继祚是忠臣,我不会难为他的。再说,当年朕不是答应过他,要饶他三次嘛。”马皇后一下子想了起来,当年肖继祚还是县令时,就因为敢于直谏得罪了权贵,当时朱元璋欣赏肖继祚的耿直,就破格提拔他,谁知这肖继祚却说自己这嘴是直筒子,恐怕两天就会惹恼了全朝的人。朱元璋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直筒子不怕,他赐肖继祚三次不死,只要他不是犯了弑君谋反的大罪,都可以赦免他。“君无戏言呐,”朱元璋说,这次他就饶了肖继祚,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下旨贬肖继祚为六品,到刑部做个管牢狱的主事官。
换了别人,敢捋朱元璋的虎须还没死,早该大烧高香了,可这肖继祚不知犯了哪根犟牛筋,六品的主事不是不能上朝吗?那好,他就一天一个奏本,坚持应该把郡主嫁给图勒奔,然后换回石着,严惩其罪。朱元璋不胜其烦,下旨,再有肖继祚的奏本,一律不接。这招还真管用,肖继祚既不能上早朝,又不能递奏本,朱元璋的耳根子终于清静了。
可没过几天,朱元璋就接到一本参劾检举肖继祚的密本,说这肖继祚收受贿赂,让在押的死囚私下会见亲属。朱元璋本来不信,他知道这肖继祚虽然牛脾气,却是个清官,可派人一查,那肖继祚竟然一口承认自己确实受贿,而那本检举他的密本,正是他自己写的。当时朱元璋提倡“风闻言事”,就是没有证据也可以匿名检举贪官污吏,那肖继祚就是钻的这个空子,递了检举自己的密本。
朱元璋忙问:“那肖继祚受贿了多少银子?”官员禀报,死囚的家属给了一千两,可那肖继祚单单收下了五十九两九钱九厘,由于不够六十两,只能判流刑,杀不了头。朱元璋哭笑不得,肖继祚为了要见自己一面,竟然煞费苦心,不惜受贿参劾自己。
可怜这份苦心,朱元璋命人将肖继祚带来。不久,一身枷锁的肖继祚蹒跚而来。君臣对视良久,肖继祚先开口:“不知万岁明不明白,为什么罪臣受贿,不要那一千两银子,只取五十九两九钱九厘呢?”
朱元璋沉吟半晌,点头说:“朕明白,你想告诉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贪官污吏之所以可恨,是因为他们明知贪贿祸国殃民,却还是以身试法,比无心做下错事的罪犯更加可恶、可恨、可杀!”
肖继祚点头:“不错,罪臣还想告诉万岁,我明知贪贿六十两杀头,却故意少收一厘,以此逃脱死罪,其心与贪贿千万的大贪官石着一样可恶。如果万岁不追回石着,严厉惩处,以后其他贪官污吏就会竞相效仿,肆无忌惮的贪贿,出了事只要逃到那罗州就行了。长此以往,国法威严何在?天理何在?民心何在?”
朱元璋并非不明白,可要让他拿安裕郡主去换石着,他是说什么也不愿意的。他摆手说:“朕说过饶你三次,你还有一次机会,以后好自为之吧。”说完,下旨将肖继祚革职,流放川西。
谁知这肖继祚不知死活,流放半途竟然逃回南京,用血写下劝谏奏本,然后手捧奏本,身着白衣,让人抬着口棺材,到宫门外痛哭流涕,以头撞宫墙,血流满面,依旧坚持劝朱元璋用郡主换回石着。朱元璋大怒,杀了负责押送的官兵,另派人把肖继祚押往流放地。临行前,朱元璋叫来押送官,冷冰冰的说:“朕答应过饶那姓肖的三次,他扯破龙袍、故意贪贿、头撞宫门,让朕丢尽了丑。如今三次朕都饶他,如果流放路上,肖继祚胆敢再有一丝犯法之事,你先斩后奏。”
押送官遵命,然后押着五花大绑的肖继祚上了路。谁料过了不到一月,押送官就回京复命,说肖继祚在路上犯事,已经被就地诛杀。
朱元璋心里冷笑:这是你咎由自取。可表面上还是假惺惺的问,肖继祚犯了什么罪。押送官说,他们一行人走到半路,恰巧路旁有块瓜田,那肖继祚竟然不问价钱,就私自偷摘了一个西瓜解渴,当时一个西瓜市价一厘银子,肖继祚曾经受贿五十九两九钱九厘,加上这一厘,正好六十两。大明律例,官员贪贿六十两以上,斩立决。
朱元璋冷哼一声:“作茧自缚,这肖继祚也有今天……”
就在这时,突然有下属官员进来禀报,说肖继祚的家人投递状子,状子上说,肖继祚在自家种的瓜田里被杀害,请皇上严惩凶手。
“什么?那……那瓜田是肖家的?”朱元璋大吃一惊。那官员说,肖继祚为官清廉,家境贫寒,为了赡养老小,他平日靠着耕种几亩瓜田,贴补家用。
朱元璋懊悔痛心不已,自己曾经答应要饶肖继祚三次,如今竟然错杀了他,天下人该如何议论自己?就在这时,押送官呈上了肖继祚的遗物:几件旧衣、几颗落齿、一缕灰白头发,无金无银,却有一封奏本。打开奏本,发现正是肖继祚临终前书写的血书。朱元璋看罢血书,不禁傻了,原来,肖继祚在血书里说,他早料到皇上不会放过他,因此他希望自己能死的有点价值。
肖继祚写道,官者,国之梁柱,清官,顶天栋梁,治国如同盖房,欲图牢固,必先夯实基础,选取栋梁;贪者,天下至恶,贪官,亡国蛀虫,房子梁柱生了虫,如果不抓紧除虫换柱,有朝一日,再坚固的房子也要坍塌,一日纵恶,万世遗害!如果皇上因为冤杀自己,感到一丝悔恨,那么就请皇上听他的遗言,不论花任何代价,也要严惩逍遥法外的石着,给天下所有为官者的头上悬一把警世利刃……朱元璋看着血书,默然良久。
三日后,朱元璋突然宣布,把安裕郡主许配那罗州大土司图勒奔。满朝官员大惊,都说为了换一个贪官,拿一个郡主去交换,是不是太不值得了?可朱元璋却红着眼珠、拍案咆哮:“别说一个郡主,就是十个也值得!我要以此来告诉那些贪官污吏,就是他们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他们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