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喜欢讲论道义德行。据《世说新语》记载:“庞士元去到东吴,吴人引以为友。见陆绩、顾劭、全琮,对他们评价说:‘陆子就像一匹老马,有捷足远行的才用;顾子则如一头老牛,可以负重致远。’有人就问:‘按照你的这个评断,是不是陆子胜于顾子?’庞统说:‘老马虽然长于迅捷速行,但只能致一人远行。老牛虽然一日行走百里,但是其所致达的则不只是一个人啊!’吴人以为评价精当。”他在修养方面总是给予人们过高的评价,当时的人们都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当今天下群雄并起,战乱频繁,伦理道德观念日趋衰微,好人善行得不到褒扬,坏人罪恶不能清算。我这么做正是为了倡导好的风俗,振兴合乎道义的事业,从而使有志向善的人们受到勉励。也不能不这样做。语言不动听就不能感动别人,也就引不起别人的羡慕。现在,如果能有一半人崇尚伦理、教化,那也是值得欣慰的。”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诸葛亮称赞庞统:“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陈寿评论说:“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①《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②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③《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④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注】
①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出自《诗经·商颂·玄鸟》,主要歌颂了商代祖先及高宗武丁中兴的故事。邦畿,商朝的京畿地方。邦,古代诸侯分封的国家。畿,国都周围的地方。②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出自《诗经·小雅·缗蛮》,为一首关于行役二人对唱的诗。③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④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表达了对文王的赞美。穆穆,仪表美好,态度端庄恭敬的样子。敬,恭敬谨慎。
【译】
《诗经·商颂·玄鸟》说:“邦国的京畿地广千里,是老百姓居住的好去处。”《诗经·小雅·缗蛮》说:“叽叽喳喳叫着的黄鸟,都栖息在山岭草木丛集的地方。”孔子感慨地说:“黄鸟栖息都知道它应该去的地方,难道人不如鸟吗?”《诗经·大雅·文王》说:“仪表端庄美好的文王啊,永葆光明,品德恭敬到达至善的境地。”为人君,要仁爱;为人臣,要恭敬;为人子,要孝顺;为人父,要慈爱;与国人交往,要诚信不欺。孔子说:“审判案件,我与别人差不多。如果一定要有所不同,我希望使诉讼案件消失。”让不肯说明实情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抓住了根本。
【解】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史
甄琛为臣为子
甄琛(?—524),字思伯,北魏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孝文时,举秀才。官至车骑将军、侍中。
甄琛年轻时聪慧机敏,不拘礼法。他遍读经史群籍,被举秀才以后便进京候考。但他每天只是下棋,甚至通宵达旦,不眠不休。为了夜间下棋,他指使仆人执烛照明,仆人偶尔瞌睡打盹,即招致棍杖体罚。天长日久,仆人叫苦不迭。最后仆人实在忍受不了,就与甄琛讲论道理说:“少爷您辞别父母来到京城,是为谋求功名,服侍你读书我们执烛照明,实在不敢懈怠。然而你却日夜沉溺棋阵,为了下棋令我们夜间执烛,稍不合意,既遭殴打,这是进京的本意吗?而且这样严厉地责罚似乎也不合情理吧。”甄琛听后颇受感动,心里也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他决心不再下棋,毅然借书攻读,日夜不辍,进步很快。因此学问日益丰富,识见超群。太和初年,甄琛拜中书博士,迁谏议大夫。他陈述时政,切要中肯,多被采纳,颇被皇帝赏识。
景明元年,甄琛为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依附赵修。赵修奢暴,侵公害私,屡谏不止,后来赵修罪行败露,甄琛因与赵同党被劾免职,回归原籍。
当初,甄琛以父母年老为由,请求解官服侍。及至显贵通达,就不再请归。至此才回乡供养父母。
甄琛的母亲曹氏是巨鹿人,有孝行。每得鱼肉菜果珍美佳酿,必先奉敬公婆。
甄琛还乡后丧母,服孝未满,父亲又亡故了。
甄琛就在双亲坟茔种植松柏,蔚然成荫,发誓终生守候,专心从事农圃,不再出山为官。
正光五年冬甄琛去世,谥号“文穆”。孝明帝亲临祭奠,抚其亲属。
甄琛之于仆人,是为人君;之于帝王,是为人臣;之于父母,是为人子。终其一生:知对错,知荣辱,知进退,虽然没有建立过什么大功勋,但也没什么大过错,清白平稳地走完一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结局。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鉣①,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②,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
①忿鉣(zhì):愤怒。②好乐(hàoyào):喜好。
【译】
所谓修身要先端正内心,意思是说:自身陷于愤怒,就无法端正;陷于恐惧,就无法端正;陷于喜好,就无法端正;陷于忧患,就无法端正。心思没在此刻此处,看着东西也像没看见一样,听着声音也像没听见一样,吃着食物也不知道它的味道。这就是说:修身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解】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但当一个人某种感情过于强烈后,的确会令自身有所偏倚。知道这一点,不是要人断绝七情六欲,而是喜乐随心随性。当喜则喜,喜过即过,心无挂怀才是坦荡端正。
史
杨云翼正心
杨云翼(1170—1228),字之美。祖籍赞皇檀山村(今属河北省赞皇县)。杨云翼生于世宦之家,自幼天资颖悟,刚学会说话就能“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杨云翼得中状元,授官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此后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杨云翼天性雅重,自律极严。他交友重义气,为朋友死生祸福在所不辞。对国家之事,他知无不言,且极具远见。杨云翼博学多才,对历法、医药、经学均有研究,著作除文集外,尚有《续通鉴》《周礼辨》等。他是金朝杰出的人物之一,与赵秉文一起被《金史》誉为“金士巨擘”。正大五年(1228年)去世,谥赠“文献”。
杨云翼为官期间,金朝已由盛转衰,内外交困。外与西夏对峙,由攻转守,受到侵吞的威胁;东部边界蒙古族虎视眈眈,时时存在被进攻的危险;又与南宋时和时战。内部吏治腐败,权臣专横,矛盾重重,党争纷纷;国内横征暴敛,国力亏损,民不聊生,灾乱迭起。面对如此艰险的时局,他忧虑在心,勉力支撑,直言劝谏,不避权势,遂以刚正不阿享誉内外。同代人赞其“宏衍博大”“中朝第一”,正直节气之士敬其为师长。
泰和年间,金兵频繁用兵南方。杨云翼对于这种穷兵黩武、不顾国家大局的祸国之举极力反对。他从天时、地利、人和及历史发展的轨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利害得失,坦诚直言:“国家之虑,不在于未得淮南之前,而在于即得淮南之后……”对于用兵南宋的战事结果洞若观火。后来,金兵南伐大败,几至全军覆没,宣宗愧言无面目见云翼。
杨云翼为官清正,办案理事依据律令,不受上司甚至皇帝干扰、阻挠。一次,河朔边境的百姓因被蒙古骑兵追杀,被迫泅渡黄河进入南宋。后来这些百姓回到金国后,朝廷欲依法处决,云翼极力谏止,他说:“法所重私渡者,在于防止奸细混入,今平民百姓为兵所迫,奔入于河,只为逃生。如果使民不死于敌,而死于法,那么以后就只有屈从敌人一条路了。”这番话使宣宗幡然醒悟,百姓得以生还。
哀宗即位后,杨云翼升任礼部尚书兼侍读。在讲授《尚书》时,杨云翼对皇上说:“帝王的学问不必拘泥于章句之义,只要把握治理国家的要点和关键就行了。例如任贤去邪,如果处理得好,天下就会大治;处理得不好,天下就会大乱。有的人虽然说话不顺你的心,但却是深含哲理的忠言;有的人说的话,虽然听起来很舒服,但却损害了你的志气。诸如此类,关键在于使自己的心正、意诚,那么,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杨云翼患有风湿病,遇到风雨阴湿天气就疼痛难忍。皇上很关心他的病情,并亲自询问治好这种病的药方。杨云翼于是借医寓理,回答说:“只是先把心治好而已。心中没有病,邪气自然平息。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君王先把自己的心放正,行为正派,那么正气就树立起来了,朝廷百官就没有人敢于作奸犯科,天下百姓也就自然安居乐业了。”皇上豁然明白。
杨云翼不仅政声卓著,练达吏事,直言敢谏,且文名大盛,与文人名士交往甚广,经常推荐贤才,鼓励后进。元好问曾盛称杨云翼云:“惟其视千古而不愧,是以首一代而绝出。”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①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②而辟焉,之其所敖惰③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④。”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注】
①辟:偏颇,不合乎正当的言行方式。②哀矜(jīn):同情、怜悯。③敖惰:鄙视怠慢。
【译】
所谓齐整家室在于修饬自身,意思是说:人对自己亲近爱慕的人会有所偏颇;对自己鄙视讨厌的人会有所偏颇;对自己畏惧尊敬的人会有所偏颇;对自己哀怜同情的人会有所偏颇;对自己轻忽怠慢的人会有所偏颇。所以喜欢一个人同时也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同时也知道他的优点,天下是少有的。所以民间有谚语说:“人不知道自己子女的缺点,不满足自己的禾苗茂盛。”这就是说:自身得不到修饬就不能够齐整家室。
【解】
知人者智。全面公正地了解、评价一个人有时是和感情无冲突的。
史
张释之秉公执法
张释之,字季。西汉南阳堵阳(今河南省方城东)人。文帝时为官,累迁公车令、中郎将,后任廷尉,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法律学家,严格以法处刑,以公正执法名扬天下。认为“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而廷尉为“天下之平”,不能任意高下。吏民称赞道:“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景帝立,出为淮南相。
张释之生于富豪之家,经中郎将袁盎推荐,得到汉文帝赏识,不久被提拔为公车令,掌殿司马门。
太子和梁王坐车入朝,根据礼仪规定,王公大臣,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时都必须下车,但是太子和梁王乘车驰驱而过,没有下车。张释之立即阻拦,不让他们进宫,并弹劾“不下公门,有不敬之罪”。汉文帝碍于亲情,没有理睬。但是,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听到这件事后,对文帝娇纵儿子的行为很生气。汉文帝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向母亲道歉:“是朕教子不严。”薄太后也派使臣带着她的诏书前来赦免太子、梁王的罪过,太子、梁王这才被放行,得以进入宫中。文帝觉得张释之与众不同,由此对他十分器重,认为他很有胆识,又能坚持原则,不久即任命张释之为中大夫,很快又拜为中郎将。
张释之升任中郎将,跟随皇帝到了霸陵,慎夫人也随行。汉文帝用手指着通往新丰的道路说:“这是通往邯郸的道路啊。”接着,让慎夫人弹瑟,汉文帝自己合着瑟的曲调歌唱,歌词凄惨悲伤。汉文帝回过头来对着群臣说:“唉!用北山的石头做椁,用切碎的苎麻丝絮填塞缝隙,再用漆胶涂在上面,哪里还能打得开呢?”近侍群臣附和着说:“对的。”张释之走上前说道:“假若里面放着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封铸南山做棺椁,也还会有缝隙;假若里面没有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又哪里用得着忧虑呢!”汉文帝称赞他说得好。
由于张释之处事公正,汉文帝任命他当廷尉,掌管天下司法。
一次,汉文帝外出,经过渭桥时,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了出来,惊吓了拉车的马。卫队把这个人捕获,汉文帝下令交给廷尉审讯。张释之讯问时,这个人说:“我是一个乡下人,从这里经过,听说皇上车驾到来,立即到桥下躲避。过了很长时间,以为皇上已经过去,出来时,却看到皇上的车驾正在到来,于是赶紧躲避,不料惊吓到了皇上的舆马。”于是,张释之作出判决:皇上经过,这个人没有回避,冲撞车驾,处以罚金。然后,释放回家。汉文帝听了处理的结果后恼火地说:“这个人惊驾,应予重惩。”张释之说:“法律,不属皇上私有,而是与天下百姓公共的东西,依照法律就应该这样量刑。如果处理得过重,那么,天下人就不会再相信朝廷法律。如果皇上当时将他处死,那也就算了。现在既然交给廷尉处理,那么廷尉是‘天下之平’,他对天下人使用一个法律标准。如果轻重可以随意,那么百姓将根据什么行事呢?恳望皇上考虑。”停了很久,汉文帝说:“廷尉是对的。应该这样处理。”
国家法律是皇帝和老百姓都应该共同遵守的。法律,是天下的公器,不可以任由权势者根据个人好恶,随意玩弄。但是在封建专制体制下,君主说的话往往就是法律。张释之能在那样的时代执法持平,刚正不阿,实在难能可贵。